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

信用风险左偏还是右偏

偏态分布为统计学概念,即统计数据峰值与平均值不相等的频率分布。根据峰值小于或大于平均值可分为正偏函数和负偏函数,其偏离的程度可用偏态系数刻画。(苦了我这个大学概率论考了78,高数89的。线性代数98的人)下午,老师说:左偏分布(负偏态)中:mean(平均数)<median(中位数)<mode(众数)右偏分布(正偏态)中:mode(众数)<median(中位数)<mean(平均数)这个结论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不断地查资料看图,得到了以下解释(以右偏为例子):偏度本身是相对于均值左右数据的多少。右偏(尾巴一定是在右边),也就是说数据在均值左侧的数量较多, 所以为了达到所有数据于均值之差和为0, 应该存在较大的数与之平衡,所有分布图里有一个很长的右端的拖尾(就是右端必须存在很大的值)。既然均值左侧的数比较多 ,对比中位数左右两侧数一样多,则均值必在中位数的右侧(即这样围成面积才大于0.5)。 另外,右偏的图像围成面积为0.5的分界点应该在峰值点的右侧,所以中位数大于众数。所以就有众小于中小于均。运用到实际中: 金融行业中不同类型的风控企业他的偏态分布体现了他的战略体系和风控体系。传统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分布是—— 左偏分布 。因为他的经营模式是固定债权人, 低杠杆、低风险(利率低, 相比较 私募股权投资 等 )),表现出的偏态特征就是: (1)他的大部分数值集中在均值右侧——frequent small gains(频繁小幅收益), (2)同时有一个很长的左端拖尾(就是左端存在很大的值),信用风险(极端值)一旦出现会有非常大的损失——a few extreme losses. 当然描述性统计属于定量分析, 而几乎所有的定量分析都具有滞后性, 也就是说我们是根据样本分布找到总体参数,从而分析总体特征,这些特征都是滞后表现的。

浅析大数据背景下审计方式创新风险及对策论文

一、引言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被广泛普及,各个行业的电子信息数据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这些动辄达到数百TB甚至数百PB的海量数据被称为“大数据”。这些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具有大量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快速性(Velocity)、价值性(Value)等特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数据采集、分类、传输、储存、处理的方式,也促使了人们思维模式的转变。作为一次全新的技术革命,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会引发政府审计工作的重大变革。在大数据背景下,积极探索、创新审计方式方法,防范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风险,对于推动政府审计工作深化发展、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保障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5年9月5日,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指出:“要加快大数据部署,加快政府信息平台整合,着力推进数据汇集和发掘,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科学规范利用大数据,切实保障数据安全”。2015年12月8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要求“积极创新审计技术方法,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提高审计能力、质量和效率,扩大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适应大数据审计需要,构建国家审计数据系统和数字化审计平台,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大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单位数据与行业数据以及跨行业、跨领域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力度,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 国家审计机关充分认识大数据审计的优势,在“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金审”三期工程,建设审计数据信息平台,促进大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技术在审计实践中的运用,改变审计方式,提高审计效率,拓展政府审计的领域,促进政府审计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审计的局限性 传统的审计模式下,受到时间、办公地点的限制,审计人员主要采用手工查账或现场审计实施系统进行基础性的数据分析,并结合现场核对实物、调取相关资料等手段开展审计工作,但是受限于数据资源的匮乏、审计手段的单一等因素,传统审计存在以下局限性: 1.抽样审计方法存在一定风险 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和审计技术的限制,审计人员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审计资源完成审计任务,往往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部分样本进行审计,以对抽取的样本的审计结果作为整体的审计结果。然而,抽样审计存在其固有的缺陷。一方面,抽样的随机性难以掌握,审计人员由于自身的经验、技术水平、思维方式的不同,可能在抽样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好,导致抽样失去随机性,影响最终的审计结果; 另一方面,抽样审计结果与样本大小、抽样方式、样本类型等息息相关,但是对于这些抽样要素,目前均没有一个科学统一的标准,审计人员无法保证在抽样过程中是否遗漏了重要的审计证据,是否忽略了某些业务之间的关联性。因此,抽样审计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 2.数据分散、无法充分利用外部数据 在传统的审计组织模式下,审计业务部门一般划分为财政、金融、投资、社保、经济责任等科室,对于一个审计项目,通常由某一科室负责派出审计组,“单兵作战”开展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一般从获取被审计单位原始凭证、预算财务数据、业务往来资料等入手,从这些数据和信息挖掘有用的审计线索。由于各个行业、部门的数据尚未实现有效的整合和共享,审计人员在利用税务、工商、银行等外部数据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审计人员通过函证或者对账等手段从被审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获取审计证据时,取决于被询证单位的配合意愿和效率; 另一方面,不同部门的外部数据之间的一致性较差,在进行外部数据关联比对分析之间,审计人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转换。在有限的审计时间和审计资源下,利用外部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通常被视为一种辅助手段。 3.审计分析视角单一 在传统审计中,如何利用数据量大、格式繁多、不易识别、管理不便的非结构化数据是审计人员所面临的难题之一。相对于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是难以用数据库二维表结构来表达实现的数据集合,包括文本、图片、办公文档、图像、音频、XML、HTML等。在没有大数据技术支持下,传统审计思路是采用抽样或分类的方式对年度工作报告、公司 规章制度 、会议纪要等非结构化电子数据逐一的进行审计分析,这也无形中形成了数据之间的壁垒,分析视角的单一可能导致分析的局限性。另外,审计人员往往难以跳出企业内部业务、企业财务数据、审计项目的局限,很少去综合利用行业数据、各政府部门的数据,在更高层次和更深领域上汇总、归纳审计成果。 三、大数据背景下审计方式方法的转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审计工作的飞跃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科学、正确的将大数据大量化、多样化、快速化等特点与审计监督工作相结合,将云计算技术、网络技术与审计监督工作相结合,必将使目前的审计方式方法发生巨大的变革。 1.从抽样审计模式向总体审计模式转变 在大数据背景下,云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全部数据的采集、处理提供了条件,获取数据的难度更小、成本更低,审计人员可以采用收集和分析被审计单位所有数据(包括非结构化数据)的总体审计模式,规避抽样审计的风险。抽样审计会不可避免的损失非样本的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总体审计模式能够收集总体的所有数据,可以通过关联比对、数据挖掘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分析,从而发现隐藏在细节数据中的信息,避免遗漏重要的问题事项。同时总体审计模式使审计人员能够站在高处、从总体把握审计对象,进而从总体的角度发现以前难以发现的问题。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无论从“微观”,还是从“宏观”的视角,都能提高审计数据的可靠性、全面性,更好的满足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 在审计过程中,对于非结构化的数据,如会议纪要、财务报表附注等,审计人员进行统一的采集、归类、合并,运用搜索、抽取、文本挖掘等方式进行分析。比如: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议纪要、以前年度的审计报告、工作报告等电子数据进行分类梳理、挖掘分析,对重要信息进行检索,提高对文本类数据进行分析的效率,重点掌握被审计单位大额往来、重大经济决策、重大或有风险等财务状况,并跟踪被审计单位以前年度审计发现的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对图片、视频、音频等数据进行分析等。通过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合规性、有效性,掌握被审计单位的重大经济决策情况,发现违法违纪线索,确定下一步的审计重点。 2.从单一的审计方法向多维度的审计方法转变 在大数据背景下,审计人员可以运用各种先进的大数据分析处理方法手段,更精准的发现审计疑点,扩大审计覆盖面,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查询分析。审计人员主要利用SQL结构化查询语言语句进行查询,对数据进行计算、关联和分析。SQL语句最主要运用在多表连接和关联分析。比如说在商业银行审计中,审计人员重点关注银行贷款业务中是否存在循环担保现象,使贷款担保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发挥降低信贷风险、提高资产质量的作用。审计人员首先整理贷款发放明细表,设置“合同编号”、“信贷客户编号”、“合同金额”、“合同开始日”、“合同到期日”、“保证人编号”等字段,通过编写SQL语句,将贷款发放明细表进行自连接,通过语句Select distinct a.信贷客户编号,a.保证人编号 from dbo.贷款发放明细表 a join dbo.贷款发放明细表 b on a.信贷客户编号=b.保证人编号 join dbo.贷款发放明细表 c on b.信贷客户编号=c.保证人编号 and c.信贷客户编号=a.保证人编号 ,查询是否存在多个贷款主体之间循环担保的情况,针对筛选情况,进行审计延伸、取证。 多维分析。审计人员利用多维分析技术,以海量的数据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比如说在某市低保审计中,要分析低保人员的文化程度、劳动能力、健康状况、年龄结构、性别等信息,审计人员通过对该市低保人员的详细信息数据表,设置“性别”、“年龄层次”、“劳动能力”、“文化程度”等不同字段,建立多维数据集,对信息进行切片、切块、旋转、钻取等操作,重点关注既具备劳动能力又享受低保的人员的年龄结构、健康、文化程度等情况,从而把握总体,明确审计抽查延伸的重点和方向。 数据挖掘。审计人员对大量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进行抽取、转化、分析和模式化处理,从中发掘出隐藏的疑点和规律。通过离群点技术,可以发现明显偏离数据总体、不符合业务规律的数据,从而发现审计疑点; 通过聚簇分析,可以将数据按照相似特征归类,通过将当年数据与往年数据对比、当年各月数据对比,分析被审计单位数据的真实性; 通过序列分析,可以发现数据在时间或序列上的规律,发现审计数据之间的因果联系,比如对凭证号进行断号、重号、空号检查确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通过可视化技术,使数据的特征和规律更直观的展现出来。 3. 审计职能从揭露问题向揭露、抵御和预防并重转变 目前,政府审计主要关注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发现和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线索,对于带有宏观性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审计的对策和建议。传统审计往往反映的被审计单位过去的情况,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全新的技术手段使审计人员处理数据的效率大幅提升,处理数据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审计职能也从反映过去、揭露问题向揭露、抵御和预防并重转变。我国电子政务12个重点业务系统之一的金审工程目前在建设第三期,该工程主要目的是增强政府审计的抵御和预防功能。金审工程依托于大数据技术,实施“预算跟踪+联网核查”审计模式,逐步实现审计监督的“三个转变”,即“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通过建立数据库系统,广泛收集、整合、共享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数据,做到对整个宏观经济全面覆盖,经过大数据分析手段,对信息进行实时监测,找到异动数据,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规避风险。同时,大数据审计可以分析对相关领域长期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剖析,预测数据的趋势走向,发现某些潜在规律,为政府制定政策、改进方法、完善制度提供关键依据。比如审计人员可以归集来自税务部门、民政部门、社保中心等多个部门的数据,根据参保人员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等信息,建立参保人群数据模型并进行预测分析,推测出若干年后参保人群比例和构成,估算出未来社保基金将要面临的压力,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助力。 四、大数据审计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大数据审计方法的推行对政府审计带来了巨大乃至颠覆性的变革。同时,大数据也是一把利弊共存的双刃剑,在提高审计效率、革新审计方法、扩展审计职能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审计风险。 1.制度风险 目前,我国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尚不完善。近几年来,审计署多次印发大数据审计相关的指导性文件《数据审计指南》(审计发【2011】192号)、《信息系统审计指南》(审计发【2012】11号)、《ERP环境下的财务收支审计指南》(审计发【2014】101号)等,进一步指导和规范计算机数据审计行为,保障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但是现行审计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尚未体现大数据审计的内容,对于利用大数据审计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储存、分析的整个流程暂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只有建立了科学、健全、规范的法律法规作为审计人员依法审计的基础,大数据审计技术才能在政府审计中顺利的推广和应用。 2.数据安全风险 被审计单位、其他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中可能包含大量的个人隐私信息、政府敏感信息、商业秘密。审计人员采集的大数据在保管与使用中,可能由于人为管理、系统漏洞等原因导致数据遭到破坏或者数据泄露。比如由于安全防护不到位,攻击者利用系统漏洞进行攻击,窃取、破坏数据; 或者审计人员违规使用非专用设备处理、传输涉密信息导致信息泄露。一旦数据安全出现问题,将会产生严重的审计风险,直接影响到审计机关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3.数据质量风险 确保审计人员所获取的数据是高质量的,是进行大数据分析的前提。只有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审计机关得出的审计结果才是真实、有效的。一方面,在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过程中,可能由于被审计单位数据录入有误、不完整、数据库存在漏洞、人为修改数据等原因,导致数据的质量不高,影响数据分析的结果; 另一方面,由于被审计单位、各相关部门信息系统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不一致也会导致数据的低质量,给审计人员整理、分析数据带来一定风险。 对于大数据审计所带来的新的审计风险,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改进方法、防范风险、确保大数据技术在审计领域充分发挥作用。 1. 积极完善大数据审计的法律法规和业务规范 为了使大数据审计充分发挥其功效,首先要建立、完善一套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审计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确立大数据审计的合法性,使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有法可依; 其次,要有针对性的建立一套大数据审计指南,指导大数据背景下具体的审计思路、方法、流程; 最后,由于大数据涉及到海量的信息数据,其中可能含有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甚至国家机密,因此要构建政府审计规范与法律体系,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2.防范数据风险,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防范数据安全风险,要强化审计人员的数据安全意识,对审计人员加强保密意识宣传教育,建立健全保密工作制度。审计人员在采集、处理、储存和使用数据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和流程办理,加强用户数据访问权限、控制数据备份,防止数据的泄露和丢失。同时要防范网络攻击,对于可能的网路攻击,实施实时预警监测,阻止运行可能有病毒的软件和程序,严禁外部计算机接入数据中心服务器。 防范数据质量风险,审计人员在采集数据时应尽可能取得被审计单位的原始数据,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整理、转换,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审计过程中,要高度关注数据差错,大量不符合逻辑的数据差错可能就是审计重点问题和疑点所在。 3. 加强大数据专业分析人才的培养 在大数据时代,新型的审计工作对计算机审计人才有巨大的需求,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直接影响到大数据分析的质量和效率。为切实提高审计人才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加强对专业大数据分析人才的培养和锻炼,审计署至今已经举办了48期计算机审计中级水平培训,在夯实审计人员大数据分析的基础的同时,不断拓展审计人员的视野和技能。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精通计算机应用的审计人才队伍,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五、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政府审计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大数据技术在审计领域的运用创新了审计工作的方式方法,扩展了政府审计工作职能,但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审计风险。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只有高度重视大数据审计的风险,科学、合理的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才能使政府审计发挥好“免疫系统”和“经济卫士”的作用,为我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秦荣生.大数据时代的会计、审计发展趋势[J].会计信息化,2014(32):83-84. 2.丁淑芹.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变革研究[J].财会通讯,2015(22):106-108. 3.龙子午,王云鹏.大数据时代对CPA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的影响探究[J].会计之友,2016(8):112-114. 4.马德辉.基于大数据视角的政府审计探讨{J}.财会通讯,2017(1):85-87. 5.杨凯茜.浅谈大数据审计的特点及实现[J].财经界,2015(4):315-316. 6.沈晓白.论大数据给审计工作带来的风险与机遇[J].科技资讯,2015(2):240. 7.胡琦佳.大数据时代对政府审计的影响研究[D].沈阳:沈阳大学,2016,1-55. 8.钱希撼.大数据时代我国政府审计面临的挑战与应对[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15,1-36.

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

一、引言   (一)背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各行各业与国际规则的全面接轨,工程项目的竞争日益激烈,竞争对手也由;单纯的国内企业向拥有先进技术、规范管理和丰富资本的国际企业转变。同时,科技的发展和项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曰益增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风险损失也越来越重。因此,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成为有效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亟待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全面风险管理的提出项目风险是指可能导致项目损失的不确定性。美国学者Wideman.将其定义为:某一事件发生给项目目标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本文亦将风险定义为可能带来损失的不利影响,包括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和可能发生的损失程度。   随着人们对风险重视程度的提高,概率论、数理统计、决策树、仿真技术等风险管理方法被广泛研究与应用。近年来,由于对风险规律研究的曰益深入,人们发现工程项目管理作为系统而言,与其内外部环境相关联的各影响因素(包括投入资源的成本、数量,宏观经济环境等)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是动态发展的。而且,并非所有的影响因素都是可以在项目生命周期初期被完全识别的。这种错综复杂的局面使得简单的局部风险管理已经无法完全适应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基于上述原因,工程项目系统中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   (三)我国实施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从工程项目本身具有的特性角度而言,工程项目投资巨大、工期长,从其筹划、设计、建造到竣工后投入使用,整个过程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并且由此产生的风险损失金额巨大,后果严重。因此将工程项目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实施全局的、综合的全面风险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内在特性所决定的。   2.从工程项目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而言,无论是工程项目投资商、承包商、监理商,还是建筑设计商、供应商等,都面临着不可回避的风险。各利益主体都趋向于自身利益的化和风险的最小化,因此一项工程项目的实施就必须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利益与风险的分配与衡量问题,全面风险管理能够达到工程项目总体风险的最小化,实现不同利益主体风险人配的均衡状态,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3.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之中,建筑市场不成熟,行为不规范的问题比较严重。全面风险管理有利于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加以监控,保证工程项目中资金流、信息流与物流的顺畅流转。   4.近年来,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虽然有所增强,但尚无法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抗衡。特别是“入世”后,国内企业与拥有资金、技术和管理各方面优势的国际企业相竞争显得力量薄弱。如果国内企业仍不改变落后的风险管理状况,终将被淘汰。而全面风险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思想与方法,得到广泛的承认与应用,其在国内工程项目中的合理实施将缩小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在竞争中的差距,增强竞争能力。   二、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   (一)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与传统的局部、单向风险管理相区别,将项目概念、开发和实施三个阶段视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进化的过程,并在一系列战略目标下进行管理。这些战略目标也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这样一种流动的、弹性的环境下,将风险管理看作是和其他项目管理活动融为一体的,渗透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和每一项活动之中,有助于项目战咯目标的实现。   (二)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的来源与风险管理特点   1.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的来源工程项目风险的来源极为广泛,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英国学者J.H.M.Tah和v.Carr根据工程项目风险的内涵,建立符合工程项目国际化的风险层次结构图。   工程项目风险从总体而言可以分成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大方面。其中,外部风险包括经济风险、自然条件风险、政治风险和技术更新风险。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国内企业承担的工程项目地域范围不再仅仅局限在国内,国际工程项目日益增多,企业战略的制定延伸到全球区位层次。因此在分析内部风险来源时,不仅考虑区域风险而且要分析全球策略风险。全球策略风险可以理解为企业战略层面的风险分析,包括:咨询、建设、承包、设计、环境、公司财务、项目财务、定位、管理、预承包以及时间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区域策略风险也可以理解为项目或战术层次的风险,包括:劳动力风险、原材料风险、厂矿风险、施工现场风险以及分包商风险。   2.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特点   (1)依据工程项目特点选用风险管理方法。   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从项目的整体角度出发,是对工程项目总体风险的分析与控制。因此,全面风险管理是以工程项目的复杂性、规模、工艺程度,工程项目的类型以及项目所处的地域等因素为依据的。   (2)以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信息共享为条件。   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是以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信息共享为前提条件的,当信息流无法实现快速和有,效传递时,全面风险管理将很难实现。   (3)注重知识和经验的系统化和信息化。   虽然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从凭直觉、凭经验管理上升到理性管理方式,但是就全面风险管理的实际运行而言,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不仅包括对风险范围、规律的认识,还包括对风险的描述、处理和思维方式等。因此,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中非常强调知识和经验的及时总结,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并通过信息的传递加以确认和推广。   (4)与工程项目中的其他子系统紧密相关。   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包括战咯和战术两个层次的规划。它涉及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和方面,与项目管理的其他各子系统紧密相关。因此,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必须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工期管理、质量管理等融为一体。  三、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   对于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标准的意见。美田项目管理协会PMI在2000年版的PMBOK中将其分为6个阶段: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量化、风险处置、风险监控。实际工作中,一般认为全面风险管理包括五个相关阶段: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处置与风险监控。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强调,风险的管理过程是贯穿于项目全过程之中的,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管理与反馈过程。   (一)风险识别风险识别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横观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纵观项目建设的发展过程,将引起风险的极其复杂的失误分解成比较简单的、容易被认识的基本单元。从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找出因素间的本质联系。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抓住主要因素,并分析他们引起投入产出的严重程度。   风险识别通常包括两方面:风险识别过程的主体和内容。参与风险识别过程的主体比较广泛,包括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组、重要的持股人、主管风险处理的经理、项目规划人员以及风险负责人等等。在风险识别过程中,风险识别主体需要确定风险识别的内容,包括:风险类型、范围、影响因素、区域特点、分类以及项目所有权人等。   风险识别通常包括两个步骤:资料的收集与风险形势估计。近年来,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很大发展,许多科学的方法得以应用,包括:专家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幕景分析法等。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第一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就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测量,给定某一风险的概率。其主要目的在于评估和比较项目各种方案或行动路线的风险大小,从中选择威胁最少、机会最多的方案;加深对项目本身和环境的理解,寻求更多的可行方案,并加以反馈。   风险评估主要由专业的风险评估人员来完成,在掌握风险评估方法与工具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的日期、时间、进度、风险可能性等方面加以评估,对风险进行定量预测。风险评估是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中一个热点问题,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理论方法,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应用。风险评估方法包括:模拟法、主观概率法等。   (三)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由风险分析人员,通过对风险分析工具、技术以及风险表现类别的掌握,对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时间、风险的影响和损失、风险可能性、风险级别以及风险的可控性加以分析。目前风险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决策树法、模糊分析法、影响图表法等等。   (四)风险处置对项目进行风险处置就是制定并实施风险处置计划。其方法包括风险回避、风险自留、风险转嫁等等。对不同的风险可运用不同的处置方法或综合运用上述方法。风险处置由项目风险的处理人员来完成,包括对处理行为的确认、风险原因的分析、处置成本的控制、处置期间与处置后时间进度的安排等等。   (五)风险监控风险监控是对风险的监视与控制。其目的是核对策略与措施的实际效果是否与预见相同;寻找机会改善和细化风险处理计划;获取反馈信息,以便将来的决策更符合实际。风险的监控应是一个实时的、连续的过程。   风险监控由风险监控人员利用风险监控工具和技术进行,并对发现的或潜在的问题提出预警,及时反馈。   四、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组建强有力的项目风险管理班子人为竞争之本,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顺利实现,首要的问题就是建立高素质的项目管理班子。特别要指出的是,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班子的灵魂,其素质高低,决定着工程项目的成败。因此,项目经理一定要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能审时度势地做出决策,并且具有较高的风险管理水平,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现。   (二)熟悉国际规则,按照国际规则办事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国入世的顺利实现,使得国内企业只有遵守国际规则,按国际规则办事,才能够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特别是在海外工程项目中,按照国际规则运营,可以大大降低工程项目中的风险,例如合同风险等等。   (三)掌握先进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实现工程项目风险的信息化管理先进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人力、财力的节约,而且也可以通过合理规划与动态调整,实现工程项目风险的全面管理。例如,在项目管理中应用广泛的Projece Management就可以实现项目进度、资源等各方面的统筹安排,并可以随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动态调整,从而降低工程项目风险。   (四)合理利用金融工具分散风险由于工程项目风险中不仅包含可控风险,而且存在着大量的不可控风险,所以通过合理利用金融工具(如保险等)分散风险将是趋势所在。也就是通过增加承担项目风险的相关利益人,实现降低工程项目中单位个体风险的目的。   五、结论   本文对工程项目中全面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风险来源、特点及管理过程。以比较分析的方法,指出了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与传统项目风险管理的差异。并依据上述分析,指出了工程项目风险中应注意的问题,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有一定的实际借鉴意义。

.风险性决策最常用的方法是()。 A.贝叶斯分析法 B.效用决策法 C.决策树法 D.头脑风暴法

有限理性决策的主要观点如下: (1)手段-目标链的内涵有一定矛盾,简单的手段-目标链分析会导致不准确的结论。 西蒙认为,手段-目标链的次序系统很少是一个系统的、全面联系的链,组织活动和基本目的之间的联系常常是模糊不清的,这些基本目的也是个不完全系统,这些基本目的内部和达到这些目的所选择的各种手段内部,也存在着冲突和矛盾。 (2)决策者追求理性,但又不是最大限度地追求理性,他只要求有限理性。 这是因为人的知识有限,决策者既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也无法认识决策的详尽规律。比如说,人的计算能力有限,即使借助计算机,也没有办法处理数量巨大的变量方程组;人的想像力和设计能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备择方案全部列出;人的价值取向并非一成不变,目的时常改变;人的目的往往是多元的,而且互相抵触,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作为决策者的个体,其有限理性限制他作出完全理性的决策,他只能尽力追求在他的能力范围内的有限理性。 (3)决策者在决策中追求“满意”标准,而非最优标准。 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定下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然后考察现有的备择方案。如果有一个备择方案能较好地满足定下的最基本的要求,决策者就实现了满意标准,他就不愿意再去研究或寻找更好的备择方案了。 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们往往不愿发挥继续研究的积极性,仅满足于已有的备择方案; 另一方面,由于种种条件的约束,决策者本身也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可以得到较满意的方案,而非最优的方案。 根据以上几点,决策者承认自己感觉到的世界只是纷繁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极端简化,他们满意的标准不是最大值,所以不必去确定所有可能的备择方案,由于感到真实世界是无法把握的,他们往往满足于用简单的方法,凭经验、习惯和惯例去办事。因此,导致的决策结果也各有不同。(完全)理性决策的观点:1、决策者面临的是一个既定的问题, 2、决策者选择决定的各种目的,价值或目标是明确的,而且可以依据不同目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3、决策者有可供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方案,面对着这些方案,通常在逐一选择的基础上,选取其中一个。假如方案基本是相同的,通常会作相同的决定。 4、决策者对同一个问题会面临着一种或多种自然状态。它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不可控因素。或者可以说决策者的偏好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 5、决策者会将每一个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程度)或损失值(程度)计(估)算出来,经过比较后,按照决策者的价值偏好,选出其中最佳者。建立在“经济人”假说之上的完全理性决策理论只是一种理想模式,不可能指导实际中的决策。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型(最满意模型),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模型,它认为人的理性是处于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您可以参考一下这里的信息:

为什么项目盈亏平衡产销量越高,表示项目抗风险能力越弱?

因为盈亏平衡产销量就越高,项目投产后盈利的可能性越小,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弱,抗风险能力也越弱。传统盈亏平衡分析以盈利为零作为盈亏平衡点,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是一种静态分析,盈利为零的盈亏平衡实际上意味着项目已经损失了基准收益水平的收益,项目存在着潜在的亏损。将项目盈亏平衡状态定义为净现值等于零的状态,便能将资金的时间价值考虑在盈亏平衡分析内,变静态盈亏平衡分析为动态盈亏平衡分析。由于净现值的经济实质是项目在整个经济计算期内可以获得的、超过基准收益水平的、以现值表示的超额净收益,所以,净现值等于零意味着项目刚好获得了基准收益水平的收益,实现了资金的基本水平的保值和真正意义的盈亏平衡。扩展资料:盈亏平衡对项目风险的输出分析作用:项目风险控制是指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规避项目风险、消除项目风险,或采取应急措施将已经发生的风险及其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或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项目风险控制必须以一定的前提假设和代价为基础,比如规避风险意味着项目决策者与此同时会失去获取高额回报的机会或者必须通过高成本的技术方案应对风险,其本质仍在于支付了大量的风险开支。此外,项目风险控制意味着除技巧之外,决策者必须以足够的经验知识、前期积累、财务支持,否则有效的项目风险控制将难以实现。项目风险自留也是项目风险控制的处理手段之一,其前提在于通过对项目风险的评估,得出其发生概率较小或者概率较大但风险损失较小,或者概率与风险损失均较大但在预期范围或可接受的范围内。此外,还包括当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但项目很有必要进行时,项目决策者也会采取风险自留策略。我国大多数项目都不进行风险评价,或设置少量的项目储备就认为可以包容全部风险,这一做法通常是不正确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盈亏平衡分析百度百科—项目风险

风险性决策常用的方法有( )

风险性决策常用的方法有:1. 期望值法:根据每种可能的结果及其相应的概率,计算每种结果的期望值,选择期望值最大的结果。2. 风险分析法:分析每种决策结果的风险程度,选择风险最小的决策结果。3. 决策树法:根据决策的不同可能结果,建立决策树,选择最终的决策结果。4. 保守估计法:在决策中,采用比较保守的估计方法,避免风险。5. 策略分析法:分析每种策略的优劣,选择最优的策略。6. 启发式方法:基于经验和直觉,选择最优的决策结果。7. 专家咨询法:寻求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作为决策的参考。

科研项目研发阶段如何进行风险管理

这个是我转载别人的,希望对你有帮助。你可以选择性的摘抄对你有用的部分。科研项目风险管理探讨 摘要:为了分析重大科研项目风险的来源、性质和发生规律,及时识别出重大科研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通过采用系统论的方法,对重大科研项目各阶段的风险管理方法进行研究。指出重大科研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并得出重大科研项目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风险处理的方法。进而指出重大科研项目管理者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和措施,对重大科研项目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进行风险管理。 关键词:科研项目;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07)04-0174-03 一、重大科研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 风险一般指活动或事件消极的、人们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它具有几个方面的含义: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风险是损失或损害;风险是预期和后果之间的差异。所谓风险管理,就是人们对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辨识、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防患于未然,或是在无可避免时寻求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使意外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重大科研项目具有创新性强、投资量大、综合系统优化需求高等特点,因此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审批阶段、招标投标阶段、招标后及在项目的实施期间,均应进行风险管理。重大科研项目的风险来源、风险的形成过程、风险潜在的破坏机制、风险的影响范围以及风险的破坏力错综复杂,单一的管理技术或单一的工程、技术、财务、组织、教育和程序措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和措施,才能以最少的成本将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重大科研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其理论和实践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如项目风险管理在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中使用概率论、数理统计和随机过程的理论和方法。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是调查研究,对从事的项目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必要时进行项目过程仿真和实验验证。只有认真地研究项目本身和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相互间的影响和作用,才能识别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做好项目的风险管理。 二、重大科研项目风险的识别、分析与处理方法 (一)风险的预测与识别 对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要回答以下问题:项目中有哪些潜在的风险因素?这些因素会引起什么风险?这些风险的严重程度如何?简而言之,项目风险预测和识别就是要找出风险之所在和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后果做出定性的估计。对项目进行预测和识别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德而菲法、头脑风暴法、情景分析法等。 重大科研项目容易存在以下风险: (1)重大科研项目周期长,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不可确定的因素多。项目的涉及面广,不仅同步进行的类似课题的进展会影响课题的时效性,而且在科研期间的政治、自然条件的变化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课题的进展,有时甚至关系到课题的成败。 (2)重大科研项目所涉及到的人员数量众多,而且由于项目周期长,在项目研制过程中可能会因项目组成员离职、调职甚至伤亡等原因而影响项目的正常进行。 (3)重大科研项目范围大,往往需要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协调,容易引起协调上的问题。 所以,重大科研项目管理者必须密切关注环境因素的变化,包括类似课题的进展情况,以及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政策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同时,重大科研项目管理者也必须协调好项目组成员以及项目内各学科之间的关系,避免由于人事纠纷、人员的变动以及各部门、各交叉学科间不能协调一致工作而给项目带来损失。 (二)项目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 风险分析即在对项目风险进行前期预测和识别的基础上,建立问题的系统模型,对风险因素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并估算出各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导致的损失大小,从而找到该项目的关键风险,为重点设置这些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的方法很多,诸如蒙特卡罗模拟法、计划评审技术、主观概率法、效用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决策树分析法、外推法、模糊分析法、影响图分析法等。蒙特卡罗分析法是重大科研项目中风险分析的常用方法。该法是一种通过对随机变量的统计实验和随机模拟求解数学、物理、工程技术问题近似解的数学方法,其特点是用数学方法在计算机上模拟实际概率过程,然后加以统计处理。该方法也是西方国家常用的项目风险分析方法。 风险评价就是对各种风险事件后果进行评价,并按其严重程度排序。首先需确定风险评价基准,进而确定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在实践过程中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绝非互不相关,常常相互重叠,需要反复交替进行。 以航天重大科研项目为例,美国航空航天局制定的一套相对风险评价基准,根据这套相对风险评价基准计量航天飞机研制和发射的风险。 重大科研项目风险图显示出:研制开始阶段的风险水平比发射时可接受的水平高。研制开始阶段的风险水平虽然很高,但项目组织者及技术人员相信,风险一定会随研究工作的进展而减小。研制开始时40%的成功概率就能够让决策者下决心把这个项目干下去。同时说明项目风险是随着时间和项目的进展发生动态变化的,因此有必要在整个重大科研项目实施中持续进行风险管理。 重大科研项目的风险识别、分析及评价主要应认真考虑以下问题:(1)项目有哪些风险;(2)风险造成损失的概率多大;(3)若发生损失,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4)如何减少或消除这些可能的损失;(5)如果改用其他方案,是否会带来新的风险。 (三)项目风险处理 可供选择的风险处理方法通常有:风险避免、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承担。 风险避免是指当项目潜在威胁发生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太严重,又没有其他策略可用时,通过更改方案、要求、规范等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消除高风险源,代之以较低等级风险。风险避免有时需要做出一些必要的牺牲,但较之承担风险,这些牺牲与风险真正发生时可能造成的损失相比,要小得多。 风险控制不是试图消除风险源,而是努力降低或缓解风险,就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是尽量减轻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风险转移是在方案研制和设计过程中重新分配风险,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风险。所谓重新分配是指系统某个部分的风险重新分配到该系统的另一部分,或者使风险在研制管理部门、研制方或使用方之间进行重新分配。保险是转移风险的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如慕尼黑航天再保险公司所承担的150项航天项目保险就是项目组织者进行风险转移的例子。他们曾对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阿里安那系列火箭、美国德尔塔火箭、乌克兰的水上发射平台以及各类通讯卫星、气象卫星、对地观察卫星等进行了性能保险和过程保险。在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的风险进行了有效的监控,为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风险承担是指对存在的特定风险状况的认知从而主动做出决策接受相应等级的风险,无须专门进行风险控制。但是,应当预留出费用信息量余量和进度余量,以应对各种风险阶段决策可能产生的问题。 风险处理活动需要一定量的费用投入,因此,在建立项目的费用和性能目标时,必须为此留出一定经费额度。 因此,重大科研项目管理者应该在风险预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重大科研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按照风险的类别及对项目产生的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风险处理方法。 三、结论 重大科研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其理论和实践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动态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不同层次的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多个方面,也涉及到不同类型的管理人员。重大科研项目管理者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和措施,坚持不懈地跟踪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进展情况,逐步形成项目风险管理的闭环系统,对重大科研项目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进行风险预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及风险处理,确保重大科研项目的风险降到最低。因此,项目风险管理是重大科研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为重大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重要保证。 重大科研项目风险管理探讨

自测题5:风险评估方法如何创新?

信息安全的至关重要性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它牵涉的不只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管理问题。信息安全所涉及的工作是识别、度量和减轻运作信息资产所面临的风险,或最低限度要记录这些风险。所以风险评估是信息安全管理中最核心的一环。 ITIL培训  风险评估是在整个信息安全战略中有着“知己知彼”的作用,了解机构运作的薄弱环节所在;了解机构的信息是如何处理、存储和传送以及机构有何种资源可用;发现与评估机构运作的风险;同时确定怎样控制和减少那些风险。选择一种合适的风险评估方法是进行风险评估的关键,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优劣。   2 常用风险评估方法   2.1 定量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再去计算分析各项指标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把整个风险评估的过程和结果量化,然后通过这些被量化的数值对信息系统进行评估判定。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时序序列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决策树法等。定量分析方法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收集大量的数据,所需工作量太大而且有时数据保密而无法获得或成本过高,纯定量分析方法已经很少使用。   2.2 定性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不需要严格的数据来量化各个属性,它采用人为的判断、只关注威胁事件所带来的损失,而忽略事件发生的概率。利用一些非量化的指标对信息系统进行判断,最后,根据风险评估计算公式得出风险值。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德尔菲法、OCTAVE方法等。   定性分析方法由于是非量化的,主观性强,对评估者要求相对较高,可以挖掘出一些蕴藏很深的思想,使评估的结论更全面、更深刻,使用比较广范。   2.3 定量定性结合分析方法   定量定性结合的分析方法是把前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比如在现场调查阶段,针对系统关键资产进行定量的调查、分析,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在风险分析阶段,可以采用定性的分析形成概念、观点、作出判断,得出结论。常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AHP)、故障树分析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定量定性结合的分析方法由于网络环境的多元化,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因素随之增加,采用这种评估方法,能更精确地对大型系统进行风险评估,是实际应用中最常使用的方法。  3 风险评估新方法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做了大量研究,人们也在探索更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本文对风险评估的新方法进行探讨,希望有助于新方法的论证和推广应用。   国内学者基于前面三类常用方法做出了一些研究,将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到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评估方法。如基于模糊层次法的评估方法、基于模糊-小波神经网络的评估方法、基于逻辑渗透图模型的评估方法、基于离散动态贝叶斯网络的评估方法等。   3.1 基于模糊层次法的评估方法   通过对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分别进行改进,将两者有机结合,分析和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影响,以确定各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并给出了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建议。该方法通过算例表明是一种有效且操作性强的方法。   3.2 基于模糊-小波神经网络的评估方法   此方法是将人工神经网络(ANN)理论应用到风险评估。首先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信息系统风险因素评估,对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了预处理,将模糊系统的输出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人工神经网络经过训练,可以实时地估算风险因素的级别。然后提出了一种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以非线性小波基为神经元函数,通过优化伸缩因子和平移因子确定对应各神经元的小波基函数,从而合成小波神经网络。该模型经过训练后可用于信息、安全风险因素的评估,精度更高。ITIL 3.3 基于逻辑渗透图模型的评估方法   这是一种基于逻辑渗透图模型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LEG-SRA),该方法建立了一套识别网络系统需要受保护的安全目标的方法,该方法可将安全目标与网络系统的关信息资产及其安全需求关联起来。基于这种关联关系,能够在真实的业务背景下识别与分析各种风险因素,使风险评估结果和安全改进活动更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威胁主体的行为特征对安全风险的形成过程进行建模,确定威胁主体利用脆弱性制造风险的过程及其蕴含的时序逻辑,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安全风险的最大成功概率;采用客观数据、主观数据和缺失数据相结合方法进行风险量化评估,通过对原子渗透敏感度和风险概率可信度来调整不确定数据对评估结果的影响,不断地进行数据采集和计算反馈,从而使得评估结果趋于更加精确和可信;评估结果可以直接支持科学的安全改进活动;针对不同的网络系统可以对评估方法进行定制,根据网络系统实际情况和评估者的意愿对评估流程进行动态调整,合理配置资源,突出安全管理的重点;能够监测风险的变化情况,这几个方面因素中任何因素的变化都可能触发新一轮评估周期,以产生新的适应于新形势的安全方案。   3.4 基于离散动态贝叶斯网络的评估方法   首先用指定的网络初始状态和条件概率对模型进行初始化;当某一时刻检测到新的风险指标变量信息,即网络的叶结点信息更新或者说是网络的观测结点的信息更新,则触发网络模型推理,通过推理算法,得到网络风险的后验概率,从而更新整个网络结点状态的概率分布,更新后的后验概率分布则作为下一时刻推理的依据;通过时序观测数据的不断输入模型,可得到网络实时风险,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风险进行实时的控制。   以上四种方法是在对现阶段的大量研究进行解读后得到风险评估的新的方法,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由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更加广泛、信息安全风险因素难以获取、不确定性较多的特点,一种风险评估方法难以进行准确的风险分析,就要两种方法相结合,或者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中,得到更精确,实践性更强的评估方法。新方法中的基于模糊层次法的评估方法、基于模糊-小波神经网络的评估方法可以应用于各个风险因素风险级别的计算;基于逻辑渗透图模型的评估方法、基于离散动态贝叶斯网络的评估方法可以动态的、实时的对网络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   4 结束语   对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时,选择不同的方法对评估的有效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到评估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甚至可以左右最终的评估结果,影响决策者的重大决定。所以在选择时应该考虑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要求;电子商务或者电子政务的特殊行业要求;风险评估方法应与风险接受准则和组织相关目标相一致,并能产生可再现的结果;风险评估应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风险评估的结果应能识别、量化和区分风险的优先次序,用以指导确定适当的管理措施及其优先级。

常见的风险型决策方法有什么?

定量决策方法,是指利用数学模型进行优选决策方案的决策方法。x0dx0ax0dx0a根据数学模型涉及的问题的性质(或者说根据所选方案结果的可靠性),定量决策方法一般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方法三种。x0dx0ax0dx0a1、确定型决策方法(盈亏平衡分析)。x0dx0ax0dx0a确定型决策方法的特点是只有一种选择,决策没有风险,只要满足数学模型的前提条件,数学模型就会给出特定的结果。属于确定型决策方法的主要有盈亏平衡分析模型和经济批量模型。x0dx0ax0dx0a2、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x0dx0ax0dx0a有时我们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决策方案对应几个相互排斥的可能状态,每一种状态都以一定的可能性(概率0-1)出现,并对应特定结果,这时的决策就被称为风险型决策。风险型决策的目的是如何使收益期望值最大,或者损失期望值最小。期望值是一种方案的损益值与相应概率的乘积之和。下面我们用决策树来说明风险型决策方法。x0dx0ax0dx0a决策树就是用数枝分叉形态表示各种方案的期望值,剪掉期望值小的方案枝,剩下的最后的方案即是最佳方案。决策树由决策结点、方案枝、状态结点、概率枝四个要素组成。x0dx0ax0dx0a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x0dx0ax0dx0a我们看到,在风险型决策方法中,计算期望值的前提是能够判断各种状况出现的概率。如果出现的概率不清楚,就需要用不确定型方法,这主要有三种,即冒险法、保守法和折中法。采用何种方法取决于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

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有哪些

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定性分析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流程图分析法、风险评估系图法;第二种类型定量分析的方法有:马尔科夫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决策树法、统计推论法;第三种类型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有:失效模式影响和危害度分析法、情景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具体参照http://www.chinaacc.com/zhucekuaijishi/fxzd/hu2014081518223810361028.shtml

用决策树的方法进行决策风险分析

决策树学习是机器学习方法中的一种。这种方法将习得的训练集函数表示成树结构,通过它来近似离散值的目标函数。这种树结构是一种有向树,它以训练集的一个属性作节点,这个属性所对应的一个值作边。决策树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的来生成的。每个决策或事件(即自然状态)都可能引出两个或多个事件,导致不同的结果,把这种决策分支画成图形很像一棵树的枝干,故称决策树。选择分割的方法有好几种,但是目的都是一致的:对目标类尝试进行最佳的分割。从根到叶子节点都有一条路径,这条路径就是一条“规则”。决策树可以是二叉的,也可以是多叉的。对每个节点的衡量:1) 通过该节点的记录数2) 如果是叶子节点的话,分类的路径3) 对叶子节点正确分类的比例。有些规则的效果可以比其他的一些规则要好。决策树对于常规统计方法的优缺点优点:1) 可以生成可以理解的规则。2) 计算量相对来说不是很大。3)可以处理连续和种类字段。4)决策树可以清晰的显示哪些字段比较重要缺点:1) 对连续性的字段比较难预测。2) 对有时间顺序的数据,需要很多预处理的工作。3) 当类别太多时,错误可能就会增加的比较快。4) 一般的算法分类的时候,只是根据一个字段来分类。

风险型决策常用的方法是

决策树分析法风险型决策法是决策者根据几种不同自然状态可能发生风险的概率作出抉择的决策方法。由于银行经营中存在着风险,故常用此法进行决策。但决策者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决策树分析法是指分析每个决策或事件(即自然状态)时,都引出两个或多个事件和不同的结果,并把这种决策或事件的分支画成图形,这种图形很像一棵树的枝干,故称决策树分析法。决策树是确定生产能力方案的一条简捷的途径。决策树不仅可以帮助人们理解问题,还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决策树是一种通过图示罗列解题的有关步骤以及各步骤发生的条件与结果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出现的许多专门软件包可以用来建立和分析决策树,利用这些专门软件包,解决问题就变得更为简便了。决策树由决策结点、机会结点与结点间的分枝连线组成。通常,人们用方框表示决策结点,用圆圈表示机会结点,从决策结点引出的分枝连线表示决策者可作出的选择,从机会结点引出的分枝连线表示机会结点所示事件发生的概率。

解决风险型决策问题常用的方法包括( )

解决风险型决策问题常用的方法包括最小化风险决策方法、最大化期望价值决策方法、决策树分析决策方法、场景分析决策方法等。1、最小化风险决策方法最小化风险决策方法是一种寻求最小化预期风险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处理涉及财务和安全问题的决策。在这种方法中,决策者会评估各种决策可能产生的风险,并选择那些最小化风险的方案。例如,一个公司决定在一座地震频发的城市建立一家新工厂,决策者需要评估地震的风险,并采取措施最小化风险。2、最大化期望价值决策方法最大化期望价值决策方法是一种基于预期价值的决策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决策者会计算每种可能决策的预期价值,并选择那些能够最大化预期价值的方案。例如,一个公司决定在某个新兴市场投资,决策者需要评估该市场的潜在价值和风险,并选择能够最大化预期价值的方案。3、决策树分析决策方法决策树分析决策方法是一种结构化的决策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决策者会创建一棵决策树,该决策树描述了各种决策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然后,决策者会评估每种决策的可能结果,并选择能够最大化预期价值或最小化风险的方案。例如,一个公司决定开发一个新产品,决策者需要评估市场反应、生产成本和销售收益等各种因素,然后基于这些因素创建一棵决策树,并选择最佳方案。4、场景分析决策方法场景分析决策方法是一种通过考虑各种可能的未来情况来制定决策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决策者会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例如市场波动、技术变革和政治风险等,并对每种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然后,决策者会制定多个方案,并为每个方案制定适用于不同场景的策略。例如,一个公司决定推出一种新产品,决策者需要考虑市场上已有的竞争产品、市场潜力以及技术创新等因素,制定多个方案,并为每个方案制定适用于不同场景的策略,以应对各种可能的未来情况。

风险投资价值评估的柔性分析

根据全美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由于风险投资的存在状况是一种权益资本,因而其资产特征决定了对其评估的特性。   一、风险投资项目的资产特征   1.流动性弱。由于风险投资风险高的特点,一般它难以吸收到商业银行贷款,在美国,它的主要融资渠道是私人权益资本市场(Private Equity Market)中的私人权益资本。私人权益资本是指没有经过美国证券委员会审批登记的、在私人之间或金融及非金融机构之间交易的权益资本,与公共资本市场如股市、债市、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相比,它是一个相对独特的市场,并具有相对封闭及流动性弱的特征。   由于风险投资周期长达7—10年的特点,使它的价值进一步多变。虽然理论上说,某一资产在一特定时刻具有一定的全额价值,但这种价值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时间周期,图1显示了资产的已实现价值和决定出售资产到资产实现脱手之间的二者关系。   横轴(从右向左)表示从决定出售到资产实际脱手的时间,纵轴表示资产价值实现的程度,“当资产处于完全的流动性时,无论其出售转让的决策作出得多迟,该资产都能实现其全额价值。根据此定义,现在或其它通货作为支付手段的资产因其具有完全的流动,予以其价值可完全实现。资产价值的实现程度就是变现”(James,1998)。   图1中的不完全流动性曲线描述了另一类资产,对于这些资产,其全额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是否有充足的时间被人们认识并找到买主,风险投资即是符合这一曲线特征的资产。   2.可逆性差。资产的可逆性是指该资产带给其持有者的价值占购买者同期购买该资产所支付成本的百分比。对于一项完全可逆的资产来说,该百分比为100%,表明购置成本全部可以转化为现金。严格意义上的完全可逆性是难以想象的,任何资产的交换都必然伴随着某些成本支出,即使是完全流通性的资产也存在交易费用。   风险投资项目大多数是不完全可逆的:(1)风险投资的初始阶段可能只是一个概念、一项专利,要使其变为具有一定市场价值的产品,需要经过漫长的“开发”期与“中试”期,期间投入的R&D的费用,专用器具等未必都能形成“无形资产”,它们只能作为期间费用,而无法作为资产。(2)即使是前景灿烂的风险投资项目,其资产的形成与交易仍会伴随两种费用发生,一种是与交易规模无关的,如银行收取的服务费用;另一种是与交易量成比例的,如代理人的佣金、政府收取的税款等。(3)对前景暗淡的风险投资项目来说,其投资者所持有的权益资本几乎是完全不可逆的。   3.不可预见性强。如果一项资产在未来任何一天的现金价值都可以完全预测,则意味着该资产具有完全可以预见性。如果一项资产的价值在未来某些时日可以预测,但是在其它时日却无法预测,则意味着该资产只具有部分可预见性。如果一项资产的价值在未来任何时日都无法被确切预测,那么这类资产即为完全不可预见。对于高科技风险投资项目来说,往往从一个概念出发,投资者大多是非专业人员,他们看重的是风险投资基金的品牌,他们取舍的标准是风险投资基金经营者的个人信誉。事实上风险投资者对投资项目并没有清晰的科学预见,而风险投资基金也不设下限值,因而风险投资的可预见性处于部分可预见性与完全不可预见性之间。   二、风险投资价值评估的特点是柔性分析   由于风险投资项目存在着流动性弱、可逆性差和不可预见性强的三个特点,因而在现实中,风险投资的决策是充满柔性的,即在执行决策时具有很多选择权,因而需要根据不断发生的变化,适时作出改变。比如依赖于未来需求水平、竞争、成本等变动情况,对开发或对新产品的产出作出调整等。对于投资决策者来说,有着多项选择权,就意味着对各种机会保持着一种开放精神,根据未来所能获得的信息来不断改进决策和采取相应行动。   1.传统投资评估方法的局限性表现。许多传统技术可以用于评估投资的价值,如:账面价值法、重置价值法、清算价值法、市场价值法、净现值法等。不同的评估方法,能应用于不同的情况,比如,账面价值法适用于企业的整体并购,且没有项目可比的情况;重置价值法适用干部分购买,且市场有类似的设备可以购置;清算价值法适用于破产企业的清理;市场价值法适用与市场上存在一定规模的同类型交易;净现值法适用于对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能较作出准确的预测。其中,净现值法应用得比较普遍。这种依据预先估计的投资项目所产生的期望现金流作为数据,按照一定的贴现率,进行投资评价的,在解决某些投资决策的问题时,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比如对未来的变化不能作出灵活的调整对策。为适应未来实际情况变化的需要,可以进行弹性预算分析,即在评估中包含着多层次的产量、成本和多种销售时机的选择等,来增加决策对未来的适应性。但是尽管如此,该方法仍是从一个静态的角度来进行投资评估的,即经营决策是事先被固定下来,而不考虑投资之后的形势发生如何大的变化,仍是按照预定的决策行事,使得该种决策方法的适应性大受限制,这也是为什么在许多公司里运用传统的贴现现金流技术不能很好地为各种投资项目作出评价的主要原因。   2.风险投资评估方法的突破。对于风险投资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可以运用有选择权的评价方法,以适应风险投资的特点。这里的选择权是指赋予其所有者在预定期限内按预定价格购买或出售资产的权利。对于企业而言,包括资产方面的选择权,主要与经营的灵活性有关,如是否关闭、重新启动或放弃经营某些项目;负债方面的选择权,主要有可转换债务,可转换代先股、认股权证等。运用选择权是一种柔性管理法,对于有选择权的项目投资决策,可以根据市场状况的变化,允许在接到信息之后或开始进入下一步之前,作出新的行动决策。有选择权项目的评估法,是融合了许多方法如净现值法。决策树分析法、期权定价法等的优点。   能够适合带有选择权的决策的风险投资项目有:研究与开发(R&D)、矿藏开采、新市场开拓、国际投资等。比如油田的开采水平和开采规模可以根据石油价格的变化而作出调整;对于国际投资一般是从小的经营规模开始,进行试探性的生产经营,若发现在东道国投资是有利可图的,就会追加投资,扩大经营规模,而如果其投资收益不能达到预期的投资效果,就会削减投资或者作出撤出投资的决定。总之这类项目共同的特点是:公司的决策具有柔性,是依赖于起初未知因素的变化情况,来作调整。   三、带有选择权的投资评估方法   1.决策树分析方法。先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该方法的运用。现在考察一个矿藏勘探公司,其发现一个可以在明年有200万盎司可开来的白银,假设目前每盎司白银的价格是205便士,预期明年的价格为200便主/盎司,开采的变动成本是180便士/盎司,所以开采的明年预期边际贡献是20使全/盎司,假设开采时一次支付的投资需要450000英镑,该项目适合的年贴现率为12%。利用传统的贴现现金流方法计算见表1所示。  表1  贴现现金流计算表         第0年  第一年 投资额    -450000 销售边际贡献      400000 贴现系数    1    0.89 现值     -450000 356000 项目净现值  -94000    从项目净现值来看,为负值,运用净现值法评价说明该投资项目不可行。   然而上述的传统评价方法并不是,因为它忽视了白银价格变动对开采的影响,实际情况是:当白银价格足够高以至于能获利时,便会开采;否则就会放弃开采。   现假设下一年的白银价格有50%的概率为250便士/盎司,有50%的概率为150便士/盎司,则每盎司白银的预期价格仍为:250×0.5+150×0.5=200便士。由于开采的变动成本是180便士/盎司,所以当白银价格为150便士/盎司,公司会放弃开采;在白银价格为250便士/盎司,才会开采,边际贡献70便士/盎司,总边际贡献1400000便士,用决策树方法计算出整个项目的净现值为:   NPV(贴现率为12%)=-450000+(1400000×0.5+0×0.5)÷(1+0.12)=175000(便士)。   净现值为正值,说明该项目可以投资。当然投资后是否进行生产,关键要看白银价格的变动情况。   从上例中,可以初步看出传统方法与决策树方法的区别:传统方法是根据预期未来均值的情况,进行决策,是没有选择权的;而决策树方法是根据预期未来的分布情况,对于未来的不同情况,有选择权,从而表现出更强的开放性,更能适合公司的经营决策。所以应该明确的是,新信息的获得有助于提高改变战略方向的能力,在定量评估阶段,保持一定的选择的权利,能取得显著的附加值。当然未来发生的情况,比如价格,不仅会有多个水平,而且会发生连续变化的可能性,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运用连续的期权定价方法原理来进行投资决策。   2.期权定价模型分析方法。所谓期权,是一种选择权,期权持有者在期权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以一个固定价格(称为执行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某项标的资产的权利。期权购买者,支付一定金额的期权费,就获得了这种权利。期权只包含权利,而不包含义务,即期权持有者,可以根据标的资产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在有效期内,采取执行或者不执行期权。   期权分为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欧式期权只能在期权到期日才能执行,而美式期权可以在期权到期日之前的有效期内的任何时候执行。期权的价值由期权的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组成。期权的内在价值是由标的资产的当前价格S和期权的执行价格E决定的,对于看涨期权的内在价值=max{S-E,0},对于看跌期权的内在价值=max{E-S,0}。时间价格是期权在有效期可能产生的收益,有效期越长,时间价值越大,到了期满日,时间价值为零。对于美式期权,在到期日之前,总是正的,而欧式期权却不一定。   当某项投资的价值与某项标的资产价值水平紧密相连,并且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化,投资价值具有很大的跳跃性,即可运用期权原理分析该项投资的价值,从而确定是否值得投资。把投资的收益用标的资产价值的函数表示,如果标的资产价值超过某一预定水平,投资价值为超过的部分,如果没有超过,投资价值为零,则该资产可以视为看涨期权;相反,若标的资产价值在预定水平以下,投资有价值,而超过了预定水平,投资无价值,则该投资可以视为看跌期权。   对于美式期权,一般说来提前执行不会获得额外的收益,对于一个期权投资者来说,若不想再持有期权,更好的办法是把它转让出去,而不是执行该期权合约。故由欧式期权推导的模型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适用于美式期权。对于支付红利的情形,可以在期权的执行价格中进行相应调整,适用欧式期权定价模型。针对欧式或机,目前世界上用得最广泛的期权定价模型有两种。这两种模型的第一种是假定股票价格的变化率满足二项式分布,由此推导出的期权公式叫做二项式期权定价公式。第二种B-S期权定价模型。   B-S期权定价模型。在1973年,由Black和Scholes发表了股票的期权定价模型,该模型假设期权中的标的资产的价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即该资产的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同时假设:   (1)期权为欧式期权,即期权只有在合约到期日才执行;   (2)不存在交易成本和税收;   (3)在期权生效期内,无风险利率水平保持固定不变;   (4)期权所指向的标的资产,如股票,不发放现金股利;   (5)标的资产价格服从随机游动分布,标的资产收益的方差在期权有效期内保持不变,并且可以运用过去的数据进行估计。   股票收益率定义为价格比的对数,并且假定服从正态分布,即Ln(St/So)~N(ut,σ2t),So为时间0的价格;St为时间t的价格;N(m,S)是均值为m、方差为S的正态分布;u为年收益率;σ为年收益率的标准差。从上式可以推导出股票价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Ln(s)~Ln(So)+N(ut,σ2t)。   对于看涨期权,到期日的预期价值表示为:E(Ct)=E[max(St-E,0)」=P*(E[St|St>E]-E)+(1-P)*0=P*(E[St|st>E]-E),其中 P为 St>E的概率;如果把它折合成连续复利现值为:E(Ct)=P*exp(-rt)*(E[St|St>E]-E),其中r为无风险利率。运用偏微分方程方法,进一步推导得到B-S期权定价公式为:   C=SN(d1)-EN(d2)/e rt   其中,S为股票的当前价格,E为期权的执行价格,t为期权距到期日的时间长度,一般用年数来表示,r为连续复合无风险年利率,e为自然底数,N(d1),N(d2)表示标准正态分布的                        __       __ 函数值,d1=[Ln(s/e)+(r+0.5σ2)t]/σ√ t ,d2=d1-σ√ tσ2为股票收益的方差。   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它主要靠组建一个无风险的资产组合,比如卖出一份看涨期权,买入h份对应标的资产,借入资金B,使得初始现金流为零:C-h*S+B=0, C为看涨潮权价格,S为标的资产价格。设在到期日时,标的资产价格上升到u*S或下降到d*S,u,d为系数,当期权是一期时,期满现金流结果仍满足为零,这样该项资产组合不受风险变化的影响,得:   h*u*S-Cu-B*R=0,h*d*s-Cd-B*R=0,Cu,Cd分别为标的资产价格上升和下降时的期权价格,得到 h=(Cu-Cd)/S*(u-d),B=(d* Cu-u*Cd)/R*(u-d),C=[(R-d)* Cu+(u-R)* Cd]/R*(u-d)。   这种期限为一期的期权定价方法可以展开为多期的期权定价,当模型的步数无穷大时,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和B—S期权定价模型相一致。运用二项式定价模型的优点是简化了期权定价的计算和增加了直观性。   实例(1):设某金矿的储量估计为100万盎司,开采量是每年为5万盎司。该公司可以在未来20年内拥有该矿,开采的初始成本是1000万美元,单位变动成本是每盎司250美元,并且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估计当前黄金的市场价格为每盎司3750美元,并预计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黄金价格波动的标准差为20%,无风险利率是9% ,则运用期权定价理论对该金矿的估价计算步骤为:   标的资产的价值=每年出售5万盎司黄金的现金流入的现值=(50000×375)(1-[1.03 20/1.09 20])/(0.09-0.03)=2.1179亿美元   期权执行价格=开采金矿的初始成本+黄金开采成本的现值=1000万美元+(50000×250)(1-[1.05 20/1.09 20])/(0.09-0.05)美元=1.7455亿美元   黄金价格对数的方差=0.04,期权的期限=20年,无风险利率=9%;   在运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d1=1.5578,d2=0.6634,   N(d1)=0.9403,N(d2)=0.7464   金矿看涨期权价值=(211.79e-0.05×20×0.9403)-(174.55e-0.09×20×0.7464)=5173万美元。   可以看出该值与传统的现金流贴现法计算的净现值3724万美元(2.1179亿美元-1.7455亿美元)有所不同,附加的价值来源于矿山的期权特性。   实例(2):假设某公司购买到某项专利技术,期限为20年,其要求的初始投资是15亿元,而当前预期未来净现金流的现值是10亿元,但因为技术发展迅速,生产该专利产品未来可能会成为盈利项目。经估计该专利产品的现金流的方差为0.03,当前20年期无风险利率为10%。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运用期权定价模型时,关于标的资产价值是指现在生产该产品的预期现金流入按照一定的贴现率计算的现值。预期现金流是按照各种出现的结果及其概率计算出的期望现金流,即平均值。执行价格可以看作是初始投资和运营成本的现值之和。   按B-S期权定价模型的各输入变量是:标的资产价值=10亿元,执行价格=生产专利产品的初始成本现值=15亿元,期权期限=20年,标的资产价值方差=0.03,无风险利率=10%,代入公式计算得看涨期权的价值=1.91亿元。该例说明了尽管该专利产品当前的净现值为负,但是如果将其视为一种有选择权的资产,仍是有价值的。   根据期权定价原理,只有当预期产品销售的现金流超过开发成本时,才会生产该种产品,否则公司会放弃使用该专利技术。设V为预期现金流的现值,I为开发成本的现值,则风险投资的价值=max{V-1,0},从而可以被视为看涨期权,生产的产品本身可以视为标的资产。执行价格为投资的成本,期权的期限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期限,一般为7-10年,如果现金流是均匀分布的,则延迟成本是期权年限的倒数。所以运用传统的现金流贴现法进行项目评估时,不适用于当前或近期不产生现金流,但却因为其具有为公司未来制造价值的潜力,如风险投资,虽然目前尚未盈利,但是预期在未来能产生显著的现金流,此时采用传统的现金流贴现技术,会低估风险投资的价值。   四、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   由期权定价公式可以知道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具体表现为:   1.标的资产的当前价值(S)。由于期权是一种取决于标的资产价值的资产,因此标的资产价值的变化会影响期权的价值,标的资产当前价值的上升,会增加看涨潮权的价值,而减少看跌期权的价值。   2.标的资产价值变化的方差(σ)。因为期权购买者的损失最多不会超过其购买期权所支付的期权费,却能从标的资产价格的剧烈变动中获得显著收益,所以代表标的资产价值变动性的指标方差越大,期权的价值越大。   3.标的资产支付的红利。由于在期权的有效期内,多数期权的执行价格并不作调整,因此当标的资产支付红利时,标的资产的价格可能会下降,造成看涨期权价值下跌,看跌期权价值上升,即标的资产看涨期权的价值是预期红利支付额的递减函数,而标的资产看跌期权的价值是预期红利支付额的递增函数。   4.期权的执行价格(E)。该价格是决定期权是否被执行的一个关键点。对于看涨期权,期权的价值会随着执行的价格的上升而降低,看跌期权则会相反。   5.距离期权到期目的时间(T)。该段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期权的时间价值。时间越长,对于期权持有者获利的机会就会越多、越大。所以期限越长,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价值都会增加。另外,期限长短,还会影响到期权执行时所使用的执行价格的现值的大小,期限越长,现值越小。   6.期权有效期内的无风险利率(Rf)。它主要取决于期权执行时,由谁来支付执行价格,该利率越高,这一支付额的现值就越低,同时它又影响到期权费的机会成本的大小。总体来看,利率的升高会使看涨期权的价值上涨,看跌期权的价值下降。   对于美式期权,由于可以在期权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时候执行,使得美式期权比其它条件相同的欧式期权的价值更高。在大部分情况下,期权剩余有效时间溢价使得提前执行并不是方案。   期权定价模型为期权的定价奠定了一个总体性框架,在各式各样的实际应用中,需要对模型作进一步的修正,可能碰到的问题是:   (1)标的资产的流动性。期权定价理论是建立在可以运用的标的资产和无风险借贷资产构造等价资产组合基础之上的,对于上市公司股票的期权,是成立的;然而对于标的资产没有交易的实物情况下,套利是不可行的,造成期权定价成立的条件不充分。   (2)标的资产价格变动的连续性。对于大部分实际资产,该条件是满足的,然而对于某些资产的价格会受到限制,价格变动是跳跃的,这将会低估虚值期权的真实价值。解决办法是对虚值期权采用较大的方差,对于实值期权采用较小的方差,以此来利用期权定价公式。   (3)标的资产价格变动方差的固定不变性。对于投资项目来说,不象证券市场上流通的股票其交易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其方差可以根据股票价格的变动性来计算;项目投资缺乏流动性,其价值的波动不能类似计算出来。较为可行的做法有:一是用以前类似项目的现金流现值的方差作为估计值,二是确定各种市场状况可能出现的概率,估计各种情况下的现金流,并估计出现值的方差。   (4)期权的立即执行性。   五、评价   当风险投资的收入,满足上述假设条件时可以采用类似于上面的评价方法。从理论上来说,运用期权定价方法来对具有选择权的投资项目进行评估,要比用决策树方法在分析质量上获得更好的结果,因为决策树只考虑有限的一些可能结果。而现实中,所发生的可能结果是无限的,连续分布的。运用期权定价方法能克服决策树中只考虑离散分布的情况,得到更精确的结果。但是在运用期权定价模型时,必须满足其假设条件,而现实中的投资项目很难完全满足其假设条件,从而限制了Black和Scholes的期权定价模型的运用,此时用决策树方法更能让人们接受。   在使用决策树进行风险投资评估时,可以说明在投资项目的成功的概率虽然很小的情况下,企业仍可进行投资。因为投资项目一旦成功,就会获得巨大收益,从所有投资项目的整体情况来看,投资仍具有正的收益;同时对于一个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要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必须不断地进行研究开发和创新,而投资于风险项目,就是尝试各种机会,占有先机,赢得竞争优势。企业所付出的最初投资,是相当于支付一种选择权费,至多损失不会超过此金额。因而风险投资是一种理性的投资行为。   期权定价理论最适用于“灵活性较强的情况”,它可以使投资者在了解更多投资前景的情况下再决定是否投资。因而这种跟进式的投资(Follow-on Investment)比运用现金流贴现的方法更接近实际。然而,在风险投资的应用中还要需要注意下述几方面的问题:   1.风险投资项目往往是依靠私人权益资本多次融资壮大的,风险投资家通过这种多阶段的投资方式一方面可以使经营者努力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一次在一个项目上投资过大。但在第一轮的投资合同中,风险投资家往往会留有对下一轮投资拥有优先权的条款。这种不断跟进的投资方式也可能从另一个角度放大“灵活性”对价值评估的负面影响。   2.要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概括成可以运用期权定价模型来解决,无疑是较为艰难的,因而降低实际情况中的复杂性,便于应用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现实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例如:放弃开发某项目的权利就类似于看跌期权,在一个金融租赁项目中,承租人可以有支付—定费用而拥有放弃租赁的权利等等。又如在计算期权的五项变量(E,S,T,Rf,σ)中的(E,S,T,Rf)是相对直观的,而标准差σ则往往由估计获取,通过观察具有类似资产结构的企业股价的变动性(Volatility),可以得出标准差的估计值,在这种情况下估计出的标准差需要考虑作出调整。一般来说,单个企业的标准差在20%-30%,小型科技企业可能达到40%-50%。   3.并非所有风险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都适用期权定价模型,比如,一系列的购买期权若是嵌套式的,如一个人的期权不能在另一人行使之前行使,这就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六、启迪   期权定价理论的诞生为价值分析中不确定性因素的评估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使柔性分析有了有效的工具。由于风险投资项目的特征类似于一个买方期权,所以运用期权定价理论来评估这类资产的价值已日益得到重视。   事实上,对能源领域的研究表明,众多跨国能源公司已从直觉上把投资机会看作现实期权。即将金融期权的理论运用到现实市场的投资项目中去,使投资项目的潜在可能性在未确定之前,处于既不承担全部投资又有可能利用远期现金流量的有利位置。   运用期权理论进行投资分析具有上述优点,为何得不到广泛应用?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将其纳入学术范畴,在研究中往往会停留在其复杂的计算模型之中,而使其成为超越现实的“”。因此,让管理者掌握现实期权的基本概念,使之成为系统性的决策工具是件实在事。

外汇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

(一)企业经营中的外汇风险管理1.选好或搭配好计价货币(1)选择本币计价选择本币作为计价货币,不涉及到货币的兑换,进出口商则没有外汇风险。(2)选择自由兑换货币计价选择自由兑换货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便于外汇资金的调拨和运用,一旦出现外汇风险可以立即兑换成另一种有利的货币。(3)选择有利的外币计价注意货币汇率变化趋势,选择有利的货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这是一种根本性的防范措施。一般的基本原则是“收硬付软”。由于一种结算货币的选择,与货币汇率走势,与他国的协商程度及贸易条件等有关,因此在实际操作当中,必须全面考虑,灵活掌握,真正选好有利币种。(4)选用“一篮子”货币通过使用两种以上的货币计价来消除外汇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比较典型的“一篮子”货币有SDRs和ECU。(5)软硬货币搭配软硬货币此降彼升,具有负相关性质。进行合理搭配,能够减少汇率风险。交易双方在选择计价货币难以达成共识时,可采用这种折衷的方法。对于机械设备的进出口贸易,由于时间长、金额大,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2.平衡抵消法避险(1)平衡法亦称配对法(matching),指交易主体在一笔交易发生时,再进行一笔与该笔交易在货币、金额、收付日期上完全一致,但资金流向相反的交易,使两笔交易面临的汇率变化影响抵消。具体包括两种:一是单项平衡法。这种方法又可包括两方面,第一,严格意义上的单项平衡;第二,一般意义上的单项平衡。是指在外汇交易中做到收付币种一致,借、用、收、还币种一致,借以避免或减少风险。二是综合平衡法,是指在交易中使用多种货币,软硬货币结合,多种货币表示头寸并存,将所在单项多头与空头合并,由此使多空两相抵消或在一个时期内各种收付货币基本平衡。该平衡法比单项平衡法更具灵活性,效果也较显著。(2)组对法(pairing)指交易主体通过利用两种资金的流动对冲来抵消或减少风险的方法。它与平衡法相比,其特殊点在于:平衡法是基于同一种货币的对冲,而组对法则基于两种货币的对冲。组对法比较灵活,也易于运用,但若组对不当反而会产生新的风险。因此,必须注意组对货币的选择。(3)借款法(borrowing)指有远期外汇收入的企业通过向银行借入一笔与远期收入相同币种、相同金额和相同期限的贷款而防范外汇风险的方法。其特点在于能够改变外汇风险的时间结构,把未来的外币收入现在就从银行借出来,以供支配,这就消除了时间风险,届时外汇收入进账,正好用于归还银行贷款。不过该法只消除了时间风险,尚存在着外币对本币价值变化的风险。(4)投资法(investing)指当企业面对未来的一笔外汇支出时,将闲置的资金换成外汇进行投资,待支付外汇的日期来临时,用投资的本息(或利润)付汇。一般投资的市场是短期货币市场,投资的对象为规定到期日的银行定期存款、存单、银行承兑汇票、国库券、商业票据等。这里要注意,投资者如果用本币投资,则仅能消除时间风险;只有把本币换成外币再投资,才能同时消除货币兑换的价值风险。投资法和借款法都是通过改变外汇风险的时间结构来避险,但两者却各具特点,前者是将未来的支付移到现在,而后者则是将未来的收入移到现在,这是主要的区别。3.利用国际信贷(1)外币出口信贷(指在大型成套殴备出门贸易中,出口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低利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困难或满足外国进口商资金需要的一种融资业务。export credit)指在延期付款的大型设备贸易中,出口商把经进口商承兑的、5年以内的远期汇票无追索权地卖断给出口商所在地的金融机构,以提前取得现款的资金融通方式。该法有四个特点:①贷款限定用途,只能用于购买出口国的出口商品;②利率较市场利率为低,利差由政府补贴:③属于中长期贷款;④出口信贷的发放与信贷保险相结合。它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卖方信贷(supplier"s credit),即由出口商所在地银行对出口商提供的贷款;二是买方信贷(buyer"s credit),即由出口商所在地银行对外国进口商或进口方的银行提供的融资便利。出口商可以利用卖方信贷避免外汇风险。是出口商以商业信用方式出卖商品时,在货物装船后立即将发票、汇票、提单等有关单据卖断给承购应收账款的财务公司或专业机构,收进全部或大部分货款,从而取得资金融通的业务。(2)福费廷(forfamng)在这种交易中,出口商及时得到货款,并及时地将这笔外汇换成本币。它实际上转嫁了两笔风险:一是把远期汇票卖给金融机构,立即得到现汇,消除了时间风险,且以现汇兑换本币,也消除了价值风险,从而,出口商把外汇风险转嫁给了金融机构;二是福费廷是一种卖断行为,把到期进口商不付款的信用风险也转嫁给了金融机构,这也是福费廷交易与一般贴现的最大区别。(3)保付代理(factodng)出口商在对收汇无把握的情况下,往往向保理商叙做保付代理业务。该种业务结算方式很多,最常见的是贴现方式。由于出口商能够及时地收到大部分货款,与托收结算方式比较起来,不仅避免了信用风险,还减少了汇率风险。在以上三者国际信贷中,出口信贷与福费廷属中长期融资,而保付代理业务则是短期贸易信贷的一种,其特点是:①不能向出口商行使追索权;②保理组织提供广泛、综合的服务;③保理组织预支货款。进出口商保理组织在该业务中起了重要的作用。4.运用系列保值法(1)合同中加列保值条款保值条款是经贸易双方协商,同意在贸易合同中加列分摊未来汇率风险的货币收付条件。在保值条款中交易金额以某种比较稳定的货币或综合货币单位保值,清算时按支付货币对保值货币的当时汇率加以调整。在长期合同中,往往采用这类做法。这种方法主要有:①黄金保值条款;②硬币保值;③“一篮子”货币保值。就是在合同中规定采用多种货币来保值,其做法与原理和硬币保值相同。(2)调价保值调价保值包括加价保值和压价保值等。在国际贸易中出口收硬币,进口付软币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但在实际当中有时只能是“一厢情愿”。在某些场合出口不得不收取软币,而进口被迫用硬币。此时就要考虑实行调价避险法,即出口加价和进口压价,借以尽可能减少风险。具体有两种方法:①加价保值;②压价保值。5.开展各种外汇业务(1)即期合同法(spot contract)指具有近期外汇债权或债务的公司与外汇银行签订出卖或购买外汇的即期合同,以消除外汇风险的方法。即期交易防范外汇风险需要实现资金的反向流动。企业若在近期预定时间有出口收汇,就应卖出手中相应的外汇头寸;企业若在近期预定的时间有进口付汇,则应买入相应的即期外汇。(2)远期合同法(forward contract)指具有外汇债权或债务的公司与银行签定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的合同,以消除外汇风险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出口商在签定贸易合同后,按当时的远期汇率预先卖出合同金额和币别的远期,在收到货款时再按原订汇率进行交割。进口商则预先买进所需外汇的远期,到支付货款时按原定汇率进行交割。这种方法优点在于:一方面将防范外汇风险的成本固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将不确定的汇率变动因素转化为可计算的因素,有利于成本核算。该法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两种货币的风险冲销,能同时消除时间风险和价值风险。(3)期货交易合同法(future contract)指具有远期外汇债务或债券的公司,委托银行或经纪人购买或出售相应的外汇期货,借以消除外汇风险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有:①“多头套期保值”;②“空头套期保值”。(4)期权合同法(option contract)该法与远期外汇合同法相比,更具有保值作用。因为远期法届时必须按约定的汇率履约,保现在值不保将来值。但期权合同法可以根据市场汇率变动作任何选择,即既可履约,也可不履约。最多损失期权费。进出口商利用期权合同法的具体做法是:①进口商应买进看涨期权;②出口商应买进看跌期权。(5)掉期合同法(swap contract)指具有远期的债务或债权的公司,在与银行签订卖出或买进即期外汇的同时,再买进或卖出相应的远期外汇,以防范风险的一种方法。它与套期保值的区别在于:套期保值是在已有的一笔交易基础上所做的反方向交易,而掉期则是两笔反方向的交易同时进行。掉期交易中两笔外汇买卖币种、金额相同,买卖方向相反,交割日不同。这种交易常见于短期投资或短期借贷业务外汇风险的防范上。(6)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它包括两种形式:一是不同期限的利率互换,其原理如表5-1所示,另一种是不同计息方式(一般是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互换,其原理如表5-2所示。通过互换降低筹资成本,减少风险。(7)其他规避风险措施主要包括:①易货贸易;②提前或延期结汇。(二)银行在经营中的风险管理如上所述,外汇银行是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它不但可为客户买卖充当经纪人,还可自营买卖,赚取差价利润。因此,银行加强外汇风险管理,十分重要。1.内部限额管理这种管理主要是为了防止外汇买卖风险,包括自营外汇业务风险和代客户买卖风险。当银行代理客户买卖中形成敞口头寸时,风险也随之降临。首先,银行在制定限额时,必须分析影响限额规模的各种因素,包括:(1)外汇交易的损益期望在外汇交易中,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银行最高领导层对外汇的业务收益的期望越大,对外汇风险的容忍程度越强,其限额也就越大。(2)亏损的承受能力在外汇交易中,控制亏损程度要比达到盈利目标容易一些。银行亏损承受能力取决于资本规模的大小。亏损的承受能力越强,则交易额就可以订得越大。(3)银行在外汇市场上扮演的角色银行参与外汇市场活动,可以是一般参加者(ordinary participant),也可以是市场活跃者(jobber),甚至可以是市场领导者(market-1eader)。银行在市场扮演的角色不同,其限额大小也不同。(4)交易的币种交易的币种越多、交易的笔数和交易量自然也大,容许的交易额度也应当大些。(5)交易人员的素质交易人员的水平越高、经验越丰富,容许的交易额也应当越大。其次,在上述基础上确定交易限额的种类,包括:(1)即期外汇头寸限额(spot foreign exchange position limit)这种限额一般根据交易货币的稳定性、交易的难易程度、相关业务的交易量等因素确定。(2)同业拆放头寸限额(money market position limit)这种限额的制订要考虑交易的难易程度、拆放期限长短、拆放货币利率的稳定性等。(3)掉期外汇交易限额(swap position limit)该限额的制订,必须考虑期限长短和利率的稳定性。同时,还应制定不对称远期外汇买卖限额(gapping limit)。(4)敞口头寸(open position limit)敞口头寸是指由于没有及时抵补(covered)而形成的某种货币买入过多(long position)或某种货币卖出过多(short position)。敞口头寸限额一般需规定敞口头寸的金额和允许的时间。(5)止蚀点限额(cut-losslimit)2.外部限额管理这种管理办法主要是为规避交易中存在的清算风险、信用风险和国家风险。具体措施有:(1)建立清算限额指银行为了防范清算风险和信用风险,根据同业银行、客户的资本实力、经营作风、财务状况等因素,制订能够给予的限额,并根据情况变化对该限额进行周期性调整。(2)建立拆放限额指银行根据同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确定拆放额度。对于不同的同业银行,拆放的额度是不一样的。拆放额度应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交易员必须根据规定的额度进行拆放,超额拆放则视为越权。(3)建立贷款限额指银行一般根据不同的地区、国家=银行同业设立限额,使信贷资金有一个合理的分布比例。除了对贷款总额控制外,还应调整贷款费用来进行风险补偿,即区分不同的对象分别采用不同的贷款利率和费用。(三)外汇储备风险管理外汇储备风险管理,是一国金融宏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储备货币汇率变动同样对其价值影响巨大,如果储备货币发生货币危机,则会给以这种货币作为国家储备资产的国家,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对外汇储备进行管理,意义非常重大,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外汇储备风险管理的方法,可归纳为四种:(1)质量管理,重点在于选择最佳储备货币;(2)数量管理,核心是测量出一定时期里一国应持有的最佳或最适储备量,(3)结构管理,关键在于对有关储备货币进行有效的组合,使外汇储备资产保值,(4)投资管理,主要设立专门化的经营与投资机构,依法对外汇储备资产进行投资,使其尽可能在保值的基础上增值。

如何理解常规风险事件对供应链风险的影响?

常规风险和供应链的风险是都是可以相互叠加的。供应链中的风险也会涉及到常规风险。常规风险是在可预见的情况下。而供应链的风险涉及到供应的相关情况。两者之间可以相互叠加。互为影响。

什么叫私募基金?投资风险大吗?

私募基金,是指以非公开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以特定目标为投资对象的证券投资基金。私募基金是以大众传播以外的手段招募,发起人集合非公众性多元主体的资金设立投资基金,进行证券投资。投资风险大,私募基金意味着高风险,操作灵活,业绩不稳定。在中国金融市场中常说的“私募基金”或“地下基金”,往往是指相对于受中国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向不特定投资人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证券投资基金而言,是一种非公开宣传的,私下向特定投资人募集资金进行的一种集合投资。扩展资料:股权投资通常需要经历若干年的投资周期,而因为投资于发展期或成长期的企业,被投资企业的发展本身有很大风险,如果被投资企业最后以破产惨淡收场,私募股权基金也可能血本无归。私募股权投资在向目标企业注入资本的时候,也注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各种增值服务,这也是其吸引企业的关键因素。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拓展采购或销售渠道,融通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协调企业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关系。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亮点和竞争力所在。

保险学中的风险载体包括( )。

【答案】:A、B、C、D本题考查风险的载体。风险载体包括财产风险载体、人身风险载体、责任风险载体、信用风险载体等。ABCD说法符合题意,E说法教材此处未提及,为干扰项。

个人收外汇有风险吗?

有一定的风险。当前外汇管控严格,个人收汇有外汇现金存取的洗钱风险,必须关注外汇现金的主要来源,是否存在通过个人账户实现多次分拆的不同现象。当然,只要是正常资金汇入就没有问题的,不过正常国内的私人账户是无法接受外汇汇款,建议另寻第三方收款平台,如PayPal、西联汇款、离岸账户、挂靠朋友公司等等。

如何查某只股票的风险损失率

股票的损失率是算出来的,不是查出来的。因为股票最新价是变化的。计算公式:((股票成本价-股票最新价)/股票成本价)*100%

什么是风险损失率

  风险损失率是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数目的危险单位中可能受到损失的程度。  风险损失率=实际损失额/发生事故件数×100%  风险(Risk)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可能存在损失;二是这种损失是不确定的。所谓不确定性是指:是否发生不确定;发生的时间不确定;发生的空间不确定,即在什么地点发生不确定;发生的过程和结果不确定,即损失程度不确定。

急需《加强信托投资公司部分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即212号文)全文。谢谢

加强信托投资公司部分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 各银监局,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投资公司: 为进一步加强对信托投资公司监管,防范风险,促进信托投资公司依法合规经营,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对信托投资公司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监管,督促信托投资公司以防范风险为中心,处理好风险防范与健康发展的关系,依法合规经营。信托投资公司应认真研究贯彻宏观调控政策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认真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未雨绸缪,防范风险。凡向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的行业、企业的投融资活动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不得违规对上述行业进行投融资。对使用信托财产向热点行业投融资的,要向委托人明示国家政策,进行特别信息披露,严格各项风险管理措施。 各银监局要切实做好“窗口指导”,加强对信托投资公司的风险提示、风险警示,检查风险管理措施;对风险管理措施不力的,要限时改进;对拒不改进或限时内未改进的,应即停办相关业务。要以防范风险为中心。对信托投资公司资产质量情况、五级分类的准确度进行检查和复查,努力降低不良资产余额和比例。 二、加强信托投资公司的机构监管。按照属地监督原则,由信托投资公司注册地银监局对信托投资公司是否设立分支机构、是否有参股或控股的子公司办理信托业务进行清查。对信托投资公司在注册地以外擅自设立或变相设立分支机构办理业务的,要依法取缔,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等法律法规给予处罚。在注册地以外发现违规行为,当地银监局应立即通报有关信托投资公司注册地银监局,并配合注册地银监局进行查处。 三、加强对信托业务的监管,跟踪信托合同执行和履约情况,对信托业务的合规性和风险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管。信托投资公司办理信托业务必须勤勉、尽责、严格实行分账管理;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向信托当事人或合同规定的人进行充分披露。未经相关委托人同意,不得将不同信托账户下的信托财产进行相互交易。 各银监局要督促信托投资公司每月逐笔报告集合信托业务风险状况;要重点做好对信托投资公司进行资金信托业务公开营销,办理附加协议、保底条款、虚假委托代理业务,挪用和私自改变信托资金用途等违规事项的监管工作;要通过访问、电函等各种形式向委托人重点了解信托业务合规性情况。按审慎监管的原则,加强对财产权信托的监管,在财产权信托管理办法颁布前。以财产受益权转让等方式进行资金募集的业务,要按照资金信托业务的监管原则进行监管。 四、进一步加强对信托投资公司投资业务的监管,建立和完善投资组合管理、风险控制和投资评价制度。自接到本通知之日起,所有新设立的由信托投资公司代为确定管理方式的有价证券投资集合信托计划,1个集合信托计划持有1家上市公司股票最高不得超过该集合信托计划资产净值的10%;由信托投资公司代为确定管理方式的单独管理的资金信托,1个资金信托持有1家上市公司股票最高不得超过该信托资产净值的10%;同一信托投资公司管理的所有代为确定管理方式的有价证券投资信托,持有1家公司发行的证券,最高不得超过该公司发行证券额的10%。 各银监局要对信托投资公司已发生的证券投资业务进行清查,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投资,要立即纠正;在清查时,要特别关注信托投资公司是否尽职管理,亲自处理信托事务。要认真检查信托投资公司通过所控制或关联的证券公司进行证券投资业务的风险情况,对投资组合管理、风险控制、投资评价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的,要立即指出,限期改进,持续监控。 五、按审慎监管的原则,加强对异地集合资金信托业务的监管。对异地集合资金业务,根据属地监管的原则,由信托投资公司注册地银监局负责对辖内信托投资公司的异地业务进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并负责对异地集合资金信托业务的风险状况进行监控。对信托投资公司存在信托财产与固有财产未进行分账核算、办理信托或委托代理业务中承诺本金或利息不受损失、不按信托文件规定用途运用信托财产、风险管理有疏漏、擅自设立分支机构、自有财产损失较大等情况的,自发现之日起,立即停办异地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情节严重、风险较大的,可以进一步停办本地、异地单独、集合管理的资金信托业务。在违规行为未得到纠正,风险状况未得到切实改善,有关机构和责任人未得到处理前,不得恢复所停办的业务资格。 六、采取坚决措施,从严加强信托投资公司关联交易监管,完善关联交易的风险控制和信息披露制度。信托投资公司办理信托业务时,除信托文件有规定并专门向委托人做信息披露外,不得将信托资金贷放给自己或关系人,不得将信托资金投资于自己或关系人发行的有价证券,不得以固有财产与信托财产进行交易。 信托投资公司办理固有财产项下业务时,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权作为质押发放贷款。信托投资公司对同一借款人及其关系人(集团客户)的授信及投资余额之和在任何时点上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对同一个关系人授信及投资余额之和在任何时点上不得超过信托投资公司资本净额的10%;信托投资公司对全部关系人授信和投资余额总和在任何时点上不得超过信托投资公司资本净额的50%。 信托财产与固有财产及关系人之间的交易要进行充分披露。信托投资公司任何股东通过关联交易抽逃资本和进行损害信托公司、委托人、受益人利益的,要依照有关法规进行处罚。 对信托投资公司已发生的关联交易要立即进行严格清查。已超过上述比例规定的,除不得发生任何新的关联交易外。对超过的部分,要制定计划,限期清理压缩。对违规关联交易,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从严处罚。 七、对重新登记所审查事项要实施持续跟踪检查。对发现重新登记时弄虚作假的,要严肃追究公司有关人员的责任,并按规定追究或建议追究有关审查人员的责任。对重新登记前的原有业务,严格要求,加大清理力度,按照“逐月监测、按年考核”的原则,监督原有业务清理计划落实和执行情况,严禁发生新的违规负债。对资本金不足或未提足准备的信托投资公司,限期补足。对重新登记后新发生的违规负债业务、超过规定比例的投资、担保、拆借及违反拆借资金用途进行长期运用的要限期纠正,对有关责任人依法进行严肃处理。超过规定期限未纠正的,要采取果断措施,限制或暂停其部分业务。 八、要进一步加强对拟重新登记公司的监管。在未完成重新登记前,除清收资产、归还原有负债外,不得开展任何新业务。拟转制的信托投资公司在未完成转制前,各银监局应继续履行好监管责任,严禁其开展任何新业务,并督促其按计划完成转制工作。无法实现转制的,要及时研究,采取进一步的市场退出方案。对仍处于停业整顿的,要督促负责整顿的主管部门,认真做好后续市场退出工作。当地监管部门要明确监管责任,按照银监法的要求,做好机构与业务的监管。严禁其从事清收资产、偿还负债以外的业务活动。 九、督促信托投资公司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聘用合格的独立董事以及增强内、外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切实防止信托投资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干预经营和损害风险管理的做法。对已发生的情况,要依照银监法坚决予以处理。对不具备健康的公司治理、内控制度长期存在严重缺陷的,要坚决叫停信托投资公司部分或全部业务。 十、加强和完善对高管人员尽职和诚信度监管。各银监局要依法开展对高管人员进行监督管理谈话,了解公司的业务活动和风险管理情况。对高级管理人员长期不在注册地履职的,要责令立即正常履职,或建议公司限期更换相应的高管人员;对董事长、总经理等主要高级管理人员长期空缺的,要限期选任合格人员,限期未选任合格人员的,要暂停该公司部分或全部业务。对不熟悉业务,不能清楚地掌握公司经营、风险状况,不具备管理能力的高级管理人员,要进行监管警示;限期达不到要求的,应建议公司即行更换。不接受或有意躲避监管谈话,对监管谈话敷衍塞责,不认真负责地答复监管机关询问,甚至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的高管人员,要及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及时予以通报,记入诚信档案。对违规经营、落实监管意见不力的信托投资公司。除依法及时对其进行处罚外,还应视情节轻重对相关高管人员权力进行限制或取消一定期限直至终身任职资格。凡有不良记录或受金融监管部门处分的人员,一律不得在信托投资公司担任高级管理人员。 十一、各银监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信托投资公司监管工作,按属地监管原则,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切实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作风到位,监管到位。要按照分类监管原则;加强对正常经营,准备登记、实施转制、未完成市场退出的信托投资公司的监管,重点做好经营风险的监管。对各类重大风险要做到家底清楚,并制定监管预案,多做工作,稳妥处理。要不断完善监管责任和问责制,确保监管政令畅通。对不认真执行审慎监管要求,监管失职和渎职的人员要及时严肃处理。各银监局监管工作中要注意深入实际,总结经验,做好工作,遇有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参考网址:http://www.zgxt.com/news.jsp?id=26117&typeid=8502000

什么是基金?风险大吗?

不同的基金风险是不同的,比如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属于低风险,混合基金属于中高风险,因此不能一概而论说基金风险,必须要针对基金的种类说风险。但不管是什么基金,风险都是存在的,只不过低风险亏损的概率比较小,而中高风险、高风险就有可能会亏损。

担保人和反担保人风险谁大

担保人。【法律分析】1.担保与反担保对象不同。本担保的担保对象是主合同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所担保的是债务人对债权人之债务的履行、债权人的债权的实现。反担保的担保对象则是担保人对被担保人(债务人)的追偿权。担保对象上的特点为反担保的最基本特点,它决定了反担保的其他特点,反担保与本担保、再担保的根本区别。2.担保与反担保概念不同。反担保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向担保人做出保证或设定物的担保,在担保人因清偿债务人的债务而遭受损失时,债务人向担保人作出清偿。而担保是指法律为确保特定的债权人实现债权,以债务人或第三人的信用或者特定财产来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制度。3.担保与反担保方式不同。反担保只有保证、抵押、质押三种担保方式,而将留置和定金排斥在外。4.担保与反担保当事人不同。反担保合同的当事人不同于担保合同,担保合同的当事人因担保方式及担保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八十八条 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风险投资是一种借贷资本()。

风险投资是一种借贷资本()。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七天通知存款有风险吗

没有风险。七天通知存款不属于理财产品或投资产品,属于银行存款,因此七天通知存款是不存在任何风险的。一般来说,七天通知存款是以7日为存款周期,每7天计算一次利息,如果存款周期不满七天,则按照活期存款的利率来计算利息。拓展资料:简单来说,七天通知存款就是指投资者在将资金存入那一天开始,银行每7天结算一次利息,如果不支取,则本金和利息自动进入下一个周期。如果要支取,则需要提前7天通知银行,在约定好支取日期和金额后,才可以前往银行办理支取并享受相应的通知存款利息,否则违约支取部分将按活期利率计息。通知存款最低存款金额为5万元,通知存款一次存入,可一次或多次支取,提取部分存款时,每次提取的金额应当大于通知存款的最低起存金额。也就是说:七天通知存款如果要提前支取,支取后账户剩余金额不能低于5万元,否则会转入活期存款账户。七天通知存款虽然存在一些弊端,不过短期存款来说也有它的优势,例如:转出非常灵活,支持手机银行操作,资金可以做到即时到账。播报通知存款的币种为人民币、港币、英镑、美元、日元、欧元、瑞士法郎、澳大利亚元、新加坡元(各省具体开办的业务和币种请向当地分行咨询)。人民币、外币的通知存款利率均高于活期存款利率。最新的七天通知存款年利率为1.35%。计息情况说明:1.若超过预约期限,则所取钱款按存款日的活期利率计算;2.未提前通知银行而支取的钱款,支取部分按活期利率计息;3.已办理通知手续而提前支取或逾期支取的,支取部分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4.支取金额不足或超过约定金额的,实际取出部分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5.支取金额不够最低支取金额的,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6.通知存款如已办理通知手续而不支取或在通知期限内取消通知的,通知期限内不计息;7.通知存款部分支取,留存部分高于最低起存金额的,从原开户日计算存期;留存部分低于起存金额的,按清户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息。

谁知道农业银行的个人通知存款和“双利丰”存款的区别?“双利丰”有无风险?急

1、双利丰是每七日自动结算利息,变成本金。“双利丰”个人通知存款只开通七天通知存款转存业务,存款起存金额、最低支取金额、最低留存金额仍为5万元,通知存款账户资金需一次性存入或转入,可一次或分次支取。当您使用个人结算账户消费结算时,您的账户余额不足,系统将自动将“双利丰”账户资金转入您的个人结算账户中,确保您资金的使用便利。2、个人通知存款是你要提前七天通知才能按通知存款算利息。通知存款指的是将资金存在银行,但不约定存期,在支取前提前7天(1天)通知银行,也就是建立通知,然后在7天(1天)后支取。若未通知直接支取,则按活期利息计息。通知存款没有期限,因此不存在到期问题。3、都能取款、就是利息不一样。扩展资料:一) 在通知存款和双利丰中选的话,肯定是后者。双利丰会每七天自动帮你连本带息的转存一次,你可以随时支取,只损失支取时那个7天的利息,之前的利息都按照通知存款利率计息。三) 如何办理“双利丰”个人通知存款?1.签约:您办理个人通知存款存单转存业务,开立账户时应在存款凭条中进行约定,即选定“七天通知”和“自动转存”。您办理个人结算账户与个人通知存款互转业务,首先要开立个人结算账户,并签订《中国农业银行“双利丰”个人通知存款协议》,约定个人结算账户留存金额。2.自动转存:已约定自动转存的个人通知存款存单每七天自动转存一次,并将扣除利息税后的利息计入本金。四) 已签约个人结算账户在扣除预留资金后,符合“双利丰”个人通知存款条件的个人结算账户金额自动转存为个人通知存款,每满七天由银行自动将扣除利息税的利息计入本金后进行自动转存。撤销自动转存协议:您可根据情况撤销转存协议,撤销协议前,必须办理协议账户下所有“双利丰”个人通知存款销户,并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银行柜台办理有关手续。

七天通知存款有风险吗?

没有风险。七天通知存款不属于理财产品或投资产品,属于银行存款,因此七天通知存款是不存在任何风险的。一般来说,七天通知存款是以7日为存款周期,每7天计算一次利息,如果存款周期不满七天,则按照活期存款的利率来计算利息。拓展资料:简单来说,七天通知存款就是指投资者在将资金存入那一天开始,银行每7天结算一次利息,如果不支取,则本金和利息自动进入下一个周期。如果要支取,则需要提前7天通知银行,在约定好支取日期和金额后,才可以前往银行办理支取并享受相应的通知存款利息,否则违约支取部分将按活期利率计息。通知存款最低存款金额为5万元,通知存款一次存入,可一次或多次支取,提取部分存款时,每次提取的金额应当大于通知存款的最低起存金额。也就是说:七天通知存款如果要提前支取,支取后账户剩余金额不能低于5万元,否则会转入活期存款账户。七天通知存款虽然存在一些弊端,不过短期存款来说也有它的优势,例如:转出非常灵活,支持手机银行操作,资金可以做到即时到账。播报通知存款的币种为人民币、港币、英镑、美元、日元、欧元、瑞士法郎、澳大利亚元、新加坡元(各省具体开办的业务和币种请向当地分行咨询)。人民币、外币的通知存款利率均高于活期存款利率。最新的七天通知存款年利率为1.35%。计息情况说明:1.若超过预约期限,则所取钱款按存款日的活期利率计算;2.未提前通知银行而支取的钱款,支取部分按活期利率计息;3.已办理通知手续而提前支取或逾期支取的,支取部分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4.支取金额不足或超过约定金额的,实际取出部分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5.支取金额不够最低支取金额的,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6.通知存款如已办理通知手续而不支取或在通知期限内取消通知的,通知期限内不计息;7.通知存款部分支取,留存部分高于最低起存金额的,从原开户日计算存期;留存部分低于起存金额的,按清户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息。

做公司法人有什么风险

做为任何企业的法人代表,必须对该企业的所有合法经营行为和非法经营行为负责,为该企业的所有债权和债务负责。做为一位企业的法人代表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如果这个企业不是自己的企业,或者不是真正有较多股份的企业,不要做法人代表,如果要做也必须是这个企业的总经理,对企业的所有经营行为有决策权。扩展资料如果法人企业涉及法律诉讼的,由企业作为诉讼当事人,也就是原告、被告等,而非法人企业在涉及法律诉讼时,不是由企业而是由企业的业主或者投资者作为诉讼当事人。法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如董事长),对外代表企业,其职务行为引起的法律后果,由其所代表的法人企业享有或者承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人企业

股票可转债是什么意思 可转债有哪些风险

你好,可转债是指在债券发行时赋予投资人一项权利,允许投资人在规定时间内可将其购买的债券转换成公司的股票。投资可转债的风险有:  1、投资可转债时会有股价波动的风险。  2、利息损失的风险。当股价下跌到转换价格下时,可转债投资者就会被迫成为债券投资者。而可转债的利率一般是会低于同等级债券利率的,所以投资者会面临利息损失。  3、提前赎回的风险。许多的可转债是规定了发行者在发行一段时间后,要用某一价格赎回债券的,而提前赎回则限定了投资者的高收益。  4、投资可转债面临着强制转换的风险。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vie高风险什么意思

协议架构。VIE即VariableInterestEntities,即协议控制,是中国企业为了规避国家对于限制性行业的外商投资限制或繁琐的审批程序而使用的境外上市进而获得外商投资的一种模式。VIE架构既有巨大的模式优势,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企业需要有足够的心理预期和应对措施。

VIE架构的风险披露是什么?

境内企业在境外上市过程中,VIE架构通常会在招股说明书中予以披露,具体包含为:(1)中国法律法规对VIE架构的态度及潜在的处罚拆除的风险;(2)对于投资者而言,VIE架构不如股权架构安全;(3)VIE公司潜在的解散清盘对架构的不利影响;(4)未来收购VIE公司股权的成本较高的法律风险;(5)搭建VIE架构受到税收主管部门的关注及要求缴税的风险。

网贷风险准备金是什么?

p2p网贷平台的风险准备金有什么意义? 关于平台的风险保障金: 这是平台出现借款逾期时,用于及时垫付的。风险保障金是由平台投入自有资金、投资管理费的全部收益、借款管理费和居间服务费共同构成,随着平台交易额增加不断递增。 但并不是说有了风险保障金对于投资者来说就安全了,例如平台风险保障金和融资金额相差太大,风控模型不科学,那么如果出现大面积的借款逾期,风险保障金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智 融 财 富互联网金融网贷的风险准备金是什么原理? 我了解呀。。。。 P2P平台的风险准备金到底需要准备多少 为了防范风险,以p2p行业平均坏账率为参考,对预计的坏账进行覆盖,风险准备金能覆盖多少占比的预计坏账,就叫风险覆盖率。 P2P网贷的风险准备金是什么原理? 楼主可以去伽上试试, 网贷都有什么风险? 投资人面临的风险贯穿在平台成立、运营、管理等全流程中,包括平台的资质风险、运营模式风险及管理风险等。以下做具体介绍: 1.资质风险:网贷平台的入门槛是相当低廉,只需要注册一个公司,买一个模板然后便可上线营业,这样像OK贷这种自家子公司全权开发维护的平台就要好很多。由于一些平台投入成本很低随意形形 *** 的网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有注册资金仅有十几万的平台,有毫无风控经验、风控技术的平台,也由不懂互联网安全技术的平台。这些平台在运营中,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将给投资者带来重大损失。 2.运营模式风险:目前国内的网贷平台的运营模式不尽相同。大多数平台为降低投资人风险提供了担保公司垫付、风险准备金垫付等垫付模式,这两种方式的本意是好的,但在实际运营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平台来说也由一定风险。先说担保模式,担保模式即网贷平台与担保公司合作,在担保公司进行担保的网络借贷业务中,一旦出现贷款不能追回的情况,由担保公司出资还款的垫付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网贷平台为了能更好的增加业务,有时会打出“100%本金保证”的口号。但在现实案例中,担保公司往往无法真正做到这点。因此投资人权益能否得到保障与担保公司以往的担保状况也由很大的因素。另一种风险准备金模式,即由网贷平台专门设置一部分资金,用于在一定限额内补偿由于借款人违约而使投资人遭受本金及利息损失的垫付模式。如果网贷平台的坏账率较高,风险准备金的总额未能覆盖掉坏账时,一部分的投资人仍然会遭遇资金损失。 3.管理风险:网贷平台在成立并确定了运营模式后,平台的管理方式就成为了平台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体现在对市场竞争的控制和平台透明度等。市场竞争主要是一些新平台在刚刚进入网贷行业时,为了吸引投资者往往会采取全额保证本息的方式,全然忽略市场的风险性,结果往往是新平台遭一些大额的流动资金在赚取奖励后就纷纷撤离,投入大量的成本却并未形成长期的投资群体,一旦平台出现危机,或多或者都会对投资者造成一定的损失。透明度则是指投资人通过对平台自身的经营状况及平台过往风险处理的实际通报,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估网贷平台及项目本身的风险状况,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证自身的资金安全。 4.道德风险:有部分平台以借贷的名义开办平台,但事实上却将投资人的资金用于其他用途,如留作自用,也就是“自融”。自融平台缺乏约束,极有可能将资金用于投资高风险项目,甚至用于偿还平台负责人的原有债务。另外,也有部分平台从成立初期,就带有诈骗性质,待投资者金额达到一定数目,即卷款潜逃。 哪个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准备金比较高? 你 可 钱盆网:什么是P2P风险准备金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银行理财业务新规里面的风险准备金是个什么 风险准备金要在银行托管、专款专用,这与网贷行业的一般风险准备金管理相差无几,但是意见稿还规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准备金可以投资于银行存款、国债、中央银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券以及银监会规定的其他资产,产生的利息收入和投资损益应当纳入风险准备金。目前在网贷行业风险准备金是没法再进行投资的,只能以活期存款额方式沉淀在托管机构。 为什么P2P平台禁止设立风险准备金 网贷新政规定禁止设立风险保证金、准备金、备付金等提供担保,或者以此进行宣传; 监管层只是不希望P2P平台因为宣传‘风险备付金"而给投资者带来错觉,不希望P2P平台以此来承诺保本保息、投资无风险; 网贷平台定位于信息中介,不得提供增信服务,不得直接或变相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 希望能帮到您,谢谢采纳! p2p平台的风险准备金是留还是废 根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的相关规定, p2p平台的风险准备金 肯定是要废的, 但在强制执行之前, 大多P2P平台都肯定 想继续留用直到最后一刻。

融券有风险吗

做投资都有风险,融券就是看空该股的意思,只要价格降低,都是有收益的。

融资融券有什么风险

提到融资融券,估计存在很多小伙伴要么是了解不够深,要么就是几乎不去接触。这篇文章,主要分享的是我多年炒股的经验,重点关注第二点!开始研究之前,我有一个超好用的炒股神器合集要和大家分享一下,绝对良心:炒股的九大神器,老股民都在用!一、融资融券是怎么回事?涉及到融资融券,第一步我们要知道杠杆。例如,本来你有10块钱,而自己想要的东西需要20元才能买,这借的10块钱就是杠杆,这样定义融资融券的话,它就可以理解为加杠杆的一种办法。融资,换言之就是证券公司把钱借给股民买股票,到期将本金和利息一同还了就行,融券顾名思义就是股民借股票来卖,到期把股票还回来并支付利息。融资融券具有放大事物这一特性,盈利情况下,利润会成倍增长,亏了也可以造成亏损放大好几倍。可见融资融券的风险真的很高,如果操作不当极大可能会发生巨大的亏损,对投资能力要求会比较高,不放过一丝合适的买卖机会,普通人和这种水平相比真的差了好大一截,那这个神器就特别好用,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来决定买卖的最佳时间,点击链接就能够使用啦:AI智能识别买卖机会,一分钟上手!二、融资融券有什么技巧?1. 利用融资效应就可以把收益给放大。下面我来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比方说你手上的资金为100万元,你欣赏XX股票,你可以用这部分资金先买入该股,然后就可以把手里的股票抵押给那些券商了,接着去融资再买进该股,要是股价上涨,就能够拿到额外部分的收益了。拿刚才的例子来解释一下,如果XX股票上涨5%,原本只能盈利5万元,但融资融券操作可以改变这一现状,能让你赚的更多,而因为无法保证是否判断正确,所以当失误时,亏损的也就更多。2. 如果你投资的方向是稳健价值型的,中长期看好后市行情,并且向券商进行融入资金。融入资金的意思是,把你手里作为价值投资长线持有的股票抵押出去,进场变得更加容易,不需要追加资金,获利后也不能忘了券商,要将部分利息支付给他们,就可以把战果变得更多。3. 使用融券功能,下跌也是可以盈利。简单来讲,例如说,目前某股现价20元。通过具体研究,强烈预期这个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下跌到10元附近。那你就能去向证券公司融券,向券商借1千股该股,紧接着就能以20元的价钱在市面上进行售卖,取得资金两万元,只要股价一下跌到10左右,此时你可以按每股10元的价格,再买入1千股该股还给证券公司,花费费用具体为1万元。然后这中间的前后操纵,中间的价格差就是盈利部分。固然还要给出一定的融券资金。这种操作如果未来股价没有下跌,而是上涨了,那样可能要花费更多的资金了,因为在合约到期后,需要买回证券还给证券公司,从而引起蚀本。最终,给大家分享机构今日的牛股名单,趁没被发现前,抓住机会领取吧:绝密!机构今日三支牛股名单泄露,速领!!!应答时间:2021-08-2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公司监事有风险吗

法律分析:公司监事是具体有一定风险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的监事通常是不需要承担一般性的法律责任,但是在特定情况之下,如果监事具有过错的确定,则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通常情况下,监事是不需要承担公司的债务。司监事职权有:1、当公司的董事或者高管人员出现损害公司的利益时,监事可以要求其立刻进行改正2、对出现违反公司章程、法律法规的董事或者高管人员,可以提出免职的建议3、可以对公司的财务进行检查、可以向股东会会议提案5、在董事会拒绝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主持和召集股东会会议职责时,监事可以临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可以对董事或高管人员发起诉讼7、可以列席董事会会议,并且可对所议的事项提出异议和建议8、履行公司章程规定监事的其他职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十三条 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行使下列职权:(一)检查公司财务二)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三)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四)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五)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七)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第五十四条 监事可以列席董事会会议,并对董事会决议事项提出质询或者建议。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发现公司经营情况异常,可以进行调查要时,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协助其工作,费用由公司承担。

别人贷款我做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有风险。有可能出现这四种情况:1、你可能被控告。要是借贷者违约而欠债,银行或金融公司就会控告你。2、你可能被宣判破产。如债务超逾限制,你可能被宣判破产。3、多名担保人并非安全。不要以为有多名担保人,你就感到安全。债务不一定由多名担保人平均承担。银行也不须要选择向较富裕的担保人追债。贷方有权选择向所有或其中一名担保人追债。4、死亡并不代表免除担保。这要看是哪类担保。如属联保而涉及多项担保,担保人死后,其遗产仍得用以偿还债务。可是,如只是一项联保,其遗产就无需用以偿债。拓展资料:所以在成为别人的担保人之前,要注意下面几点:1.要多方考察借款人的信誉。一般来讲,贷款人的信誉越高,担保人的风险就越小。2.在订立保证合同时,要注意争取做一般保证人,以行使先诉抗辩权,即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保证人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3.要注意运用反担保。反担保又叫求偿担保,即在担保人因清偿债务人的债务而遭受损失时,可要求债务人对担保人作出清偿。实践证明,反担保不仅可以降低担保人的风险,而且可以促使债务人积极履行义务。银行贷款担保人就是指担保人和借款人约定,当借款人不履行还款时,担保人按照约定履行还款的责任。担保一般分为一般担保、连带责任担保两种。一般银行贷款偿还时,首先要看您当初担保时做的保证是连带责任担保还是一般责任担保。如果是连带责任保证,银行可以选择在借款人和担保人之间哪个容易执行,先执行哪个;如果是一般保证责任担保,那么首先要追索借款人的资产,全部抵偿之后的剩余贷款再向担保人追索。担保人没有对担保方式进行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时,担保人按照连带责任承担责任。在成为他人的银行贷款担保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要多方考察借款人的信誉。一般来讲,贷款人的信誉越高,担保人的风险就越小。要想知道贷款人的信誉高低,可以根据自己与贷款人的平时接触来判断。还可以找贷款人人有经营业务的人或贷款人的其他熟人进行了解。切不可碍于亲戚、好友、同事、同学、老上级的情面,不假思索,不计后果,盲目地做担保人,这种做法风险较大。另一方面,还要摸清贷款人偿还债务的能力。对担保人来说,风险大小主要取决于贷款人偿还贷款能力的大小,贷款人偿还贷款的能力越大,担保人的风险就会越小。贷款人偿还贷款的能力又是由其能支配的财产多少和负债数额的大小决定的。故在提供担保时,首先要看被贷款人能支配的财产是否可以偿还贷款。再者要摸清贷款人负债的多少。如果贷款人可供自己支配的财产与贷款数额相差较大,或者被担保人虽然有自己的财产,但负债累累,就不要为其提供担保。

想学习风险投资分析师,具体是做什么的呢?

风险投资分析师也包括很多不同的类别;从产业投资和金融投资的角度可以分为实业投资分析师和金融投资分析师;金融投资分析是可以细分为证券投资分析师、期货投资分析师;而我国目前的实业投资方面的分析师职业仅有投资项目分析师一种。金融金融投资分析师包括证券分析师、和衍生品分析师;衍生品是指以股票、债券这些基础金融产品衍生出来的产品,向商品期货、股指期货、黄金期货、外汇期货都是属于衍生品。现在国内正规的金融分析师职业只有注册的证券分析师、注册期货分析师,有的做期货的分析师因为只专注黄金所以有时也叫他们黄金分析师,我国的外汇准入制度现还不完善;有些所谓自称黄金分析师或外汇分析师都是一些不正规的公司或者干脆就是骗子公司的骗子,所以在选择投资产品一定要选择银行或证券公司的产品,不要相信所谓的投资咨询公司。投资项目投资项目分析师,CIA我们国家现在有一种关于实业投资方面的分析师,这便是投资项目分析师;投资项目分析师是掌握产业投资项目分析的技能、方法和工具,通过对行业分析、尽职调查、风险评估等专业手段,对各类投资项目进行筛选和评估,最终作出独立投资决策的专业人士。

什么是证券公司风险资本准备

风险准备金类似投资者保护基金,是为了解决一些突发状况造成的投资者的损失。资信越好的证券公司,风险准备金提取的比例会少一些。资信差的公司,或者小公司,会计提的高,以此激励券商做大做全。投资者保护基金或称投资者赔偿基金或投资者补偿基金,是指一种在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出现支付危机、面临破产或倒闭清算时,由基金直接向危机或破产机构的相关投资者赔偿部分或全部损失的保障机制。扩展资料制度基础投资者保护基金,是证券客户资产风险应对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证券公司进行严格的净资本监管和客户资产分隔监管,并建立以投资者保护为重心的证券公司破产清算程序之外,投资者保护基金以相当于客户资产保险的方式,为客户资产安全构建起最后一道屏障。各国建立投资者保护基金的制度基础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法律规范和自律规则两种。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投资者保护基金

期货套利怎么做? 风险和收益怎么样?

期货套利风险相对于单纯投机风险小,但收益见效时间长,收益保持中下。期货套利是指利用相关市场或者相关合约之间的价差变化,在相关市场或者相关合约上进行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以期在价差发生有利变化而获利的交易行为,如果发生利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差进行的套利行为,那么就称为期现套利。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套利原理:指投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和相对应的一揽子股票的交易策略,以谋求从期货、现货市场同一组股票存在的价格差异中获取利润。当期货实际价格大于理论价格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买入指数中的成分股组合,以此获得无风险套利收益,称为“正套”。当期货实际价格低于理论价格时,买入股指期货合约,卖出指数中的成分股组合,以此获得无风险套利收益,称为“反套“。市场中常常出现价格分布不寻常的合约组合,有些可以成为投资者套利交易的良好对象,有些则是“套利陷阱”,其存在由于种种原因,并不能很好的价差回归,有时甚至会出现令人诧异的变化,导致套利失败。因此投资者要格外小心下面几种“套利陷阱”。1.不做跨年度的跨期套利2.不做非短期因素影响的正向套利由于套利机会是依据中长期价格关系找到短期价格呈现偏离的机会,发生套利机会的因素一般都是短期或者突发事件引起的价格异变,所以,一般不应介入非短期因素影响的正向套利时机。3.“逼仓”中的套利危险其风险重要在跨期套利中浮现,一般而言,跨期的虚盘套利不涉及到现货,而逼仓的风险就在于没有现货头寸做维护,当市场行情呈现单边逼仓的时候,逼仓月合约要比其它月份走势更强,其价差未涌现“理性”回归,从而导致亏损的局势。4.不做流动性差的合约如果组建的套利组合中一个或两个期货合约流动性很差,则我们就要注意该套利组合是否可以顺利地同时开仓和平仓,如果不能,则要斟酌废弃该次套利机会。此外,如果组合构建得足够大,则组合的两个合约都存在必定的冲击成本。在期现套利和跨期套利中,参与到交割的套利须保证有足额的资金交付。5.资金的机遇成本和借入成本在实际投资中,两个交易账户均须备有足够的预留保证金,这会增添利息成本,从而下降收益率。我们需要斟酌资金起源是自有资金还是借贷资金,而资金借入的期限和套利头寸的持有期限可能并不匹配。

套利交易有哪些风险?

套利交易风险小回报稳定,对于大资金而言,如果单边重仓介入,将面临持仓成本较高、风险较大的不足,反之,如果单边轻仓介入,虽然可能降低风险,但其机会成本、时间成本也较高。因此整体而言,大资金单边重仓抑或单边轻仓介入期市,均难以获得较为稳定和理想的回报。而大资金如以多空双向持仓介入期市,也就是进行套利交易,则既可回避单边持仓所面临的风险,又可能获取较为稳定的回报。套利虽然具有有限风险、更低风险的优点,但毕竟还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来自于:价格偏差继续错下去。合约之间的强弱关系往往在短期内保持“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态势。假如这种价格偏差最终会被纠正,套利者在这种交易中也不得不遭受暂时的损失。如果投资者能承受这种亏损,最终就会扭亏为盈,但有时投资者无法熬过亏损期。况且,如果做空的合约遇到挤空现象且持续到该合约交割,那么价格偏差将无法纠正,套利交易必以失败告终。以上答案为芝麻背调提供,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保险投资有风险吗?

我认为,不能将保险整体看成是一种投资。只不过是保险产品中分为保障型、投资理财型的、万能型的等等。如果要选择投资型的保险,首先要看清保险条款,因为投资肯定是追求回报的,如何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可能是每个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那么保险合同里面就会有详细的阐述,在一份保险中可能有固定的收益,也有不确定的收益。风险肯定是有的,不过有些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买保险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如果有人对您说,买保险没有任何风险。那绝对是在忽悠!

保险投资有风险吗?要不要买理财险保险?

保险投资当然也是有风险的,我认为对于那些会理财的人来说,实在没有必要去购买理财保险,因为他们完全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赚更多的钱。无论是哪种投资,只要想获得收益多多少少都会有风险的,只不过大部分的理财保险风险比较低而已,除非是一些理财保险在合同上明确说明,能够保证本金不会有损失,不然所有的理财保险都是有风险的。很多不会理财的人都会选择购买理财保险来进行理财,认为这样能够获得比定期存款更高的收益。其实这个想法本身也没错,但仅限于一些理财的新手小白,对于那些会理财的人来说,理财的方法多种多样,实在没有必要选择理财保险。比方说你可以把购买保险的钱用来买基金或者股票,如果操作得当的话,过不了多久就会直接翻倍。相信用这种方式进行理财,收益要比理财保险高得多。所以我才说用保险的方式进行投资理财,只适合那些不会理财的人。也有一些人质疑理财保险的风险性,要知道每一种理财其实都会有风险,只是大或者小的区别。当然了,也有一些理财保险,在合同上有明确的说明,保证不会损失本金。这类保险则是绝对不会亏本的,毕竟白纸黑字具有法律效益。不过理财险也有很多坑,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比方说,很多保险业务员会向你推销每年的分红,他们所计算的方式都是按照最高值来计算的,但实际上每年的分红是按照当年保险公司经营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支付。如果经营得好,那么分红自然也就多,如果经营得不好,最多也就是合同当中的保底分红,比定期存款多不了多少。

保险投资有风险吗?

任何投资行为都是有风险的。 拓展:投资型保险投资型保险是人寿保险下面一个分支,这类保险是属于创新型寿险,最初是西方国家为防止经济波动或通货膨胀对长期寿险造成损失而设计的,之后演变为客户和保险公司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一种金融投资工具。投资型保险分为三类:分红险、万能寿险、投资联结险。其中分红险投资策略较保守,收益相对其他投资险为最低,但风险也最低;万能寿险设置保底收益,保险公司投资策略为中长期增长,主要投资工具为国债、企业债券、大额银行协议存款、证券投资基金,存取灵活,收益可观;投资联结险主要投资工具和万能险相同不过投资策略相对进取,无保底收益,所以存在较大风险但潜在增值性也最大。随着金融环境的快速变迁,投资的工具不再局限于外币存款、股票、基金及相关衍生性金融商品,其中,投资型保险是相当受欢迎的投资工具之一,多家银行纷纷销售投资型保险,加上今年初保险司规定所有传统型保单之预定利率均须调降至2.5%,明年起又将降至2%以下,导致保费相对提高许多,市场上短年期储蓄型保单之需求因此大幅下降,种种原因使得投资型保险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保险一般予人之印象不外乎人身保障及储蓄之功能,与投资根本毫不相关,投资型保险与传统型保险最大的差异在于前者将投资的选择权和风险转嫁给顾客,而后者是由保险公司将保费进行投资,并允诺顾客一保证利率,顾客无须为保险公司的投资盈亏承担任何风险。投资型保险商品最早产生于1956年的荷兰,源自消费者希望自己的寿险保单也能够享有投资的机会,接着英国于1961年、美国于1976年、日本于1986年、中国大陆于1999年发行各自的第一张投资型保单,中国台湾则是于2000年发行第一张投资型保单。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澳大利亚几达100%,加拿大超过60%,英国、瑞典也超过40%,在亚洲地区,香港及部分东南亚地区也已超过50 %。反观国内投资型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尚不及5 %,根据国外的发展来看,其未来成为国内保险市场的主流是无庸置疑的。

审计中,先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还是先订重要性水平

审计的流程为审计目标-审计计划-审计证据在确定总体审计目标时 就要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了 但是这个跟舞弊有关,不会牵扯到重要性水平在确定审计计划时 要有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会考虑重要性水平 如果实际金额高于或者接近重要性水平 那么认定为重大错报风险 进行进一步审计程序重大错报风险是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重要性水平只是为了服务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所以这完全不是两个概念 比如类似与应收账款 不用确定重要性水平就知道它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因为这个是经验上发现的 这个项目的风险大,只是在订了重要性水平后 如果实际还是超过了重要性水平 那么就用进一步审计程序 比如抽样改为详查 或者增加样本数量而类似与股本这一类风险较低的的 一开始不会评估为重大错报风险 只有在订了重要性水平以后,如果实际金额高于或者接近重要性水平 那么认定为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进行进一步审计程序手打不容易啊 鄙视复制党!!不想理楼下了 自己去看看审计准则 准则要求在所有审计阶段都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应如何评估并控制审计风险

  上学期学的审计学,答了一些,希望能有所帮助  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审计工作的主线,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风险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并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必要的程序,特别是为注册会计师在下列关键环节作出职业判断提供重要基础:  (1)确定重要性水平,并随着审计工作的进程评估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是否仍然适当;  (2)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以及财务报表的列报是否适当;  (3)识别需要特别考虑的领域,包括关联方交易、管理层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或交易是否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等;  (4)确定在实施分析程序时所使用的预期值;  (5)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6)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评价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的程度是否恰当,关键是看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是否足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目的是为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  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2)分析程序;(3)观察和检查。  1.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  注册会计师除了询问管理层和对财务报告负有责任的人员外,还应当考虑询问内部审计人员、采购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等其他人员,并考虑询问不同级别的员工,以获取对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有用的信息。  2.实施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既可用作风险评估程序和实质性程序,也可用于对财务报表的总体复核。如果使用了高度汇总的数据,实施分析程序的结果仅可能初步显示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分析结果连同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时获取的其他信息一并考虑。  3.观察和检查  观察和检查程序可以印证对管理层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询问结果,并可提供有关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观察和检查程序:  (1)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  (2)检查文件、记录和内部控制手册;  (3)阅读由管理层和治理层编制的报告;  (4)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  (5)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  (二)其他审计程序和信息来源  1.其他审计程序  除了采用上述程序从被审计单位内部获取信息以外,如果根据职业判断认为从被审计单位外部获取的信息有助于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其他审计程序以获取这些信息。  2.其他信息来源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承接客户或续约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以及向被审计单位提供其他服务所获得的经验是否有助于识别重大错报风险。

如何学注会《审计》:对舞弊的风险评估

(一)需要关注的舞弊风险迹象与函证程序有关的舞弊风险迹象的例子包括:(1)管理层不允许寄发询证函;(2)管理层试图拦截、篡改询证函或回函,如坚持以特定的方式发送询证函;(3)被询证者将回函寄至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将其转交注册会计师;(4)注册会计师跟进访问被询证者,发现回函信息与被询证者记录不一致,例如,对银行的跟进访问表明提供给注册会计师的银行函证结果与银行的账面记录不一致;(5)从私人电子信箱发送的回函;(6)收到同一日期发回的、相同笔迹的多份回函;(7)位于不同地址的多家被询证者的回函邮戳显示的发函地址相同;(8)收到不同被询证者用快递寄回的回函,但快递的交寄人或发件人是同一个人或是被审计单位的员工;(9)回函邮戳显示的发函地址与被审计单位记录的被询证者的地址不一致;(10)不正常的回函率,例如:银行函证未回函;与以前年度相比,回函率异常偏高或回函率重大变动;向被审计单位债权人发送的询证函回函率很低;(11)被询证者缺乏独立性,例如:被审计单位及其管理层能够对被询证者施加重大影响以使其向注册会计师提供虚假或误导信息(如被审计单位是被询证者唯一或重要的客户或供应商);被询证者既是被审计单位资产的保管人又是资产的管理者。(二)针对舞弊风险迹象注册会计师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可以针对舞弊风险迹象,注册会计师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实施的审计程序的例子包括:(1)验证被询证者是否存在、是否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缺乏独立性,其业务性质和规模是否与被询证者和被审计单位之间的交易记录相匹配;(2)将与从其他来源得到的被询证者的地址(如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合同上签署的地址、网络上查询到的地址)相比较,验证寄出方地址的有效性;(3)将被审计单位档案中有关被询证者的签名样本、公司公章与回函核对;(4)要求与被询证者相关人员直接沟通讨论询证事项,考虑是否有必要前往被询证者工作地点以验证其是否存在;(5)分别在中期和期末寄发询证函,并使用被审计单位账面记录和其他相关信息核对相关账户的期间变动;(6)考虑从金融机构获得被审计单位的信用记录,加盖该金融机构公章,并与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相核对,以证实是否存在被审计单位没有记录的贷款、担保、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等事项。

审计机关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评价准则的评价准则

对重要性水平的评估是审计人员的一种专业判断。审计人员在确定审计步骤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及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当合理运用重要性原则。重要性水平的表现形式是金额额度。 审计人员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当从金额和性质两个方面综合评估总体及总体各组成部分错弊的严重程度。相同性质的小金额错弊的累计可能会对总体或总体有关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水平产生影响,审计人员对此应当予以关注。 审计人员在判断重要性水平时应当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并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一)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二)审计目的;(三)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四)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和业务规模;(五)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和业务风险水平;(六)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性质、金额、项目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变动趋势等。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本机关及所处环境等实际情况,制定有关确定重要性的判断基础和比率的标准。审计人员应当合理选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和比率。判断基础通常可以采用预算收入或支出总额、投资总额、资产总额、净资产、费用总额、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等指标。审计机关规定重要性比率的范围,审计人员在对审计项目进行分析判断后,在审计机关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具体的比率。 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存在重大错弊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作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 评估审计风险的步骤是:(一)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确定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二)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调查了解评估固有风险水平;(三)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测评评估控制风险水平;(四)利用风险模型计算检查风险水平,并据此确定审计测试的范围和工作量。 固有风险是假设在没有内部控制的情况下,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和相应的会计处理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固有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及其环境,以及该类会计事项或业务的性质有关。审计人员在评估固有风险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一)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包括管理人员的诚信和能力;(二)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异常变动情况;(三)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四)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调整变化情况;(五)影响被审计单位所在部门或行业的环境因素;(六)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处理时专业判断的幅度范围;(七)需要利用外部专家工作予以佐证的重要交易事项的复杂程度;(八)是否存在容易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九)是否属于容易发生差错的业务领域;(十)在会计期间,特别是临近会计期末时,发生的异常或复杂的会计处理情况;(十一)以前年度审计的结果等。 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和相应的会计处理发生差错不能被内部控制防止或纠正的可能性。审计人员在对内部控制进行初步测评后,应当对各主要业务和会计领域的控制风险作出初步评估。控制风险与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有关。评估控制风险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一)相关的内部控制是否建立;(二)经济业务以及相关控制手续的执行是否及时和有效;(三)经济业务及各控制环节是否由合格的人员执行;(四)业务活动的记录是否完整;(五)业务处理程序是否独立;(六)关键点控制是否存在;(七)控制目标是否满足;(八)控制系统是否有效地运行,各项控制是否充分发挥作用等。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审计人员应当将控制风险确定为高风险:(一)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薄弱;(二)审计人员无法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评价;(三)审计人员不准备进行符合性测试。 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进行实质性测试不能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差错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水平与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直接相关,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越大。审计人员应当根据所评估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来确定检查风险,并以此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数量。 本准则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审计中风险识别和评估的作用

1.确定重要性水平,且随着审计工作的进程评估对重要性谁平的判断是否任然恰当。2.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以及财务报表的列报是否恰当。3.是被需要特殊考虑的领域4.确定在实施分析程序时食物哦使用的预期值5.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6.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希望能够帮到你满意请采纳。谢谢!

什么是风险评估审计?风险评估审计包括哪些内容?

风险评估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风险评估相当于风险管理,包括目标确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计价、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以及风险应对等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可以将风险评估直接细化为风险计价、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狭义的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计量、分析、判断、排序的过程,包括风险计价、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是风险应对、风险控制的主要依据。此外,还有更狭义的风险评估的定义,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企业进一步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目标实现的可能影响程度,即风险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广义风险评估即为风险管理,也是内部控制中管理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狭义风险评估可作为内部控制构建和实施的一个流程,并要与具体业务流程相结合,离开具体业务的风险评估是没有现实意义的。笔者认为,风险管理可作为管理控制的内容,风险评估可作为内部控制的流程,且应当以风险管理来统领所有风险评估的内容。  风险评估的内容  简单来说,风险评估的内容就是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可能性表示一个给定事项将会发生的概率,影响则代表它的后果。笔者认为,对于风险发生概率的估计要考虑以下因素:风险相关资产的变现能力、经营管理中人工参与的程度以及经营管理中是否涉及大量繁杂的人工计算等。影响程度分析主要是指对目标实现的负面影响程度分析。风险影响程度大小是针对既定目标而言的,因此对于不同的目标,企业应采取不同的衡量标准。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主要是对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进行评估,也就是既考虑固有风险,也考虑剩余风险。固有风险是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改变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的情况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剩余风险是在风险应对之后所残余的风险。对剩余风险的评估是指对企业风险控制或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采取应对措施之后的风险进行的评估。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风险评估主要是对剩余风险的评估。明确针对风险应对之后的剩余风险进行评估,就要树立一个风险评估持续性和重复性的互动过程,风险评估不是一次性的管理活动。无论是对固有风险的评估还是对剩余风险的评估,始终不变的是要从可能性和影响两个方面来进行。  当然,风险评估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危险上,而是既要考虑因危险而退缩的风险,也要考虑未抓住机会的风险。也就是说,在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的同时,还要评估机会失去的可能性和影响。  一般来说,对识别出来的风险,从可能性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后,就可以根据评估的结果采取应对措施。

工程造价审计投标方案之审计风险评估怎么写?

第八章 审计风险评估工程造价审计在建设项目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一种有效的监控手段。工程造价审计工作通长由独立的审计部门完成,遵照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工程项目所花费的相关费用开展监督与审核工作。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同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决定了我国社会的经济的发展水平。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也更加重视,近年来推行了许多措施来增进我国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并卓有成效。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工程造价审计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的不足。第一节 工程造价审计中的主要风险工程造价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工程项目和审计业务特点所决定的,具体说来,审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建设方与施工方利益冲突的风险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原因,建设方要求较低的建设成本,施工方则要求较高的施工利润,对情况介绍带有片面性,对合同及有关签证理解不一,导致审计方对问题作出错误判断和计算,若有一方不服,审计方必然要承担由此产生的责任。二、建设方与施工方利益一致的风险利益一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建设方通过施工单位搞假项目,假结算,套取国家建设资金,搞小钱柜,施工方则收取所谓的管理费;二是双方有关人员相互串通,徇私舞弊,采取多签证、乱签证、隐瞒施工情况等手段,利用审计方的信誉与权威,为其作保护伞,使其非法行为合法化。一旦事情败露,审计方则受牵连,成了替罪羊。三、外部协调的风险外部协调包括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之间关系的协调以及有关业务单位、业务主管部门之间关系的协调。四、内部协调的风险内部协调包括审计口径是否一致,审计程序是否统一,审计方法是否适当,审计制度是否健全等。五、政策及技术水平的风险工程造价审计中,若审计人员对政策理解不透,对技术业务不熟,该算的不算,不该算的又重复计算,则导致审计工作处处被动,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此外,在审计过程中,如果遇到各专业中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时,审计人员难有准确、合理的判断,这些缺乏专业胜任能力的表现都会产生审计风险。同时,由于某些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欠缺,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视而不见或是知情不报,也给工程造价审计带来风险。六、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的财务审计与工程造价审计存在脱节现象投资审计可分为财务审计和工程造价审计,它蕴含了财务审计与工程造价审计两个截然不同的专业学科,前者以会计师、审计师为主,而后者以工程经济和工程技术人员为主。加强财务审计与工程造价审计的结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对拓宽审计领域、加大审计力度具有重要意义。在目前的投资审计工作中,往往分由两个部门进行财务审计和工程造价审计,其中财务审计由国家审计机关负责,而工程造价审计则主要委托社会审计机构进行,两者存在脱节现象。社会审计机构为了营利在对建设项目进行工程造价审计时,往往会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串通作假,由此产生的审计风险则主要由审计机关承担。可见,为实现投资项目的全面审计,加强财务审计与工程造价审计的紧密结合已经刻不容缓。只有将财务审计和工程造价审计紧密结合起来,对建设项目自开工至审计截止日的全部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才能真正实现投资领域的全面审计,在概算编制、概(预)算执行、损失浪费、施工单位转分包、工程造价高估冒算等问题上进行配合,加大审计力度,提高审计效率。主要应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财务审计与工程造价审计的紧密结合:1.组成一个统一的审计组,同时开展建设项目的财务审计与工程造价审计。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工程造价审计的,必须根据审计署颁发的《关于聘请外部人员参与审计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配备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担任审计组长,负责业务指导和审计复核工作。对聘请的外部人员的审计成果应严格实行三级复核制度,以达到有效规避审计风险的目的。2.设立审计联合业务会制度,互相通报审计情况。财务审计人员与工程造价审计人员应及时交流、沟通,就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疑点、线索进行重点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发现的财务收支领域的疑点问题,往往就是财务审计的重点,反之亦然。通过互相沟通,往往能够发现违纪违规问题,甚至查出大案、要案线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审计机关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评价准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审计人员运用审计重要性、评估审计风险的行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审计重要性(以下简称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相关会计信息错弊的严重程度,该错弊未被揭露足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以及审计目标的实现。第三条 对重要性水平的评估是审计人员的一种专业判断。审计人员在确定审计步骤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及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当合理运用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水平的表现形式是金额额度。第四条 审计人员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当从金额和性质两个方面综合评估总体及总体各组成部分错弊的严重程度。 相同性质的小金额错弊的累计可能会对总体或总体有关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水平产生影响,审计人员对此应当予以关注。第五条 审计人员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当充分考虑审计目的、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和其所关注的事项。第六条 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应当确定审计项目中的重要性水平,以决定审计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在审计报告阶段,应当将审计发现的错弊及推断错弊金额与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以评价审计结果,作出审计结论。第七条 审计人员在判断重要性水平时应当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并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 (一)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审计目的; (三)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四)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和业务规模; (五)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和业务风险水平; (六)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性质、金额、项目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变动趋势等。第八条 重要性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审计工作量。重要性水平越低,所需的审计证据越多,审计工作量也越大。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依照重要性水平来确定所应收集的审计证据的数量。第九条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本机关及所处环境等实际情况,制定有关确定重要性的判断基础和比率的标准。审计人员应当合理选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和比率。 判断基础通常可以采用预算收入或支出总额、投资总额、资产总额、净资产、费用总额、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等指标。 审计机关规定重要性比率的范围,审计人员在对审计项目进行分析判断后,在审计机关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具体的比率。第十条 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水平的考虑可能与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时考虑的重要性水平不同。如果前者大大低于后者,审计人员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测试是否充分。第十一条 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审计人员应当将已发现错弊及推断错弊金额与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或决定是否在审计报告中反映以及如何作出审计评价意见。第十二条 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存在重大错弊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作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第十三条 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审计测试措施,以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程度。第十四条 评估审计风险的步骤是: (一)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确定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 (二)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调查了解评估固有风险水平; (三)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测评评估控制风险水平; (四)利用风险模型计算检查风险水平,并据此确定审计测试的范围和工作量。第十五条 固有风险是假设在没有内部控制的情况下,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和相应的会计处理发生差错的可能性。 固有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及其环境,以及该类会计事项或业务的性质有关。 审计人员在评估固有风险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包括管理人员的诚信和能力; (二)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异常变动情况; (三)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 (四)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调整变化情况; (五)影响被审计单位所在部门或行业的环境因素; (六)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处理时专业判断的幅度范围; (七)需要利用外部专家工作予以佐证的重要交易事项的复杂程度; (八)是否存在容易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 (九)是否属于容易发生差错的业务领域; (十)在会计期间,特别是临近会计期末时,发生的异常或复杂的会计处理情况; (十一)以前年度审计的结果等。

内部审计风险评估怎么写?

内部审计通过将风险管理评价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以检查、评价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主要从两个方面评估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评价风险管理主要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表现在评价公司以及同行业的发展情况和趋势,确定是否可能存在影响企业发展的风险;检查公司的经营战略,了解公司能够接受的风险水平;与相关管理层讨论部门的目标、存在的风险,以及管理层采取的降低风险和加强控制的活动,并评价其有效性;评价风险监控报告制度是否恰当;评价风险管理结果报告的充分性和及时性;评价管理层对风险的分析是否全面,为防止风险而采取的措施是否完善,建议是否有效;对管理层的自我评估进行实地观察、直接测试,检查自我评估所依据的信息是否准确,以及其他审计技术;评估与风险管理有关的管理薄弱环节,并与管理层、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讨论。如果他们接受的风险水平与公司风险管理战略不一致,应进行报告。评价管理层选择的风险管理方式的适当性。由于各个公司的文化氛围、管理理念和工作目标不同,风险管理的实施也有很大差别。每个公司应根据自身活动来设计风险管理过程。一般说来,规模大的、在市场筹资的公司必须用正式的定量风险管理方法;规模小的、业务不太复杂的,则可以设置非正式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定期开展评价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是评价公司风险管理方式与公司活动的性质是否适当。内部审计应积极持续地支持并参与风险管理过程,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管理和协调。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全面建立了风险管理过程,内部审计因此能够担负起风险管理的职能。首先,内部审计从评价各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在生产、采购、销售、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领域查找管理漏洞,识别并防范风险,做出相关评价。其次,内部审计可以深入到企业管理的极细微的环节上查找问题,分析其合理性。内部审计人员更多的是以风险发生可能性大小为依据,深入到经营管理的各个过程,查找并防范风险。再次,内部审计在部门风险管理中还起着协调作用。不仅各部门有内部风险,而且各管理部门还有共同承担的综合风险,内部审计人员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可协调各部门共同管理企业,以防范宏观决策带来的风险。

战略审计的风险评估与对策讨论

关于战略审计的风险评估与对策讨论   摘 要:近年来,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人们对风险控制和战略审计的重视和思考。一个准确的评估方案,是对企业战略的全面分析和认识,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只有做好了战略评估,企业对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大小有了准备,有了应对措施,才能更好更顺利的完成预期任务,这对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十分重要。本文将围绕战略审计的风险评估展开论述,提出一些减小战略审计风险的方法方案,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战略审计;风险评估;企业;影响因素   一、 战略审计的风险评估解析   一个企业的发展是从制定企业战略开始的。而战略的制定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出发,分析其外部面对的机遇和威胁以及内部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绝大部分战略制定出来之后,其实施过程都是存在风险的,比如可能对企业文化价值或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影响因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源于企业外部,如外部的经济环境或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等;另一方面是源于企业内部,如企业改革或收购其他企业等。战略审计就是从企业所处经济环境、现存的经营模式、实施的管理体制等方面综合考虑,来评估战略在制定、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其可行性、科学性。其中审计单位做的战略风险评估也是审计程序之一。   二、 战略审计的风险评估探索   审计人员对风险点的评估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初步评估时,审计人员根据识别出的风险点,对战略的风险状况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在实施战略风险评估时,审计人员要基于以上判断的基础上,参考其他的审计内容,重新评估有关因素对战略的影响程度,从而对之前的审计结果做出相应的调整。   关于战略审计的风险评估,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单一风险评估法,这个方法是对企业的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进行打分,评分结束后,得到的总评分体现的是企业的管理水平。其中,固有风险指的是没有对某一风险进行控制时,企业面临的状况,固有风险越高意味着其重要性越高;剩余风险指的是风险进行控制之后,企业的实际状况。下面我们将就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的评分维度进行分析。   1、 关于固有风险评分表的分析   (1)财务。该维度是指在管控不利时,这一战略对企业的年利润和资金流状况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可以根据公司的净利润或者活动资金的平水进行判断。   (2)声誉。该维度是指在管控不力时,这一战略实施对企业的声誉影响程度。影响的程度可以从负面新闻的引起的社会关注度进行判断。   (3)客户。该维度是指在管控不力时,这一战略对公司与客户关系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可以根据业务量即客户的订单量来判断。   (4)员工。该维度是指在管控不力时,这一战略司全体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的影响。影响的程度根据员工的流失程度来判断。   (5)运营。该维度是指在管控不力时,这一战略对企业的整体业务的影响,包括运营中所付出的成本、时间、人力等。影响程度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判断。   (6)合法性。该维度是指在管控不力时,这一战略违反相关法规的程度或罚款金额的数目来判断影响程度。   2、 关于固有风险评分表的分析   (1) 响应速度。该维度衡量的是在风险发生后,企业采取补救措施的速度,响应速度越快表示风险越小。   (2) 控制效果和效率。该维度衡量的是风险发生后,企业在控制、整改、监测和报告方面所做的工作,是否有所改进,改进的程度是怎样的。改进的越好风险越低。   (3) 风险管理能力。该维度是衡量风险发生后,企业在人力、技能、知识、第三方和流程方面所做出的反应,对这些方面的依赖程度等。依赖程度越低风险越小。   三、降低战略审计的风险及其控制方案探讨   审计风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审计机构自身不当、社会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的影响、法律环境的影响、审计方法的影响。下面我们将从审计风险的成因出发,通过控制审计风险的成因来降低战略审计的风险。   1、 规范审计机构,严格要求审计人员   科学、健全、完备、系统的审计工作制度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基础,专业的审计人员是保证审计质量的根本。我们的审计人员除了要具备专业素质外,还要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审计人员一旦确定后,后续教育要全面跟上。社会是不断变化的,对于战略的风险审计至关重要。审计人员需不断进行再教育,紧跟时代步调,做到审时度势。审计人员在工作时,应遵守客观、公平、公正、独立的原则,依法审计,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2、 明确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分为受托、准备、实施和报告四个阶段。在受托阶段时,首先详细了解委托人的目的和业务内容,审计人员对其进行初步评估,判定是否有承办能力,若有,接下来就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双方进行协商,确定合约关系。在实施阶段时,审计人员根据承办项目的要求和业务内容,然后分析所在行业的特点,选派熟悉这一行业的专业人员组成审计小组,群策群力,制定出包括审计内容、目标、方法等在内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实施阶段时,分三步走,首先是审计取证,其次是规范审计工作底稿,最后审计人员高度自律。三个环节都要有序进行,实施过程合理、合法、客观真实才是有效的。在报告阶段时,对审计重点作出标示,对审计过程进行严格复核,确保准确无误后,将审计报告交给委托方,并自己留一份底稿。   四、 结语   本文从战略审计的风险评估解析开始,明确战略评估的依据及其重要性,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战略审计方法,对战略审计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剖析,是我们更加了解战略中的风险因素以及他们的影响程度。最后,还针对战略风险的成因,从源头出发,通过规范审计制度、审计人员和审计程序,来降低战略风险审计的风险,并对其进行控制。我相信,随着审计制度越来越规范,审计方法越来越科学合理,我们战略审计的风险评估会越来越准确有效,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廖洪,陈波.企业战略审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个综述[J].审计研究;2005(2).   [2]黄莹.杨虎岭战略分析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天津经济;2006(7).   [3]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J];会计研究;2004(14):47-51. ;

如何评估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

  一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x0dx0a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风险评估的最后一个步骤,获取的关于风险因素和抵消控制风险的信息将全部用于对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将作为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范围和时间的基础,以应对识别的风险。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应该考虑一些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已识别的风险、错报发生的规模及发生的可能性。 1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 x0dx0a第一,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结合对财务报表中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考虑,识别风险。例如被审单位因相关环境法规的实施需要更新设备,可能面临原有设备闲置或贬值的风险;竞争者开发的新产品上市,可能导致被审单位的主要产品在短期内过时,预示将出现存货跌价和长期资产的减值。第二,结合对拟测试的相关控制的考虑,将识别出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发生的可能错报的领域相联系。如销售困难使产品的市场价格下降,可能导致年末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而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这显示出存货的计价认定可能发生错报。第三,评估识别出的风险,并评价其是否更广泛地与财务报表整体相关,进而潜在地影响多项认定。第四,考虑发生错报的可能性,以及潜在错报的重大程度是否足以导致重大错报。 2 识别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x0dx0a在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后,应当确定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是与特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认定相关还是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可能与特定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认定相关。如被审单位存在重大的关联方交易,该事项表明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的披露认定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可能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如管理层缺乏诚信或承受异常的压力可能引发舞弊风险,这是与报表整体相关的。 3 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x0dx0a特别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识别和评估的、根据判断认为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特别风险通常与重大的非常规交易和判断事项相关。非常规交易是指由于金额或性质异常而不经常发生的交易,如企业并购、债务重组等。判断事项通常包括做出的会计估计,如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的估计、需要运用复杂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计量等。 x0dx0a二 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 x0dx0a《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的采取的应对措施》规范了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程序,即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1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总体应对措施 x0dx0a审计过程中应对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以下总体应对措施:第一,向项目组强调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第二,指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工作。由于各行业在经营业务、经营风险、财务报告等方面的特殊性,审计人员的专业分工细化成为一种趋势。第三,提供更多的督导,对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的审计项目,审计项目组的高级别成员要对其他成员提供更详细、更及时的指导和监督并加强项目质量复合。第四,在选择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时融入更多的不可预见的因素。被审单位人员如果熟悉审计人员的套路,就可能采取种种规避手段掩盖舞弊行为,因此在设计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应当考虑使某些程序不被预见或了解。第五,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x0dx0a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难以限于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特点,意味着此类风险可能对报表的多项认定产生广泛影响,并增加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难度。因此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及总体应对措施对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审计方案具有重大影响。 x0dx0a2 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x0dx0a进一步审计程序是指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在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考虑风险的重要性、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涉及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特征、被审单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性质及注册会计师是否拟获取审计证据及确定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生并纠正重大错报方面的有效性。 x0dx0a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是指何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或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期中或者期末实施控制测试或实质性程序。在期中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有助于在审计初期识别重大事项,并在管理层的协助下及时解决这些事项或针对这些事项制定有效的实质性方案或综合性方案。当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时,应当考虑在期末或者接近期末实施实质性程序,或采用不通知的方式,或在管理层不能预见的时间实施审计程序。 x0dx0a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是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数量,包括抽取的样本量、对某项控制活动的观察次数等。在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时应当考虑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及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当重大错报风险增加时可以考虑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但是只有审计程序本身与特定风险相关时,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才是有效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通常是通过一定的抽样方法加以确定,并综合使用一定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审计方面的问题: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审计风险的评估是如何计算的?

  按照《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的规定,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要利用审前调查的结果,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和评估审计风险。  一、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首先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其次要符合审计目的,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再次要区别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和业务规模、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和业务风险水平、财政财务收支的性质和金额、收支项目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动趋势等。  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实际上就是根据被审计单位性质确定基数和比例进行计算的过程,重要性水平是基数和比例的乘积,其表现形式是金额额度。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数据计算:(1)对于按收付实现制核算的预算单位和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按收入或支出总额的0.5%--2%确定;(2)对于按权责发生制核算的企事业单位,可按资产总额的0.5%--1%确定,或者按流动资产或净资产的1%--2%确定,也可按营业收入的0.5%--1%确定,还可按净利润的5%--10%确定。  如:某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1、可能的报表使用者:主要使用者是财政部门,次要使用者是主要投资者、媒体和社会公众。  2、会计报表使用者关注的重要财务信息或报表项目:  使用者  关注的重要信息  主要使用者  财政部门  (1)资金到位及管理情况(2)支出总额(3)实际支出与预算的差距(4)决算情况(5)合规性(6)舞弊发生(7)项目试运行情况  次要使用者  主要投资者  (1)资金管理情况(2)决算情况(3)支出总额(4)合规合法性(5)项目试运行情况;  媒体  (1)合规性(2)决算  一般公众  合规性  3、被审计单位财务信息的敏感性:非常敏感。  4、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和计算方法:因为报表主要使用者和次要使用者最关心的项目信息均包括支出的合规性,支出指标也相对稳定,故选择支出总额为判断基础。考虑到项目建设单位为非盈利性单位,决定采用固定比率法,按照常规的以支出总额为判断基础。该建设项目确定为非常敏感项目,故取常规指标中的最小值,及采用支出总额的0.5%作为系数确定重要性水平。  计算结果及修正因素:根据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报表,该项目支出总额为410万元 ,重要性水平的计算结果为  410万元×0.5%=2.05万元),为方便计算,将本次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2.0万元。  在确定和运用重要性水平时,要全面、客观地考虑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和性质。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错弊比金额小的错弊更重要,但有时错弊金额不大,但性质上是严重的,如国债投资建设项目审计中,虚报工程投资支出0.5元占为己有,要比扩大建设规模超概算投资5.0元更为严重,所以要紧密联系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准确确定重要性水平。  二、审计风险的评估  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构成。  评估审计风险,首先在编制审计方案时确定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一般为5%,也可确定为3%、1%,但不可能为0。其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调查了解评估固有风险水平,在审前调查后,审计人员根据被审计单位领导及财务人员的诚信和能力、财务人员的变动及其素质、业务性质、会计期间(特别是期末)的异常变动和复杂的会计处理、以前年度的审计结果等情况确定评估固有风险水平。实际工作中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固有风险水平分别为60%、50%、40%,也就是即使在各种情况较好,出现重要错误可能性较小情况下,固有风险的水平也应高于40%,相反只要有某种迹象表明可能存在重大错弊,就应当将固有风险确定为100%。再次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测评,根据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是否建立、经济业务以及相关控制手续的执行是否及时和有效、业务活动的记录是否完整、关键点控制是否存在、控制目标是否满足、控制系统是否有效运行、各项控制是否发挥作用等因素评估控制风险水平。实际工作中一般分为低(内控健全有效)、中(缺少某些控制环节或有少量的控制失效)、高(内控失效)、零(不可依赖)四个档次,控制风险水平分别为20%、50%、80%和100%。应当注意的是,内部控制与内部控制制度不同,内部控制是管理的过程,而内部控制制度则是书面或约定的管理制度。最后利用风险模型计算检查风险水平,检查风险的计算公式为: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如:某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的审计风险评估  1、本次审计项目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的确定为5%.  2、固有风险评估  固有风险的总体评估: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审前调查了解,按照稳健性原则,将固有风险水平确定为中,即50%。  3、控制风险评估  控制风险水平综合评估:根据对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由于缺少一些控制环节,初步确定控制风险为中,即50%。  4、审计检查风险的确定  按照风险模型计算公式计算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5%/(50%×50%)=20%,  即要求的检查保证程度为80%,说明在今后的审计实施过程中,由于存在较大样本和较多证据,应以余额测试为主。  三、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的协调  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二者之间存在反向的关系,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反之亦然。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对评估的审计风险和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进行调整,并调整相应的审计实施方案。只有准确地确定重要性水平,谨慎地评估审计风险,合理地整合审计资源,才能有效地控制审计业务质量,规避审计工作风险,充分地发挥审计职能作用。

审计师应如何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审计师应如何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漏报,而又不被审计发现的可能性。风险导向审计是当今主流的审计方法,它要求注册会计师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应对评估的错报风险,根据审计结果出具恰当的审计报告。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或取合理保证。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识别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1.财务报表层次;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认定层次。   2特别风险   特别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识别和评估的、根据判断认为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1)风险是否属于舞弊风险;   (2)风险是否与近期经济环境、会计处理方法或其他方面的重大变化相关,需要特别关注;   (3)交易的复杂程度;   (4)风险是否涉及重大的关联方交易;   (5)财务信息计量的主观程度,特别是计量结果是否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6)风险是否涉及异常或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   3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与对日常和重大类别的交易或账户余额作出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的记录相关,对这些交易或账户余额通常可以采用高度自动化处理,不存在或存在很少人工干预。在这种情况下,被审计单位针对这类风险建立的控制与审计相关,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这些控制。   重大错报风险应对   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程序,即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1财务报表层次应对措施   (1)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2)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3)提供更多的督导;   (4)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   (5)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2 认定层次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进一步审计程序是指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在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考虑风险的重要性、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涉及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特征、被审单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性质及注册会计师是否拟获取审计证据及确定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生并纠正重大错报方面的有效性。   对评估及应对程序的思考   1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事项   注册会计师应充分关注可能表明被审单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下述事项和情况,并考虑由于这些事项和情况导致的风险是否重大,以及该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第一,开展业务方面。在经济不稳定的国家或地区、高度波动的市场、严厉、复杂的监管环境中开展业务;   第二,持续经营和资产流动性方面。包括重要客户流失、行业环境、供应链、信息技术环境发生变化、开发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或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开辟新的经营场所、安装新的与财务报告有关的重大信息技术系统;融资能力受到限制、运用表外融资、特殊目的实体以及其他复杂的融资协议、发生重大收购、重组、复杂的联营或合资、拟出售分支机构或业务分部、重大的关联方交易或其他非经常性事项、发生重大的非常规交易;   第三,管理层方面。缺乏具备胜任能力的会计人员、关键人员变动、会计计量过程复杂、应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或相关会计制度;内控薄弱、按照管理层特定意图记录的交易;信息技术战略与经营战略不协调;经营活动或财务报告受到监管机构的调查;以往存在重大错报或本期期末出现重大会计调整、事项或交易在计量时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存在未决诉讼和或有负债等等。   2进一步审计程序应考虑的因素   (1)确定的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越低,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越广。   (2)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对拟获取的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可靠性的要求越高,因此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也越广。   (3)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是指计划通过所实施的审计程序对测试结果可靠性获取的信心。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越高对测试结果可靠性要求越高,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越广。   案例   一、2011年真题案例资料   资料一:   亚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新公司)注册于海州市(地级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要从事有线电视端到端互动业务设备及相关系统的研发、生产、系统集成、销售和服务。   亚新公司基本情况摘录如下:   1.亚新公司于2007年完成股份制改造,由有限责任公司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至2009年,亚新公司的股权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具体情况如下:   2.亚新公司向有线电视运营商提供有线电视端到端互动业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其产品涉及有线电视端到端的模拟、数字单向、数字双向、数字互动等各种产品系列。按照亚新公司提出的整体解决方案,有线电视运营商可以实现由基本收视业务模式向互动增值业务模式的转变,并且终端电视用户也可以实现由被动收视模式向主动收视模式的转变,从而有助于将有线电视网络打造成传输质量更好、传输容量更大、普及范围更广、价值含量更高的信息交互传输网络。   3.亚新公司的主要客户是国内外有线电视运营商,2009年度出口销售收入约占其当年营业收入(未审数)的30%,国外客户主要来自西班牙、希腊和瑞典等欧洲国家。   4.亚新公司于2009年1月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海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相应的税收优惠。

如何评估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

  一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风险评估的最后一个步骤,获取的关于风险因素和抵消控制风险的信息将全部用于对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将作为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范围和时间的基础,以应对识别的风险。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应该考虑一些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已识别的风险、错报发生的规模及发生的可能性。 1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 第一,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结合对财务报表中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考虑,识别风险。例如被审单位因相关环境法规的实施需要更新设备,可能面临原有设备闲置或贬值的风险;竞争者开发的新产品上市,可能导致被审单位的主要产品在短期内过时,预示将出现存货跌价和长期资产的减值。第二,结合对拟测试的相关控制的考虑,将识别出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发生的可能错报的领域相联系。如销售困难使产品的市场价格下降,可能导致年末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而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这显示出存货的计价认定可能发生错报。第三,评估识别出的风险,并评价其是否更广泛地与财务报表整体相关,进而潜在地影响多项认定。第四,考虑发生错报的可能性,以及潜在错报的重大程度是否足以导致重大错报。 2 识别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在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后,应当确定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是与特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认定相关还是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可能与特定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认定相关。如被审单位存在重大的关联方交易,该事项表明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的披露认定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可能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如管理层缺乏诚信或承受异常的压力可能引发舞弊风险,这是与报表整体相关的。 3 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特别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识别和评估的、根据判断认为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特别风险通常与重大的非常规交易和判断事项相关。非常规交易是指由于金额或性质异常而不经常发生的交易,如企业并购、债务重组等。判断事项通常包括做出的会计估计,如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的估计、需要运用复杂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计量等。 二 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的采取的应对措施》规范了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程序,即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1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总体应对措施 审计过程中应对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以下总体应对措施:第一,向项目组强调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第二,指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工作。由于各行业在经营业务、经营风险、财务报告等方面的特殊性,审计人员的专业分工细化成为一种趋势。第三,提供更多的督导,对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的审计项目,审计项目组的高级别成员要对其他成员提供更详细、更及时的指导和监督并加强项目质量复合。第四,在选择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时融入更多的不可预见的因素。被审单位人员如果熟悉审计人员的套路,就可能采取种种规避手段掩盖舞弊行为,因此在设计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应当考虑使某些程序不被预见或了解。第五,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难以限于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特点,意味着此类风险可能对报表的多项认定产生广泛影响,并增加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难度。因此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及总体应对措施对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审计方案具有重大影响。 2 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进一步审计程序是指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在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考虑风险的重要性、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涉及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特征、被审单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性质及注册会计师是否拟获取审计证据及确定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生并纠正重大错报方面的有效性。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是指何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或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期中或者期末实施控制测试或实质性程序。在期中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有助于在审计初期识别重大事项,并在管理层的协助下及时解决这些事项或针对这些事项制定有效的实质性方案或综合性方案。当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时,应当考虑在期末或者接近期末实施实质性程序,或采用不通知的方式,或在管理层不能预见的时间实施审计程序。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是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数量,包括抽取的样本量、对某项控制活动的观察次数等。在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时应当考虑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及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当重大错报风险增加时可以考虑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但是只有审计程序本身与特定风险相关时,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才是有效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通常是通过一定的抽样方法加以确定,并综合使用一定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应如何进行风险评估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相关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包括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包括经营活动、所有权和治理结构、正在实施和计划实施的投资的类型、组织结构和筹资方式。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可以使审计人员了解预期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包括变更会计政策的原因。审计人员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评价会计政策是否适当,并与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相关行业使用的会计政策保持一致。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可能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相关经营风险。5.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涵盖的内容有:关键业绩指标;业绩趋势;预测、预算和差异分析;管理层和员工考核与激励性报酬;分部信息与不同层次的业绩报告;与竞争对手的业绩比较;外部机构提出的报告。6.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和落实;对胜任能力的重视;治理层的参与程度;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 ;组织结构及职权与责任的分配;人力资源政策。二、实施风险评估程序风险评估程序,是指审计人员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无论错报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而实施的审计程序。但是,风险评估程序本身并不能为形成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1.风险评估程序应当包括:(1)询问管理层以及被审计单位内部其他人员;(2)分析程序;(3)观察和检查。2.风险评估中各要素的关系,如图。风险评估关系方框部分的内容为风险评估的基本要素,椭圆部分的内容是与这些要素相关的属性。3.风险评估的实施流程,如图。风险评估流程

什么是审计风险评估

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要素构成。一、固有风险指在不考虑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政策或程序的情况下,其会计报表上某项认定产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它是独立于会计报表审计之外存在的,是注册会计师无法改变其实际水平的一种风险。固有风险有如下几个特点:( )固有风险水平取决于会计报表对于业务处理中的错误和舞弊的敏感程度。业务处理中的错弊引起报表失实的越多,固有风险越大,反之,固有风险越低。经济业务发生问题的可能性越大,固有风险水平越高;反之则越小。就是说,对于不同的业务,固有风险水平也不同;( )固有风险的产生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而与注册会计师无关。会计师无法通过自己的工作来降低固有风险,只能通过必要的审计程序来分析和判断固有风险水平;( )固有风险水平受被审计单位外部经营环境的间接影响。被审单位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固有风险的增大。例如,由于科技的进步会使被审计单位的某些产品过时,这就带来了存货计价是否正确的风险;( )固有风险独立存在于审计过程中,又客观存在于审计过程中,且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风险。这种风险水平的大小需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认定。二、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其会计报表上某项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同固有风险一样,审计人员只能评估其水平而不能影响或降低它的大小。控制风险有以下几个特点:( )控制风险水平与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水平有关。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要的缺陷或不能有效地工作,那么错弊就会进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系统,由此产生了控制风险;( )控制风险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无关。同固有风险一样,注册会计师无法降低控制风险,但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相关部分的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情况,设定一定控制风险的,计划估计水平;( )控制风险是审计过程中一个独立的风险。控制风险独立存在于审计过程中。这种风险与固有风险的大小无关。它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或程度的有效性的函数。有效的内部控制将降低控制风险,而无效的内部控制将增加控制风险。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完全保证防止或发现所有错弊,因此,控制风险不可能为零,它必然会影响最终的审计风险。三、检查风险指注册会计师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度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风险要素。其特点是:( )它独立地存在于整个审计过程中。不受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影响。( )检查风险与注册会计师工作直接相关。是审计程序的有效性和注册会计师运用审计程序的有效性的函数。其实际水平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有关。它直接影响最终的审计风险。在实践中注册会计师就是通过收集充分的证据来降低检查风险,从而把总审计风险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上。检查风险水平和重要性水平一道决定了审计人员需要实施的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及所需收集证据的数量。

注会审计:初步评价和风险评估

1.对控制的初步评价 在识别和了解控制后,根据执行上述程序和获取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需要评价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并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 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的评价结论可能是:(1)所设计的内部控制单独或连同其他控制能够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并得到执行;(2)控制本身的设计是合理的,但没有得到执行;(3)控制本身的设计就是无效的或缺乏必要的控制。(掌握) 由于对控制的了解和评价是在穿行测试完成后,但又在测试控制运行有效性之前进行的,因此,上述评价结论只是初步结论,仍可能随控制测试后实施实质性程序的结果而发生变化。 2.风险评估需考虑的因素。 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的评价,进而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需考虑以下因素: (1)账户特征及已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 (2)对被审计单位整体层面控制的评价。 3.评价决策。 在对控制进行初步评价及风险评估后,注册会计师需要利用实施上述程序获得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控制本身的设计是否合理。 (2)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3)是否更多地信赖控制并拟实施控制测试。如果认为被审计单位控制设计合理并得到执行,能够有效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那么,注册会计师通常可以信赖这些控制,减少拟实施的实质性程序。如果拟更多地信赖这些控制,需要确信所信赖的控制在整个拟信赖期间都有效地发挥了作用,即注册会计师应对这些控制在该期间内是否得到一贯运行进行测试。拟信赖该控制的期间可能是整个年度,也可能是其中某一时段。如果控制测试的结果进一步证实内部控制是有效的,注册会计师可以认为相关账户及认定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较低,对相关账户及认定实施实质性程序的范围也将减少。 注册会计师也可能认为控制是无效的,包括控制本身设计不合理,不能实现控制目标,或者尽管控制设计合理,但没有得到执行。注册会计师不需要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而直接实施实质性程序。但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需要考虑控制失效对财务报表及其审计的影响。 需要再次指出的是,除非存在某些可以使控制得到一贯运行的自动化控制,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的了解和评价并不能够代替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测

如何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和评估审计风险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首先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其次要符合审计目的,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再次要区别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和业务规模、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和业务风险水平、财政财务收支的性质和金额、收支项目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动趋势等。  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实际上就是根据被审计单位性质确定基数和比例进行计算的过程,重要性水平是基数和比例的乘积,其表现形式是金额额度。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数据计算:(1)对于按收付实现制核算的预算单位和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按收入或支出总额的0.5%--2%确定;(2)对于按权责发生制核算的企事业单位,可按资产总额的0.5%--1%确定,或者按流动资产或净资产的1%--2%确定,也可按营业收入的0.5%--1%确定,还可按净利润的5%--10%确定。  审计风险的评估  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构成。  评估审计风险,首先在编制审计方案时确定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一般为5%,也可确定为3%、1%,但不可能为0。其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调查了解评估固有风险水平,在审前调查后,审计人员根据被审计单位领导及财务人员的诚信和能力、财务人员的变动及其素质、业务性质、会计期间(特别是期末)的异常变动和复杂的会计处理、以前年度的审计结果等情况确定评估固有风险水平。实际工作中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固有风险水平分别为60%、50%、40%,也就是即使在各种情况较好,出现重要错误可能性较小情况下,固有风险的水平也应高于40%,相反只要有某种迹象表明可能存在重大错弊,就应当将固有风险确定为100%。再次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测评,根据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是否建立、经济业务以及相关控制手续的执行是否及时和有效、业务活动的记录是否完整、关键点控制是否存在、控制目标是否满足、控制系统是否有效运行、各项控制是否发挥作用等因素评估控制风险水平。实际工作中一般分为低(内控健全有效)、中(缺少某些控制环节或有少量的控制失效)、高(内控失效)、零(不可依赖)四个档次,控制风险水平分别为20%、50%、80%和100%。应当注意的是,内部控制与内部控制制度不同,内部控制是管理的过程,而内部控制制度则是书面或约定的管理制度。最后利用风险模型计算检查风险水平,检查风险的计算公式为: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审计师应如何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审计师应如何评估重大错报风险2017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漏报,而又不被审计发现的可能性。风险导向审计是当今主流的审计方法,它要求注册会计师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应对评估的错报风险,根据审计结果出具恰当的审计报告。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或取合理保证。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审计师应如何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知识,欢迎阅读。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识别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1.财务报表层次;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认定层次。   2特别风险   特别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识别和评估的、根据判断认为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1)风险是否属于舞弊风险;   (2)风险是否与近期经济环境、会计处理方法或其他方面的重大变化相关,需要特别关注;   (3)交易的复杂程度;   (4)风险是否涉及重大的关联方交易;   (5)财务信息计量的主观程度,特别是计量结果是否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6)风险是否涉及异常或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   3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与对日常和重大类别的交易或账户余额作出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的记录相关,对这些交易或账户余额通常可以采用高度自动化处理,不存在或存在很少人工干预。在这种情况下,被审计单位针对这类风险建立的控制与审计相关,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这些控制。   重大错报风险应对   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程序,即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1财务报表层次应对措施   (1)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2)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3)提供更多的督导;   (4)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   (5)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2认定层次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进一步审计程序是指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在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考虑风险的重要性、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涉及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特征、被审单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性质及注册会计师是否拟获取审计证据及确定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生并纠正重大错报方面的有效性。   对评估及应对程序的思考   1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事项   注册会计师应充分关注可能表明被审单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下述事项和情况,并考虑由于这些事项和情况导致的风险是否重大,以及该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第一,开展业务方面。在经济不稳定的国家或地区、高度波动的市场、严厉、复杂的监管环境中开展业务;   第二,持续经营和资产流动性方面。包括重要客户流失、行业环境、供应链、信息技术环境发生变化、开发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或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开辟新的经营场所、安装新的与财务报告有关的重大信息技术系统;融资能力受到限制、运用表外融资、特殊目的实体以及其他复杂的融资协议、发生重大收购、重组、复杂的联营或合资、拟出售分支机构或业务分部、重大的`关联方交易或其他非经常性事项、发生重大的非常规交易;   第三,管理层方面。缺乏具备胜任能力的会计人员、关键人员变动、会计计量过程复杂、应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或相关会计制度;内控薄弱、按照管理层特定意图记录的交易;信息技术战略与经营战略不协调;经营活动或财务报告受到监管机构的调查;以往存在重大错报或本期期末出现重大会计调整、事项或交易在计量时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存在未决诉讼和或有负债等等。   2进一步审计程序应考虑的因素   (1)确定的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越低,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越广。   (2)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对拟获取的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可靠性的要求越高,因此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也越广。   (3)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是指计划通过所实施的审计程序对测试结果可靠性获取的信心。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越高对测试结果可靠性要求越高,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越广。 ;

什么是审计风险评估

审计风险评估:简而言之,是指审计人员接受某审计项目后,在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和相关性材料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审计技术手段,所评估的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构成。  审计风险评估主要与被审计单位本身的各方面情况有关。如被审计单位的规模越大、经营性质越复杂、内部控制越弱、管理层人士的可信赖程度越低,则审计风险评估也就越高。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受审计人员的主观影响和控制。  举例说明:  审计风险的评估:  1、按照《审计机关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评价准则》的要求,结合对其他相同性质单位的审计经验,根据审计目标要求,本次审计项目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定为5%。  2、固有风险评估,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审前调查了解,按照稳健性原则,将固有风险水平确定为中,即50%。  3、控制风险评估,根据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由于缺少一些控制环节,将控制风险定为中,即50%。  4、审计检查风险,按照风险模型计算公式计算检查风险,即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5%/(50%×50%)=20%,即要求的检查保证程度为80%,说明今后的审计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样本和较多证据,应以余额测试为主。

什么是审计风险评估

问题一:什么是风险评估审计?风险评估审计包括哪些内容? 风险评估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风险评估相当于风险管理,包括目标确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计价、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以及风险应对等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可以将风险评估直接细化为风险计价、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狭义的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计量、分析、判断、排序的过程,包括风险计价、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是风险应对、风险控制的主要依据。此外,还有更狭义的风险评估的定义,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企业进一步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目标实现的可能影响程度,即风险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广义风险评估即为风险管理,也是内部控制中管理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狭义风险评估可作为内部控制构建和实施的一个流程,并要与具体业务流程相结合,离开具体业务的风险评估是没有现实意义的。笔者认为,风险管理可作为管理控制的内容,风险评估可作为内部控制的流程,且应当以风险管理来统领所有风险评估的内容。 风险评估的内容 简单来说,风险评估的内容就是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可能性表示一个给定事项将会发生的概率,影响则代表它的后果。笔者认为,对于风险发生概率的估计要考虑以下因素:风险相关资产的变现能力、经营管理中人工参与的程度以及经营管理中是否涉及大量繁杂的人工计算等。影响程度分析主要是指对目标实现的负面影响程度分析。风险影响程度大小是针对既定目标而言的,因此对于不同的目标,企业应采取不同的衡量标准。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主要是对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进行评估,也就是既考虑固有风险,也考虑剩余风险。固有风险是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改变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的情况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剩余风险是在风险应对之后所残余的风险。对剩余风险的评估是指对企业风险控制或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采取应对措施之后的风险进行的评估。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风险评估主要是对剩余风险的评估。明确针对风险应对之后的剩余风险进行评估,就要树立一个风险评估持续性和重复性的互动过程,风险评估不是一次性的管理活动。无论是对固有风险的评估还是对剩余风险的评估,始终不变的是要从可能性和影响两个方面来进行。 当然,风险评估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危险上,而是既要考虑因危险而退缩的风险,也要考虑未抓住机会的风险。也就是说,在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的同时,还要评估机会失去的可能性和影响。 一般来说,对识别出来的风险,从可能性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后,就可以根据评估的结果采取应对措施。 问题二:审计中风险评估的过程是什么?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是对现有审计方法中了解公司状况这一观念的发挥和发展,其审计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评估公司的经营风险;(2)了解公司的经营活动;(3)理解公司关键经营环节;(4)与公司管理层的观点相协调;(5)如审计风险法一样评估重要性水平及风险。该方法要求合伙人和项目经理更多更深入地参与到审计活动当中,从事先规划阶段就要参与到项目中,而不只是事后监控,要自始至终负起责任。 问题三:对审计风险评估的总体要求是啥意思?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作为专门规范风险评估的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足够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问题四:关于审计风险和检查风险的区别是什么? 检查风险是审计风险的一部分。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指注册会计师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如果注册会计师意图将审计风险降为低水平,通过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后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后,将重大错报风险定位高水平,则注册会计师应使用较多的审计程序、追加审计力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来降低检查风险,以使审计风险为低水平。 问题五:我想知道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是什么?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内部财务业绩衡量可能显示未预期到的结果或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通常会进行调查并采取纠正措施。与内部财务业绩衡量相关的信息可能显示财务报表存在错报风险,例如,内部财务业绩衡量可能显示被审计单位与同行业其他单位相比具有异常快的增长率或盈利水平,此类信息如果与业绩奖金或激励性报酬等其他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可能显示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存在某种倾向的错报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关注被审计单位内部财务业绩衡量所显示的未预期到的结果或趋势、管理层的调查结果和纠正措施,以及相关信息是否显示财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错报。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问题六:如何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评估 一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风险评估的最后一个步骤,获取的关于风险因素和抵消控制风险的信息将全部用于对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将作为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范围和时间的基础,以应对识别的风险。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应该考虑一些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已识别的风险、错报发生的规模及发生的可能性。 1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 第一,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结合对财务报表中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考虑,识别风险。例如被审单位因相关环境法规的实施需要更新设备,可能面临原有设备闲置或贬值的风险;竞争者开发的新产品上市,可能导致被审单位的主要产品在短期内过时,预示将出现存货跌价和长期资产的减值。第二,结合对拟测试的相关控制的考虑,将识别出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发生的可能错报的领域相联系。如销售困难使产品的市场价格下降,可能导致年末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而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这显示出存货的计价认定可能发生错报。第三,评估识别出的风险,并评价其是否更广泛地与财务报表整体相关,进而潜在地影响多项认定。第四,考虑发生错报的可能性,以及潜在错报的重大程度是否足以导致重大错报。 2 识别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在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后,应当确定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是与特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认定相关还是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可能与特定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认定相关。如被审单位存在重大的关联方交易,该事项表明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的披露认定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可能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如管理层缺乏诚信或承受异常的压力可能引发舞弊风险,这是与报表整体相关的。 3 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特别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识别和评估的、根据判断认为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特别风险通常与重大的非常规交易和判断事项相关。非常规交易是指由于金额或性质异常而不经常发生的交易,如企业并购、债务重组等。判断事项通常包括做出的会计估计,如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的估计、需要运用复杂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计量等。 二 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的采取的应对措施》规范了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程序,即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1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总体应对措施 审计过程中应对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以下总体应对措施:第一,向项目组强调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第二,指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工作。由于各行业在经营业务、经营风险、财务报告等方面的特殊性,审计人员的专业分工细化成为一种趋势。第三,提供更多的督导,对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的审计项目,审计项目组的高级别成员要对其他成员提供更详细、更及时的指导和监督并加强项目质量复合。第四,在选择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时融入更多的不可预见的因素。被审单位人员如果熟悉审计人员的套路,就可能采取种种规避手段掩盖舞弊行为,因此在设计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应当考虑使某些程序不被预见或了解。第五,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难以限于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特点,意味着此类风险可能对......>> 问题七:风险审计的什么是风险审计 风险审计的定义: 是指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进行以测试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各业务循环以及相关部门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管理及处理等为基础的一系列审核活动。 对机构的风险管理、风险控制及风险监督过程进行评价进而提高他们的效率,帮助机构实现目标。 风险审计的意义: 风险审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风险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新阶段 风险审计将使内部审计全面发展和深化 风险审计的要求: 风险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发生给企业带来财产损失或影响企业目标实现事故的可能性。它是一种或有损失,而不是必然损失。除少数固有风险难于预测和控制外,一般具有可测性、可变性和可控性。风险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普遍存在。任何企业、任何经济活动,从始至终都伴随着风险。既有来自内部的风险,又有来自外部风险;既有显性风险,又有隐性风险。例如筹款集资存在到期难于归还的偿付风险,投资经营存在得不到预期回报甚至血本无归的亏损风险,预购赊销存在客户拖延履约或出现坏账损失的信用风险,对外贸易存在汇率风险,互相担保存在承担连带代付责任的风险等,风险之多不甚枚举,经济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问题八:审计和审计风险的最新定义是什么 国内外审计职业团体和学者都下过各自的定义,可谓众说纷法,莫衷一是,其中权威性的有: (1)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国际审计准则第6号――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指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错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那种风险。例如,审计人员在那些他们所不知道的情况下,可能对实质上错报的财务报表提供了无保留意见。” (2)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审计业务中的审计风险和重要性》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未能适当地发表审计意见的风险。”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指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4)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教材《审计》提到:“所谓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仍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 上述定义尽管表述有异,但内涵相同,即都认为审计风险是财务报表没有公允表达,而审计人员却认为公允表达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但这些定义存在定义外延太窄、都是针对财务报表审计、没有揭示审计风险的实质等问题。 问题九:如何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和评估审计风险 根据《审计机关审计方案准则》[(2000)审计署令第2号]第十三条的规定,“审计组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应当运用重要性和谨慎性原则,在评估审计风险的基础上,围绕审计目标确定审计的范围、内容、步骤和方法”。审计人员如何在实际工作中确定重要性水平和评估审计风险,需要做一些具体分析。

审计风险评估程序

一、审计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分析程序、观察和检查等风险评估程序从以下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5、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6、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在了解和评估一般控制活动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包括:(1)被审计单位的主要经营活动是否都有必要的控制政策和程序;(2)管理层在预算、利润和其他财务及经营业绩方面是否都有清晰的目标,在被审计单位内部。是否对这些目标加以清晰的记录和沟通,并且积极地对其进行监控;(3)是否存在计划和报告系统,以识别与目标业绩的差异,并向适当层次的管理层报告该差异;(4)是否由适当层次的管理层对差异进行调查,并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5)不同人员的职责应在何种程度上相分离。以降低舞弊和不当行为发生的风险;(6)会计系统中的数据是否与实物资产定期核对;(7)是否建立了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接触文件、记录和资产;(8)是否存在信息安全职能部门负责监控信息安全政策和程序。二、审计风险估测评价审计风险在不同的具体环境和条件下是有大小之分的,审计人员可针对审计过程中的诸多主客观情况,对某些审计事项的审计风险大小及其可能导致的危害进行分析、估计和测试,以确定合理水平的审计风险,尽量避免和控制审计损失的发生。具体项目审计风险的估测,包括收集信息、收集证据和实证观察三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主观的,也可以是客观的。客观的估计是根据足够的历史资料,利用统计的方法或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未来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这种估计的依据是客观存在的,不以审计人员的意志为转移。主观的估计也是审计风险估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手段,它利用有限的信息,由审计人员根据个人的判断进行估计。这种估计建立在信息和个人长期积累的经验基础之上,这种方法只要应用得当,同样能有合理的结论,使之接近客观估计。通过审计风险识别,充分揭示了审计人员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和风险因素,通过审计风险的估测,从量上确定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的严重程度。审计风险的社会可接受标准是通过大量的致损资料的分析(包括法院判决和庭外解决),承认审计风险的发生是不可完全避免的前提下,从经济、心理等因素出发,确定一个整个社会都能接受的界限,作为衡量总体审计风险严重程度的标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人们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的不重视,审计职业界要确定一个社会可接受的标准很困难。由于资料的限制,无法得出这方面的结论,但审计风险社会可接受水平可定为5%,社会可接受的损失程度以保险公司的保率为准。运用社会标准对审计项目风险进行衡量是审计风险评价的关键,根据衡量的结果以确定是否要采取控制措施,以及控制到什么程度。当估测出的损失发生概率和损失严重程度大于社会标准时,则说明拟接受的审计项目较危险,这时如果这个差距太大,以致审计人员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它进行控制,则可考虑不接受这项业务,这也称为风险回避;如果差距不大,可以采取一定办法对它进行控制,并可使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但同时应提高审计费用,或通过其他方式转嫁一部分风险,这也称为风险转移;当估测的结果小于社会标准时,虽然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但人们能够接受,从一定意义上讲,认为审计是安全的,但仍需在审计过程中采取一些控制措施,以保持总体审计风险不超出社会可接受水平,这也称为风险自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六条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在执行职务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第十七条审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审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不得打击报复审计人员。审计机关负责人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审计机关负责人没有违法失职或者其他不符合任职条件的情况的,不得随意撤换。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

审计风险评估包括哪些方面

审计风险评估是评估在进行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程度。它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评估: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被审计实体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是否合理、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弱点等。重大错报风险:评估被审计实体财务报表中存在的潜在错误或欺诈行为的风险,以及这些错误或欺诈可能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产生的影响。相关方风险:评估与被审计实体有关的各方(如高级管理人员、股东、重要客户等)可能对审计工作和报告结果产生的影响和干扰的风险。法律合规风险:评估被审计实体是否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包括税务、劳动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规性风险。法律合规风险业务风险:评估被审计实体所处行业和经营环境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竞争风险、技术风险等,以及这些风险对财务报表和业务运营的影响。人员风险:评估审计团队成员的素质、经验和专业能力,以及他们对审计工作的熟悉程度和专业判断力的风险。技术风险:评估审计过程中使用的信息技术系统和工具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可能存在的技术故障和数据完整性问题的风险。技术风险时间和成本风险:评估完成审计工作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包括资源分配、工作进度安排和预算等方面的风险。时间和成本风险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评估,审计团队可以确定风险的相对重要性和可能性,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控制措施,以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当出现大量存款人的挤兑行为,商业银行就可能面临市场风险危机,是否正确?

【错误】当出现大量存款人的挤兑行为,商业银行就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危机。

银行评估未来挤兑流动性风险的方法是(  )。

【答案】:D评估未来某种风险可能发生的方法是依靠模拟法或者情景分析法,而A、B、C都是根据已知数据来分析短期内或当前的银行状况的方法。

分析导致赛浦路斯银行发生挤兑信用风险的原因

资本结构问题,经营管理问题。1、资本结构问题。赛浦路斯银行资本结构存在严重问题,资产负债表中存款规模庞大,而银行在资产端的收益率较低,导致资本回报率低,无法有效吸引资金流入。2、经营管理问题。赛浦路斯银行在经营管理上存在问题。例如,银行过于依赖资金流入,未能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导致银行出现风险暴露。

银行挤兑是属于信用风险还是流动性风险?

属于流动性风险,前提是银行“有能力清偿”“当前无法及时完全清偿”。信用风险一般是指借款人违约,无法按期足额偿还银行贷款这种情况。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因信用风险带来的流动性风险,比如某小银行的大客户违约了,储户对小银行不太有信心,就赶紧去取款,这样引起挤兑,但归根到底储户们担心的不是“借款企业违约”,而是“这笔账烂了,银行的钱不够了,晚去取钱可能就取不到了”,即对银行“及时足额清偿”的质疑。参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9]87号)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如不能有效控制,将有可能损害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流动性风险可以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融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不影响日常经营或财务状况的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满足资金需求的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深度不足或市场动荡,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的市场价格出售资产以获得资金的风险。

挤兑属于什么银行风险里的什么风险?

你好,挤兑风波,应该是属于流动性风险,大量的存款人来取现,银行肯定会面临流动性的不足。可以看一下风险管理的教材。希望能帮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为什么说银行挤兑是货币基金的风险来源之一呢?

1、 有了充足的资本就不怕流动性的危机,也就是不会有挤兑等情况,另外可以有多种的选择,收益门路较多。2、 保证充足的银行资本有利于防止银行冒险经营,从而减少了银行和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若亏的是别人或者说是债权人的钱,风险越大收益越大,银行很可能会冒险博取超额收益,反正自己没有损失)等问题,也就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银行挤兑、倒闭,对冲了银行的经营风险。3、 银行也有个巴塞尔协定,就是各个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高于8%,所以提高资本充足率对银行的放贷有个可抵押的对冲保障。扩展资料:一、挤兑风险的意思是指在银行券流通的条件下,银行券持有者争相到发行银行券的银行要求兑现贵金属货币或存款户集中地大量地到银行提取现钞带来的风险。挤兑可能使一家银行倒闭,甚至波及整个银行业。 当一家银行的信用发生动摇,准备金不足,银行券兑现发生困难,就会发生挤兑。银行发生挤兑风险,是典型的流动性不足引起的信用风险。而如果导致地区内其他银行也被挤兑,则属于系统性风险。二、为什么货币基金有挤兑风险?因为互联网宝类货币基金的收益在高峰时达到了6个点左右,而一般的货币基金的收益已经破五,资金数额较大的投资人肯定会考虑是否投资银行理财产品。而货币基金是投资于国债、央行票据、银行定期存单等,这些都是有期限的,一旦大部分投资者都赎回份额,那基金肯定是没有那么多钱给用户的。这就是为什么货币基金有挤兑风险。三、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有:_1、股本。就是商业银行成立时,股东投入的资金,这个占比不大;_2、对客户的负债,就是个人和企业存入银行的资金,这是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3、同业拆借。同业拆借是商业银行为了应付短时间资金不足而向其他金融机构的借款,时间很短,占比很小。尽管各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名称、经营内容和重点各异,但就其经营的主要业务来说,一般均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以及表外业务。随着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国内这些业务还可以延伸为国际业务。

怎么防范银行挤兑风险啊?

银行挤兑,又称挤提,提指的是提款,兑则是兑现。是银行因信用度下降、传闻破产等原因,大量的银行客户因为金融危机的恐慌或者相关影响同时到银行提取现金,这会使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进而破产倒闭,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不足以支付,所出现的情况就叫银行挤兑。银行挤兑在信用危机的影响下,是一种突发性、集中性、危害性的危机。这种现象是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信用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既是银行危机的一种表现更是银行危机的一种诱因,因此防范和平息银行挤兑从最根本上讲是怎样避免银行危机。引起挤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银行券持有人或存款人对发行银行的信用产生动摇,纷纷撤回存款;二是由于银行券贬值,银行券持有人不得不赶快把银行券抛出,以防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挤兑往往是伴随着普遍提取存款的现象发生的,并进一步形成金融风潮。在出现挤兑时,市场银根异常紧缩,借贷资本短缺,利息率不断上涨,迫使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倒闭或停业,从而更进一步加剧了货币信用危机,引起金融界的混乱。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看,银行挤兑的成本是相当高的,如果一个银行倒闭,它只好收回所有存款,这会带来两方面的负面影响,终止生产性投资破坏了存款者之间的最优风险分担,另外一方面如果银行挤兑发生,货币系统的瓦解以及其他经济问题都会出现。存款保险可以有效地防止挤兑平衡,原因在于银行合同实现了最优化,使得晚期消费存款人不参加挤兑。总的来说,政府存款保险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在不改变原有均衡的情况下,去除了其中的一个“坏均衡”-挤兑均衡,从而保证了银行的正常经营状态。

挤兑是指银行面临的什么风险

流动性风险。挤兑就是市面银根转紧或银行信用发生动摇时,银行存款人都纷纷到银行里挤着兑现。银行挤兑往往是由信用度下降、传闻破产等原因导致储户对在银行内的储蓄的安全有怀疑造成的,银行挤兑属于不可控因素,是流动性的,不是固定发生的。所以挤兑是指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

英国诺森罗克银行挤兑事件是什么风险

英国诺森罗克银行挤兑事件是流动性风险、银行形象风险、信用风险与业务拓展风险。1、流动性风险:挤兑事件可能导致银行流动性问题,即银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还所有顾客的存款,从而对银行的正常运转造成影响。如果挤兑现象进一步扩大,可能会导致银行资不抵债、破产等重大风险。2、银行形象风险:诺森罗克银行挤兑事件轰动全球,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质疑,可能会对银行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这可能会导致公众信心下降,损害银行品牌或信誉,进而影响银行客户的数量和质量。3、信用风险:挤兑事件可能表明银行内部管理、风险控制等存在缺陷,进而影响银行声誉,甚至可能导致信用评级的下降。4、业务拓展风险:挤兑事件可能导致银行无法顺利开展业务,进而影响银行业务拓展和未来发展。

ipo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一、IPO审计风险原因分析1.内部控制风险。近几年,在申请IPO的遭否企业中,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成为除持续盈利能力、利润操纵、关联方交易等主要原因之外的又一个致命因素。如成都国腾电子,其监事会与公司高管利益高度一致,监事会如同摆设,致使公司内部控制失效;杭州巨星科技,其总裁、副总裁、监事会主席存在密切关系,而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上海的丰科生物科技公司,由于内部控制缺陷,其报告期内的收入竟然有以自然人的银行账号代收的销售货款,且比例较高。对于IPO审计师来说,如果被审计单位没有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或是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而注册会计师没有及时发现并予以报告,不能保证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那么其对之后的审计工作即使再认真细致也是劳民伤财,必定会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审计风险,甚至法律责任。2.会计政策及估计风险。利用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来粉饰财务报表,是IPO过程中申请单位最普遍采用的手段。常用的方法有:变更资产减值准备;变更递延收益的摊销时间;变更资产折旧的方法和年限;变更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变更固定资产和生物资产项目初始计量方法;变更无形资产、收入、费用的确认方法等。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否一致及其变动原因、会计估计的适当与否都会对最终的审计报告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关系到注册会计师最终出具的审计报告的性质,所以,会计政策及估计风险不容忽视。3.利润操纵风险。由于证监会对申请IPO的企业有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且对其配股等要求,故当IPO企业业绩不够发行上市条件时,大量的利润操纵行为就会层出不穷,少计提甚至不计提资产折旧或摊销、虚增收入、虚减成本费用等等,这无疑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例如,金荔科技农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未对部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未对部分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进行摊销,导致当年少计费用2227万元,即虚增利润2227万元;2012年7月16日,被称为“创业板造假上市第一股”的新大地本已闯过发审委大关,却因媒体曝光少计成本、虚增收入进而粉饰财务报表,被证监会审查,列入终止审查IPO申报企业名单。4.关联方交易风险。关联方交易,是指母公司与子公司或控制方与被控制方之间进行的交易。一些拟上市公司可能使用大规模的关联方交易,把自身业绩的增长建立在关联方的亏损之上,从而隐藏可能出现的业绩下降或投资损失,以达到符合上市要求的目的。常用的手段有债务担保、转嫁费用负担、托管经营等。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识别、理清被审单位及其关联方的复杂关系,就会带来重大审计风险。例如,2009年苏州通润驱动IPO被否,关联方交易成为最大诟病,在报告期内与关联方铸造厂存在持续的关联采购,尽管2010年5月起苏州通润终止了该铸造厂的合格供应商资格,但新的供应商永辉铸造仍有约426万元的产品系通过原铸造厂采购获得。由于公司采取补救措施的时间尚短,最终被挡在A股门外。证监会发审委最终认定公司在关联方交易问题上无法撇清关系。5.审计结果公布后的法律风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意识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2003年2月,因锦州港虚假陈述案,北京毕马威华振和香港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被列为被告;2010年,毕马威高级经理梁思哲因行贿下属助洪良国际上市遭举报被停职承担法律责任;2013年初,证监会对江苏公证天业、天健正信、中瑞岳华3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警示函,原因是东吴证券、康达新材、隆基股份3家公司通过发审会后业绩大幅下滑,而提供IPO审计服务的这三家会计师事务所未如实说明相关情况,同时证监会对相关的注册会计师处以行政监管措施。不难看出,投资者在遭受损失时,不仅起诉造假企业,也会把参与企业IPO过程的会计师事务所告上法庭,而证监会也会追究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因此,注册会计师在IPO过程中面临极大的法律风险。

金融风险的分类有哪些

一、结构失衡使风险集中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长期处于绝对支配地位。一方面,居民除了将钱存入银行外,缺乏其他有效投资渠道,加之教育、医疗和社保等改革带来的谨慎性预期,使得边际储蓄率不断提高,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二、金融与财政风险放大在渐进改革过程中,财政与金融之间风险隔离机制一直没有建立。一方面,金融风险向财政转移。由于缺乏制度性规范,央行资金运用存在明显的财政化倾向,巨额再贷款难以收回。另一方面,财政风险转化为金融风险。三、非正规金融庞大成隐患多年来,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十分困难,被迫寻求非正规金融渠道。中国非正规金融的规模据估计已接近正规金融的1/3。四、机制转化中的风险突出银行业风险集中,资产质量总体堪忧。我国银行业竞争不足,公司治理薄弱,业务创新能力差,财务风险普遍存在。其次,证券业隐含巨大金融风险。证券公司收入结构不合理,资产质量不高,流动性明显不足,累积风险严重,一批证券公司已处于严重资不抵债局面。五、资本管制有效性弱化资本项目管制有效性严重弱化导致大规模的不正常资本流动。第一,假外资的寻租性流入。自2001年以来,资本净流入迅猛增长。六、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损失人民币汇率机制的缺陷导致中国传统的开放模式和开放政策呈现出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并进一步引发诸多突出问题。扩展资料: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1)不确定性: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难以事前完全把握。(2)相关性:金融机构所经营的商品—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机构同经济和社会是紧密相关的。(3)高杠杆性:金融企业负债率偏高,财务杠杆大,导致负外部性大,另外金融工具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等也伴随高度金融风险。(4)传染性:金融机构承担着中介机构的职能,割裂了原始借贷的对应关系。处于这一中介网络的任何一方出现风险,都有可能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甚至发生行业的、区域的金融风险,导致金融危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融风险

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生就业前景

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生就业前景:职位主要集中在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负责的主要工作根据职位也有很大区别,分别负责衍生品定价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模型验证、模型研究、程序开发和风险管理。金融工程硕士主要在投资银行工作,另外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会计公司、软件公司、公司财务部门也是金融工程硕士谋职的地方。现在越来越多的政府管理部门,能源公司也参与到了争夺金融工程硕士的行列中。我们熟悉的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中国银行、高盛、摩根、雷曼兄弟、德意志银行、法兴银行等等都是金融工程硕士的聚集地。另外我们不常听到的美世投资咨询、贝尔斯登投资、纽约人寿、美国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美联银行、芭莱克银行、梅隆银行、兴业银行、博时基金、野村证券等等都是金融硕士的好去处。作为科技和金融的复合型人才,金融工程师在诸多金融领域都能够发挥很强的作用。而其中金融工程在金融风险控制上的优势是十分有利的。金融工程但就这个学科来说,还是很有前途的,尤其是金融危机完了之后,金融工程工作人员需求量定会加大,大师后如果自己在研究生期间足够充实自己的话,还是能找到好工作的。

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生就业前景

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生就业前景:职位主要集中在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负责的主要工作根据职位也有很大区别,分别负责衍生品定价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模型验证、模型研究、程序开发和风险管理。金融工程硕士主要在投资银行工作,另外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会计公司、软件公司、公司财务部门也是金融工程硕士谋职的地方。现在越来越多的政府管理部门,能源公司也参与到了争夺金融工程硕士的行列中。我们熟悉的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中国银行、高盛、摩根、雷曼兄弟、德意志银行、法兴银行等等都是金融工程硕士的聚集地。另外我们不常听到的美世投资咨询、贝尔斯登投资、纽约人寿、美国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美联银行、芭莱克银行、梅隆银行、兴业银行、博时基金、野村证券等等都是金融硕士的好去处。作为科技和金融的复合型人才,金融工程师在诸多金融领域都能够发挥很强的作用。而其中金融工程在金融风险控制上的优势是十分有利的。金融工程但就这个学科来说,还是很有前途的,尤其是金融危机完了之后,金融工程工作人员需求量定会加大,大师后如果自己在研究生期间足够充实自己的话,还是能找到好工作的。

大家在看

业财融合培训 业财融合培训 永高股份 钢铁 军工 股票 龙头股 概念股 数字货币 股票 股票停牌 货币 蓝筹股 股份 财务稽核 股改 同比增长率 Q1 同比增长率计算公式 什么是拐点 m1m2m3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