细胞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植物光合作用主要是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而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 区别 联系 场所 原料 条件 产物 能量 光合作用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光 有机物、氧气 储存能量 相互对立 相互依存 呼吸作用 所有的活细胞 有机物、氧气 有无光皆可 二氧化碳、水 释放能量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场所分别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A正确. B、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B正确. C、植物体的每个细胞均要进行呼吸作用,只要是活细胞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正确; D、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晚上均要进行,D错误; 故选:D.

细胞呼吸作用的实质及表达式

呼吸作用的本质是:生物体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同时释放出储存在有机物化学键中的能量,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表达式为: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二氧化碳水+水+能量。 扩展资料 呼吸作用的本质是:生物体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同时释放出储存在有机物化学键中的`能量,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表达式为: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二氧化碳水+水+能量。

生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B.及时排出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C.分解有机物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所以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放出二氧化碳.故选:C.

种子萌发时,因为细胞呼吸作用会消耗______气,释放能量(热量).

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故答案为:氧.

细胞呼吸的实质是

细胞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升高而加强,随水量的减少而减弱。细胞呼吸分为发酵、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三种(根据最终电子受体不同的分类方式)。有氧呼吸以分子氧(O2)为最终电子受体,无氧呼吸 以无机氧化物为最终电子受体,发酵 以有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酵母酿酒、同型乳酸发酵、异型乳酸发酵等都是属于发酵的范畴,而不是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指的是,依然进行三羧酸循环,还原辅酶依然经过氧化呼吸链,只不过最终的电子受体不是氧气,而是无机氧化物罢了。其它过程几乎和有氧呼吸一样,并且最后产能较有氧呼吸少。简单的说,并不是没有利用分子氧的氧化就是无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的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产生大量ATP的过程。

细胞呼吸的意义和实质是什么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升高而加强,随水量的减少而减弱。 细胞呼吸意义 (1)为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源物质——ATP。 (2)为体内的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3)维持恒温动物的体温。 细胞呼吸的实质是[ ] A.分解有机物,贮藏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答案:C

肌肉细胞能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什么

肌肉细胞能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能量细胞。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人的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是肌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所释放的.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 的过程。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人体肌肉细胞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在缺氧时,进行厌氧呼吸,有机物分解不彻底,只能释放出少量能量,其他能量存留于乳酸中。

细胞呼吸的实质

细胞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升高而加强,随水量的减少而减弱。细胞呼吸分为发酵、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三种(根据最终电子受体不同的分类方式)。有氧呼吸以分子氧(O2)为最终电子受体,无氧呼吸 以无机氧化物为最终电子受体,发酵 以有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酵母酿酒、同型乳酸发酵、异型乳酸发酵等都是属于发酵的范畴,而不是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指的是,依然进行三羧酸循环,还原辅酶依然经过氧化呼吸链,只不过最终的电子受体不是氧气,而是无机氧化物罢了。其它过程几乎和有氧呼吸一样,并且最后产能较有氧呼吸少。简单的说,并不是没有利用分子氧的氧化就是无氧呼吸。

高一生物细胞呼吸公式

C6H12O6---6O2,0.4O2---1/15C6---0.4CO2 无氧呼吸产生0.2CO2 消耗C6 0.1 1/10比1/15 3/2

细胞呼吸的方程式

细胞呼吸的方程式有氧呼吸方程式: 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 无氧呼吸方程式: C6H12O6-酶--2CO2+2C2H5OH+能量

细胞呼吸作用的原理和公式是什么?

呼吸作用过程:有机物+氧(通过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公式:Cu2086Hu2081u2082Ou2086+6Hu2082O+6Ou2082-------6COu2082+12Hu2082O+能量细胞呼吸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异化作用,通过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体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源物质——ATP。细胞呼吸按着是否需要氧气的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但有的生物或组织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还可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如酵母菌等。扩展资料:将自身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异化作用。异化作用的实质是生物体内的大分子,包括蛋白质、脂类和糖类被氧化并在氧化过程中放出能量。能量中的部分为ADP转化为ATP的反应吸收,并由ATP作为储能物质供其他需要。同化作用就是把非己变成自己;异化正好相反把自己变成非己。同化作用是新陈代谢当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作用是把消化后的营养重新组合,形成有机物和贮存能量的过程。

细胞呼吸作用的方程式?

呼吸作用的方程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呼吸作用过程:有机物+氧(通过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细胞呼吸按照是否需要氧气的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但有的生物或组织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还可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如酵母菌等。扩展资料:呼吸作用一般指异化作用异化作用是指机体将来自环境的或细胞自己储存的有机营养物的分子(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通过一步步反应降解成较小的、简单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乳酸、乙醇等)的过程。分解代谢是异化作用的别称,是生物体将体内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而有氧呼吸是异化作用的重要方式。细胞呼吸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异化作用,通过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体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源物质——ATP。

高一细胞呼吸公式

高一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的方程式如下:1、第一阶段糖酵解:C6H12O6=酶=2C3H4O3(丙酮酸)+4[H]。2、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2C3H4O3+6H2O=酶=6CO2+20[H]。3、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24[H]+6O2=酶=12O2。

癌细胞基因突变发生在哪个分期中

间期。根据查询有来医生显示,细胞的癌变常发生在细胞周期的间期,这个时期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原来的亲代DNA分子要解旋,这时候DNA的结构最不稳定,而且复制过程也会出差错。

基因突变和体细胞突变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

1、有丝分裂的时期,体细胞突变发生在末期。2、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发育的任何时期,通常发生在DNA复制时期,即细胞分裂间期,包括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间期;同时基因突变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DNA损伤修复、癌变和衰老都有关系。基因突变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研究基因突变除了本身的理论意义以外还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基因突变为遗传学研究提供突变型,为育种工作提供素材,所以它还有科学研究和生产上的实际意义。扩展资料:基因突变不一定发生在分裂间期,复制时引起的基因突变:在DNA复制过程中,可能产生碱基的错配,带有错配碱基的DNA在下一次复制时,则会引起碱基的替代,从而引起DNA分子的错误,由于DNA分子中的碱基本身存在着交替的化学结构,称为互变异构体,当碱基以它稀有的形式出现时就可能与错误的碱基配对,这种碱基化学结构的改变过程称为互变异构移位。碱基的互变异构可以在DNA复制过程中自发发生。它导致的碱基替代如果是发生在同类碱基之间,即一种嘌呤被另一种嘌呤替代,或一种嘧啶被另一种嘧啶替代,这称为转换;若碱基的替代发生异类碱基之间,即一种嘌呤被一种嘧啶替代,或反之,则称为颠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到底发生在哪个时期?有人说细胞分裂间期,有人说是任何时期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是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就叫做基因突变。1个基因内部可以遗传的结构的改变。又称为点突变,通常可引起一定的表型变化。广义的突变包括染色体畸变。狭义的突变专指点突变。实际上畸变和点突变的界限并不明确,特别是微细的畸变更是如此。野生型基因通过突变成为突变型基因。突变型一词既指突变基因,也指具有这一突变基因的个体。  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DNA复制时期,即细胞分裂间期,包括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间期;同时基因突变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DNA损伤修复、癌变和衰老都有关系,基因突变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基因突变和体细胞突变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

1、有丝分裂的时期,体细胞突变发生在末期。2、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发育的任何时期,通常发生在DNA复制时期,即细胞分裂间期,包括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间期;同时基因突变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DNA损伤修复、癌变和衰老都有关系。基因突变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研究基因突变除了本身的理论意义以外还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基因突变为遗传学研究提供突变型,为育种工作提供素材,所以它还有科学研究和生产上的实际意义。扩展资料:基因突变不一定发生在分裂间期,复制时引起的基因突变:在DNA复制过程中,可能产生碱基的错配,带有错配碱基的DNA在下一次复制时,则会引起碱基的替代,从而引起DNA分子的错误,由于DNA分子中的碱基本身存在着交替的化学结构,称为互变异构体,当碱基以它稀有的形式出现时就可能与错误的碱基配对,这种碱基化学结构的改变过程称为互变异构移位。碱基的互变异构可以在DNA复制过程中自发发生。它导致的碱基替代如果是发生在同类碱基之间,即一种嘌呤被另一种嘌呤替代,或一种嘧啶被另一种嘧啶替代,这称为转换;若碱基的替代发生异类碱基之间,即一种嘌呤被一种嘧啶替代,或反之,则称为颠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发生在细胞周期的什么时期?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任何时期,但最容易发生的时期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当dna分子复制时,由于其双螺旋结构打开,此时的结构最不稳定,所以此时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常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答案A解析:DNA的功能之一是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在通常情况下,DNA能够严格地复制自己,因而得以保持它在分子结构上的稳定性。但是,在DNA复制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差错,使碱基的排列顺序发生局部的改变,致使某个基因突变。由此看出基因突变常发生在细胞周期的间期。另外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时间更长,也增加了基因突变的频率。

基因突变一般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发生,其它时候如何发生呢?

基因突变突变可发生细胞周期中的任一时期,即分裂期,和间期,但前提是能分裂的细胞,主要原因都是在分裂过程中,DNA稳定性相对较弱。而引起的DNA分子结构的改变,而引起基因突变。

为什么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不是,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发育的任何时期,通常发生在DNA复制时期,即细胞分裂间期,包括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间期;同时基因突变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DNA损伤修复、癌变和衰老都有关系,基因突变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研究基因突变除了本身的理论意义以外还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

高一生物中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分别发生在细胞中什么时候(必须详细,笔记用

1、发生的时期不同:基因突变: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间期)基因重组: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后期)2、产生的原因不同:基因突变:(物理、化学、生物因素)诱发产生、自发产生基因重组:自发产生3、导致的结果不同: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基因重组:不会产生新的基因,只是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基因型).4、适用范围不同:基因突变:所有的生物都可能发生.(如:病毒也可以)基因重组:只是适用于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

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分别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

1、基因重组发生时间为减数Ⅰ前期和减数Ⅰ后期, 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性状。2、基因突变发生时间为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Ⅰ前的间期。产生新的基因(产生了它的等位基因)、新的基因型、新的性状。

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发生在什么时候

基因突变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一般都是复制过程发生错误(缺失,增多,替换等)染色体变异发生在减数分裂时期,第一次或第二次都有可能发生,如21三体综合症就是可能父母其中一方的配子在产生过程中该染色体的着丝点没有分开基因重组就是在配子结合的时候孟德尔遗传规律就是这样,例如:基因型为aa与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配子aa和aa结合后为aa,就是发生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就是某个基因出了问题其他没问题,染色体变异就是整条染色体出了问题,基因重组是基因重新组合了对性状没有影响(只是显隐性问题)

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

基因重组发生有两个时期(1)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染色体片段交换(2)减数分裂第一次后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形成重组配子另外有种情况也顺便告诉LZ 基因工程得到重组质粒也是基因重组的一种形式基因突变 什么时候都OK啊 有随机性 在发生时间上、在发生这一突变的个体上、在发生突变的基因上,都是随机的。一般高度分化了的细胞是不能再分裂了,如神经元、肌纤维和成熟的红细胞。至于分裂的是不是都能分化我不太清楚。。。

在细胞免疫阶段淋巴因子到底是效应T细胞还是T细胞产生的?

体液免疫中由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效应B细胞这里面淋巴因子和细胞免疫中淋巴因子作用不同在细胞免疫中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是加强相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力等

B细胞在没有淋巴因子的作用下,抗原能不能直接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谢谢。

B细胞一定要受淋巴因子作用后才能分化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需要两个信号:抗原信号和活化的T细胞信号。抗原信号: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识别抗原是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有人将结合了抗原的B细胞称为致敏B细胞。活化的T细胞信号:活化的T细胞是指辅助性T细胞,此信号并不是递呈抗原,而是通过其他的分子信号提供的,是指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关于这点普通生物学上也明确指出:当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分子两臂遇到相应的抗原并将他锁定在结合位点后,这个B细胞便被致敏了,准备开始分裂。但还需要另一些适当的信号它才会分裂,这些信号来自一个已经活化了的辅助性T细胞。活化的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促使致敏B细胞分裂。 现在很明确了T细胞不能传递抗原,B细胞的分化增殖必须淋巴因子。

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的方式

A、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因此缺氧时,能量供应减少,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的速率减慢,A正确; B、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的方式与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都属于胞吐,B错误; C、同一种物质进出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进入其它细胞属于主动运输,C正确; D、同一种物质进出同一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钠离子出细胞为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为协助扩散,D正确. 故选:B.

图示为中科院近来发现的一种诱导细胞凋亡的新机制.在H2O2和淋巴因子TNFα等因素的诱导下,鼠肝细胞内的

A、胰凝乳蛋白酶的释放使Bid分解,增加了cBid的数量,cBid引起溶酶体内容物的释放使细胞凋亡,该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A错误;B、cBid能与线粒体膜结合,使其凋亡,导致细胞提供能量减弱,加速了细胞凋亡,B正确;C、溶酶体中胰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而其他内容物是否有此功能不一定,C错误;D、由于线粒体结构被破坏,失去了相应的功能,D错误.故选:B.

淋巴因子是T细胞还是效应T细胞分泌的

淋巴因子是T细胞还是效应T细胞分泌的首先,现在淋巴因子已经是一个过时的叫法了,现在都统称细胞因子。但是仍然可以淋巴因子当做是细胞因子的一类;其次,单就淋巴因子和T细胞的关系来说,无论是初始T细胞还是效应T细胞都可以分泌细胞因子,也就是淋巴因子;不同状态的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也就是淋巴因子,有很大的不同。在初始T细胞分化的不同阶段,T细胞都会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促进自身的分化和维持自身的表型。

淋巴因子与细胞因子的区别,吞噬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区别

白细胞有五类,按照体积从小到大是: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吞噬细胞有大、小两种。小吞噬细胞是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大吞噬细胞是血中的单核细胞和多种器官、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两者构成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巨噬细胞则是单核吞噬细胞中高等类型。淋巴因子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有些长,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

高中生物,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需要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吗

王老师给您解释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必修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关内容,具体答案及解析如下:都需要。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可以分泌淋巴因子。体液免疫时,必须有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才能完成增殖分化,所以体液免疫需要淋巴因子参与。细胞免疫时,淋巴因子作为免疫活性物质,促进效应T细胞功能表达,所以细胞免疫也需要淋巴因子参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辅助T细胞给细胞毒性T细胞什么?具体的淋巴因子?

辅助T细胞(Th)在活化之后可以分化为Th1细胞和Th2细胞等,其中Th1细胞可以增强细胞免疫,Th2增强体液免疫. 其中Th1细胞可以分泌IFN-γ和IL-2等,能够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效应.

T细胞和效应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各自有什么作用?

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最终使免疫效应扩大和增强,呈递抗原信息。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大多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例如,白细胞介素-2能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并且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理解的有没有偏差。扩展资料:作用过程:病毒在入侵人体后,在还未进入到人体细胞前,主要存在于人的体液中。在此时主要由B淋巴细胞起作用,这种方式叫体液免疫。B细胞在受到抗原直接或是间接的刺激分化成效应B细胞(即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会产生抗体,抗体会与病毒或病菌进行特异性结合。但是有一部分的病毒还是可能进入到人体细胞中的,当病毒进入到人体细胞时,体液免疫中的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就奈何不了进入到人体细胞的病毒了。此时就轮到T细胞起作用了。病毒在侵染细胞时,其蛋白质外壳是不能进入到人体细胞的,所以被病毒侵染的人体细胞外头就多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因此被侵染的人体细胞与未被侵染的人体细胞又有所不同。T细胞的作用正是在此,T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时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就是专门识别被病毒侵染的细胞的,并且能与被侵染的细胞进行特异性结合,之后使其分解,让被感染细胞内的病毒无法繁殖或是暴露出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t细胞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效应T细胞

T细胞淋巴因子的肿瘤坏死因子

1975年Carswell等发现,经卡介苗(BCG)感染的小鼠,14天后再用 细胞脂多糖处理,其血清中出现一种活性较高的肿瘤细胞毒因子,这种因子,可选择性地使带瘤动物的肿瘤(S-180等)发生明显的出血坏死,并对体外培养的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但对正常组织、细胞无毒性,名之为肿瘤坏死因子(TNF)。TNF是一种由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产生的多功能因子,主要有TNFα和TNF-γ两种,已克隆出编码TNF的基因,并能在肠 杆菌中表达,对其氨 基酸序列也已清楚,TNF不仅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而且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及 功能过程。TNFα或 TNF-γ在体外对肿瘤细胞均有直接溶解和抑制增殖的作用,但不同类型的细胞或同一类型而克隆不同的细胞对TNF的敏感性不同,人宫颈细胞ME-183、乳腺癌细胞MCF-7、肺癌A540以及人胃癌细胞MGC-863等对TNF较敏感,对其抗肿瘤的机制有两种理论:①TNF首先与肿瘤细胞表面的TNF受体相结合,然后被瘤细胞内化(internalization),与溶酶相结合,引起溶酶体酶释放,从而引起细胞破坏;②内皮细胞受损,抽血管血流障碍,引起缺血坏死。在体内,TNF对小鼠的肿瘤有 细胞毒和抑制增 殖作用,对TNF进行Ⅰ期临床实验,多数结果说明,TNF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对胃癌实验治疗也有一定效果,但人用的剂量远比动物用的为高,所以副作用较大,出现发热、血像下降、甚至休克等,所以TNF的临床应用在于和其它细胞因子联合应用,如胃癌细胞学的杀伤实验时,发现TNF与IL-2联合应用,对诱导TIL细胞的效果更大。

B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即可发挥作用,淋巴因子只是起促进作用。还是b细胞必须再抗原与淋巴因子的双重刺激?

体液免疫中b细胞不一定是在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双重作用下才能增值分化。解析:抗原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使B细胞增殖分化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这个过程没有淋巴因子参与。

t淋巴释放淋巴因子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例子

A、浆细胞为已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A错误; B、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 C、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C错误; D、感染病毒后,通常需体液免疫阻止病毒的扩散,若进入细胞后,需通过细胞免疫起作用,故通常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病毒,D正确. 故选:D.

淋巴因子可以促进t细胞的增殖吗

你问的这句话严格来说不对。淋巴因子有很多类:1.有些淋巴因子,比如ifn-γ、il-2等可以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值和活化,增强其杀伤功能;2.有些淋巴因子,比如il-4、il-5、il-10、il-10、il-13等可以协助和促进b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3.也有一些淋巴因子,比如il-6等既可以促进b细胞又可以促进t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淋巴细胞的范围大还是白细胞的大

(1)白细胞介素是一种淋巴因子,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是由T细胞分泌的;B细胞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以RNA为模板合成cDNA称为逆转录(反转录),该过程需要模板(RNA)、酶(逆转录酶和DNA聚合酶)、原料(脱氧核苷酸)和能量.采用PCR技术扩增获取目的基因时需要模板(cDNA)、酶(热稳定DNA聚合酶)、原料(脱氧核苷酸)、引物.因此,根据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取目的基因,此时需要加入的反应物与生成cDNA时所加反应物不同的是:模板cDNA、耐高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引物. (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先用两种限制酶EcoR1与EcoR52处理载体和目的基因后,再用DNA连接酶处理,形成重组载体.该载体的化学本质是DNA,而细胞膜上载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4)将导入重组载体的酵母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菌液进行离心,应取上清液进行产物鉴定(白细胞介素属于分泌蛋白).若要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目可采用抽样检测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是活菌数目. (5)白细胞介素可治疗癌症,因此可推知白细胞介素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因此利用纯化的产物进行细胞培养实验,可研究人白细胞介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故答案为: (1)T 浆细胞和记忆 (2)模板cDNA、耐高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引物 (3)DNA连接 DNA 蛋白质 (4)上清液 稀释涂布平板法 (5)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记忆细胞能够受淋巴因子和抗原的刺激而分化吗?

体液免疫中记忆B细胞的存在是为了同一抗原进入机体的二次免疫反应,同一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可以直接刺激记忆细胞快速分化成浆细胞,不需要淋巴因子.体液免疫中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是为了加强已经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快速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所以不需要.

T细胞淋巴因子的转移因子

淋巴因子中,转移因子可把一个淋巴细胞的免疫特性,转移给另外的淋巴细胞,目前我国应用的有两类:一种是非特异性转移因子,将脾淋巴细胞经过粉碎,用离心透析方法,将大分子的物质去掉,再将经 半透明膜扩散到透析液中的小分子多肽物质,作为非特异性转移使用;第二种方法是用手术切下的肿瘤标本作为抗原,免疫猪羊等动物,取该动物的 淋巴组织,予以粉碎、溶解、分离小肽,然后给供给肿瘤的患者输入,有的病人经特异性或非特性“转异因子”治疗有一定效果,有的则无效,所以通过临床对疗效作出切实的评价十分重要,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并没有人把转移因子或能代表转移因子的物质分离出来,所以临床效果的评价十分困难。

如图所示,物质甲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物质乙是一种淋巴因子;物质丙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物质丁由垂体

A、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不仅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有关,也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A错误;B、控制甲、乙、丙、丁合成的物质是脱氧核酸而不是脱氧核苷酸,B错误;C、物质甲、乙、丙、丁分别为胰岛素、淋巴因子、抗体和生长激素,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C正确;D、物质乙和丙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C.

淋巴因子是体液免疫产生的还是细胞免疫产生的

淋巴因子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可以产生。在中学阶段,一般认为淋巴因子的作用主要是:在细胞免疫中促进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裂解;在体液免疫中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体液免疫中,B细胞必须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才能够转化成浆细胞吗?

从严格意义上说,不是。浆细胞特指能合成并分泌抗体的细胞,b细胞是很大的一类,收到抗原刺激后才可以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的。但是选修3上面说到动物细胞工程时候用的b淋巴细胞实际上是用的浆细胞。

淋巴因子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

淋巴因子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淋巴因子能表现多种生物学活性,可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使靶细胞发生特性或功能的变化。淋巴细胞借助淋巴因子对邻近或远离的靶细胞产生作用,这与抗体的作用相平行,是实现免疫效应和免疫调节功能十分重要的途径。淋巴因子在正常人和动物体内含量极少,不易从体内测出或提取。各种淋巴因子最初都是从在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发现的。这种上清液,所含的淋巴因子的浓度很低,只能用体外试验的方法来检测其生物学活性。一般认为研究一种因子,至少需了解四个方面:①淋巴因子的产生,包括因子产生细胞的种类,因子产生的条件及调节机制。②淋巴因子的物质特性,包括因子的理化特性、分子结构与基因结构等。③淋巴因子的功能活性,包括因子作用的靶细胞种类、靶细胞上因子受体的分子结构、受体的基因特性,靶细胞对因子发生反应的机制,以及因子在全身的作用等。④淋巴因子的实际应用,包括因子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方面应用的可能性。扩展资料:淋巴因子的种类繁多,至今只有少数因子得到较充分的研究。1979年第二次国际淋巴因子学术会议决定,把已弄清分子结构的细胞因子(包括淋巴因子)统一命名为白细胞介素(IL),并按他们被确认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至少已有10种细胞因子被正式命名为白细胞介素。其中白细胞介素2,3,4与5都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属于“真正”的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1和6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也可由一些淋巴细胞培养株产生,它们既可算单核细胞因子,也可算淋巴因子。许多新的研究表明,一些白细胞介素和其他的细胞因子,既可以由多种非白细胞产生,也可以作用于非白细胞的靶细胞,它们的生物学作用不仅仅是充当白细胞之间的介质,有一些重要的细胞因子或淋巴因子。虽然其分子结构与基因结构已弄清,知其产生细胞或其靶细胞不属于白细胞,故不宜称为白细胞介素,但仍保留着惯用的名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淋巴因子

B淋巴细胞在只受到抗原的刺激而没有淋巴因子的作用时能否增殖分化?

不能。因为人体免疫过程分三阶段,只有经过第一阶段感应阶段后才会进入第二阶段--反应阶段,b.t细胞才会产生增殖分化,最后才会到效应阶段产生免疫。我们刚学是对的

B细胞的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必须淋巴因子的作用吗?

也许我们的教材版本不同吧,不过也请你认真看看我给的资料。回答:不需要, B细胞可以通过T细胞或吞噬细胞的呈递作用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淋巴因子是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也可用于杀菌,但不用来作用B细胞。 具体分析:名称 来 源 功能 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和抗体复合物 无 B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效应细胞、记忆细胞有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为效应细胞、记忆细胞 √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 记忆细胞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相应的效应细胞 √ 体液免疫(主要是B细胞起作用) 抗原进入机体后,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将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一段时间后,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就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抗体与抗原结合,抑制细菌的繁殖或对宿主细胞的黏附;抗体与病毒结合,可以使病毒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消化。 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 刚开始与体液免疫的开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同时,效应T细胞还释放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来加强免疫效应。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刚开始与体液免疫的开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同时,效应T细胞还释放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来加强免疫效应。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没有进入细胞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靶细胞) 作用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①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②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的作用 对外毒素 细菌(产毒菌)在生长过程中由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的毒性物质(化学成分是蛋白质)称为外毒素。而脱去毒性的具有免疫原性的外毒素被称为类毒素,类毒素注入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具有中和外毒素的抗毒素抗体。/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对细胞内寄生物 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病毒/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物的散播传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从靶细胞释放出来,再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关系 若细胞免疫不存在,体液免疫也将丧失。另外,对外来病原体进行免疫的时候并不是单一的起作用,而是两者结合起来起作用,只不过在起作用的时候分主次关系罢了。淋巴因子概念: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由免疫细胞(效应T细胞、巨噬细胞等)产生的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化学本质:蛋白质特点:淋巴因子的作用一般无特异性,即不是直接针对抗原的。激活靶细胞中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效应:干扰素可以激活人体细胞内破坏病毒的基因,从而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复制、繁殖,并且通过破坏含有病毒的细胞(靶细胞)来杀灭病毒。举例: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穿孔素等如果你还想要更详细的资料,可以把邮箱给我,我把资料发给你,又或者你去买本《普通生物学》看看吧,里面挺详细的。

合淋巴因子的细胞为

A、淋巴因子是T细胞产生的,而产生抗体的细胞为浆细胞,A错误; B、只有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会由丝状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成为染色体,而浆细胞缺乏细胞增殖的能力,B错误; C、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C错误; D、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浆细胞中会发生转录和翻译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因此浆细胞会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RNA聚合酶,D正确. 故选:D.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进化论,是否正确?

【错误】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最早提出,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能量守恒定律,即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孤立)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生物进化论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故表述错误。

占人体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

占人体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C1、无论是干重还是鲜重,在生物体内的组成元素中含量最多的都是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占细胞元素总量的90%左右,被称为基本元素。2、细胞的干重和鲜重,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或指不被植物细胞内胶体颗粒或大分子所吸附、能自由移动、并起溶剂作用的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细胞鲜重含有的水多,细胞干重含有的水较少。3、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哪些,大量元素,是指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量或含量较大的必需营养元素。一般指碳、氢、氧、氮、磷和钾6种元素。在正常生长条件下,这些元素的含量占植物干物质质量的1%以上。微量元素指人体内含量少于体重万分之一的元素,其中必需微量元素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元素。

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氧 B. 碳 C. 氮 D. 钙

人体中各种元素前几位的排序为:氧、碳、氢、氮、钙、磷、钾,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 故选:A.

人体细胞内什么元素最多?

占人体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C1、无论是干重还是鲜重,在生物体内的组成元素中含量最多的都是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占细胞元素总量的90%左右,被称为基本元素。2、细胞的干重和鲜重,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或指不被植物细胞内胶体颗粒或大分子所吸附、能自由移动、并起溶剂作用的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细胞鲜重含有的水多,细胞干重含有的水较少。3、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哪些,大量元素,是指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量或含量较大的必需营养元素。一般指碳、氢、氧、氮、磷和钾6种元素。在正常生长条件下,这些元素的含量占植物干物质质量的1%以上。微量元素指人体内含量少于体重万分之一的元素,其中必需微量元素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元素。

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

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H、O、N也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含量都多。其中C是最基本元素,这是因为C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C原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突触小泡的产生是由什么细胞器来完成?那受体、神经递质到底是由什么细胞器产生的?

突触小泡是由高尔基体产生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是由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等细胞器产生的;神经递质包括很多种,有胆碱类、单胺类、氨基酸类、脂质类等等,主要是由滑面内质网产生的。希望能帮助您。^__^

生物求助:谁能告诉我多巴胺的化学本质,合成及分泌的细胞器又是?

为酪氨酸氧化脱羧基得到,化学名4-(2-乙胺基)苯-1,2-二酚。多巴胺合成以酪氨酸为原料,首先在酪氨酸羟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多巴,再在多巴脱羧酶(氨基酸脱羧酶)作用下合成多巴胺(儿茶酚乙胺),这二步是在细胞溶胶进行的;然后多巴胺被摄取入小泡,一部分被在小泡中由多巴胺β羟化酶催化进一步合成去甲肾上腺素,并贮存于小泡内;另一部分则以多巴胺形式贮存,因为贮存多巴胺的小泡内不含多巴胺β羟化酶,在多巴胺进入小泡后不再合成去甲肾上腺素。最终形成囊泡,可以释放内容物到突触间的细胞间隙。

大脑中相关细胞分泌的乙酰胆碱

A、阿米巴是一种变形虫,属于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A正确; B、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中,B正确; C、侵入人体后,阿米巴和人体间存在寄生关系,C正确; D、乙酰胆碱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D错误. 故选:D.

酶,神经递质,激素是与特定分子结合还是运输到靶细胞

激素会顺着血液流到身体的每一个地方,但只有遇到细胞膜表面有相应受体的靶细胞才会与之结合。A、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不都是蛋白质,A错误;B、激素和神经递质需要与受体结合,酶需要与底物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B正确;C、激素需要随着体液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酶一般不需要体液的运输,C错误;D、酶只有催化作用,D错误.

如果把神经元的细胞体比喻成工厂,那工厂的产品就是蛋白质吗?

准确来说是不对的。神经细胞的产物就是在突出前膜通过胞吐的方式向突触间隙(组织液)释放神经递质。但是,神经递质的化名名称被称为乙酰胆碱(ACH),它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而是一种简单的烃的衍生物,以中氮原子为效应原子的,碳氮化合物。另外一种神经递质抑制剂叫做:去甲肾上腺素,其化学本质也不是蛋白质,而是儿茶酚乙胺。

计算感受态细胞转化率公式中的稀释倍数指的是哪个的稀释倍数?

转化后在含抗生素的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即为转化子,根据此皿中的菌落数可计算出转化子总数和转化频率,公式如下: 转化子总数=菌落数×稀释倍数×转化反应原液总体积/涂板菌液体积 转化频率(转化子数/每ug 质粒DNA)=转化子总数/质粒DNA 加入量(ug) 下面以大肠杆菌TG1电转感受态为例给你演示一下: 第一天,上午取大肠杆菌TG1菌液划线平板(一般要48小时以上才能长出单克隆 ) 第三天,在长有单克隆的平板上挑一个生长状态好的单克隆接到4ML新鲜培养基,过夜培养 第四天,如你说的,按1:100扩大培养;OD达到0.5-0.6开始制备感受态细胞 制备好的感受态细胞分装到1.5EP管中,一般为100UL每管 感受态效价的测定: 转0.1ng标准质粒到100ul的感受态细胞中----1.5KV电压电击----37度培养1小时----稀释 涂布 所谓的“稀释倍数”是指这的稀释 一般情况下TG1电转感受态的效价(即转化频率)在10^8--10^9 所以反推预测,我们一般会稀释10^-2---10^-3梯度来涂布。 如果涂布50ul,假设在10^-2板上N个菌落, 套公式: 转化子总数=菌落数×稀释倍数×转化反应原液总体积/涂板菌液体积 转化子总数=N×10^2×100/50=2N×10^2 转化频率(转化子数/每ug 质粒DNA)=转化子总数/质粒DNA 加入量(ug) 转化频率=2N×10^2/10^-4(0.1ng=10^-4ug) =2N×10^6 你自己推算一遍,如果在10^-3板上Y个菌落的转化频率是否为2Y×10^7。 谢谢!! 一样的,只不过是不同方法制备的感受态细胞,一个是电转感受态,你的是化转感受态。计算方法还是相同地。

细胞的基本框架

(1)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化合物均以碳链为骨架,它们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 (3)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4)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有些是需要吸收能量的.ATP是直接能源物质,吸能反应一般由ATP提供能量,故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 (5)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故答案为: (1)细胞产物 (2)碳链 (3)蛋白质纤维 (4)ATP水解 (5)稳定性差异

简述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其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基本结构是细胞不变部分,每个细胞都有,如细胞壁、膜、核.特殊结构是细胞可变部分,不是每个都有,如鞭毛、荚膜、芽孢.1、细胞壁cellwall:位于细胞表面,较坚硬,略具弹性结构.功能:1)维持细胞外形;2)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损伤和渗透压危害;3)鞭毛运动支点;4)正常细胞分裂必需;5)一定的屏障作用;6)噬菌体受体位点所在.另外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有关.2、细胞膜cellmembrane在细胞壁与细胞质之间的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膜.厚7-8nm.化学组成:蛋白和磷脂,蛋白含量高达75%,种类也多.膜不含甾醇类.功能:1)高度选择透性膜,物质运输:2)渗透屏障,维持正常渗透压;3)重要代谢活动中心;4)与壁、荚膜合成有关;5)鞭毛着生点,供运动能量.3、间体mesosome(中质体)细胞膜内陷形成.功能:1)拟线粒体,呼吸酶系发达.2)与壁合成,核分裂,芽孢形成有关.4、细胞核nuclearbody核质体原核无明显核,一反差弱的核区.特点:无核膜、核仁、固定形态,结构简单,细胞分裂前核分裂.一般单倍体.成分:DNA:环状双链,超线圈结构,负电荷被镁离子、有机碱(精胺、腐胺)所中和.与真核区别:5、核糖体ribosomeRS核糖核蛋白的颗粒状结构,RNA+蛋白.原核:游离态、多聚核糖体,70S真核:游离态、结合内质网上,70、80S多聚核糖体:一条mRNA与一定数目的单个RS结合而成.功能:6、细胞质及内含物是无色透明胶状物,原核与真核不同.主要成分:水、蛋白、核酸、脂类及少量糖和无机盐.富含核糖核酸.不同细菌细胞内,含不同内含物,是细胞的贮藏物质或代谢产物.(二)特殊结构1、荚膜capsule:某些细菌细胞壁外面覆盖着一层疏松透明粘性物质.厚度不同,名称不同.折光率低,负染法观察.成分:90%以上为水,余为多糖(肽).功能:1)抵抗干燥;2)加强致病力,免受吞噬;3)堆积某些代谢废物;4)贮存物.2、鞭毛和菌毛鞭毛flagellum:某些细菌表面一种纤细呈波状的丝状物,是细菌运动器官.直径20-25nm,长超过菌体若干倍.电镜或特殊染色法观察,悬滴法观察运动.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结构:G+与G-区别;原核与真核区别鞭毛着生位置与数目,可作为分类依据.鞭毛着生状态决定运动特点.趋性运动:栓菌实验菌毛fimbria(pilus):许多G-尤其是肠道菌,表面有比鞭毛更细,数目多,短直硬的丝状体.直径7-10nm,长2-3um.性菌毛(F菌毛)3、芽孢spore,endospore某些菌生长一定阶段,于营养细胞内形成一个内生孢子,是对不良有抗性的休眠体.每一细胞仅形成一个芽孢,所以其没有繁殖功能.形成芽孢属于细胞分化(形态发生)Bacillus,clostridium,Spirillum,Vibrio,Sarcina结构组成特点:含水量低(平均40%),壁致密,芽孢肽聚糖和吡啶-2,6-二羧酸钙(DPA-Ca)芽孢有极强的抗热、辐射、化学药物和静水压的能力,休眠力惊人.芽孢结构、形成、萌发伴孢晶体孢囊cyst,等等.

试述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试述细胞的组成水、无机离子、核酸、蛋白质、脂类、糖。结构如下:1.原核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区2.真核细胞的结构:细胞质膜;细胞质基质;内质网;3.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一、扩展资料细胞(英文名:cell)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普遍的提法是: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一般来说,细菌等绝大部分微生物以及原生动物由一个细胞组成,即单细胞生物,高等植物与高等动物则是多细胞生物。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两类,但也有人提出应分为三类,即把原属于原核细胞的古核细胞独立出来作为与之并列的一类。研究细胞的学科称为细胞生物学。细胞体形极微,在显微镜下始能窥见,形状多种多样。主要由细胞核与细胞质构成,表面有细胞膜。高等植物细胞膜外有细胞壁,细胞质中常有质体,体内有叶绿体和液泡,还有线粒体。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质中常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中则无。细胞有运动、营养和繁殖等机能。二、活动进程1.分裂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前的细胞称母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称子细胞。细胞分裂通常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步。在核分裂过程中母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子细胞。在单细胞生物中细胞分裂就是个体的繁殖,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分裂是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2.分化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的组织,分化前和分化后的细胞不属于一类型。那些形态相似的,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叫做组织。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组成器官。各种器官协调配合,形成系统。各种器官和系统组成生命体。细胞的癌变是细胞的一种不正常的分化方式。每个正常细胞细胞核内都有原癌基因。发生癌变的细胞原本是正常细胞,由于受到外界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生物致癌因子作用,导致细胞内原癌基因被激活,激活的原癌基因控制细胞发生癌变。癌变的细胞在细胞形态、结果、功能上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什么是细胞,细胞由什么组成?

2016-10-31聊聊细胞的定义细胞是由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或拟核)的原生质所组成, 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能够通过分裂而增殖,是生物体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细胞或是独立的作为生命单位, 或是多个细胞组成细胞群体或组织、或器官和机体;细胞还能够进行分裂和繁殖;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并具有遗传的全能性。定义概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细胞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细胞的基本共性1、所有的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构成的生物膜,即细胞膜。2、所有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即DNA与RNA。3、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4、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毫无例外地存在于一切细胞内。5、所有细胞的增殖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细胞的基本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的细胞,可以看到它的结构分为下列四个部分1.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薄壁。它主要是由纤维素组成的,孔隙较大,物质分子可以自由透过。细胞壁对细胞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2.细胞膜细胞壁的内侧紧贴着一层极薄的膜,叫做细胞膜。这层由蛋白质分子和脂类分子组成的薄膜,水和氧气等小分子物质能够自由通过,而某些离子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自由通过,因此,它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分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可以知道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脂类分子构成。在细胞膜的中间,是磷脂双分子层,这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和内侧,有许多球形的蛋白质分子,它们以不同深度镶嵌在磷脂分子层中,或者覆盖在磷脂分子层的表面。这些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流动的,可以说,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这种结构特点,对于它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3.细胞质细胞膜包着的黏稠透明的物质,叫做细胞质。在细胞质中还可看到一些带折光性的颗粒,这些颗粒多数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类似生物体的各种器官,因此叫做细胞器。例如,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看到许多绿色的颗粒,这就是一种细胞器,叫做叶绿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在细胞质中,往往还能看到一个或几个液泡,其中充满着液体,叫做细胞液。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合并为一个中央液泡,其体积占去整个细胞的大半。细胞质不是凝固静止的,而是缓缓地运动着的。在只具有一个中央液泡的细胞内,细胞质往往围绕液泡循环流动,这样便促进了细胞内物质的转运,也加强了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联系。细胞质运动是一种消耗能量的生命现象。细胞的生命活动越旺盛,细胞质流动越快,反之,则越慢。细胞死亡后,其细胞质的流动也就停止了。除叶绿体外,植物细胞中还有一些细胞器,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执行着不同的功能,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这些细胞器的结构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在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

细胞的结构及其成分和功能

一、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与光合作用有关,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液泡: 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其中含有细胞液,与植物的吸水和失水有关。二、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也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人和动物细胞都没有细胞壁,其细胞质中也没有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人和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功能上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细胞质中的线粒体也与呼吸作用有关。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

动物细胞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没有细胞壁,液泡不明显,含有溶酶体,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细胞的进出、进行物质转换、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内部有细胞器:细胞核,双层膜,包含有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内质网分为粗面的与滑面的,粗面内质网表面附有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光面内质网,表面没有核糖体,参与脂类合成。植物细胞是植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原生质体是细胞壁内一切物质的总称,主要由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原生质体是细胞壁内一切物质的总称,主要由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在细胞质或细胞核中还有若干不同的细胞器,此外还有细胞液和后含物等。细胞器有内质网、质体、线粒体、高尔基氏体和核糖体等。细胞壁为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具有保护原生质体、维持细胞一定形状的作用。细胞壁可分为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胞间层为相邻的细胞所共有;初生壁位于胞间层的内侧,是细胞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次生壁在细胞停止增大后而形成,附于初生壁的内方,有些细胞不具次生壁。细胞核多为球形,埋藏在细胞质中,外面有核膜包围,核膜内充满核液,核液中悬挂着染色质丝和核,染色质丝在细胞分裂时经多次缠绕和折叠,最后形成条状或短棒状的染色体,不同植物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功能主要是传递遗传信息。

是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这三个结构

由分析可知,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中都有线粒体.动物细胞比植物细胞少了细胞壁(这是动植物细胞的根本区别)、大液泡和叶绿体.故选:b.

细胞的构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的细胞,可以看到它的结构分为下列四个部分 显微镜下的细胞1.细胞壁 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薄壁。它主要是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的,孔隙较大,物质分子可以自由透过。细胞壁对细胞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2.细胞膜 细胞壁的内侧紧贴着一层极薄的膜,叫做细胞膜。这层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双层分子组成的薄膜,水和氧气等小分子物质能够自由通过,而某些离子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自由通过,因此,它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 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分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可以知道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脂类分子构成。在细胞膜的中间,是磷脂双分子层,这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和内侧,有许多球形的蛋白质分子,它们以不同深度镶嵌在磷脂分子层中,或者覆盖在磷脂分子层的表面。这些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流动的,可以说,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这种结构特点,对于它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1)脂双层:磷脂、胆固醇、糖脂,每个动物细胞质膜上约有109个脂分子,即每平方微米的质膜上约有5x106个脂分子。(2)膜蛋白,分内在蛋白和外在蛋白两种。内在蛋白以疏水的部分直接与磷脂的疏水部分共价结合,两端带有极性,贯穿膜的内外;外在蛋白以非共价键结合在固有蛋白的外端上,或结合在磷脂分子的亲水头上。如载体、特异受体、酶、表面抗原。(3)膜糖和糖衣:糖蛋白、糖脂 细胞膜的特性:(1)结构特性:以凝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流动性;(2)功能特性:载体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细胞内生命活动的丰富程度——选择透过性。 3.细胞质 细胞膜包着的黏稠透明的物质,叫做细胞质。在细胞质中还可看到一些带折光性的颗粒,这些颗粒多数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类似生物体的各种器官,因此叫做细胞器。例如,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看到许多绿色的颗粒,这就是一种细胞器,叫做叶绿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在细胞质中,往往还能看到一个或几个液泡,其中充满着液体,叫做细胞液。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合并为一个中央大液泡,其体积占去整个细胞的大半。 细胞质不是凝固静止的,而是缓缓地运动着的。在只具有一个中央液泡的细胞内,细胞质往往围绕液泡循环流动,这样便促进了细胞内物质的转运,也加强了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联系。细胞质运动是一种消耗能量的生命现象。细胞的生命活动越旺盛,细胞质流动越快,反之,则越慢。细胞死亡后,其细胞质的流动也就停止了。 除叶绿体外,植物细胞中还有一些细胞器,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执行着不同的功能,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这些细胞器的结构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在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 ①线粒体 呈线状、粒状,故名线粒体。在线粒体上,有很多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颗粒,即多种呼吸酶。它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供细胞的生命活动所需,所以有人称线粒体为细胞的“发电站”或“动力工厂”。 ②叶绿体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由双层膜、基粒(类囊体)和基质三部分构成。类囊体是一种扁平的小囊状结构,在类囊体薄膜上,有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色素和酶。许多类囊体叠合而成基粒。基粒之间充满着基质,其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基质中还含有DNA。 ③内质网 内质网是细胞质中由膜构成的网状管道系统广泛的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内。它与细胞膜及核膜相通连,对细胞内蛋白质及脂质等物质的合成和运输起着重要作用。 内质网有两种:一种是表面光滑的是滑面内质网,主要与脂质的合成有关;另一种是上面附着许多小颗粒状的,是粗面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内质网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膜上附着着许多酶,为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④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一般认为,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本身没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但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赤道板周围有特别多的高尔基体,以便合成纤维素及果胶)。 ⑤核糖体 核糖体是椭球形的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膜的外表面(供给膜上及膜外蛋白质),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供给膜内蛋白质,不经过高尔基体,直接在细胞质基质内的酶的作用下形成空间构形),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基地。 ⑥中心体 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因为它的位置靠近细胞核,所以叫中心体。每个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的物质组成。 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密切关系。 ⑦液泡 液泡是植物细胞中的泡状结构。成熟的植物细胞中的液泡很大,可占整个细胞体积的90%。液泡的表面有液泡膜。液泡内有细胞液,其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达到很高的浓度。因此,它对细胞内的环境起着调节作用,可以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膨胀的状态。动物细胞也同样有小液泡。 ⑧溶酶体 溶酶体是细胞内具有单层膜囊状结构的细胞器。其内含有很多种水解酶类,能够分解很多物质。 4.细胞核 细胞质里含有一个近似球形的细胞核,是由更加黏稠的物质构成的。细胞核通常位于细胞的中央,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核,往往被中央液泡推挤到细胞的边缘。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易被洋红、苏木精、甲基绿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叫做染色质。生物体用于传种接代的物质即遗传物质,就在染色质上。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质就变化成染色体。 多数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有些细胞含有两个或多个细胞核,如肌细胞、肝细胞等。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染色质、核液和核仁四部分。核膜与内质网相通连,染色质位于核膜与核仁之间。染色质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是一种有机物大分子,又叫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在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复制,DNA也随之复制为两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得后代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从而保证了后代遗传特性的稳定。还有RNA,RNA是DNA在复制时形成的单链,它传递信息,控制合成蛋白质,其中有转移核糖核酸(tRNA)、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比较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动物细胞也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但是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又有一些重要的区别,如动物细胞的最外面是细胞膜,没有细胞壁;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不含叶绿体,也不形成中央液泡。 总之,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细胞骨架 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蛋白纤维的网络结构。 细胞骨架由谓语细胞质中的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构成。微丝确定细胞表面特征,使细胞能够运动和收缩。微管确定膜性细胞器的位置和作为膜泡运输的轨道。中间纤维使细胞具有张力和抗剪切力。 细胞骨架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承受外力、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还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在细胞分裂中细胞骨架牵引染色体分离;在细胞物质运输中,各类小泡和细胞器可沿着细胞骨架定向运转。 细胞骨架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被发现。主要因为早期电镜制样采用低温(0-4摄氏度)固定,而细胞骨架会在低温下解聚。知道采用戊二醛常温固定,人们才逐渐认识到细胞骨架的客观存在。

简述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芽孢,菌毛

细胞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人体的各种功能,是由不同细胞为基础来完成的。如肌细胞分管运动,腺细胞负责分泌,神经细胞担负传导联系,视网膜感光细胞专司对光的感觉等等。如果把人体比做一个国家,那么,细胞就是这个国家“公民”,数亿万计的“公民”,按照一定的分工,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构成了人体的某一组织和器官,这些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人体生理机能。许多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及其细胞间质构成组织。人体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分布在机体各个部位。几种组织联合在一起构成器官(如心、肺、脑、肾等)。几个器官共同完成某项生理功能称为系统。人体共有十大系统,即运动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及感官系统。细胞很小,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形态也不一样,有的扁平,有的方形,有的细长,有的柱状。尽管它们在大小、形态和功能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但其基本结构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细胞结构包括什么?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相关信息:1、细胞壁是位于细胞膜外的一层较厚、较坚韧并略具弹性的结构,其成分为黏质复合物,有的种类在壁外还具有由多糖类物质组成的荚膜,起保护作用。2、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构成的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膜,膜厚7~8nm,对于动物细胞来说,其膜外侧与外界环境相接触。其主要功能是选择性地交换物质,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分泌与运输蛋白质。3、细胞质是细胞质膜包围的除核区外的一切半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细胞质是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都在细胞质中进行。同时它对细胞核也有调控作用。4、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微器官,也称为拟器官或亚结构。它们组成了细胞的基本结构,使细胞能正常的工作,运转。5、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尽管细胞核的形状有多种多样,控制细胞的遗传,生长和发育。

细胞有哪些结构,各有哪些功能?

2016-10-31聊聊细胞的定义细胞是由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或拟核)的原生质所组成, 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能够通过分裂而增殖,是生物体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细胞或是独立的作为生命单位, 或是多个细胞组成细胞群体或组织、或器官和机体;细胞还能够进行分裂和繁殖;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并具有遗传的全能性。定义概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细胞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细胞的基本共性1、所有的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构成的生物膜,即细胞膜。2、所有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即DNA与RNA。3、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4、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毫无例外地存在于一切细胞内。5、所有细胞的增殖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细胞的基本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的细胞,可以看到它的结构分为下列四个部分1.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薄壁。它主要是由纤维素组成的,孔隙较大,物质分子可以自由透过。细胞壁对细胞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2.细胞膜细胞壁的内侧紧贴着一层极薄的膜,叫做细胞膜。这层由蛋白质分子和脂类分子组成的薄膜,水和氧气等小分子物质能够自由通过,而某些离子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自由通过,因此,它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分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可以知道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脂类分子构成。在细胞膜的中间,是磷脂双分子层,这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和内侧,有许多球形的蛋白质分子,它们以不同深度镶嵌在磷脂分子层中,或者覆盖在磷脂分子层的表面。这些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流动的,可以说,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这种结构特点,对于它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3.细胞质细胞膜包着的黏稠透明的物质,叫做细胞质。在细胞质中还可看到一些带折光性的颗粒,这些颗粒多数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类似生物体的各种器官,因此叫做细胞器。例如,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看到许多绿色的颗粒,这就是一种细胞器,叫做叶绿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在细胞质中,往往还能看到一个或几个液泡,其中充满着液体,叫做细胞液。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合并为一个中央液泡,其体积占去整个细胞的大半。细胞质不是凝固静止的,而是缓缓地运动着的。在只具有一个中央液泡的细胞内,细胞质往往围绕液泡循环流动,这样便促进了细胞内物质的转运,也加强了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联系。细胞质运动是一种消耗能量的生命现象。细胞的生命活动越旺盛,细胞质流动越快,反之,则越慢。细胞死亡后,其细胞质的流动也就停止了。除叶绿体外,植物细胞中还有一些细胞器,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执行着不同的功能,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这些细胞器的结构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在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

细胞的特殊结构是什么

细胞的基本结构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的细胞,可以看到它的结构分为下列四个部分   显微镜下的细胞1.细胞壁   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薄壁.它主要是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的,孔隙较大,物质分子可以自由透过.细胞壁对细胞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2.细胞膜   细胞壁的内侧紧贴着一层极薄的膜,叫做细胞膜.这层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双层分子组成的薄膜,水和氧气等小分子物质能够自由通过,而某些离子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自由通过,因此,它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   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分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可以知道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脂类分子构成.在细胞膜的中间,是磷脂双分子层,这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和内侧,有许多球形的蛋白质分子,它们以不同深度镶嵌在磷脂分子层中,或者覆盖在磷脂分子层的表面.这些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流动的,可以说,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这种结构特点,对于它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1)脂双层:磷脂、胆固醇、糖脂,每个动物细胞质膜上约有109个脂分子,即每平方微米的质膜上约有5x106个脂分子.(2)膜蛋白,分内在蛋白和外在蛋白两种.内在蛋白以疏水的部分直接与磷脂的疏水部分共价结合,两端带有极性,贯穿膜的内外;外在蛋白以非共价键结合在固有蛋白的外端上,或结合在磷脂分子的亲水头上.如载体、特异受体、酶、表面抗原.(3)膜糖和糖衣:糖蛋白、糖脂   细胞膜的特性:(1)结构特性:以凝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流动性;(2)功能特性:载体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细胞内生命活动的丰富程度——选择透过性.   3.细胞质   细胞膜包着的黏稠透明的物质,叫做细胞质.在细胞质中还可看到一些带折光性的颗粒,这些颗粒多数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类似生物体的各种器官,因此叫做细胞器.例如,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看到许多绿色的颗粒,这就是一种细胞器,叫做叶绿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在细胞质中,往往还能看到一个或几个液泡,其中充满着液体,叫做细胞液.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合并为一个中央大液泡,其体积占去整个细胞的大半.   细胞质不是凝固静止的,而是缓缓地运动着的.在只具有一个中央液泡的细胞内,细胞质往往围绕液泡循环流动,这样便促进了细胞内物质的转运,也加强了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联系.细胞质运动是一种消耗能量的生命现象.细胞的生命活动越旺盛,细胞质流动越快,反之,则越慢.细胞死亡后,其细胞质的流动也就停止了.   除叶绿体外,植物细胞中还有一些细胞器,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执行着不同的功能,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这些细胞器的结构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在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   ①线粒体   呈线状、粒状,故名线粒体.在线粒体上,有很多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颗粒,即多种呼吸酶.它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供细胞的生命活动所需,所以有人称线粒体为细胞的“发电站”或“动力工厂”.   ②叶绿体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由双层膜、基粒(类囊体)和基质三部分构成.类囊体是一种扁平的小囊状结构,在类囊体薄膜上,有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色素和酶.许多类囊体叠合而成基粒.基粒之间充满着基质,其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基质中还含有DNA.   ③内质网   内质网是细胞质中由膜构成的网状管道系统广泛的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内.它与细胞膜及核膜相通连,对细胞内蛋白质及脂质等物质的合成和运输起着重要作用.   内质网有两种:一种是表面光滑的是滑面内质网,主要与脂质的合成有关;另一种是上面附着许多小颗粒状的,是粗面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内质网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膜上附着着许多酶,为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④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一般认为,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本身没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但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赤道板周围有特别多的高尔基体,以便合成纤维素及果胶).

植物细胞结构有那些?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的细胞,可以看到它的结构分为下列四个部分1.细胞壁(Cell Wall)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薄壁。它主要是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的,孔隙较大,物质分子可以自由透过。细胞壁对细胞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2.细胞膜(Cell Membrane)细胞壁的内侧紧贴着一层极薄的膜,叫做细胞膜。这层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双层分子组成的薄膜,水和氧气等小分子物质能够自由通过,而某些离子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自由通过,因此,它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分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可以知道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脂类分子构成。在细胞膜的中间,是磷脂双分子层,这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和内侧,有许多球形的蛋白质分子,它们以不同深度镶嵌在磷脂分子层中,或者覆盖在磷脂分子层的表面。这些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流动的,可以说,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这种结构特点,对于它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分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两种。(1)被动运输,是顺着膜两侧浓度梯度扩散,即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①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以及扩散的物质的性质(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物质更容易进出细胞)对自由扩散的速率有影响,常见的能进行自由扩散的物质有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苯、尿素、胆固醇、水、氨等。②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扩散。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以及载体的种类和数目对协助扩散的速率有影响。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依靠协助扩散。(2)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主动运输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各种离子由低浓度到高浓度过膜都是依靠主动运输。能进行跨膜运输的都是离子和小分子,当大分子进出细胞时,包裹大分子物质的囊泡从细胞膜上分离或者与细胞膜融合(胞吞和胞吐),大分子不需跨膜便可进出细胞。细胞膜的基本结构:(1)脂双层:磷脂、胆固醇、糖脂,每个动物细胞质膜上约有109个脂分子,即每平方微米的质膜上约有5x106个脂分子。(2)膜蛋白,分内在蛋白和外在蛋白两种。内在蛋白以疏水的部分直接与磷脂的疏水部分共价结合,两端带有极性,贯穿膜的内外;外在蛋白以非共价键结合在固有蛋白的外端上,或结合在磷脂分子的亲水头上。如载体、特异受体、酶、表面抗原。(3)膜糖和糖衣:糖蛋白、糖脂细胞膜的特性:(1)结构特性: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流动性;(2)功能特性:载体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细胞内生命活动的丰富程度--选择透过性。3.细胞质(Cytoplasm)细胞膜包着的黏稠透明的物质,叫做细胞质。在细胞质中还可看到一些带折光性的颗粒,这些颗粒多数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类似生物体的各种器官,因此叫做细胞器。例如,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看到许多绿色的颗粒,这就是一种细胞器,叫做叶绿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在细胞质中,往往还能看到一个或几个液泡,其中充满着液体,叫做细胞液。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合并为一个中央大液泡,其体积占去整个细胞的大半。细胞质被挤压为一层。细胞膜以及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也就是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使原生质层复原,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细胞质不是凝固静止的,而是缓缓地运动着的。在只具有一个中央液泡的细胞内,细胞质往往围绕液泡循环流动,这样便促进了细胞内物质的转运,也加强了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联系。细胞质运动是一种消耗能量的生命现象。细胞的生命活动越旺盛,细胞质流动越快,反之,则越慢。细胞死亡后,其细胞质的流动也就停止了。除叶绿体外,植物细胞中还有一些细胞器,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执行着不同的功能,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这些细胞器的结构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在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①线粒体线粒体(mitochondrium)线粒体是一些线状、小杆状或颗粒状的结构。在活细胞中可用詹纳斯绿(Janus green)【anus Green B 别名:健那绿 化学式:C30H31N6Cl 詹纳斯绿B是一种活体染色剂,专一用于线粒体的染色。它可以和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结合,从而出现蓝绿色。】,染成蓝绿色。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表面是由双层膜构成的。内膜向内形成一些隔,称为线粒体嵴(cristae)。在线粒体内有丰富的酶系统。线粒体是细胞呼吸的中心,它是生物有机体借氧化作用产生能量的一个主要机构,它能将营养物质(如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等)氧化产生能量,储存在ATP(三磷酸腺苷)的高能磷酸键上,供给细胞其他生理活动的需要,因此有人说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根据对线粒体机能的了解,近些年来试验用“线粒体互补法”进行育种工作,即将两个亲本的线粒体从细胞中分离出来并加以混合,如果测出混合后呼吸率比两亲本的都高,证明杂交后代的杂种优势强,应用这种育种方法,能增强育种工作的预见性,缩短育种年限②叶绿体叶绿体(coloroplasts)是绿色植物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由双层膜、基粒(类囊体)和基质三部分构成。类囊体是一种扁平的小囊状结构,在类囊体薄膜上,有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色素和酶。许多类囊体叠合而成基粒。基粒之间充满着基质,其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基质中还含有DNA。③内质网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是细胞质中由膜构成的网状管道系统广泛的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内。它与细胞膜及核膜相通连,对细胞内蛋白质及脂质等物质的合成和运输起着重要作用。内质网有两种:一种是表面光滑的是滑面内质网,主要与脂质的合成有关;另一种是上面附着许多小颗粒状的,是粗面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内质网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膜上附着着许多酶,为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④高尔基体高尔基体(Golgi body)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一般认为,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本身没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但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赤道板周围有特别多的高尔基体,以便合成纤维素及果胶)。⑤核糖体核糖体(ribosomes)是椭球形的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膜的外表面(供给膜上及膜外蛋白质),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供给膜内蛋白质,不经过高尔基体,直接在细胞质基质内的酶的作用下形成空间构形),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基地。⑥中心体中心体(centrosome)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因为它的位置靠近细胞核,所以叫中心体。每个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的物质组成。 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密切关系。.中心粒(centriole)这种细胞器的位置是固定的,具有极性的结构。在间期细胞中,经固定、染色后所显示的中心粒仅仅是1或2个小颗粒。而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中心粒是一个柱状体,长度约为0.3μm~0.5μm,直径约为0.15μm,它是由9组小管状的亚单位组成的,每个亚单位一般由3个微管构成。这些管的排列方向与柱状体的纵轴平行。中心粒通常是成对存在,2个中心粒的位置常成直角。中心粒在有丝分裂时有重要作用⑦液泡液泡(vacuole)是植物细胞中的泡状结构。成熟的植物细胞中的液泡很大,可占整个细胞体积的90%。液泡的表面有液泡膜。液泡内有细胞液,其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达到很高的浓度。因此,它对细胞内的环境起着调节作用,可以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膨胀的状态。动物细胞也同样有小液泡。⑧溶酶体溶酶体是细胞内具有单层膜囊状结构的细胞器。其内含有很多种水解酶类,能够分解很多物质。⑨微丝及微管在细胞质内除上述结构外,还有微丝(microfilament)和微管(microtubule)等结构,它们的主要机能不只是对细胞起骨架支持作用,以维持细胞的形状,如在红血细胞微管成束平行排列于盘形细胞的周缘,又如上皮细胞微绒毛中的微丝;它们也参加细胞的运动,如有丝分裂的纺锤丝,以及纤毛、鞭毛的微管。此外,细胞质内还有各种内含物,如糖原、脂类、结晶、色素等。4.细胞核细胞质里含有一个近似球形的细胞核(nucleus),是由更加黏稠的物质构成的。细胞核通常位于细胞的中央,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核,往往被中央液泡推挤到细胞的边缘。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易被洋红、苏木精、甲基绿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叫做染色质(chromatin)。生物体用于传种接代的物质即遗传物质,就在染色质上。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质在分裂间期螺旋缠绕成染色体。多数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有些细胞含有两个或多个细胞核,如肌细胞、肝细胞等。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染色质、核液和核仁四部分。核膜与内质网相通连,染色质位于核膜与核仁之间。染色质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是一种有机物大分子,又叫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在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复制,DNA也随之复制为两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得后代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从而保证了后代遗传特性的稳定。还有RNA,RNA是DNA在复制时形成的单链,它传递信息,控制合成蛋白质,其中有转移核糖核酸(tRNA)、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 细胞核的机能是保存遗传物质,控制生化合成和细胞代谢,决定细胞或机体的性状表现,把遗传物质从细胞(或个体)一代一代传下去。但细胞核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和细胞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表现出细胞统一的生命过程。细胞核控制细胞质;细胞质对细胞的分化、发育和遗传也有重要的作用。

细胞的基本骨架是什么

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生物中的一种纤维蛋白结构,细胞骨架主要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等物质组成。广义的细胞骨架包括细胞核骨架、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以及细胞外基质。细胞骨架对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承受一定的外力,同时维持细胞各种功能正常的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细胞骨架结构正常,各种细胞才能保持形态的完整性,并能承受一定的外力。此外,细胞骨架还具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功能,比如在细胞分裂中细胞骨架就可以发挥重要的功能。同时在物质的运输以及物质的转运转运等方面,细胞骨架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细胞?细胞有哪些结构特点?

构成形态具有多种多样,有圆形、长形、梭形、多角形等;有球状、扁平状、长筒状等。细胞的大小差别很大,如动物细胞一般只有10微米左右,而苎麻的韧皮纤维细胞却长达55厘米。不管细胞的形态、大小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基本结构都可以分两大类;原核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两部分组成)组成原核生物(细菌、蓝绿藻);真核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三部分组成)组成真核生物(真菌、植物、动物)。从这里可以看出,只有真核细胞才有细胞核。1935年,德国科学家鲁斯卡制造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后,从而使科学家们又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质、细胞核里还有许多形态各异的结构。什么是细胞生物的最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有大有小,大的如鸟蛋,可达10厘米,小的如支原体,只有千万分之一毫米,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由于生物的基本结构是细胞,它的构造就决定了它的功能。细胞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较低等的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相当于核的物质只有分布在细胞质中间。植物的细胞膜外面,还有一层坚硬的细胞壁。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类,其作用主要是把细胞与外界隔开,保持相对稳定,又可以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细胞质位于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主要成分除了透明质之外,其中还有许多细胞器,如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细胞质的作用主要是能量传递及为新陈代谢提供场所,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糖酵解和脂肪酸合成等。细胞核由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体组成。染色体存在于核液之中,因易被碱性染料染色而得名。每种生物体内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是固定的,如人类体细胞核中染色体数为23对,牛为30对,兔为22对,小麦为21对,等等。

简述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其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基本结构是细胞不变部分,每个细胞都有,如细胞壁、膜、核. 特殊结构是细胞可变部分,不是每个都有,如鞭毛、荚膜、芽孢. 1、细胞壁 cell wall:位于细胞表面,较坚硬,略具弹性结构. 功能:1)维持细胞外形;2)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损伤和渗透压危害;3)鞭毛运动支点;4)正常细胞分裂必需;5)一定的屏障作用;6)噬菌体受体位点所在.另外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有关. 2、细胞膜 cell membrane 在细胞壁与细胞质之间的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膜.厚7-8nm. 化学组成:蛋白和磷脂,蛋白含量高达75%,种类也多.膜不含甾醇类. 功能:1)高度选择透性膜,物质运输:2)渗透屏障,维持正常渗透压;3)重要代谢活动中心;4)与壁、荚膜合成有关;5)鞭毛着生点,供运动能量. 3、间体 mesosome(中质体) 细胞膜内陷形成. 功能:1)拟线粒体,呼吸酶系发达. 2)与壁合成,核分裂,芽孢形成有关. 4、细胞核 nuclear body 核质体 原核无明显核,一反差弱的核区. 特点:无核膜、核仁、固定形态,结构简单,细胞分裂前核分裂.一般单倍体. 成分:DNA:环状双链,超线圈结构,负电荷被镁离子、有机碱(精胺、腐胺)所中和. 与真核区别: 5、核糖体 ribosome RS 核糖核蛋白的颗粒状结构,RNA+蛋白. 原核:游离态、多聚核糖体,70S 真核:游离态、结合内质网上,70、80S 多聚核糖体:一条mRNA与一定数目的单个RS结合而成. 功能: 6、细胞质及内含物 是无色透明胶状物,原核与真核不同. 主要成分:水、蛋白、核酸、脂类及少量糖和无机盐.富含核糖核酸. 不同细菌细胞内,含不同内含物,是细胞的贮藏物质或代谢产物. (二)特殊结构 1、荚膜 capsule:某些细菌细胞壁外面覆盖着一层疏松透明粘性物质.厚度不同,名称不同. 折光率低,负染法观察. 成分:90%以上为水,余为多糖(肽). 功能:1)抵抗干燥;2)加强致病力,免受吞噬;3)堆积某些代谢废物;4)贮存物. 2、鞭毛和菌毛 鞭毛flagellum:某些细菌表面一种纤细呈波状的丝状物,是细菌运动器官. 直径20-25nm,长超过菌体若干倍.电镜或特殊染色法观察,悬滴法观察运动. 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结构:G+与G-区别;原核与真核区别 鞭毛着生位置与数目,可作为分类依据. 鞭毛着生状态决定运动特点. 趋性运动:栓菌实验 菌毛fimbria (pilus ):许多G-尤其是肠道菌,表面有比鞭毛更细,数目多,短直硬的丝状体. 直径7-10nm ,长2-3um. 性菌毛(F菌毛) 3、芽孢 spore, endospore 某些菌生长一定阶段,于营养细胞内形成一个内生孢子,是对不良有抗性的休眠体. 每一细胞仅形成一个芽孢,所以其没有繁殖功能. 形成芽孢属于细胞分化(形态发生) Bacillus, clostridium, Spirillum, Vibrio, Sarcina 结构组成特点:含水量低(平均40%),壁致密,芽孢肽聚糖和吡啶-2,6-二羧酸钙(DPA-Ca ) 芽孢有极强的抗热、辐射、化学药物和静水压的能力,休眠力惊人. 芽孢结构、形成、萌发 伴孢晶体 孢囊 cyst,等等.

人体细胞结构包括哪些

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不同的细胞组成人体的不同的组织,之后再形成人体的各种脏器器官系统,行使相应的生理功能。  头部的内部是大脑。人体的胸腔内部的脏器器官主要是肺部、食管、气管还有心脏。腹部主要的脏器器官包括胃、小肠以及结肠、直肠,还有肝脏、脾脏、胆囊胆管、胰腺。腹膜后的器官包括有肾脏还有双侧的输尿管,以及盆腔内的膀胱,男性的话还有前列腺,女性的话还会有子宫以及卵巢输卵管。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不包括细胞壁?

细胞的基本结构不包括细胞壁。细胞的基本结构是指每个细胞都具有的、作为一个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必须具备的结构,也就是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只有一部分细胞如植物细胞等才有细胞壁,如果把它们的细胞壁去掉,生命特征还能存在,所以细胞壁不是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植物细胞是植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基本结构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一.细胞壁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是进行细胞活动的场所;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细胞膜 1、细胞膜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2、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除,其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 3、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递; 4、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5、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 6、细胞膜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三.细胞质 1、细胞质管制外来物质进入细胞内或排出细胞外的作用,以及调节细胞质的“水化”作用; 2、对于如鞭毛和纤毛等后成质的形成,以及对于细胞内含物的储藏具有重大作用。例如,蛋白质、脂肪粒、肝糖、植物碱等多数集存在细胞质内; 3、为维持细胞器的实体完整性,提供所需要的离子环境; 4、影响细胞的分化。例如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卵子的细胞质对于“分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已经为实验胚胎学者大量的事实材料所证实; 5、进行某些生化活动,如上面提到的糖酵解、核酸、脂肪酸和氨基酸代谢的某个阶段,需要依靠细胞质中处于相对游离状态的酶来完成。 四.细胞核 1、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从细胞核的结构看出,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质,染色质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而DNA分子又是主要遗传物质。当遗传物质向后代传递时,必须在核中进行复制。 2、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同时遗传物质还必须将其控制的生物性状特征表现出来,这些遗传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细胞核中。

植物细胞有哪些基本结构?

典型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可分为膜(质膜及液泡膜)、透明质和细胞器(内质网、质体、线粒体、高尔基氏体和核糖体等)。透明质为细胞质的无定形可溶性部分,其中悬浮着细胞器及各种后含物。质膜是细胞质的境界,紧贴细胞壁,细胞壁有许多小孔,因此相邻细胞的细胞质是互相贯通的。质膜对物质的透过有选择性。液泡膜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液相接触的部位,与质膜形态结构基本相似。内质网是散布在透明质内的一组有许多穿孔的膜,是核糖体的集中分布场,有人认为其对细胞壁形成也有一定作用。质体是真核细胞中所特有的细胞器,呈药片状、盘状或球形,表面有2层膜,其功能同能量代谢、营养贮存和植物的繁殖都有密切关系。质体通常由前质体直接或间接发育而来,前质体一般存在于胚或分生组织中,通常为双层膜,膜内含有比较均一的基质。质体大体可分三大类,即无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①无色体由前质体发育而成,又可分为白色体、淀粉体、造油体、蛋白体等。白色体一般存在于子叶、块根、块茎等不见光器官中。淀粉体也是无色的质体,主要功用是累积淀粉,存在于子叶、内胚乳和块根、块茎等贮藏组织中。淀粉体可由前质体形成,也可由叶绿素转化而成。造油体是质体内积累的植物油,主要存在于百合科、兰科的表皮细胞中。蛋白体是一种累积蛋白质的质体。②叶绿体主要特征是含有叶绿素,还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③有色体只含有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呈黄色、橙色或红色,常存在于果实、花瓣等部位,如胡萝卜的根、辣椒的果实,旱金莲的花瓣,使这些器官具有鲜艳的色彩。线粒体为细胞质内另一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作用的中心,多为不超过5微米的弯曲棒状,含有1个环状的DNA分子,可自我繁殖。高尔基氏体长仅1-3微米,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此外细胞质中还含有核糖体、微管、微丝、溶酶体等。细胞核多为球形,埋藏在细胞质中,外面有核膜包围,核膜内充满核液,核液中悬挂着染色质丝和核,染色质丝在细胞分裂时经多次缠绕和折叠,最后形成条状或短棒状的染色体,不同植物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功能主要是传递遗传信息。液泡由细胞液和液泡膜构成,里面常积聚大量蔗糖和果糖,如甘蔗茎、甜菜根中,有的含鞣质而具涩味,如茶叶和柿,有的含植物碱,如吗啡、尼古丁和咖啡碱等,常作为药物原料。后含物。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显著特征之一,由纤维素组成,质地坚硬,对细胞有保护作用。植物细胞大小差异很大,某些细菌细胞的直径只有200毫微米,而柑桔果实中的汁囊也是一个细胞,肉眼可见,某些纤维细胞长可达50厘米。原生质是细胞中有生命部分,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核包括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4个部分,在传递遗传性状和控制细胞代谢起着重要作用。细胞质包括胞基质和细胞器,经常处于运动的状态。细胞质的外表为质膜,紧贴于细胞壁。质膜有选择透性,与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接受外界信号,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等有关。细胞器包括线粒体、质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圆球体、微体、核糖核蛋白体、微管、微丝等。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有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3种。液泡具有贮藏、消化以及调节渗透等功能。多数分化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约占整个细胞体积的90%(见细胞器)。一些原生质体代谢活动所产生的后含物,如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晶体、单宁、色素、树脂、树胶、植物碱等,存在于液泡和细胞质中。细胞壁为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具有保护原生质体、维持细胞一定形状的作用。细胞壁可分为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胞间层为相邻的细胞所共有; 初生壁位于胞间层的内侧,是细胞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次生壁在细胞停止增大后而形成,附于初生壁的内方,有些细胞不具次生壁。次生壁形成过程中,未增厚的部分成为纹孔。纹孔分为单纹孔和具缘纹孔两种类型。高等植物细胞之间有许多细胞质丝通过细胞壁,形成胞间连丝,使相邻细胞原生质体连成统一的整体,在细胞间起着运输物质与传递刺激的作用。繁殖方式植物个体的生长和繁衍都是由于细胞数目增加、每个细胞体积增大以及功能分化的结果。细胞数目的增加是通过细胞分裂来实现的,细胞分裂是生命的特征之一。细胞分裂主要有三种方式:有丝分裂(mitosis)、无丝分裂(amitosis)和减数分裂(meiosis)。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一种最常见的分裂方式,主要发生在植物根尖、茎尖及生长快的幼嫩部位的细胞中。过去比较重视研究有丝分裂中分裂时期的形态变化,对于间期讨论很少。实际上,分裂间期非常重要,核酸和蛋白质合成都发生在这个时期。因此,必须从整个细胞周期来阐明有丝分裂。从一次细胞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前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cell cycle)(图1-30),就是说,细胞周期包括一个间期(interphase)和一个有丝分裂期。植物细胞周期经历时间一般在十几至几十小时之间。细胞内的DNA含量和生长条件会影响经历时间的长短。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以S期最长,M期最短,G1和G:期长短变动较大(表1-1)。

大家在看

业财融合培训 业财融合培训 永高股份 钢铁 军工 股票 龙头股 概念股 数字货币 股票 股票停牌 货币 蓝筹股 股份 财务稽核 股改 同比增长率 Q1 同比增长率计算公式 什么是拐点 m1m2m3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