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实验

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

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 的前身之一是原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具有九十余年的历史。它源于1906年张之洞创办的两湖总师范学堂。解放前,几经变迁,逐渐演变为湖北省立武昌师范学校。1913年两湖师范学堂改称湖北省第一师范学校;1927年湖北第一师范并入湖北省立第一中学,改称省立一中师范部;1929年师范学校独立,湖北第一师范改称湖北省立师范学校,同时,改六年制为三年制,招收初中毕业生;1938年湖北联中成立,湖北师范西迁恩施,改称湖北联中建始师范分校,校址在建始县城西七里坪;1943年建始师范改称湖北第九师范学校;1946年学校复迁武昌,改称湖北省立武昌师范学校,直至1949年解放。这一时期学校隶属湖北省教育厅,内部设有训育处、教务处和总务处;曾办有简师和普师。1923年董必武同志曾在湖北第一师范任教,并于次年任训育主任;陈谭秋、赵辛初等革命志士曾在该校学习和进行革命活动。1949年5月武汉解放。省人民政府接管后,将原湖北省立武昌师范和一女师、二女师、童子军师范一起并入湖北教育学院,成立附属师范学校。1951年附师“一分为三”,有二部分分别在武昌成立了湖北省幼儿师范学校和艺术师范学校,而普师则迁至汉川县喻家集,成立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1951年—1956年,学校隶属湖北省教育厅,内部设有党支部,实行校长负责制,党支部起监督保证作用,中层机构设有教导处、总处处和团委。1956年夏,学校由汉川迁至武昌付家坡现在校址,并接收了洪山区新建的一所小学为湖北省实验师范附属小学。1957年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由湖北省教育厅移交给武汉市教育局领导,学校成立了党总支,行政机构未变。1962年湖北省实验师范停招师范生 ,改办高中。1964年武汉市教育局为增设红旗三中(现武珞路中学),划去学校土地30亩,另归还相邻的洪山区向阳大队20亩,使学校原有占地面积130余亩缩小为80余亩。1965年“四清”运动结束后,武汉市教育局决定将武昌幼儿师范(校址在现阅马场中学)与湖北省实验师范合并,迁至实师校内,实行一个领导班子,两块牌子的体制。学校内部增设了政治处。1965年学校从参加高考学生中招收了语文、数学一年制大专班各6个,培养初中教师,此时,学校有教职工约160人,幼师、普师、大专学生1000余人。1966年—1969年十年动乱期间,学校遭到严重破坏被迫停课。1970年学校复课,招收初中班。1971年恢复从家村下乡知识青年(含少数农村知青)中,经过推荐,招收师范生,一次就招收了1000余人,1972年学校扬名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附小也随之改名为武汉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校建立党委。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学校又从中、高考学生中招收师范生,并逐渐增加了面试的要求。1977年曾以武汉分院的名义招收了高师专科生(系中文和数学专业),培养中学教师。同年,上级发文认定学校属县(团)级。1977年—1982年,这一时期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撤消政治处设立办公室。学校除主要为全省培养和培训小学、幼儿教师外,还承担了少数初中教师的培养、培训任务。1983年湖北省恢复重建省属武昌幼儿师范学校,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从此一分为二。学校校园占地面积因而缩小到42.2亩。同年,学校学制由三制改为四年制,以后经过改革又改为“三、一”分段制。1985年经武汉市教育局批准,增设了中师教科处和师训处,分别担负全市中师的教学管理、指导、科研和各区(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学管理、指导工作。1987年上级核定学校教职工编制为210人。1989年学校为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成立了政教处。从此学校内部行政组织机构就设有5处1室1科,即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科处、师训处、办公室和保卫科。1983年—1991年,这一时期学校主要为武汉市培养培训小学和幼儿教师,也先后为襄樊、宜昌、沙市培养了部分小学、幼儿教师,同时承担了中师教科研和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的任务。成为武汉市中师三个中心,即教科研中心、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和资料中心的重点师范学校。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湖北省率先试办小教大专班、成为全国17省、市28所师范办小教大专班的试点学校之一。从此,学校由培养中师程度的小学教师向培养具有专科程度的小学教师的方向发展。1994年国家教委师范司组织的中师联检团对湖北省中师进行检查后,评价武汉二师是一流的师范学校,称武汉二师是现阶段全国中师的又一所窗口学校。此时,学校已有32个班的规模,学生1300余人,正式教职工211人,其中专、兼职教师147人(高级讲师45人,含特级教师3人,市管专家1人,讲师52人,助理讲师44人)。1999年学校开始从高考中招收专科生,学制三年。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50余年来为基础教育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从1949年到2001年已向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近20000人,分布在湖北省各地和武汉市的许多学校,多数已成为教学骨干,不少人已成为知名教师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

在家里发现一枚国立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奖章,想来咨询一下关于它的各种情况。

国立中央大学实验学校于1902年兴建,当时叫三江师范学堂附属中学堂,附属于同年兴建的三江师范学堂。1928年5月其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实验学校(中大实校包含幼稚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部,初中部和高中部为中大实中),附属于国立中央大学(由三江师范学堂演变而成)。国立中央大学是当时世界一流的大学,1948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已超过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居亚洲第一。 1937年抗战爆发,国立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先迁安徽屯溪,再迁湖南长沙,最后迁至贵阳马鞍山。同年,国立中央大学迁至重庆沙坪坝。此后,国立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开始建立分校,最终形成国立十四中、青木关中大附中和沙坪坝中大附中三所中学。1946年抗战胜利后次年,国立十四中、青木关中大附中、沙坪坝中大附中分校迁回南京,合并为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设于三牌楼。国立中央大学亦于同年迁回南京(旧址位于今东南大学)。1949年8月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附属中学;1950年国立南京大学中“国立”被去,国立南京大学附属中学亦被径称为南京大学附属中学。1952年国立中央大学被拆分为19个院校,它们是今天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江南大学(无锡)、江苏大学(镇江)、华东政法学院(上海)、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北京电影学院、复旦大学医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中央音乐学院,都是如今国内各领域顶尖的院校。同年,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为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68年其更名为南京市鲁迅中学;1978年恢复为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84年南京师范学院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南师附中”。南师附中如今在南京甚至在全国都属于一流的顶尖高中,江苏学子基本都有所耳闻。我是南师附中的校友,看到你的问题很亲切,特地去搜了一下,汇总了答案给你。从时间来看,这枚奖章应该属于你的爷爷奶奶那一辈。如果他们还健在,你可以问问他们当年的情况。国家危乱时期坚持读书实在不易,向他们致敬,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呀~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是一本,二本还是专科呢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是一本。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是北京市通州区政府和北京工业大学联合创办的大学分校。自创建以来,学校坚持“团结、勤奋、严谨、创新”的校风,以“为首都经济建设服务,注重人才的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在软硬件方面为莘莘学子创造良好条件。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基层技术应用型人才,学校坚持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在知识、能力、实践等各方面的发展,强调基础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专业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现代计算机专业知识,有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从事计算机系统开发、计算机应用、管理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的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必需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学习计算机软、硬件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电子信息工程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面广,基本素质好,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掌握电子技术与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软硬件动手能力与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与研究能力,并能在电子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电子产品和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制造、开发、测试与应用的高技术人才。就业面宽,有发展潜力。文化产业管理旨在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及文化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较强规划、决策、组织、策划、创意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社会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在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及文化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文化贸易与交流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会计学(文理兼收)本专业从我国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实际出发,依托金融保险和房地产行业,注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外语能力的培养,注重会计实务与方法的训练,培养具有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良好的会计理论基础,有较高外语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现代国际会计人才。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主要为培养具有现代财会、审计和综合管理能力的管理者奠定必要的理论,实务与方法基础。土木工程(施工与工程管理方向)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既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同时又具有勇于创新,追求新技术、新材料、及新的管理理念:具备工程项目管理、经营成本控制、施工技术组织和质量控制、建筑材料的选用、文明与安全生产管理等业务能力的素质良好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国内外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建设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招投标、建筑施工组织和经营管理、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法学(文理兼收)本专业定位于知识产权法与科技法方向。在加强法学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北京工业大学的理工学科优势和教学条件开设必要的自然科学课程,加强计算机教学与训练,并开设相关的经济和管理课程,使学生受到“文理”熏陶,成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本专业将有效发挥我校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共建知识产权教育基地和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的优势条件,为北京市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输送合格的知识产权经营和管理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本专业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能力”及增强适应性的原则为指导方针,培养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经济与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了解跨国经营与跨国公司管理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的有关知识,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外语应用能力突出,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大家在看

业财融合培训 业财融合培训 永高股份 钢铁 军工 股票 龙头股 概念股 数字货币 股票 股票停牌 货币 蓝筹股 股份 财务稽核 股改 同比增长率 Q1 同比增长率计算公式 什么是拐点 m1m2m3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