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

什么是所有者权益?

简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含义和特征还有三者的相互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一、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有如下特征: 1、形成资产的交易或者事项必须已经发生,也就是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2、其次,资产必须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3、作为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二、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它的主要特征: 1、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发生的现时义务 2、是一项强制的义务 3、通常需要在未来某一特定日用资产或劳务来偿付。 负债可以按偿还期长短的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1、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2、所有者权益意味着投资者有权按出资额比例分享企业利润 3、是企业的一种经济责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的经济含义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经济含义: 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也就是企业经营中的某一天,一般是开始日或结算日的情况;而第二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运用并取得收入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又叫净收益。 净收益又会做为资产用到下一轮的经营,于是就产生了等式三。等式三并没有破坏等式一,当利润分配后,分成股东收益和一部分交税后,等式三便消失了,又成了等式一。所以会计六要素不管如何转变,最后都会回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在实际工作中要是等式不平了,那就说明记帐有错。 会计是有会计的游戏规则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其会计恒等式为: 资产债 资本或资产=负债 业主权益 当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日益发展,便促使商品经济日益繁荣,进而促使社会的生产关系日益发展。于是,股份有限公司便应运而生。在股份制企业里,业主权益就变为股东权益。会计恒等式变革为: 资产-负债 股东权益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前苏联的会计制度,其会计恒等式为: 资金占用-资金来源 在新中国创立以前,中国的会计沿袭西方会计制度,其会计恒等式为: 资产-负债 资本 或,资产-负债 为主权益 或,资产-负债 股东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1、资产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反映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应当按照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别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在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类别下进一步按性质分项列示。 流动资产是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流动资产专案通常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 非流动资产是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非流动资产专案通常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开发支出、长期待摊费用以及其他非流动资产等。 2、负债 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反映在某一特定日期企业所承担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应当按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列示,在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类别下再进一步按性质分项列示。 流动负债是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流动负债专案通常包括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等。 非流动负债是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非流动负债专案通常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其他非流动负债等。 3、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股东(投资者)拥有的净资产的总额,它一般按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分项列示。 年初:资产8000,负债4500,所有者权益3500;年末:资产10000,负债6000,所有者权益4000; 净资产收益率: 500÷(3500+4000)/2×100%=13.33% 资产净利率: 500÷(8000+10000)/2×100%=5.56% 总资产周转率: 20000÷(8000+10000)/2 =2.22 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变形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此定义可作为以下等式的解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虽然随意将等式变形后不是我们常说常用的会计恒等式,但仍有一定的意义 关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企业偿还一笔短期借款,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我对这句话的看法是这样的,偿还债务会导致资产减少,资产总额减少,所有者权益也会减少,因为资产的一部分用来偿还债务了,所以分给股东的利润也就减少了,不对吗?会计等式左边资产减少了一个数,右边负债也减少了一个数等式相等这个我也知道,但实际上来说要是不看这个等式还是搞不清楚请高手指点下,麻烦讲解一下谢谢 所有者权益是指属于投资者的投资或由投资导致的增值。比如: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公积金等。短期借款是属于公司的负债,负债的增减与所有者权益无关,它是公司总资产和负债部分的同时减少。 另外,短期借款是不能作为利润分配给股东的,分配给股东的,是税后利润 。短期借款分给股东是要造成亏损的,是违法的,是绝对不能做的。 以上几种理解,都不影响等式的成立。 仅供参考。 什么反应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基本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 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损益表反映的是 收入 费用和利润。 资产负债表 所有者权益为0 不可能为0,你的注册资本呢? 有关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计算 9月份收回货款:借:银行存款 15 贷:应收账款 15 银行存款归还借款:借: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此处不知是什么性质的借款,2选1)10 贷:银行存款 10 银行存款预付购货款:借:预付账款 5 贷:银行存款 5 在以上的会计科目中,只有短期借款是负债,其他都不管负债的事,因此,9月份的负债总额=100-10=90(万元) 发行债券: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付债券 100 购买债券: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其他投资类科目,这里没说明企业打算怎么拥有)50 贷:银行存款 50 分配股票股利(不用做分录) 分配现金股利:借:应付股利 3 贷:银行存款 3 应付债券、应付股利都属于负债性质的科目,此时,负债=90+100-3=187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三者的联络是什么/ 资产为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和。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可称之为净值)是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概念。资产一般指机构单位拥有的各种财产和债权,负债指机构单位的债务,所有者权益是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资产负债核算是指对一国或一地区或一机构部门在一定时点上(如期初或期末),拥有的资产和承担的债务进行全面的核算。这种核算工作是在基层会计核算基础上进行的,即根据各单位会计决算中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核算。各单位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资产,无形、递延及其他资产;负债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和其他负债;所有者权益即是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还可称之为自有资金。 关键是弄清公式:资产=负债+权益,这样就变成数学题了。 等式两边是同增同减; 等式一边是有增必有减。 就相当于你现在有1000元(资产),来源:自己积累的假设600元(所有者权益);向别人借了只能是400元;也就是说在你的1000元一定的情况下,要么你自己的积累少于600,要么多于600,这种情况下,你借入的就肯定会要么多于400,要么少于400,总数(合计)还是1000元。

所有者权益性质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实质上是所有者在某个企业中所享有的一种财产权利,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等。但是,所有者权益只是一种剩余权益,也就是说,当企业因故进行清算时,变现后的资产首先必须用于偿还企业的债务,剩余的资产才能按出资比例或股份比例在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拓展资料》所有者权益的特征:(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者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2)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指对财产或资产具有排他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权利。这种财产权是可以进行市场交换的,而财产在使用中则能不断增值。按照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并规定股东大会通过行使多项职权具体落实上述权利。公司股东还可通过出售股票,转让股权,实现自己的权益。在实践中,有时出现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权益现象,上市公司实行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纠正这一不正常现象。我国正在逐步完善保护所有者权益包括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所有者权益的特征:1、所有者权益在企业经营期内可供企业长期、持续地使用,企业不必向投资人返还资本金。而负债则须按期返还给债权人,成为企业的负担。2、企业所有人凭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享受税后分配利润的权利。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分配税后净利润的主要依据,而债权人除按规定取得利息外,无权分配企业的盈利。3、企业所有人有权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或者授权管理人员行使经营管理权。但债权人并没有经营管理权。4、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债务和亏损负有无限的责任或有限的责任,而债权人对企业的其他债务不发生关系,一般也不承担企业的亏损。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它是企业的资产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又体现了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理念。

所有者权益是什么

所有者权益? 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应享的剩余利益。即一个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所拥有或可控制的具有未来经济利益资源的净额。所谓净资产,在数量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这可以通过对会计恒等式的变形来表示,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企业的所有者和债权人均是企业资金的提供者,因而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债权人权益)二者均是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的区别有: (1)性质不同。 (2)权利不同。 (3)偿还期限不同。 (4)风险不同。 (5)计量不同。[编辑本段]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其中: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分为: (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分为: (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 (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编辑本段]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人权益比较,一般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所有者权益在企业经营期内可供企业长期、持续地使用,企业不必向投资人返还资本金。而负债则须按期返还给债权人,成为企业的负担。 2.企业所有人凭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享受分配税后利润的权利。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分配税后净利润的主要依据,而债权人除按规定取得股息外,无权分配企业的盈利。 3.企业所有人有权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或者授权管理人员行使经营管理权。但债权人并没有经营管理权。 4.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债务和亏损负有无限的责任或有限的责任,而债权人对企业的其他债务不发生关系,一般也不承担企业的亏损。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分类 按其形成的方式,该类账户可分为投资人投入的资本以及企业内部滋生的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留存收益。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按照来源和构成的不同可以再分为投入资本类所有者权益账户和资本积累类所有者权益账户。 投入资本类所有者权益账户主要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 资本积累类账户主要有: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编辑本段]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一、所有者权益按其构成,分为投入资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三类。 1、投入资本 投入资本是指所有者在企业注册资本的范围内实际投入的资本。所谓注册资本,是指企业在设立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资本总额,也就是全部出资者设定的出资额之和。企业对资本的筹集,应该按照法律、法规、合同和章程的规定及时进行。如果是一次筹集的,投入资本应等于注册资本;如果是分期筹集的,在所有者最后一次缴入资本以后,投入资本应等于注册资本。注册资本是企业的法定资本,是企业承担民事责任的财力保证。 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投入资本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在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资本表现为实际发行股票的面值,也称为股本;在其他企业,投入资本表现为所有者在注册资本范围内的实际出资额,也称为实收资本。 投入资本按照所有者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国家投入资本、法人投入资本、个人投入资本和外方投入资本。国家投入资本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所形成的资本;法人投入资本是指我国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所形成的资本;个人投入资本是指我国公民以其合法财产投入企业所形成的资本;外方投入资本是指外国投资者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将资产投入企业所形成的资本。 投入资本按照投入资产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货币投资、实物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 2、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是指归所有者所共有的、非收益转化而形成的资本,主要包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等。 3、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是指归所有者所共有的、由收益转化而形成的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二、所有者权益可以按经济内容和形成渠道分类。 1.所有者权益按经济内容划分,可分为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种。 (1)投入资本是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经济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包括国家投资、法人投资、个人投资和外商投资。国家投资是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者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的资本;法人投资是企业法人或其他法人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的资本;个人投资是社会个人或者本企业内部职工以其合法的财产投入企业所形成的资本;外商投资是国外投资者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投入的资本。 (2)资本公积是通过企业非营业利润所增加的净资产,包括接受捐赠、法定财产重估增值、资本汇率折算差额和资本溢价所得的各种财产物资。接受捐赠是指企业因接受其他部门或个人的现金或实物等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是指企业因分立、合并、变更和投资时资产评估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资产价值与原账面净值的差额;资本汇率折算差额是指企业收到外币投资时由于汇率变动而发生的汇兑差额;资本溢价是指投资人缴付的出资额超出其认缴资本金的差额,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的溢价净收入及可转换债券转换为股本的溢价净收入等。 (3)盈余公积是指企业从税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盈余公积按规定可用于弥补企业亏损,也可按法定程序转增资本金。法定公积金提取率为10%。 (4)未分配利润是本年度所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利润分配后所剩余的利润,等待以后分配。如果未分配利润出现负数时,即表示年末的未弥补的亏损,应由以后年度的利润或盈余公积来弥补。 2.所有者权益如按照形成来源分类,可分为投入资本和留存收益。前者是所有者初始和追加投入的资本以及其他集团或个人投入的不属于负债的资本,后者是企业所得税后利润的留存部分。[编辑本段]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相关条款对所有者权益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第二十七条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第二十八条 所有者权益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第二十九条 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编辑本段]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的中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是主要取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所有者权益反映的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索取权,负债反映的是企业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索取权,两者在性质上有本质区别,因此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严格区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尤其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产权比率等.在实务中,企业某些交易或者事项可能同时具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将属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分开核算和列报.例如,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企业应当将其中的负债部分和权益性工具部分进行分拆,分别确认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编辑本段]与债权权益的区别 两者的显著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优于所有者权益。 2.企业的投资者可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而债权人往往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3.对于所有者而言,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情况下,除按法律程序减资外,一般不能提前撤回投资。而负债一般都有规定的偿还期限,必须于一定时期偿还。 4.投资者以股利或利润的形式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而债权人的债权只能按规定的条件得到偿付并获取利息收入。[编辑本段]中外所有者权益比较 国际会计准则以及许多国家和地区没有对企业所有者权益单独制定过会计准则。一般只是在其它会计准则中就其相关的所有者权益问题作出规定,往往也只是涉及所有者权益在会计报表中的披露,或者简单地要求企业遵守有关法律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其主要原因在于各国的法律已经对涉及所有者权益事项的处理作出了转为详细的规定,我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对涉及企业所有者权益的重大事项的处理作出了规定。考虑到在一个单独的准则中系统地规范涉及所有者权益事项的会计处理,便于企业实际操作,因此我国将所有者权益作为一个独立的准则项目。 由于股份有限公司的独特组织形式、运行方式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其他国家或地区均将其作为法律或会计准则的重要规范对象。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股份有限公司将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者权益核算有独特的要求,《公司法》等法律也较明确,为此,我国具体准则将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的核算单独作为一类进行表述。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企业,但其涉及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基本一致,为此,我国所有者权益具体会计准则将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合并为一类进行表述。 我国的所有者权益具体会计准则包括引言、正文和附则三个部分。引言主要说明了本准则所规范的范围,即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揭示。正文部分为定义、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投入资本、增加资本、发行费用、接受捐赠和资产重估、利润分配及亏损弥补、减少资本、应揭露的事项等九个自然段。定义一段为准则的进一步展开铺平了道路,同时也为我们正确理解并使用准则提供了依据。所有者权益构成一段指出了所有者权益包括的内容,而后分别规范了投入资本、增加资本、接受捐赠、利润分配及亏损和减少资本的会计处理。发行费用一段介绍了企业发行股票时,股票承销费、注册会计师费用、评估费用、律师费用、公共场所涉及广告费用、印刷费等费用在股票平价发行以及溢价发行时如何处理。应揭露的事项一段落地所有者权益应揭露的事项进行了说明。附则说明确准则的解释权归属和生效日期。 (一)关于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在国际会计准则中,所有者权益部分称之为业主权益和股东权益,它的构成如下: (1)实缴资本,即股东实际缴入的股本; (2)资本盈余,即股票溢价; (3)资产增值,即由于价格水平变动,对企业资产重估而形成的盈余; (4)留存收益,即企业收益支付股利后的剩余部分; (5)非股东对企业的捐赠。 与我国所有者权益比较,实缴资本与我国的实收资本是基本相同的。资本盈余、资本增值、非股东捐赠的资产均与我国的资本公积概念相对应;留存收益与我国的未分配利润相对应。我国有“盈余公积”概念,属于所有者权益的内容,代表从利润分配中提取的有关金额内容。在我国,财务制度规定要从税金利润中按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并将这两部分提取的金额放入“盈余公积”之中,而西方国家并不是这样的,只是将税后利润进行股利分配,剩余即是留存收益。 美国所有者权益一般分为实收资本和留存收益。实收资本即股东权益,包括普通股、优先股。若存在超面值缴入股本则将其单独列为一项。 日本所有者权益即为资本。资本必须划分为属于资本金部分和属于盈余部分。资本金部分应当列示其法定资本额。对于已发分为资本公积金、利润公积金及其他公积金,并分别列示。资本公积金包括由于股票发行转入的盈余。利润公积金包括来源于利润的盈余。其他公积金包括任意公积金和本期末分配利润。 英国的所有者权益一般包括资本及准备。通常分为已缴股本、股本溢价、重估价准备、其他准备及损益7部分。其他准备包括资本收兑准备、自有股份准备、按公司章程提取的准备等。 (二)关于投入资本 这里所说的资本是狭义的资本,即所有者向企业缴入的注册资本。 对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美、英、荷等国家采取“授权资本制”,根据这种资本制度,公司资本被区分为“额定资本”和“已发行资本”。公司必须在公司章程中载明授权资本的数额,但一部分,其余留待日后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决定是否发行。所以授权资本不代表公司实际拥有的资产,而只是公司有权通过发行股份而募集资本的最高限额,是一种名义资本,而发行资本才是公司真实的资本。 法、德等多数大陆法系国家采取“法院定资本制”,根据这一制度,公司章程中所载明的公司资本额在公司设立时必须由认股人全部认购完毕,否则公司不得成立,公司如增加资本必须修改章程。法定资本制有利于保证公司拥有充实的资本,防止利用公司进行欺骗、投机,但其要求过于严厉,已不适应现代股份公司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开始放弃或部分放弃法定资本制而仿效授权资本制,如日本公司法规定,公司在设立时需发行股份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即可,德国股份公司法规定,当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授予权发行新股增加资本时,可以一次或多次完成,但期限不得超过五年。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注册资本制度,我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的注册资金应当与实用资金相一致。注册资本是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资本为限,所以注册资本亦称为法定资本。公司法对各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明确的规定。企业在其经营期内,注册资本只能增加、转让不得减少,以保证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减超过20%时,应按资金使用证明或验资证明,向原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如擅自改变注册资本或抽逃资金等,要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 对于所有者投入资金的核算,股份有限公司设置“股本”科目,其他企业设置“实收资本”科目进行核算。所以必须明确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的区别与联系。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已投入的资本总和。企业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一般不是在认定后一次全部投入,而是根据合同或章程规定的出资期限,随着企业基建、生产和经营的开展而逐步分批投入的。只有当按规定缴足出资额后,企业的实收资本才等于注册资本。虽然,投入资本核算的内容只能是实收资本,而不是注册资本或投资总额。在股份有限公司中,投资者超面值购买股票时,股票的溢价部分扣除发行费用后计入公司的资本公积,而“股本”账户只记载股票的面值。这时,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子资本为“股本”账户记载的金额,而投入资本则包括股本和溢价两部分。其他形式的企业在收到投资者投入资金时将其金额记入“实收资本”账户,所以,其它收资本与注册资本、投入资本在投资者按规定缴足出资时是一致的。 (三)关于公积金 我国会计制度中规定的公积金实质是企业所有者共享的但不能作为利润分配的权益。资本公积是与缴入资本相关的但又不享受权益的资本投入。由于资本是一个法定数额,标志着所有者承担的风险和享有的权益,只能单独列示,不能混淆,因此,凡是不能标有限责任也不能享受权益的资本投入必须分开列示。盈余公积则与国外的法定准备相同,属于限制利润分配的一种手段。 美国的拨定留存收益完全是公司自己的事,其比例大小由股东大会决定,法律对此未作任何强制规定。拨定留存收益对利润分配作一限制,不须划拨相应的资产。对于与缴入资本相关的但又不享受所有者日常权益的资本投入,分项列示,如“超面值缴入股本”、“捐赠资本”等。 日本的商法要求公司设立下列准备:(1)资本准备。即前面提到的资本公积金。包括股票溢价和因资本减少或兼并而产生的正差异。如果兼并时所产生的正差异等于法定准备与被合并公司其他留存收益之和,可以不作为法定准备,而在资本准备下列示。(2)法定准备。即前面提到的利润公积金。日本的公司在每一会计年度,至少按支付的现金股利的10%计提法定准备,提满股本的25%为止。 法国的准备主要包括法定准备、约定准备、重估价准备以及管制资本利得准备等。法国公司必须按股本的10%提取法院定准备;约定准备是根据公司章程有关条款提取的准备或类似的任意准备;重估价准备是根据1975年法定重估价而设立的,现在一般显得并不重要。管制资本利得时,如果将利得列入准备,公司就可以要求15%的特别税率。但若用于分配时,必须纳全额的税,例如,100法郎的利得,15法郎税金,85法郎准备;若用于分配,税率为42%,多付27法郎,可供分配的利得为58法郎。分析人员应将27/85分配给递延税收,58/85作为永久性权益。 我国公积金分为两类,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资本公积金包括资本溢价、资产重估价、资本折算差异、捐赠资本。资本折算差异为外商投资企业所持有。盈余公积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按税后利润的10%计提,提洪注册资本的50%后可不再提,任意盈余公积由股东大会决定提取比例。我国还有一项既不属于资本公积也不属于盈余公积的项目-未分配利润。按一般理解,税后利润在提取各项准备后,即是可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既然是可分配利润而又没有分配,似乎不易理解。如果未分配利润理解为利润分配时的限制,就应当是不可分配的利润,即任意盈余公积。 (四)关于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 对于企业接受的捐赠,国际上有两种基本处理方法:一种是作为收入,另一种是作为所有者权益。在某些国家,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作为所有者权益时,其价值还要视捐赠者是否是公司有控制权的股东而定。如果是有控制权的股东,按历史成本确定;如果不是公司有控制权的股东,并且该捐赠是无附加条件的,则按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规定企业接受捐赠资产,作为所有者权益,计入资本公积,并且,接受现金捐赠时,接受赠金额入账;接受实特捐赠的,按其公允价值入账。 (五)关于利润分配 我国规定所有企业均要按程序进行利润分配。而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税后利润是直接向股东分配股利的。

名词解释所有者权益

一、所有者权益释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它是企业的资产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又体现了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理念。 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是主要取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所有者权益反映的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索取权,负债反映的是企业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索取权,两者在性质上有本质区别。因此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严格区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尤其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产权比率等。二、所有者权益的来源: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通常由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含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构成。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这部分投入资本作为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反映。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三、所有者权益的特征:1、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可长久使用的资金来源,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2、企业在清算时,所有者权益的清偿列在负债之后。3、所有者权益的满足由企业实现的收益程度决定,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参与利润的分配。

什么是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它是企业的资产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又体现了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理念。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通常由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含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构成。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是主要取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所有者权益反映的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索取权,负债反映的是企业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索取权,两者在性质上有本质区别,因此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严格区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尤其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产权比率等.在实务中,企业某些交易或者事项可能同时具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将属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分开核算和列报。例如,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企业应当将其中的负债部分和权益性工具部分进行分拆,分别确认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什么是所有者权益?其特征有哪些?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股份制企业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受总资产和总负债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动。所有者权益包含所有者以其出资额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与此同时,所有者也必须以其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所有者权益还意味着所有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和委托他人管理企业的权利。特征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人权益比较,一般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所有者权益在企业经营期内可供企业长期、持续地使用,企业不必向投资人返还资本金。而负债则须按期返还给债权人,成为企业的负担。2.企业所有人凭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享受税后分配利润的权利。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分配税后净利润的主要依据,而债权人除按规定取得利息外,无权分配企业的盈利。3.企业所有人有权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或者授权管理人员行使经营管理权。但债权人并没有经营管理权。4.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债务和亏损负有无限的责任或有限的责任,而债权人对企业的其他债务不发生关系,一般也不承担企业的亏损。(1.无需偿还 2.要求权滞后 3.具有经营管理权 4.可分享企业利润)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是主要取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所有者权益反映的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索取权,负债反映的是企业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索取权,两者在性质上有本质区别,因此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严格区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尤其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产权比率等.在实务中,企业某些交易或者事项可能同时具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将属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分开核算和列报。例如,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企业应当将其中的负债部分和权益性工具部分进行分拆,分别确认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关于所有者权益的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关于所有者权益的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有规定的偿还期限B.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C.产生于企业的日常活动D.是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拥有的权益正确答案:是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拥有的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

问题一:所有者权益通俗意思是什么 就是属于投资者所有的净资产。(不含外债的) 问题二:所有者权益指的是什么? 1,所有者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应享的剩余利益。即一个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所拥有或可控制的具有未来经济利益资源的净额。所谓净资产,在数量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这可以通过对会计恒等式的变形来表示,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2,净叮产=资产总额-负债总额。一般的,净资产的数额就等于所有者权益或者股东权益。 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分积,未分配利润等 问题三:会计中的所有者权益是什么意思? 10分 《企业会计制度》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净资产是指企业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后的余额。构成:所有者权益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部分构成。 包括:(1)实收资本:企业的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本,在一般情况下无须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用。   (2)资本公积:资本本身升值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投资者的共同的权益。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资本(或股本)溢价,是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接受捐赠资产,是指企业因接受现金和非现金资产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企业接受外币投资因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 (3)盈余公积:企业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内部的积累。 (4)未分配利润: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1)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受总资产和总负债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动。 (2)所有者权益包含所有者以其出资额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与此同时,所有者也必须以其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 (3)所有者权益还意味着所有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和委托他人管理企业的权利。 所有者权益的内容:1.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资本金,形态上表现为各种财产物资,国家、集体、个人、法人资本。 2.公积金,是指企业为了增强其经济实力和应付经营不测而必须保留的资本额,亦称准资本。它包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两部分。(1)弗本公积金是指由投入资本本身所引起的各种增值。 它与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它包括股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和资本汇率折算差额等;(2)盈余公积金是指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它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以及公益金。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可按照规定的程序转增资本金;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也可以弥补企业亏损,在特殊情况下经批准还可以发放股利 3.公益金,是指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专门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方面的准备金 。 4.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在未分配利润的数量上是企业净利润扣除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公益金和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后的余额。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 问题四:所有者权益是指什么? 所有者权益 是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穿的要求权。所谓净资产,在数量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这可以通过对会计恒等式的变形来表示,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企业的所有者和债权人均是企业资金的提供者,因而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债权人权益)二者均是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的区别有: (1)性质不同。 (2)权利不同 (3)偿还期限不同。 (4)风险不同。 (5)计量不同。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其中: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分为: (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分为: (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 (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一、所有者权益按其构成,分为投入资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三类。 1、投入资本 投入资本是指所有者在企业注册资本的范围内实际投入的资本。所谓注册资本,是指企业在设立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资本总额,也就是全部出资者设定的出资额之和。企业对资本的筹集,应该按照法律、法规、合同和章程的规定及时进行。如果是一次筹集的,投入资本应等于注册资本;如果是分期筹集的,在所有者最后一次缴入资本以后,投入资本应等于注册资本。注册资本是企业的法定资本,是企业承担民事责任的财力保证。 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投入资本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在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资本表现为实际发行股票的面值,也称为股本;在其他企业,投入资本表现为所有者在注册资本范围内的实际出资额,也称为实收资本。 投入资本按照所有者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国家投入资本、法人投入资本、个人投入资本和外方投入资本。国家投入资本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 *** 部门或者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所形成的资本;法人投入资本是指我国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所形成的资本;个人投入资本是指我国公民以其合法财产投入企业所形成的资本;外方投入资本是指外国投资者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将资产投入企业所形成的资本。 投入资本按照投入资产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货币投资、实物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 2、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是指归所有者所共有的、非收益转化而形成的资本,主要包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等。 3、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是指归所有者所共有的、由收益转化而形成的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二、所有者权益可以按经济内容和形成渠道分类。 1.所有者权益按经济内容划分,可分为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种。 (1)投入资本是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经济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包括国家投资、法人投资、个人投资和外商投资。国家投资是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者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的资本;法人投资是企业法人或其他法人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的资本;个人投资是社会个人或者本企业内部职工以其合法的财产投入企业所形成的资本;外商投资是国外投资者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 问题五:会计里的所有者权益是什么意思? 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应享的剩余利益。即一个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所拥有或可控制的具有未来经济利益资源的净额。所谓净资产,在数量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这可以通过对会计恒等式的变形来表示,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企业的所有者和债权人均是企业资金的提供者,因而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债权人权益)二者均是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的区别有:(1)性质不同。(2)权利不同。(3)偿还期限不同。 问题六: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是什么意思 所有者权益又称为净资产,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 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在性质上体现为所有者对企业剩余资产的求偿权,在数量上就体现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 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个项目,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称为留存收益。 问题七:所有者权益中所有者是什么 一般认为所有者就是企业的投资者。借来的资金(负债)是公司的债务,还是公司的所有者。只有当债务转成股权后才能是所有者。 问题八:在会计中什么叫所有者权益和所有者? 所有者论 所有者论概述 这一理论最早出现于复式薄记的解释。在会计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中,业主(即所有者)居于权益的中心位置,企业的资产只被假定为所有者拥用,而企业的负债被视为所有者的义务。早期的会计学者认为,负债是资产的负数,而资产“在早先的薄记等式中,表述为业主的净财富”。这种理论不太重视债权人权益的确认与计量,而是将注意力置于所有者权益上,认为所有者权益代表着业主对拥有企业的净值。该理论认为,当企业开业时,企业的净值等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在企业持续经营期间,企业的净值等于所有者的原始投资加上其追加的投资,再加上累积净利润,减除所有者从企业的提款。可见,所有者论体现着传统经济学中的财富观念。 问题九:判断:权益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所有权,它是所有者权益得简称。 lovelilychou的回答是正确的.. 权益=资产.. 其实这两个东西只是数量上相等,在概念上完全是两码事.. 你从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来理解这个问题也许会好很多.. 一个企业要成立,其资金来源只有两个,要么所有者投入,要么从债权人那里借.. 至于投入或借来的钱用来干什么,由企业自己决定.企业可以将这些资金变成任何形式的资产,所以资产其实是从资金占用形式的角度来讲的... 我将资金用于购买设备,就形成了固定资产;将资金存银行,就形成货币资金;用来投资,就形成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者长期股权投资;用来买原材料就形成存货..等等等等.. 而权益其实是说资金的归属问题,谁应该享有用资金形成的各种形态的资产?两部分人享有,债权人和所有者.. 因此,其实你可以自己写一个这样的公式,即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债权人和所有者对企业的资产都享有各自的权益..只是,我们的会计其实是站在所有者的角度上来考虑的,因为我们认为企业是所有者的.于是,对债权人的权益,站在企业的角度,其实就是对外的负债.. 而剩下的那部分所谓剩余财产权,才是归属于所有者的权益,称之为弧有者权益.. 这样,就有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恒等式.. 做题的话,直接回答错误, 因为权益不光包括所有者权益,还包括了债权人对企业的权益,它在数量上等于企业的总资产 问题十:所有者权益等于什么 资产加负债

下列关于所有者权益的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A解析:所有者权益不是企业资产的唯一来源,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共同构成企业资产的来源。

所有者权益的三个特征

所有者权益的三个特征如下:1、投入资本:所有者在企业注册资本的范围内实际投入的资本。所谓注册资本,是指企业在设立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资本总额,也就是全部出资者设定的出资额之和。企业对资本的筹集,应该按照法律、法规、合同和章程的规定及时进行。如果是一次筹集的,投入资本应等于注册资本;如果是分期筹集的,在所有者最后一次缴人资本之后,投入资本应等于注册资本。注册资本是企业的法定资本,是企业承担民事责任的财力保证。2、资本公积:归所有者所共有的、非收益转化而形成的资本,主要包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等。3、留存收益:归所有者所共有的、由收益转化而形成的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经济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包括国家投资、法人投资、个人投资和外商投资。国家投资是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者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的资本;法人投资是企业法人或其他法人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的资本。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包括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一般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所有者权益在企业经营期内可供企业长期、持续地使用,企业不必向投资人返还资本金。而负债则须按期返还给债权人,成为企业的负担。 2.企业所有人凭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享受税后分配利润的权利。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分配税后净利润的主要依据,而债权人除按规定取得利息外,无权分配企业的盈利。 3.企业所有人有权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或者授权管理人员行使经营管理权。但债权人并没有经营管理权。 4.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债务和亏损负有无限的责任或有限的责任,而债权人对企业的其他债务不发生关系,一般也不承担企业的亏损。 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它是企业的资产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又体现了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理念。

什么是所有者权益?其特征既确认条件有哪些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股份制企业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受总资产和总负债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动。所有者权益包含所有者以其出资额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与此同时,所有者也必须以其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所有者权益还意味着所有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和委托他人管理企业的权利。特征是 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人权益比较,一般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所有者权益在企业经营期内可供企业长期、持续地使用,企业不必向投资人返还资本金。而负债则须按期返还给债权人,成为企业的负担。2.企业所有人凭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享受税后分配利润的权利。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分配税后净利润的主要依据,而债权人除按规定取得利息外,无权分配企业的盈利。3.企业所有人有权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或者授权管理人员行使经营管理权。但债权人并没有经营管理权。4.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债务和亏损负有无限的责任或有限的责任,而债权人对企业的其他债务不发生关系,一般也不承担企业的亏损。(1.无需偿还 2.要求权滞后 3.具有经营管理权 4.可分享企业利润)确认条件是 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的中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是主要取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所有者权益反映的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索取权,负债反映的是企业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索取权,两者在性质上有本质区别,因此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严格区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尤其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产权比率等.在实务中,企业某些交易或者事项可能同时具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将属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分开核算和列报。例如,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企业应当将其中的负债部分和权益性工具部分进行分拆,分别确认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关于所有者权益的特征,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答案】:A本题对所有者权益的特征进行考核。所有者权益并非企业资产的唯一来源,企业资产的来源还包括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有哪些

所有者权益特征:所有者权益在企业经营期内可供企业长期、持续地使用,企业不必向投资人返还资本金。而负债则须按期返还给债权人,成为企业的负担。企业所有人凭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享受税后分配利润的权利。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它是企业的资产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又体现了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理念。

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特征

所有者权益不变的四种情况: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资产一增一减。2、负债一增一减。3、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4、资产负债同时增加。5、资产负债同时减少。6、资产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特征1、所有者权益在企业经营期内可供企业长期、持续地使用,企业不必向投资人返还资本金。而负债则须按期返还给债权人,成为企业的负担。2、企业所有人凭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享受税后分配利润的权利。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分配税后净利润的主要依据,而债权人除按规定取得利息外,无权分配企业的盈利。3、企业所有人有权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或者授权管理人员行使经营管理权。但债权人并没有经营管理权。

会计六个要素中所有者权益的特征是什么

会计六个要素中所有者权益的特征是什么 1.所有者权益在企业经营期内可供企业长期、持续地使用,企业不必向投资人返还资本金。而负债则须按期返还给债权人,成为企业的负担。 2.企业所有人凭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享受税后分配利润的权利。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分配税后净利润的主要依据,而债权人除按规定取得利息外,无权分配企业的盈利。 3.企业所有人有权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或者授权管理人员行使经营管理权。但债权人并没有经营管理权。 4.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债务和亏损负有无限的责任或有限的责任,而债权人对企业的其他债务不 *** ,一般也不承担企业的亏损 所有者权益也是一个独立的会计要素吗 是的。 是独立会计要素。 列举五个会计要素中所有者权益的五个经济业务事项 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任何经济业务事项都不会影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 ①资产和负债同时等额增加 【例】借入短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②资产和负债同时等额减少 【例】偿还前欠货款: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③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例】接受货币资金投资: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④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例】撤资: 借:实收资本 贷:银行存款 ⑤资产内部等额有增有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不变 【例】提现: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⑥负债内部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不变 【例】向银行借入的短期借款直接偿还货款: 借:应付账款 贷:短期借款 ⑦所有者权益内部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负债不变 【例】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借:资本公积 贷:实收资本 ⑧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例】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⑨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例】债务重组: 借:长期应付款 贷:实收资 所有者权益审计中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所有者权益审计中的主要特点是: (1)独资企业组建时,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全部作为实收资本入账,投资人数少,投资人相对稳定,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也较少,主要由每年的盈利或亏损引起。 (2)有限责任公司与独资公司相类似。 (3)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比较复杂:①投资人数多,投资总额大,股东变化频繁,但股本变动少;②普通股和优先股的权利不同,股利分配政策也不同;③发行股票时有严格的程式和法律约束;④股东投资不能收回,但可以转让,进行股本交易。股本交易时金额较大,如果记录不全,容易导致重大差错。 工商年度报告中所有者权益合计是什么 所有者权益合计是指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专案的合计数,是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后的净额。 所有者权益可分为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部分。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统称为留存收益。 会计学中,所有者权益指什么?距离说明 会计学中,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股份制企业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受总资产和总负债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动。所有者权益包含所有者以其出资额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与此同时,所有者也必须以其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所有者权益还意味着所有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和委托他人管理企业的权利。 例如,股东投入的资本,所有权属于股东即所有权属于所有者,因此实收资本是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之一:除非发生减资、清算,否则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所有者权益主要指股东投入企业的资本金。资本金正常是不需要返还给股东的,除非减资或企业破产清算 所有者权益也是一个独立的会计要素,这句话对吗 会计要素——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企业会计制度》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1、对所有者权益的理解 (1)所有者权益产生于权益性投资行为。 (2)所有者权益滞后于债权人权益。 (3)所有者权益没有固定的偿还期限和偿还金额。 (4)所有者权益具有比债权人权益更大的风险。 企业的资金来源一般来说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股东的投入——即所有者权益,一部分是借来的资金——即负债。企业有了资金就可以购置资产,也就是说企业的资产等于二者之和。借款即负债一定要还,这是雷打不动的。当企业经营不好而亏本时,减少的只能是所有者的权益;当企业盈利时,增加的也同样是所有者的权益。可见,所有者权益并不是股东的初始投资额,而是视企业经营好坏而增减,在数量上应等于资产总额减负债总额2、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1)实收资本:企业的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本,在一般情况下无须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用。 (2)资本公积:资本本身升值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投资者的共同的权益。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 资本(或股本)溢价,是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接受捐赠资产,是指企业因接受现金和非现金资产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企业接受外币投资因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 (3)盈余公积:企业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内部的积累。 (4) 未分配利润: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是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吗 所有者权益不是管理会计指引体系 管理会计指引体,是为促进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下同)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制定的指引。本指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时所采用的战略地图、滚动预算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本量利分析、平衡计分卡等模型、技术、流程的统称。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具有开放性,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完善。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 (一)战略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战略地图、价值链管理等; (二)预算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全面预算管理、滚动预算管理、作业预算管理、零基预算管理、弹性预算管理等; (三)成本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目标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变动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等; (四)营运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本量利分析、敏感性分析、边际分析、标杆管理等; (五)投融资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贴现现金流法、专案管理、资本成本分析等; (六)绩效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关键指标法、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等; (七)风险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单位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矩阵模型等。 谁会会计?能告诉我 所有者权益是啥?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股份制企业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受总资产和总负债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动。所有者权益包含所有者以其出资额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与此同时,所有者也必须以其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所有者权益还意味着所有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和委托他人管理企业的权利。

所有者权益是指什么

问题一:所有者权益是指什么? 所有者权益 是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穿的要求权。所谓净资产,在数量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这可以通过对会计恒等式的变形来表示,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企业的所有者和债权人均是企业资金的提供者,因而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债权人权益)二者均是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的区别有: (1)性质不同。 (2)权利不同 (3)偿还期限不同。 (4)风险不同。 (5)计量不同。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其中: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分为: (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分为: (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 (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一、所有者权益按其构成,分为投入资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三类。 1、投入资本 投入资本是指所有者在企业注册资本的范围内实际投入的资本。所谓注册资本,是指企业在设立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资本总额,也就是全部出资者设定的出资额之和。企业对资本的筹集,应该按照法律、法规、合同和章程的规定及时进行。如果是一次筹集的,投入资本应等于注册资本;如果是分期筹集的,在所有者最后一次缴入资本以后,投入资本应等于注册资本。注册资本是企业的法定资本,是企业承担民事责任的财力保证。 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投入资本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在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资本表现为实际发行股票的面值,也称为股本;在其他企业,投入资本表现为所有者在注册资本范围内的实际出资额,也称为实收资本。 投入资本按照所有者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国家投入资本、法人投入资本、个人投入资本和外方投入资本。国家投入资本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 *** 部门或者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所形成的资本;法人投入资本是指我国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所形成的资本;个人投入资本是指我国公民以其合法财产投入企业所形成的资本;外方投入资本是指外国投资者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将资产投入企业所形成的资本。 投入资本按照投入资产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货币投资、实物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 2、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是指归所有者所共有的、非收益转化而形成的资本,主要包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等。 3、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是指归所有者所共有的、由收益转化而形成的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二、所有者权益可以按经济内容和形成渠道分类。 1.所有者权益按经济内容划分,可分为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种。 (1)投入资本是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经济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包括国家投资、法人投资、个人投资和外商投资。国家投资是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者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的资本;法人投资是企业法人或其他法人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的资本;个人投资是社会个人或者本企业内部职工以其合法的财产投入企业所形成的资本;外商投资是国外投资者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 问题二:所有者权益通俗意思是什么 就是属于投资者所有的净资产。(不含外债的) 问题三:会计中的所有者权益是什么意思? 10分 《企业会计制度》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净资产是指企业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后的余额。构成:所有者权益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部分构成。 包括:(1)实收资本:企业的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本,在一般情况下无须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用。   (2)资本公积:资本本身升值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投资者的共同的权益。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资本(或股本)溢价,是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接受捐赠资产,是指企业因接受现金和非现金资产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企业接受外币投资因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 (3)盈余公积:企业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内部的积累。 (4)未分配利润: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1)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受总资产和总负债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动。 (2)所有者权益包含所有者以其出资额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与此同时,所有者也必须以其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 (3)所有者权益还意味着所有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和委托他人管理企业的权利。 所有者权益的内容:1.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资本金,形态上表现为各种财产物资,国家、集体、个人、法人资本。 2.公积金,是指企业为了增强其经济实力和应付经营不测而必须保留的资本额,亦称准资本。它包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两部分。(1)弗本公积金是指由投入资本本身所引起的各种增值。 它与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它包括股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和资本汇率折算差额等;(2)盈余公积金是指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它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以及公益金。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可按照规定的程序转增资本金;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也可以弥补企业亏损,在特殊情况下经批准还可以发放股利 3.公益金,是指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专门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方面的准备金 。 4.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在未分配利润的数量上是企业净利润扣除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公益金和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后的余额。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 问题四:会计里的所有者权益是什么意思? 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应享的剩余利益。即一个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所拥有或可控制的具有未来经济利益资源的净额。所谓净资产,在数量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这可以通过对会计恒等式的变形来表示,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企业的所有者和债权人均是企业资金的提供者,因而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债权人权益)二者均是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的区别有:(1)性质不同。(2)权利不同。(3)偿还期限不同。 问题五:所有者权益中所有者是什么 一般认为所有者就是企业的投资者。借来的资金(负债)是公司的债务,还是公司的所有者。只有当债务转成股权后才能是所有者。 问题六:所有者权益要素都包括什么? 属于。通俗的讲,因为利润是企业赚的,它是企业自身的,就如实收资本一样。 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 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1、对所有者权益的理解(1)所有者 ... 企业的资金来源一般 来说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股东的投入――即所有者权益,一部分是借来的资金――即负债。2、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1)实收资本:企业的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本,在一般情况下无须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用。 (2)资本公积:资本本身升值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投资者的共同的权益。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 资本(或股本)溢价,是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接受捐赠资产,是指企业因接受现金和非现金资产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企业接受外币投资因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 (3)盈余公积:企业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内部的积累。 (4) 未分配利润: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问题七:通俗一点所有者权益是什么意思 所有者权益不像资产和负债一样有实质的定义,其理解是资产减去负债。 问题八:所有者权益包括什么? (一)实收资本或股本 一般企业实收资本的核算 1.投资者以现金投入的资本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2.投资者以非现金资产投入的资本 借:有关资产科目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该项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 借: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3.外商投资企业的股东投入的外币,合同约定汇率的,按合同约定的汇率折合 借:银行存款(收到外币当日的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 资本公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贷:实收资本(合同约定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 资本公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如果合同没有约定汇率的,企业应按收到出资额当日的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4.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照规定,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的投资 借:已归还投资 贷:银行存款 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的核算 5.股份公司发行股票,收到现金等资产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股本(股票面值和核定的股份总额的乘积计算的金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6.按股东大会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分配股票股利 借:利润分配 贷:股本 7.境外上市公司以及在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收到股款 借:银行存款(收到股款当日的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 贷:股本(股票面值和核定的股份总额的乘积计算的金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8.将发行的可转换债券转换为股本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未摊销的溢价)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已提的利息) 贷:股本(股票面值和转换的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 现金等(用现金支付的不可转换股票的部分)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未摊销的折价) 资本公积――资本(或股本)溢价(差额) 9.按法定程序减少注册资本 借:实收资本(或股本) 贷:现金 银行存款 10.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收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支付价款超过面值总额的部分 借: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现金 银行存款 11.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低于面值总额 借:股本 贷:现金 银行存款 资本公积 (二)资本公积 1.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金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固定资产(确定的价值) 贷:实收资本(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2.股份有限公司溢价发行股票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股本(股票面值和核定的股份总额的乘积计算 的金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境外上市公司以及在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收到股款 借:银行存款等(收到股款当日的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 贷:股本(确定的人民币股票面值和核定的股份总额的乘积计算的金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企业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按确定的价值 借:有关科目 贷:资本......>> 问题九:所有者权益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一下,谢谢 就是投资入股时的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合计数。 比如:企业原始成立时有2个股东,你和另外一个股东,个投资1万元,这时股本有2万元, 当年盈利2万元,按利润15%提取盈余公积3000元利润分配1万元未分配利润7000元 第二年,有个人要入股,协议投入3万元,按你俩同等股份入股,这时股本增加2万元,资本公积1万元, 这时你公司所有者权益=股本6万元+资本公积1万元+盈余公积0.3万元+未分配利润0.7万元=8万元 这8万元就是你们3个股东的所有资本,即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有哪些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有哪些介绍如下:所有者权益的特征有: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所有者权益的含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其他权益工具、资本公积(含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合称为留存收益。所有者权益的分类:所有者权益按不同的标准划分,可分为不同的类别。按其构成划分:所有者权益按其构成,分为投入资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1、投入资本:所有者在企业注册资本的范围内实际投入的资本。所谓注册资本,是指企业在设立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资本总额,也就是全部出资者设定的出资额之和。企业对资本的筹集,应该按照法律、法规、合同和章程的规定及时进行。如果是一次筹集的,投入资本应等于注册资本;如果是分期筹集的,在所有者最后一次缴人资本之后,投入资本应等于注册资本。注册资本是企业的法定资本,是企业承担民事责任的财力保证。2、资本公积:归所有者所共有的、非收益转化而形成的资本,主要包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等。3、留存收益:归所有者所共有的、由收益转化而形成的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包括( )。

【答案】:B、C、D本题主要考查了会计要素的组成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净额,其特征是:(1)无须偿还。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偿还所有者权益;(2)企业清算时,接受清偿在负债之后,所有者权益是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3)可分享企业利润。所有者能凭借所有者权益参与利润的分配。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CD项。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是怎样的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一般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所有者权益在企业经营期内可供企业长期、持续地使用,企业不必向投资人返还资本金。而负债则须按期返还给债权人,成为企业的负担。 2、企业所有人凭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享受分配税后利润的权利。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分配税后净利润的主要依据,而债权人除按规定取得股息外,无权分配企业的盈利。 3、企业所有人有权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或者授权管理人员行使经营管理权。但债权人并没有经营管理权。 4、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债务和亏损负有无限的责任或有限的责任,而债权人对企业的其他债务不发生关系,一般也不承担企业的亏损。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有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有如下:所有者权益按其构成,分为投入资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三类。1、投入资本。投入资本是指所有者在企业注册资本的范围内实际投入的资本。所谓注册资本,是指企业在设立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资本总额,也就是全部出资者设定的出资额之和。企业对资本的筹集,应该按照法律、法规、合同和章程的规定及时进行。如果是一次筹集的,投入资本应等于注册资本;如果是分期筹集的,在所有者最后一次缴入资本以后,投入资本应等于注册资本。注册资本是企业的法定资本,是企业承担民事责任的财力保证。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投入资本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在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资本表现为实际发行股票的面值,也称为股本;在其他企业,投入资本表现为所有者在注册资本范围内的实际出资额,也称为实收资本。投入资本按照所有者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国家投入资本、法人投入资本、个人投入资本和外方投入资本。国家投入资本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所形成的资本;法人投入资本是指我国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所形成的资本;个人投入资本是指我国公民以其合法财产投入企业所形成的资本;外方投入资本是指外国投资者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将资产投入企业所形成的资本。投入资本按照投入资产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货币投资、实物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

什么是所有者权益?其特征有哪些?如何确认?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股份制企业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受总资产和总负债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动。所有者权益包含所有者以其出资额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与此同时,所有者也必须以其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所有者权益还意味着所有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和委托他人管理企业的权利。特征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人权益比较,一般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所有者权益在企业经营期内可供企业长期、持续地使用,企业不必向投资人返还资本金。而负债则须按期返还给债权人,成为企业的负担。2.企业所有人凭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享受税后分配利润的权利。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分配税后净利润的主要依据,而债权人除按规定取得利息外,无权分配企业的盈利。3.企业所有人有权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或者授权管理人员行使经营管理权。但债权人并没有经营管理权。4.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债务和亏损负有无限的责任或有限的责任,而债权人对企业的其他债务不发生关系,一般也不承担企业的亏损。(1.无需偿还 2.要求权滞后 3.具有经营管理权 4.可分享企业利润)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是主要取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所有者权益反映的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索取权,负债反映的是企业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索取权,两者在性质上有本质区别,因此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严格区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尤其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产权比率等.在实务中,企业某些交易或者事项可能同时具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将属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分开核算和列报。例如,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企业应当将其中的负债部分和权益性工具部分进行分拆,分别确认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包括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一般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所有者权益在企业经营期内可供企业长期、持续地使用,企业不必向投资人返还资本金。而负债则须按期返还给债权人,成为企业的负担。 2.企业所有人凭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享受税后分配利润的权利。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分配税后净利润的主要依据,而债权人除按规定取得利息外,无权分配企业的盈利。 3.企业所有人有权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或者授权管理人员行使经营管理权。但债权人并没有经营管理权。 4.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债务和亏损负有无限的责任或有限的责任,而债权人对企业的其他债务不发生关系,一般也不承担企业的亏损。 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它是企业的资产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又体现了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理念。

所有者权益具有哪些特点?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所有者权益的特征】(1)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所有者对投入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但所有者权益是一种剩余权益,只有负债的要求权得到清偿后,所有者权益才能够被清偿。它受总资产和总负债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动。(2)所有者权益包含所有者以其出资额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与此同时,所有者也必须以其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3)所有者权益还意味着所有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和委托他人管理企业的权利,但这种权利来自投资者投入的可供企业长期使用的资源。(4)所有者权益具有长期特性。所有者权益作为剩余权益,并不存在确切的、约定的偿付期限。(5)所有者权益计量的间接性。所有者权益除了投资者投入资本能够直接计量外,在企业存续期内任一时点都不是直接计量的,而是通过计量资产和负债来间接计量的。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论述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特征

论述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特征是:权利性、相对性、永久性、变动性、风险性、优先性、份额性、可转换性、权益分散性、产生收益的能力等。1、权利性:所有者权益是一种权利,即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资产拥有权。2、相对性:所有者权益是与其他人造成对立的权利,只有在企业负债清偿后,才能够享有相应的权益收益。3、永久性:所有者权益对于企业永久存在,只有企业终止经营或转让所有权时,才会消失。4、变动性:所有者权益的数额会随着企业经营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动。5、风险性:所有者权益的收益是与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环境等相关联的,具有一定的风险。6、优先性:在企业清算时,所有者权益的支付顺序位于债权和优先股东之后。7、份额性:所有者权益的大小与企业投入的资金、收益分配等有关,体现为持有的股份、出资额等体现的所有权比例。8. 可转换性:某些所有者权益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其他形式,例如部分股权可以转换为优先股或可转换债券等。9. 权益分散性:通常情况下,企业的所有者是多个人或机构,因此所有者权益具有分散性,不同所有者之间存在着权益关系。10. 产生收益的能力: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运营所取得的资产形成的所有权,所以会随着企业的运营形成相应的收益,例如分红和资本利得等。所有者权益的释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结余下所拥有的权益份额。它是继债务后企业的资金来源。所有者权益的基础是企业资产净值,即总资产减去总负债。所有者权益指出了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份额,包括股东权益和业主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长期资金,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投资性。所有者权益的数额取决于业主所投入的资金和企业的盈亏情况。所有者权益也代表了业主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业务管理拥有重要的影响和控制力。在企业债务清算和企业股票的发行和分配中,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期货从业资格考试,一道关于客户权益的计算题?

4亿五千万。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为了使国内相关人员通过对期货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好的掌握期货市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熟悉期货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期货市场原理及其运作过程,了解期货市场的基本业务、参与期货交易的基本方法与程序、期货交易的策略和技巧;通过对期货法律与监管制度的学习,使其能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期货市场的基础法律知识、主要法律制度和监管制度等,增强其法律观念、守法合规和自律意识,从而提高其执业水平。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期货从业准入性质的入门考试,是全国性的执业资格考试。依照《期货从业人员管理办法》,中国期货业协会负责组织从业资格考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两年。两门考试成绩均合格后取得成绩合格证书。该证书长年有效。取得成绩合格证后,考生如果到从事期货业务的经营机构任职,可由所在机构向中国期货业协会申请执业注册。报名条件:1 、报名方式: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根据考试公告公布的报名时间考生可登陆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报名。2 、报考费用:报名费单科 70 元。3 、考试地点选择:目前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每年均会安排在全国 35 个城市或几大城市举行,具体开考次数及考试地点安排以考试公告为准。考生可根据个人需要就近选择考试地点。4 、考试方式:考试采取闭卷、计算机考试方式进行。5 、考试承办:目前考务工作由 ATA 公司具体承办。

保险公司制定的保全规则变化影响客户权益怎么办

一、保全定义:保全是指保险公司为了维持人身保险合同的持续有效,根据合同条款约定及客户要求而提供的一系列服务。二、适用范围:本公司签发的个人人身保险合同。保全项目包括保险合同内容变更、保险费续收、增加附加险及续保、保险合同效力中止、保险合同效力恢复、解除合同、保单借款、可转换权益、保额增加权益、保险合同补发/换发、保险关系转移、保险合同代服务、生存给付、红利/利差的通知与给付等等。三、保全服务宗旨:以客户为中心,在合法、合情、合理的前提下,依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以准确、迅捷的方式向客户提供各类保全服务,实现操作与管理的统一性、规范性、科学性、严谨性、前瞻性。四、保全服务申请途径合同保全的申请可通过如下三种途径:1.客户直接到保险公司服务网点申请办理。2.客户委托他人如业务员等,到保险公司服务网点申请办理。3.客户通过信函提出申请。此类申请目前限于通讯地址/住所变更、解除合同等公司认可的保全项目。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权益准备金是什么

一般指从事存贷款活动的金融企业按一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一般风险准备,该项准备金作为利润分配处理,并作为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权益准备金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新准则的会计科目表中,含有"准备金"的科目包括资产类中的"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科目,负债类中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科目、"保险责任准备金"科目,损益类中的"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科目、"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科目和"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科目等。法定存款准备金,并不是一系列准备金的合集,而是在法律上有具体定义的特定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法律规定金融机构必须存在中央银行里的,这部分资金叫做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类似的还有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之间的数量关系:存款准备金=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总额,超额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

会计中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1、取得投资时:成本法: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权益法: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2、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与其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的份额的差额:成本法:不确认权益法:如果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低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的份额的差额,调整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高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的份额的差额,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上述差额)3、被投资单位权益变动时:成本法: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当保持不变权益法:按比例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4、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或发生亏损时:成本法:不作处理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亏损时作相反分录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5、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时:成本法:作为当期投资收益处理: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权益法: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分派现金股利,分得的现金股利没有超过已确认的损益调整的,就要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超过部分(也就是当损益调整明细科目金额为0时),即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当年分得的现金股利也是按以上原则处理。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或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6、收到现金股利时:成本法: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股利权益法: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成本法:投资后按实际成本确认账面价值,除追加投资、将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为投资或收加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保持不变。  权益法: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会计中对长期股权出来使用购买法与权益法二者区别?为什么说权益法有粉饰报表之嫌?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受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需要根据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的。只要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就要相应的进行调整。所以在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的时候,所有者权益的留存收益增加了,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要调增,确认投资收益,发生亏损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的时候,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了,所以要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确认应收股利。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核算原则是什么?

权益法的核算原则:1、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其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XX公司(成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2、损益调整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比如,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相对于被投资单位已计提的折旧额、摊销额之间存在差额的,应按其差额对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进行调整,并按调整后的净损益和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损益。在进行有关调整时,应当考虑具有重要性的项目。3、超额亏损的确认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在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时,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处理 。(1)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2)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足以冲减的,应当以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账面价值为限继续确认投资损失,冲减长期应收项目等的账面价值。(3)经过上述处理,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企业仍承担额外义务的,应按预计承担的义务确认预计负债,计入当期投资损失。4、其他权益变动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借:长期股权投资-XX公司(其他权益变动)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借)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

一、本质不同成本法和权益法本质上是因为对子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程度不同而采取的不同的方法,成本法强调对子公司有控制权,而权益法强调对参股公司有重大影响。二、适用范围不同1、成本法适用的范围:(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2、权益法适用的范围:(1)共同控制。(2)重大影响。成本法注重的是初始投资成本,受资企业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一般不做调整。权益法注重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只要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了,投资企业也随之进行调整。三、核算不同投资单位采用成本法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受被投资单位盈亏和其他权益变动的影响,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相应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受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需要根据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的,只要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就要相应的进行调整。所以,在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的时候,所有者权益的留存收益增加了,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要调增,确认投资收益,发生亏损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的时候,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了,所以要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确认应收股利。

会计中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

用通俗的话说,成本法是以发票和账本上的金额为依据做账的,而权益法是以公允价值为依据做账的。成本法下,对于被投资单位的权益变动,投资单位不改变“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余额;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的权益变动了,投资单位也跟着变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余额。比如,被投资单位当年净利润实现100万,那么在成本法下就不做分录,但在权益法下就要,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再比如,被投资单位发放现金股利时,成本法下是: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权益法下是: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1、两者的计价基础不同。购买法下,取得的资产与负债按它们的公允价值记录,如同购买其他资产一样,以实际交易成本入账,被购买一方不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权益结合法下,则只考虑所取得股权联合的账面价值,而不管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如何,合并的净资产是按其账面记录的,即权益结合法不改变资产负债的计量基础。2、对商誉的确认不同。购买法承认商誉,如果购买总成本超过所取得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其成本超过部分作为购买正商誉,反之则为负商誉。权益结合法不承认企业并购中任何商誉的存在,权益结合法不按照取得资产所付出的代价来作其依据,资产负债均按账面价值计价,而资产的账面价值又往往低于它们的公允价值,股本按发行股票面值计价,换出股票面值与合并方实收酱之间的差额调节为资本公积。3、企业并购的两种方法对利润的影响不同。购买法下,合并以后由于存货的流转,固定资产折旧,商誉及其他载形资产的摊销,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的摊销,都会使费用增大而减少并购后公司的利润。而权益结合法则对合并后的利润没有影响。4、对被并购企业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处理方法不同。购买法下,合并前收益与留存收益是作为购买成本的一部分,而不纳入合并企业的收益及留存收益;权益结合法下,被并购公司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一部分。被合并企业的收益及留存收益要纳入合并后主体的报表中。购买法下合并企业的留存收益可能因合并而减少,但不能增加,被合并企业留存收益不能转入合并企业,这样,虽然单个企业可用于利润分配的留存收益并没有减少,但合并后的金额却大大减少,会影响合并后股东的利益;而在权益结合法下,参与合并企业整个会计年度的留存收益均应转入合并企业,这样则不会影响可用于分配的数额。5、合并前被并购企业利润归属不同。在购买法下,合并企业的收益包括当年本身实现的收益及合并后被合并企业所实现的收益,即如果企业在合并会计期中发生,被并购企业的净收益只包括并购日以后期间的净收益。只有合并后的利润才归入合并企业,而在权益结合法下,不论合并发生在年度的哪个时点,参与合并企业整个年度的利润都归入合并企业。6、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不同。净资产收益率是一定时期企业的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率。由于权益结合法下,并入的净资产较低,而合并后的利润较高,从而导致权益结合法下的净资产收益率较高;相反,购买法下的净资产收益率较低。7、并购发生的直接费用处理不同:购买法下,购并时发生的间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而直接费用则调节资本公积,或作增加购买成本处理,即购买成本资本化。而权益结合法下,购并时发生的直接费用计入当年损益。8、成本取得的方式不同;权益结合法是发出股票的账面价值计量成本,购买法是以发出股票的公允价值计量取得成本,因此,在权益结合法下,购并后企业的股东权益数要比购买法下为低。另一方面,权益结合法下各期报告的股东权益报酬率高于购买法,增加和改善购并企业的报告收益。但这种情况难发生于购并当年及以后较短的一段时期。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权益结合法会增加主并企业以及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分析成本,权益结合法下的并购成本通常高于购买法。9、被并购企业经营状态假设不同:从会计假设的运用来看,购买法假定被购并企业是处于非持续经营状况,面权益结合法是假定被购并企业仍牌持续经营状况。10、所依据的理论假设不同。在企业合并中,只的换股合并,也即是实施合并的企业与其他参与合并企业的股东间交换普通股的合并方式,才存在在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之间的选择。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将“联营”这一概念定义为:“彼此独立的普通股股东按在合并后企业中相对持股比例就各自承担的风险和享有的权利所进行的一种联合”,即参与合并各方原股东并没有经济资源的流入和流出,则不存在购买价格,也就不存在新的计价基础。因此权益集合法的会计处理是建立在历史成本和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上的。而购买法所依据的假设是:企业合并是一个企业主体通过购买方式取得了其他参与合并企业净资产的一种交易事项,即将其看成是一宗买卖。由于购买一方有现金、现金等价物或其他形式的资产或权利的流出,因而就应该采取与传统会计处理相一致的方法,对所收到的资产或承担的负债用与之相交换的资产或权益的价值来衡量。并且合并后,经济资源的流出方获得了对经济资源的控制权。因此购买法所依据的理论假设是非持续经营假设。11、对提供信息质量及使用者正确判断的影响不同。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两种会计处理方法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由此也影响到会计的信息质量。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来看,购买法提供了关于合并企业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的信息,便于投资者预测合并后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较大的相关性,读者更容易理解。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来看,采用购买法使各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具有横向可比性,但由于合并时彩的是新的公允价值的计价基础,而合并前的会计信息是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的,因而合并前后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而彩权益结合法编制的合并报表中,只披露合并企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并产生较高的制造收益和每股收益,但其现金流量与彩购买法的企业相比并无多大的差异。因此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较差。然而,由于资本市场并非都是完全有效的市场,资本总是向收益较高的企业流动。因而彩权益结合法会导致经济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权益结合法有助于企业的并购,事实上他们考虑更多的是特定经济利益者的利益,这一点与会计信息质量所要求的中立性相悖。同时权益法所提供的单个资产与负债的信息是不完整的,它无法反映出被并企业中未入账的资产与负债所以投资者如果只注重企业提供的会计报告信息,忽视企业采取的会计处理方法,那么就会被引入歧途。12、对以前年度科目调整的方法不同。在购买法下,不需对企业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而在权益结合法下,如果参与合并企业的会计方法不一致,应当进行追溯调整,并重新编制前期的会计报表。拓展资料:成本法:投资后按实际成本确认账面价值,除追加投资、将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为投资或收加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保持不变。权益法: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权益法包括哪些内容

(1)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50%以上)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20%以下)(2)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20%~50%)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

什么是成本法?什么是权益法?其适用范围各是什么?

成本法是指投资按投资成本计价的方法。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以取得股权时的成本计价,一般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账面价值。只有当投资的商业银行追加投资(例如,将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为投资)、收回投资,或股票市价发生重大持久性下跌,且短期内不可能回升时,才对发生的跌价损失予以确认,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账面价值。在投资持有期内,账面数额不因被投资单位权益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动,始终反映其投资成本。权益法是指投资最初以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成本法的适用范围:(1)投资的商业银行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时。(2)投资的商业银行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响时。(3)不准备长期持有被投资单位的股份。这种情况是指投资的商业银行在投资时不准备长期持有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以及投资的商业银行在投资时准备长期持有,但其后由于管理当局的意图改变而不准备长期持有被投资单位的股份。(4)被投资单位在严格的限制条件下经营,其资金转移能力受到严格限制。例如,被投资单位在国外,外汇受到所在国管制,外汇汇出受到限制。权益法的适用范围: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成本法权益法区别

成本法权益法区别:概念、适用范围、对投资收益处理不同1、概念不同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的实际成本计价的方法。该方法要求当企业增加对外长期投资时才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权益法是指投资企业以初始投资成计量投资后,根据持有期内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按照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调整投资账面价值的方法2、适用范围不同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u301c50%;成本法适用情况是对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3、对投资收益的处理不同(1)成本法理解成收付实现制,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增加或减少了投资,不然一般不会调整。(2)权益法理解成是权责发生制,只要被投资企业年终有了利润,不管其分不分,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额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当然如果和联营、合营企业有内部交易的话还要抵消。

长期股权投资为什么分成本法、权益法?

  长投的核算是按控股比例来的,两头用成本法,中间用权益法,也就是不具有重大影响、实际控制和具有实际控制权时这两种情况都用成本法,而中间的控股比例,也就是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情况,都要用权益法。  不具备重大影响时(一般控股比例小于20%),用成本法是因为你对被投资的企业没有重大影响,因此你的长投账面价值不必也不能跟着被投资企业的损益表来跑;  而实际控制时,却也要用成本法,这是新准则相对于旧准则修改的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旧准则是用权益法核算的)。这是因为对被投资公司已经有了实际控制权,相当于已经形成了母子公司关系,这时由于投资公司与被投资公司关系紧密,如果使用权益法的话,母公司长投的账面价值要随子公司损益表来调整,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也要相应随子公司的净利润来调整,这样非常容易造成利用调节子公司报表来操纵利润,于是新准则为了规避这种情况的发生,规定了要用成本法核算;  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情况,需要用权益法,就很好理解了,因为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有重大影响,因此投资公司的报表需要反映被投资公司的情况,所以用权益法来核算,让投资公司的长投和投资收益可以跟着被投资公司的利润表跑。  其实说白了,成本法还是权益法,反映的都是投资公司与被投资公司联系的紧密程度,不紧密,用成本法,紧密,用权益法,太紧密,又要用成本法,因为要考虑到规避操纵报表的情况发生。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

主要相同点和区别是:一: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成本法的成本是实际支付的相关的费用,税金用其他必要的支出.权益法的成本是采用实际的成本与可享有的企业的可辩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高低来确定的.如果是成本低,则高于成本的可享有的部分被计入营业外收入.二:宣布的股利应该计入的科目:相同点:如果是在取得后宣告得到的取得前的现金股利的分配时,成本法和权益法均应冲减成本.不同点取得后的现金股利的分配)成本法应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则应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权益法中股票股利只计入备查薄)三:取得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在利润或净亏损:成本法不处理权益法下则把利润确认为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亏损则反之.四: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成本法不处理权益法则是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另一方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五,处理的方式:成本法是只有成本和投资收益的计入.和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权益法则涉及到成本,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和投资收益,另个还需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权益法下现金股利如何处理

第一种情况:如果是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利润大于被投资单位账面利润的,那么确认的投资收益本来就比账面确认投资收益要多,所以不存在以后收回股利的时候补记投资收益的情况,那么这个时候只要是分回现金股利或者利润的都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冲回。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第二种情况:如果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利润小于被投资单位账面利润的情况的,就是教材说的情况了。如果分回的利润小于确认的投资收益的,冲减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如果分回股利超过实现的投资收益小于账面利润的份额的,作为投资收益的确认,具体原因是本来应该是按照账面的净利润确认投资收益,但是按照公允价值的,所以分回利润的时候实际上是对这部分少记的投资收益的重新确认;当分回的利润超过账面利润份额的,那么也就是说账面利润与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利润(也就是投资方确认的投资收益的),这部分没有确认的投资收益都可以作为投资收益来重新补记;那么超过账面净利润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成本的收回确认。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分回股利小于或等于已确认投资收益做到这步)      投资收益(分回股利超过已确认投资收益但小于账面净利润份额部分的做到这步为之)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分回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账面净利润份额的部分)  第三种情况:如果是被投资单位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利润和账面净利润一致的时候,那么确认的投资收益和账面净利润的份额是相同的。那么这个时候就剩下两种情况了,分回的股利小于确认的投资收益的,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如果大于投资收益份额的,应该作为成本的收回,其实这个时候和中级教材中的说法是一致的:就是分回的收益都是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区别就是对于损益调整和成本明细的调整没有明确,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级教材不要求。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分回利润小于被投资单位账面净利润份额的部分做到此步)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分回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账面净利润的份额部分)

会计权益法和成本法的范围

50%以上是控制,用成本法,20%---30%属于重大影响,用权益法;20%以下属于无重大影响,用成本法。共同控制与持股比例无关,关键是看大家都要同时行使控制权,这种情况用权益法。

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异同点是什么?

一、异:1、适用范围不同。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u301c50%。成本法:适用情况是对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2、对投资收益的处理不同。成本法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收付实现制,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增加或减少了投资,不然一般不会调整。权益法对应地可以理解成是权责发生制,只要被投资企业年终有了利润,不管其分不分,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额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当然如果和联营、合营企业有内部交易的话还要抵消。3、持股比例不同。成本法:持股比例在20%以下或者50%以上应该采用成本法核算;权益法:持股比例在20%~50%之间(包括20%和50%),应该用权益法;二、同:1、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抵消方式是一致的。2、股利分配相同在股票取得了利润后后宣告得到的取得前的现金股利的分配时,成本法和权益法均应冲减成本。3、投资内容相同。在会计处理上,初始投资成本的核算内容一致,都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本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下成本法和权益法到底有怎样的区别,在实际核算中怎样去区分应用?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一)成本法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取得股权时按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除此之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但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应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由于我国企业当年实现的盈余一般在下年度发放利润或现金股利。因此,通常情况下,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是由投资前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利润分配得来的,一般不作为当期投资收益,而作为投资成本收回处理。如果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有部分是来自投资后被投资单位的盈余分配,则仍应作为投资企业投资当年的投资收益。  [例1]甲公司2006年1月1日以8000000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10%的股份,购买过程中另支付相关税费20000元。乙公司为一家上市的中小企业,其股权不存在活跃的市场价格,且公允价值无法可靠确定。甲企业在取得投资以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及利润分配情况如下:  (1)2006年1月1日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8020000  贷:银行存款           8020000  (2)2006年从乙公司取得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8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800000  (3)2007年从乙公司取得股利时:  应冲减投资成本金额=(8000000+15000000)×10%-10000000×10%-800000=500000(元)  当年实际分得的现金股利=15000000×10%=1500000(元)  应确认投资收益=1500000-500000=1000000(元)  借:银行存款           15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500000  投资收益           1000000  (二)权益法在权益法下,企业进行投资时,当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差额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同时计入营业外收入。在期末,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首先,以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然后,根据调整后的净利润确定应享有或应分担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进行利润分配时,应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发生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时,应当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  [例2]A公司2006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B公司股票100000股,每股面值10元,市价12元。A公司的投资占B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40%,其投资成本与应享有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相等。2006年B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600000元,2007年2月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00000元,2007年B公司全年净亏损5000000元,2008年全年实现净利润2000000元。  A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1)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    1200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00  (2)2006年12月3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240000  贷:投资收益                240000  (3)2006年末“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B公司”账户的账面余额=1200000+240000=1440000(元)  (4)2007年宣告分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B公司           12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120000  宣告分派股利后“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账户的账面余额:1200000+240000-120000=1320000(元)  (5)2007年12月31日:  借:投资收益               132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1320000  (6)2007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账户的账面余额为零,未确认亏损=5000000×40%-1320000=580000(~)  (7)2008年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2000000元,A公司可恢复“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账户账面价值=2000000×40%-680000=1200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120000  贷:投资收益                120000

长期股权投资中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概念区别,以及账务处理的区别。

  ----看看下面这个你就懂了----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  (1) 成本法核算的范围  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核算的范围  ①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占股权的20%-50%)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成本法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投资单位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当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不作账务处理。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不管净利润是在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前还是接受投资后实现的。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采用权益法时,投资单位取得投资时应该将成本(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所享份额(按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的份额)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账面价值(即以取得的成本作为初始账面价值),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账面价值(即以所享份额的公允价值作为它的初始价值,将二者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投资企业应在取得股权投资后,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的份额(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不属于投资企业的净利润除外),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为当期投资损益。投资企业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投资的账面价值。  四、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账务处理。  (一)采用成本法核算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一般应当保持不变。  (二)股权持有期间内,企业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投资收益。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属于应由本企业享有的部分,借记“应收股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息”科目。  五、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账务处理。  (一)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应根据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  (二)股权持有期间,企业应于每个会计期末,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如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企业应按应事有的份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如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则应作相反分录,但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减记至零为限。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应收股息”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分得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息”科目。  六、小企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实际取得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记“应收股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七、本科目应按被投资单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八、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小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

权益结合法、购买法与权益法、成本法的区别与联系

权益法和成本分摊是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的两种方法。权益法是指被投资公司为能够实施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的投资者实现利润的投资收益。成本法是指被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具有控制权,或者对被投资公司没有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权,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成本法下,只要被投资公司支付现金股利,投资收益就被确认。权益结合法和采购方法用于编制业务合并的合并财务报表。适用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权益结合法,根据被合并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直接计入合并财务报表。购买方法相当于将企业投入市场进行交易。适用于不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被购买方的资产和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扩展资料: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的经营活动有重大影响时所采用的股权投资会计方法,即根据投资公司在被投资公司中的股权变化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并真实反映在被投资公司所拥有的股权中的方法。在国际社会,当投资比例达到或超过20 %或25 %时,一般采用权益法。根据权益法,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是指无论被投资企业是否以股息形式分配利润,投资企业都应按照其在被投资企业发行的股份中所占的比例,分享被投资企业税后利润的金额。权益法的理论基础是,即使被投资企业盈利后不分配股利,被投资企业的股东权益毕竟还是增加了。权益法强调控股公司与其子公司之间的经济实体关系,即它们已经在会计上形成了独立的经济实体,因此投资收益应当在被投资企业盈利或亏损时予以确认和记录。而不需等到被投资企业实际支付股利时才予入账,这一做法更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及时地真实地反映公司在被投资公司所拥有的权益,就不能将附属公司支付的股利看作控股公司的投资收益,而应将它视为控股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部分变现,因而应是部分收回在附属公司的投资。采用权益法,能真实地反映投资公司在被投资公司权益中所占的实际份额,并可防止人为地操纵利润,但由于投资公司与被投资公司毕竟是两个独立的法人,权益法的处理与法律现实相悖,所以国外一般在投资企业能对被投资企业的股利方针施加举足轻重的影响时,才采用权益法。权益法可分为简单权益法与复杂权益法两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如何核算?

  1,在确认投资成本时,如果取得成本大于应享份额(按持股比例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不调整投资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某资产(如银行存款)  反之则调整,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某资产(如银行存款)  营业外收入  2,收到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本单位投资之前实现的利润分红时,会计分录: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会计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发生亏损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足冲减时,冲减长期应收款,超过按持股比例应承担的部分一般不承担责任,如果事先约定承担责任时,超过部分做预计负债(贷方)处理  4,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会计分录;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5,收到现金股利时,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以上计算具体数额时,要以持股比例为依据。  6,当所有者权益 除净损益以外的原因变动(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增加)时,会计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这是所有者权益增加时的处理,如果是减少,做相反处理)  7,当长期股权投资的可回收金额少于账面余额时,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8,当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把收到款项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前者大于后者,投资收益在贷方,后者大于前者,投资收益在借方)如已计提减值准备,那么减值准备放在借方,之后要将之前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到投资收益,在计算时都要根据实际处置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比例为依据,以下是一个各种情况都发生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假设以现金购买)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投资收益(假设价款大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如有疑问可以追问,愿意为你解答!

长期股权投资在权益法的核算下,如何处理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分为3种:1.自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未超过已确认投资损益的,应递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 2.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已确认投资收益部分,但未超过投资以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账面净利润中本企业享有的份额,应作为投资收益处理。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按照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照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未超过账面已确认投资收益的金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上述借贷差额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3.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已确认投资收益,同时也超过了投资以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账面净利润中本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部分,该部分金额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你看这个例题,就知道了:-----------------------------------------------------------------------------------------假设某A企业某年1月1日收购某B企业所持有的C公司80%的股权。收购日,C公司账面净资产10 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12 000万元。经A公司与B公司协商,股权转让价格9 600万元。 该年度,C公司实现净利润(账面)1 000万元。A公司按取得股权时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对C公司的账面净利润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净利润应为800万元。 则: A公司当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 800 * 80% = 64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40万元 贷:投资收益 640万元 由此: 1、自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未超过已确认投资收益。 当C公司第二年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小于等于800万元的,即属该情形。如宣告发放现金股利500万元,则: A公司应分得的现金股利 = 500 * 80% = 400万元 借:应收股利 40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00万元 2、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已确认投资收益部分,但未超过投资以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账面净利润中本企业享有的份额。 当C公司第二年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大于800万元但小于等于1 000万元的,即属该情形。如宣告发放现金股利900万元,则: A公司应分得的现金股利 = 900 * 80% = 720万元 借:应收股利 72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40万元 贷:投资收益 80万元 3、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已确认投资收益,同时也超过了投资以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账面净利润中本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部分。 当C公司第二年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大于1 000万元的,即属该情形。如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 300万元,则: A公司应分得的现金股利 = 1 300 * 80% = 1 040万元 借:应收股利 1 04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40万元 贷:投资收益 160万元((1 000 – 800) * 8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40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核算原则是什么?

成本法和权益法是长期股权投资的两种不同的核算方法。(1) 成本法核算的范围   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核算的范围

权益法与成本法核算的区别?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主要在于:适用的范围不同、核算的方法不同。成本法的适用范围: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以下,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权益法的适用范围: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通常情况下,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成本法的核算方法除追加投资、将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为投资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当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作为当期投资收益。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权益法的核算方法1."投资成本"明细账金额=投资时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投资方投资持股比例2."股权投资差额"明细账(1)初始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股权投资差额=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时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投资方投资持股比例。扩展资料权益法(Equity method): 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权益资本中所占比例计价的方法。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时,除增加、减少因股权影响长期股权投资而引起的账面价值的增减变动外,被投资企业发生利润或亏损,相应要增加或减少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参考资料权益法_百度百科

会计中长期股权投资,由于持股比例下降,核算方法由成本法转变为权益法,怎么处理?

一、个别报表中1、首先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确认处置损益。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2、比较剩余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属于投资成本小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应调整留存收益。负商誉分录如下: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对于原投资日后至因处置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一方面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投资日至处置日期初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扣除已发放及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和利润)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留存收益,对于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投资之日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享有的份额,调整当期损益;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盈余公积(以前年度净损益*剩余持股比例*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以前年度净损益*剩余持股比例*90%) 投资收益(处置期净损益*剩余持股比例)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投资日至处置日所有者权益变动*剩余持股比例) 4、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后,未来期间应当按照准则规定计算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及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份额。二、合并财务报表中 1、对于剩余股权按照处置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剩余股权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剩余股权比例*子公司净资产) 投资收益 2、抵消个别报表中的处置收益(以前年度已计入合并报表中的权益收益) 借:投资收益(以前年度损益*处置比例) 贷:未分配利润 3、以前年度计入合并报表资本公积的权益变动,重分类至投资收益。 借:资本公积(投资日至处置日期初的其他权益变动*处置比例) 贷:投资收益

权益法与成本法区别

权益法与成本法区别如下:1、概念不同。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的实际成本计价的方法。该方法要求当企业增加对外长期投资时才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权益法是指投资企业以初始投资成计量投资后,根据持有期内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按照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调整投资账面价值的方法。2、适用范围不同。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u301c50%;成本法适用情况是对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3、对投资收益的处理不同。成本法理解成收付实现制,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增加或减少了投资,不然一般不会调整。权益法理解成是权责发生制,只要被投资企业年终有了利润,不管其分不分,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额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当然如果和联营、合营企业有内部交易的话还要抵消。具体会计处理不同如下:1、成本法。成本法下,被投资方宣告现金股利是投资前的;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成本法下,被投资方宣告现金股利是投资后的;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成本法下,实现净利润或净亏损不做会计处理。2、权益法。权益法下,被投资企业宣告分配投资前的现金股利;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权益法下,被投资企业宣告分配投资后的现金股利;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净亏损);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或作相反分录)。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长期股权投资什么时候用成本法什么时候用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投资单位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采用成本法。这里说的控制,并不一定是控股50%以上,采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只要实质上是投资单位话语权较大,则属于控制。投资单位对被投资单位能够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也可以这样理解:成本法是用来核算自己家的东西,权益法用来核算不是自己家但是和自己有关联的东西。利险并存获取经济利益,并承担相应的风险。长期股权投资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可以通过分得利润或股利获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如被投资单位生产的产品为投资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在市场上这种原材料的价格波动较大,且不能保证供应。

长期股权投资中的权益法是什么?

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1,在确认投资成本时,如果取得成本大于应享份额(按持股比例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不调整投资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贷:某资产(如银行存款)反之则调整,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贷:某资产(如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2,收到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本单位投资之前实现的利润分红时,会计分录: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3,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会计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发生亏损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足冲减时,冲减长期应收款,超过按持股比例应承担的部分一般不承担责任,如果事先约定承担责任时,超过部分做预计负债(贷方)处理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什么情况下使用购买法权益法?

  我们先了解一下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资金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帐面价值进行调整。由此可以看出,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价值和以初始投资成本的价值是不一样的。通俗地讲,当投的初始成本大于可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份额的,这部分差额不调整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当投的初始成本小于可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份额的,视为被投资企业对我们的让步或其他目的,确认为营业外收入,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付出的资金与得到股份的差额)在被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按享有的被投资企业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借: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由此长期股权投资的原始成本已经增加贷:投资收益取得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需要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当被投资企业发生净亏损,投资企业需要将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价值不断减记至零为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时投资企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司(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例:甲公司2009年1月1日,以860万元购入B公司40%普通股权,并对B公司有重大影响,2009年1月1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款项已以银行存款支付。 甲公司会计分录如下: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成本)860    贷:银行存款        860(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时投资企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司(成本)(份额)     贷:银行存款等 (支付的全部价款)        营业外收入(差额)例:甲公司2009年1月1日,以760万元购入B公司40%普通股权,并对B公司有重大影响,2009年1月1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款项已以银行存款支付。  甲公司会计分录如下: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成本) 800   贷:银行存款        760       营业外收入       40

怎么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权益法核算: 取得时: 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 贷:银行存款, 营业外收入(差额), 持有期间: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 被投资单位以后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或成本, 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相反分录), 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以计提的减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或借记), —其他权益变动(或借记) 应收股利(尚未领取),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或相反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

你好,我来回答你的这个问题:首先,你的问题1,是你有两个概念性的问题给混淆了,即:A,形成并确认为权益法核算时点上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B,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后续计计量的核算,混淆了以上A、B两个概念后,就引起了你的这些疑惑。下面我分别给你点析一下:A的形成有两种情况:即持股比例上升(追加)形成的权益法和持股比例下降(减少)形成的权益法,这两种方法的方式形成的权益法,其核算的原理是一致的。我们知道权益法核算,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投资时点上,要进行投资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较的,享有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时,作为被投资单位的让步,我们就得将差额作为“营业外收入”,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如果反之(即小于),我们并不调整,而应视为“商誉”的。一旦确认后,我们将以此作为账面价值作为历史成本,在后续期间持续的持续的核算下去了,就没有公允价值的问题了,所以,只有在形成权益法的那一时刻,那一时点上,才会用到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就是为了比较。那么以后期间的持续核算那就是B,B的核算原则,就是盯住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即可。所以说公允价值只是认一个点上的,那就是形成权益法那个时刻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关于你(1)、(2)的问题,则是我上面所说到的A有情况形成的两原因,对其进行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时的不解或疑惑:但从你的表述中看得出,你理解的很乱。我给你点拨一下,总的原则思路与总的原则:由于分次投资最终形成权益法,但最初的是成本法,二者的计量依据不同,是无法进行直接加减合并的,必须要在同一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形成同一口径的数据之后,才能合并出在形成权益法那个时点上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所以就得必须将原持有部分按权益法进行调整,(即此时可认为是自始就是权益法),这样的话对于那部分原始的,也就符合了权益的初始确认条件,即对原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在当初投资时点上的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确定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否存在有商誉及多少的问题,这时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额与追加额才能合并,同时确认原投资部分在持有期间因调整而形成的差额部分分别视情况,计入到留丰收益,资本公积等。你的以上问题,我就回答的差不多了,对你的理解一定会有帮助的。如还有问题,可以继续!

什么叫权益法?

问题一:什么是权益法核算 按照被投资单位的权益变动而调整我方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问题二:什么是权益法?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高顿网校为您解答: 权益法是指投资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在持有该投资期间,投资企业应根据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该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经证书网络教育领导品牌,高顿财经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高顿网校、公开课、在线直播、网站联盟、财经题库、高顿部落会计论坛、APP客户端等平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的服务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高顿网校将始终秉承成就年轻梦想,开创新商业文明的企业使命,加快国际化进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财经网络学习平台!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问,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平台提问! 问题三: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 一、适用范围不同: 1.成本法适用的范围(注意变化的部分) (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旧准则不同) (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适用的范围 (1)共同控制;(2)重大影响。 两种方法的比较: 成本法注重的是初始投资成本,受资企业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一般不做调整。 权益法注重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只要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了,投资企业也随之进行调整。 二、核算不同: 投资单位采用成本法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受被投资单位盈亏和其他权益变动的影响。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相应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受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需要根据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的。只要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就要相应的进行调整。所以在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的时候,所有者权益的留存收益增加了,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要调增,确认投资收益,发生亏损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的时候,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了,所以要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确认应收股利。 (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以支付的现金、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二)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举例:A 公司购买B 公司股票,每股购买价格为5.1 元,购买了 100 万股,又支付了3 万元的税费。 初始投资成本=5.1*1000000+30000=5130000 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 企业 5130000 贷:银行存款 5130000 如果购买价格5.1 元中含有B 企业已经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的0.1 元股利的处理 举例:A 企业在 07 年 2 月 15 日购买B 企业的股票,B 企业已在 1 月 15 日宣告分派股利,每股0.1 元,以 2 月28 日股东名册为准。  0.1 元股利是B 企业06 年赚取的收益,所以B 企业将这部分股利加入到A 企业的购买价格里。0.1 元的股利A 企业不能作为初始投资 成本,应作为应收股利处理。 初始投资成本=(5.1-0.1)*1000000+30000=5030000 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 企业 5030000 应收股利 100000 贷:银行存款 5130000 对于购买价格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股利,应作为应收股利处理,不能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应收股利 100000 (三)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两种不同情况的处理) 举例:A 企业向B 企业投资,07 年2 月 15 日购买B 企业股票,B 企业07 年2 月28 日宣告分派股利,因为B 企业发放的是06 年的股 利,2 月 15 日A 企业在购买股票时未支付这部分款项,所以应该冲减投资成本。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举例:06 年 1 月 1 日,A 对B 投资。06 年 12 月31 日B 企业宣告净利润 10 万元(A 企业不做账务处理),07 年 1 月 15 日宣告分派6 万元的股利,07 年宣告分派的股利是......>> 问题四:投资权益法指的是什么?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投资权益法这种核算方法可以体现出投资的本质,核心是将股权投资理解为投资方在被投资单位拥有的净资产量,被投资方实现净利润、出现亏损、分派现金股利、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都会引起投资方净资产量的相应变动。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问题五:什么是权益法,可以通俗的解释一下吗 权益法可以称为长期股权投资中的权责发生制,只要是被投资企业实现的损益无论投资企业是否真正已经根据持股比例享受均需要在投资企业该项资产的会计核算中体现。 成本法可以称为是长期股权投资中的收付实现制,只有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利润作为股利实际分配给投资方或是发生了非暂时性亏损需要计提减值才做账面调整,否则不做调整。 问题六:什么是成本法核算?什么是权益法核算?他俩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时候用成本法什么时候用权益法? 都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权益法核算对投资企业达到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成本法核算达到控制的。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中成本法和权益法的主要区别主要体现在被投资方实现净利润、被投资方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收到现金股利、被投资方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时的处理等。 1.在取得投资时 (1)成本法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2)权益法下,要考虑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当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大小 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当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当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那么差额部分要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2.被投资单位实现损益时: (1)成本法下不做处理; (2)权益法下: ①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②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 (1)成本法下: 应该确认为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2)权益法下: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或成本 4.收到现金股利时: 成本法和权益法下均为: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5.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1)成本法下不做账务处理; (2)权益法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或相反分录。 6.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变动 (1)成本法下不做账务处理; (2)权益法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 或相反分录。 问题七:什么是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其主要相同点和区别是: 一: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成本法的成本是实际支付的相关的费用,税金用其他必要的支出. 权益法的成本是采用实际的成本与可享有的企业的可辩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高低来确定的. 二:宣布的股利应该计入的科目: 相同点:如果是在取得后宣告得到的取得前的现金股利的分配时,成本法和权益法均应冲减成本. 不同点: 成本法应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则应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权益法中股票股利只计入备查薄) 三:取得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在利润或净亏损: 成本法不处理 权益法下则把利润确认为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亏损则反之. 四: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成本法不处理 权益法则是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另一方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投资收益 成本法是将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视为两个独立的法人,两个会计主体。投资企业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只有当投资企业的成本变动时,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所以,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时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属于投资时垫的,实质上是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因此,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始终反映的是投资企业的投资成本。成本法就是重成本、轻权益,更好地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和收付实现制原则。 权益法是将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视为同一个整体,一个会计主体。投资企业始终站在整个集团的立场上,无论是初始投资时或者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时、以及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均引起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享有的权益变动,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始终能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享有的权益,所以,权益法重权益、轻成本,更好地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 问题八:什么是权益法?和成本核算法? 权益法是根据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而变动长期股权矗资的账面价值 成本法不考虑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只在被投资单位分配股利时增加投资收益或冲减投资成本 问题九:何为简单权益法?购买法的权益法和完全权益法? 简单权益法亦称完全权益法,简单权益法在理论上是复杂权益法的简化,既不需要摊销购买时投资的公允价值与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不需要扣除内部交易形成的未实现损益。 个别报表上的重大影响共同控制类型的权益法属于完全权益法,合并报表中对子公司的合并采取购买法权益法,完全权益法和购买法差别在于后者不考虑之间的内部交易。就是在长投那一章的权益法题目中要用完全权益法,但是在合并那里,如果把子公司的投资从成本法调到权益法,那里的题目中就不用消除内部交易,用的是购买法。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 适用范围不同: 成本法:适用情况是对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u301c50%。 对投资收益的处理不同: 成本法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收付实现制,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增加或减少了投资,不然一般不会调整。权益法对应地可以理解成是权责发生制,只要被投资企业年终有了利润,不管其分不分,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额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当然如果和联营、合营企业有内部交易的话还要抵消。

成本法和权益法什么意思?

成本法,是指投资按成本计价的方法。 投资持有期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随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变动。适用范围: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即权益法适用于:  (1)对联营企业投资;  (2)对合营企业投资。

权益法下购入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的相关费用如何处理

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发生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计入初始投资成本。非合并长期股权投资中发生的评估费、律师费、审计费等中介费用应计入管理费,收购过程中发生的必要的手续费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本专业涵盖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小型企业的各类股权投资,包括购买股票等股权投资。小型企业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根据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核算。小型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没有共同控制且对被投资单位没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被投资单位有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扩展资料:一、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实际成本作为投资成本。1、以现金方式购进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的总价款(包括已支付的税费及其他有关费用)作为投资成本。实际支付价格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按照实际的价格减去已宣告但尚未获得现金股利后的差异,作为投资的实际成本,借记,根据大量的现金股利宣告但尚未收到,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格、信贷“银行存款”科目。2、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以实际成本作为各方确认的投资价值,并从“实缴资本”等科目借方贷记。二、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1、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一般应当保持不变。2、在股权持有期间,企业应当在被投资方宣布支付现金股利或者利润时确认投资收益。按被投资单位申报支付的属于企业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应收股利”账户,贷记“投资收益”账户。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应收股利”账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期股权投资

什么时候将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核算?成本法是什么?权益法又是什么?

一、成本法和权益法适用范围 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成本计价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按照持股比例是确定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主要依据。 投资者持有被投资企业表决权资本份额 对投资者的影响 会计处理方法 少于20% 无重大影响 成本法 在20%于50%之间 重大影响 权益法 超过50% 控制 成本法、合并会计报表 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成本法的适用范围一是企业持有的对子公司投资;二是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两类:一是对合营企业投资;二是对联营企业投资。二、成本法转权益法 1、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的,在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应区分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新增长期股权投资两部分分别处理: 首先,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与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前者大于后者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前者小于后者的,根据其差额分别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留存收益。 其次,对于新取得的股权部分,应比较追加投资的成本与取得该部分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前者大于后者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前者小于后者的,根据其差额分别调整增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和当期的营业外收入。进行上述调整时,应当综合开考虑与原持有投资和追加投资相关商誉或计入损益金额。 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追加投资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属于在此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的,一方面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追加投资当期期初按照原持股比例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应调整留存收益,对于追加投资当期期初至追加投资交易日之间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应计入当期损益;属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者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情况下,首先应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在此基础上,应当比较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属于投资成本小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应调整留存收益。 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因处置投资导致转变为权益法核算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一方面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扣除已发放及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和利润)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留存收益,对于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投资之日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享有的份额,调整当期损益;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后,未来期间应当按照准则规定计算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及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份额。

权益法与成本法的区别,最好能举例说明??

区别一:适用范围成本法是两头,权益法是中间。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u301c50%。成本法:适用情况是对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二是对“四无”企业,“四无”企业,即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公允价值 不能可靠计量。这种情况一般是买了少量的非上市公司股份,占20%以下,这些股份是非流通的, 在公开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而公允价值可以可靠计量的,则要依照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准则来处理。比如:一个企业在二级市场上买了点股票,当然不能按长期股权投资来处理了。区别二:对投资收益的处理成本法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收付实现制,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增加或减少了投资,不然一般不会调整。 权益法对应地可以理解成是权责发生制,只要被投资企业年终有了利润,不管其分不分,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额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当然如果和联营、合营企业有内部交易的话还要抵消。成本法会计处理:被投资单位宣告或派发股利时宣告时:借:应收股利货:投资收益收到时:借:银行存款货:应收股利权益法会计处理: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一损益调整货:投资收益收到分红时:借:银行存款货:长期股权投资一损益调整被投资单位分红时,资金从公司流向了股东,即被投资公司的净资产减少,而权益法的本质是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要反映企业在被投资企业享有份额的价值,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减少,那企业享有的份额的价值相应地也减少,所以这里又要贷记一笔损益调整。)合并报表的时候,一般来说都是以成本法为基础,因为要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一般都是能够实施控制的,这种情况下都是成本法。中级会计

共同控制后续计量怎么会是权益法?

如果是控制,确实是成本法,但是注意共同控制不属于控制。控制仅仅是投资方控制了被投资方的生产经营决策,但是共同控制是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投资方共同控制了被投资方的生产经营决策,自己可以对被投资方进行控制,其他方也可以,自己没有绝对控制,因此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共同控制时与重大影响是一样的需要采用权益法核算。

权益法下分配现金股利分录是什么?

权益法下分配现金股利分录: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股利。成本法下分配现金股利分录: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股利。权益法(Equity method):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权益资本中所占比例计价的方法。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时,除增加、减少因股权影响长期股权投资而引起的账面价值的增减变动外,被投资企业发生利润或亏损,相应要增加或减少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根据这一方法,投资企业要按照其在被投资企业拥有的权益比例和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变化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使用这种方法时,投资企业应将被投资企业每年获得的净损益按投资权益比例列为自身的投资损益,并表示为投资的增减。如果收到被投资企业发放的股利(不包括股票股利,下同),投资企业要冲减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当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经营活动有重大影响能力时采用的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即长期股权投资账户随着投资公司在被投资公司中权益变动而加以调整,真实反映在被投资公司所拥有权益的一种方法。国际上一般在投资比例达到或超过20%或50%时,采用权益法。在权益法下,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就是在被投资企业税后利润中按其持有被投资企业发行在外股份的比例应分得的数额,而不管被投资企业是否以股利形式分配利润。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权益法下分配现金股利分录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采用权益法下,公司分红应计入什么?

在权益法下,被投资企业向投资方分红,宣告时投资方应当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成本法:在被投资方实现净利润时不做会计处理。被投资方宣布分配股息红利时。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公司分红是股份公司在赢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投资者的红利。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分红是将当年的收益,在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等项目后向股东发放,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红,而优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红。股份公司只有在获得利润时才能分配红利。分红,亦称利润分享,即分配红利的简称。1899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分红会议”中指出:“分红是指企业单位提拔一定比例的盈利,分配给该企业单位一般被雇员工的报酬,此种报酬按自由协约的计划,事先订定提拔的比率。比例一经决定,即不得由雇主变更”。美国芝加哥大学罗勃·桑纳德教授对分红定义为:“所谓分红,简言之,是指受雇员工在其正常薪资之外,分配一部分雇主所得的利润而言”。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2015

您好,会计学堂晓海老师为您解答一、适用范围不同: 1.成本法适用的范围(注意变化的部分) (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旧准则不同) (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适用的范围 (1)共同控制;(2)重大影响。 两种方法的比较: 成本法注重的是初始投资成本,受资企业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一般不做调整。 权益法注重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只要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了,投资企业也随之进行调整。 二、核算不同: 投资单位采用成本法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受被投资单位盈亏和其他权益变动的影响。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相应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受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需要根据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的。只要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就要相应的进行调整。所以在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的时候,所有者权益的留存收益增加了,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要调增,确认投资收益,发生亏损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的时候,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了,所以要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确认应收股利。 (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以支付的现金、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二)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举例:A 公司购买B 公司股票,每股购买价格为5.1 元,购买了 100 万股,又支付了3 万元的税费。 初始投资成本=5.1*1000000+30000=5130000 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 企业 5130000 贷:银行存款 5130000 如果购买价格5.1 元中含有B 企业已经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的0.1 元股利的处理 举例:A 企业在 07 年 2 月 15 日购买B 企业的股票,B 企业已在 1 月 15 日宣告分派股利,每股0.1 元,以 2 月28 日股东名册为准。 0.1 元股利是B 企业06 年赚取的收益,所以B 企业将这部分股利加入到A 企业的购买价格里。0.1 元的股利A 企业不能作为初始投资 成本,应作为应收股利处理。 初始投资成本=(5.1-0.1)*1000000+30000=5030000 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 企业 5030000 应收股利 100000 贷:银行存款 5130000 对于购买价格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股利,应作为应收股利处理,不能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应收股利 100000 (三)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两种不同情况的处理) 举例:A 企业向B 企业投资,07 年2 月 15 日购买B 企业股票,B 企业07 年2 月28 日宣告分派股利,因为B 企业发放的是06 年的股 利,2 月 15 日A 企业在购买股票时未支付这部分款项,所以应该冲减投资成本。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举例:06 年 1 月 1 日,A 对B 投资。06 年 12 月31 日B 企业宣告净利润 10 万元(A 企业不做账务处理),07 年 1 月 15 日宣告分派6 万元的股利,07 年宣告分派的股利是06 年赚取的收益,应确认为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注意两个例子的不同:投资赚取的应计入投资收益,不是投资赚取的应冲减投资成本。 (一定要注意)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 举例:06 年 1 月 1 日投资,被投资企业06 年赚取 10 万元,07 年分了 6 万元,07 年 12 月31 日进行处置,以11 万元卖出,原来投资 为 10 万元。 借:银行存款 11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 投资收益 1投资赚取的应计入投资收益 如果07 年2 月 15 日投资了10 万元,07 年2 月28 日分派6 万元股利,股权比例为 10%,将得到0.6 万元的股利。07 年 12 月31 日以 11 万元卖出。分得的0.6 万元的股利不是因投资而赚取的,所以应冲减投资成本,即投资的账面价值=10-0.6=9.4 万元,投资收益= 11-9.4=1.6 万元 借:银行存款 11 贷:长期股权投资 9.4不是投资赚取的应冲减投资成本。 投资收益 1.6 如果投资还计提了减值准备,应将减值准备予以转出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如果是投资损失,应借记“投资收益” ) 处置时,要将处置收入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比较,账面价值是指账面余额减去减值准备. 三、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要考虑“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要增加长期股权投资,两者的差额计入 “营业外收入”。 举例:A 向B 企业投资,B 企业的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为 100 万元,A 占有表决权股份的30%。 (1)A 如果投资了30 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 贷:银行存款 30 (2)A 如果投资了35 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35 贷:银行存款 35 (大于所占的份额,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 (3)A 如果投资了25 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25 贷:银行存款 25 借:长期股权投资 5 贷:营业外收入 5 ↓ 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 注意:新准则规定接受捐赠记入“营业外收入” (二)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 受资企业的净利润变动,投资企业的投资也随之调整 (注意) 举例:A 向B 投资,年末B 企业获利 10 万元,A 占30%股份,做如下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 贷:投资收益 3 如果年末B 企业为亏损,应做相反分录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如果下一年B 企业分派股利6 万元,因A 占30%,所以分得1.8 万元股利 借:应收股利 1.8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8 (三)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比如:受资企业资本公积变动了,投资企业的投资也变动。B 企业资本公积增加20 万元,A 企业做如下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损益变动 6 (20*3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 老师此处出现口误,正确如上分录。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举例:A 企业以40 万元将此股权卖出,其他条件见上面叙述。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35+3-1.8+6=42.2 万元 借:银行存款 40 投资收益 2.2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5 -损益调整 1.2 -其他损益变动 6 如果是以50 万元卖出,就有投资收益=50-42.2=7.8 万元 借:银行存款 5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5 -损益调整 1.2 -其他损益变动 6 投资收益 7.8 需要注意的是,还应同时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 科目。 四、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一)长期股权投资减值金额的确定 期末应该进行减值测试,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如果账面价值低于可收回金额,应该计提减值准备。 注意: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一经确认不得转回(防止肆意调节利润)【07 年新变动的考点,需要特别注意。】 (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欢迎点我的昵称-向会计学堂全体老师提问

何为简单权益法?购买法的权益法和完全权益法?

简单权益法亦称完全权益法,简单权益法在理论上是复杂权益法的简化,既不需要摊销购买时投资的公允价值与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不需要扣除内部交易形成的未实现损益。个别报表上的重大影响共同控制类型的权益法属于完全权益法,合并报表中对子公司的合并采取购买法权益法,完全权益法和购买法差别在于后者不考虑之间的内部交易。就是在长投那一章的权益法题目中要用完全权益法,但是在合并那里,如果把子公司的投资从成本法调到权益法,那里的题目中就不用消除内部交易,用的是购买法。

什么叫做权益法

权益法:是适用于长期股权投资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根据这一方法,投资企业要按照其在被投资企业拥有的权益比例和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变化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使用这种方法时,投资企业应将被投资企业每年获得的净损益按投资权益比例列为自身的投资损益,并表示为投资的增减。如果收到被投资企业发放的股利,投资企业要冲减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

权益法和成本法账务处理的区别是什么?

权益法和成本法账务处理的区别是记账方向和科目不同。

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这种核算方法可以体现出投资的本质,核心是将长期股权投资理解为投资方在被投资单位拥有的净资产量,被投资方实现净利润、出现亏损、分派现金股利、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都会引起投资方净资产量的相应变动。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1)采用成本法核算:  取得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  贷:银行存款  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实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  应收股利(尚未领取的)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  (2)采用权益法核算:  取得时:  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  贷:银行存款  营业外收入(差额)  持有期间: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  被投资单位以后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或成本  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或相反分录)  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以计提的减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或借记)  ——其他权益变动(或借记)  应收股利(尚未领取)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或相反分录)[

为什么具有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就用权益法?

长投的核算是按控股比例来的,两头用成本法,中间用权益法,也就是不具有重大影响、实际控制和具有实际控制权时这两种情况都用成本法,而中间的控股比例,也就是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情况,都要用权益法。 不具备重大影响时(一般控股比例小于20%),用成本法是因为你对被投资的企业没有重大影响,因此你的长投账面价值不必也不能跟着被投资企业的损益表来跑; 而实际控制时,却也要用成本法,这是新准则相对于旧准则修改的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旧准则是用权益法核算的)。这是因为对被投资公司已经有了实际控制权,相当于已经形成了母子公司关系,这时由于投资公司与被投资公司关系紧密,如果使用权益法的话,母公司长投的账面价值要随子公司损益表来调整,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也要相应随子公司的净利润来调整,这样非常容易造成利用调节子公司报表来操纵利润,于是新准则为了规避这种情况的发生,规定了要用成本法核算; 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情况,需要用权益法,就很好理解了,因为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有重大影响,因此投资公司的报表需要反映被投资公司的情况,所以用权益法来核算,让投资公司的长投和投资收益可以跟着被投资公司的利润表跑。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分录

1、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分录: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贷:银行存款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二、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初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企业按享有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借记“应收股利”科目,不记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三、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按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借/贷:投资收益(按其差额)2、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分录:一、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二、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贷: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差额)三、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借: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以计提的减值)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损益调整(或借记)——其他综合收益(或借记)应收股利(尚未领取)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借:其他综合收益贷:投资收益(或相反分录)扩展资料: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投出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包括购入的股票和其他股权投资等。二、小企业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应当视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小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通常情况下,小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的20%以下,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三、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实际成本作为投资成本。(一)以现金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投资成本。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后的差额。作为投资的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金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等科目。四、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账务处理。(一)采用成本法核算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一般应当保持不变。(二)股权持有期间内,企业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投资收益。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属于应由本企业享有的部分。借记“应收股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息”科目。五、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账务处理。(一)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应根据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二)股权持有期间,企业应于每个会计期末,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如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企业应按应事有的份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如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则应作相反分录,但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减记至零为限。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应收股息”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分得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息”科目。六、小企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实际取得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记“应收股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核算的基本概念及其核算要点

期股权投资权益法  (一)权益法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核算使用的明细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XX公司(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权益法核算   1、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其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XX公司(成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2、损益调整  (1)1.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比如,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相对于被投资单位已计提的折旧额、摊销额之间存在差额的,应按其差额对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进行调整,并按调整后的净损益和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损益。在进行有关调整时,应当考虑具有重要性的项目。   3、超额亏损的确认  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在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时,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处理 。  (1)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2)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足以冲减的,应当以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账面价值为限继续确认投资损失,冲减长期应收项目等的账面价值。  (3)经过上述处理,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企业仍承担额外义务的,应按预计承担的义务确认预计负债,计入当期投资损失。  4、其他权益变动   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  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借:长期股权投资—XX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借)

长期股权投资使用权益法怎么做会计分录?

您指的是哪个步骤的核算呢?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核算方法归纳: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应当分别“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进行明细核算。1.“成本”明细科目的会计处理(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该部分差额,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2.“损益调整”明细科目的会计核算(1)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经调整的净利润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注意问题:①确认投资损益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进行调整后加以确定。即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以及以投资企业取得投资时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等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的影响。相对于被投资单位已计提的折旧额、摊销额之间存在差额的,应按其差额对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进行调整,并按调整后的净损益和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损益。在进行有关调整时,应当考虑重要性项目。②内部交易的抵销投资企业在采用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时,应抵销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该未实现内部交易既包括顺流交易也包括逆流交易。其中顺流交易是指投资企业向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出售资产,逆流交易是指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向投资企业出售资产。当该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体现在投资方或其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持有的资产账面价值中时,相关的损益在计算确认投资损益时应予抵销。逆流交易:对于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向投资企业出售资产的逆流交易,存在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情况下(即有关资产未对外部独立第三方出售),投资企业在采用权益法计算确认应享有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损益时,应予抵销。投资企业对外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长期股权投资及包含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资产账面价值进行调整,抵销有关资产账面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相应调整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例题]甲企业于20×7年1月取得乙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假定甲企业取得该项投资时,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20×7年8月,乙公司将其成本为300万元的某商品以5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甲企业,甲企业将取得的商品作为存货。至20×7年资产负债表日,甲企业仍未对外出售该存货。乙公司20×7年实现净利润为1600万元。甲公司在按照权益法确认应享有乙公司20×7年净损益时,应进行以下会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600-(500-300)×20%]280贷:投资收益280或者: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600×20%)320贷:投资收益320借:投资收益(200×20%)40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40进行上述处理后,投资企业有子公司,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因该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体现在投资企业持有存货的账面价值当中,应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进行以下调整: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40贷:存货40假定在2008年,甲企业将该商品对外部独立的第三方出售,因该部分内部交易损益已经实现,甲企业在确认应享有乙公司2008年净损益时,应考虑将原来未确认的该部分内部交易损益计入投资收益,即应在考虑其他因素计算确定的投资收益基础上调整增加40万元。[例题]甲企业于2008年1月取得乙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假定甲企业取得该投资时,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时仅有一项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相等,除此以外,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该无形资产原值为1500万元,已计提折旧500万元,乙公司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摊销;甲公司预计该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甲公司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摊销。2008年8月,乙公司将其成本为600万元的商品以10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甲企业,甲企业取得商品作为存货,至2008年资产负债表日,甲企业仍未对外出售该存货,乙公司2008年实现的净利润为3200万元。不考虑所得税影响。2008年记入“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的金额为()。A.610B.510C.640D.700[答案]B[解析]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200-400-(2000/5-1500/10)]×20%=510贷:投资收益510顺流交易:对于投资企业向其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出售资产的顺流交易,在该交易存在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情况下(即有关资产未对外部独立第三方出售),投资企业在采用权益法计算确认应享有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损益时,应抵销该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影响。[例题](例7-15)甲企业持有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20%,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20×7年,甲公司将其账面价值为300万元的商品以5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公司。至20×7年资产负债表日,该批商品尚未对外部独立第三方出售。假定甲企业取得该项投资时,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两者在以前期间未发生过内部交易。乙公司20×7年净利润为1000万元。采用权益法计算确认投资损益时甲企业应当进行的会计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000-(500-300)]×20%}160贷:投资收益160甲企业如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该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在个别报表已确认投资损益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调整:借:营业收入(500×20%)100贷:营业成本(300×20%)60投资收益40应当说明的是,投资企业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无论顺流交易还是逆流交易产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属于所转让资产发生减值损失的,有关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不应予以抵销。(2)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自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未超过已经确认的投资收益,应抵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已经确认的损益调整的部分应视同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击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未超过已经确认的损益调整的部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差额][例题]A公司于2008年1月2日以银行存款9000万元取得B公司40%的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2008年1月1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0000万元,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时仅有一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相等,除此以外,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该固定资产原值为20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0万元,B公司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A公司预计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A公司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为8年,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无内部交易。2008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为1000万元。(1)2008年1月2日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9000贷:银行存款90009000>20000×40%=8000(2)2008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为1000万元。假定双方未发生任何内部交易调整后的净利润=1000-(4000÷8-2000÷10)=700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700×40%=280贷:投资收益280(3)如果2009年B公司宣告发放股利600万元。借:应收股利600×40%=240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40如果2009年B公司宣告发放股利800万元。借:应收股利800×40%=320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700×40%=280长期股权投资—成本100×40%=40(3)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企业存在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项目以及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情况下,在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时,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处理:①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②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足以冲减的,应当以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账面价值为限继续确认投资损失,冲减长期权益的账面价值。③在进行上述处理后,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企业仍承担额外义务的,应按预计承担的义务确认预计负债,计入当期投资损失。除上述情况,仍未确认的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的损失,应在账外备查登记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长期应收款预计负债被投资单位以后期间实现盈利的,扣除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应按与上述顺序相反的顺序处理,减记已确认预计负债的账面余额、恢复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投资收益。3.“其他权益变动”明细科目的会计处理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权益法包括哪些内容

(1)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50%以上)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20%以下)(2)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20%~50%)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

财务会计:长期股权投资中,什么时候用成本法,什么时候用权益法?区别?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投资单位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采用成本法。一、适用范围不同:成本法: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旧准则不同);权益法注重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只要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了,投资企业也随之进行调整。二、核算不同:投资单位采用成本法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受被投资单位盈亏和其他权益变动的影响。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受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需要根据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的。处理技巧正常情况下,投资企业的投资生效后取得的投资回报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二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而这两项获益数额往往并不一致,成本法核算的总规则是:当某项投资使得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出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部分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以前留存收益积累的无偿分享,应视为该项投资代价的减少,冲减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即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在以后年度再进一步进行初始成本冲减额的补充登记或转回。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到底如何区别?

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如下:1、工作的性质不同成本法主要是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人事部门负责招待领导的决策。而权益法则包含战略性的工作和事务性的工作,批准作用的组织、领导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2、职责不同成本法负责本单位财产物资的统一管理,每年进行一次财产清查,健全保管、领用、维护、赔偿、报废、报损以及人员调动交接制度,保证账物相符。而权益法负责组织编制本单位资金的筹集计划和使用计划,并组织实施。资金的筹集计划和使用计划要结合本单位的经营预测和经营决策以及生产、经营、供应、销售、劳动、技术措施等计划,按年、按季、按月进行编制。并根据企业的经济核算责任制将各项计划指标分解下达落实,督促执行。根据生产经营发展和节约资金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合理核定资金定额,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根据管用结合和资金归口分级管理的要求,拟定资金管理与核算实施办法,并组织有关部门贯彻执行。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应以取得时的成本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成本,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不包括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成本,具体应按以下情况分别确定。支付现金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支付的全部价款作为投资成本,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放弃非现金资产非现金资产,是指除了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以外的资产,包括各种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不含股权,下同),但各种待摊销费用不能作为非现金资产作价投资。这里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按以下原则确定:①以非现金资产投资,其公允价值即为所放弃非现金资产经评估确认的价值。②以非现金资产投资,如果按规定所放弃非现金资产可不予评估的,则公允价值的确定为:如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其公允价值;如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如该资产和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的,该资产的公允价值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的现值确定。③如果所取得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比所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更为清楚,在以取得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确定其投资成本时,如被投资单位为股票公开上市公司,该股权的公允价值即为对应的股份的市价总额;如被投资单位为其他企业,该股权的公允价值按评估确认价或双方协议价确定。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股权投资

cpa会计中的权益法、成本法、权益结合法、购买法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啊? 尤其是权益法和权益结合法、

权益法和成本发是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的两种方法。权益法是指对于对于能够实施重大影响或者共同控制的投资方而言,只要被投资公司实现利润就要投资收益,成本法是对于被投资公司具有控制权或者其对于被投资单位不具有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成本法,只要在被投资公司支付现金股利是才确认投资收益。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是针对企业合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而言。权益结合法,适用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而言,直接按照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过到合并财务报表中。购买法相当于将企业放在市场中进行买卖,适用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被购买方的资产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扩展资料:当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经营活动有重大影响能力时采用的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即长期股权投资账户随着投资公司在被投资公司中权益变动而加以调整,真实反映在被投资公司所拥有权益的一种方法。国际上一般在投资比例达到或超过20%或25%时,采用权益法。在权益法下,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就是在被投资企业税后利润中按其持有被投资企业发行在外股份的比例应分得的数额,而不管投资企业是否以股利形式分配利润。权益法的理论依据 即使被投资企业取得利润后未分派股利,被投资企业的股东权益毕竟增加了;权益法强调控股公司与附属公司之间的经济实质关系,即它们在会计上已经构成了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因此投资收益应在被投资企业发生利润或亏损时确认入账,而不需等到被投资企业实际支付股利时才予入账,这一做法更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及时地真实地反映公司在被投资公司所拥有的权益,就不能将附属公司支付的股利看作控股公司的投资收益,而应将它视为控股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部分变现,因而应是部分收回在附属公司的投资。采用权益法,能真实地反映投资公司在被投资公司权益中所占的实际份额,并可防止人为地操纵利润,但由于投资公司与被投资公司毕竟是两个独立的法人,权益法的处理与法律现实相悖,所以国外一般在投资企业能对被投资企业的股利方针施加举足轻重的影响时,才采用权益法。权益法可分为简单权益法与复杂权益法两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企业持有的对其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以及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适用范围:  (1)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  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  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①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大家在看

业财融合培训 业财融合培训 永高股份 钢铁 军工 股票 龙头股 概念股 数字货币 股票 股票停牌 货币 蓝筹股 股份 财务稽核 股改 同比增长率 Q1 同比增长率计算公式 什么是拐点 m1m2m3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