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2024-04-28 20:15:36
共1条回复
CFKaze

次氯酸钾制氧气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原理:

2KClO?=2KCl+3O?↑(MnO?催化加热)

次氯酸钾制氧气

步骤:

1、组装好设备,按自下往上,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组装。先放铁架台→放酒精灯→安装试管→安装导管→放入水槽。

2、气密性检验(热胀冷缩法或微热法),组装好设备,要构成密闭系统,导管一端放入烧杯液面以下,试管塞要塞紧,然后用手捂住试管,观察烧杯中试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水会倒流到导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3、放入药品,用药匙从药瓶中取出氯酸钾固体粉末,并缓慢伸入试管,将样品放入试管底部,且药品要均匀铺设在试管底部,在试管口附近放一蓬松的棉花,再塞紧试管塞。

4、加热,点燃酒精灯,在试管的底部和中部之间来回加热4~5次进行预热,然后再用外焰集中对固体进行加热。

5、收集气体,待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当看到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外沿冒出,证明收集满,在水中用毛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相关推荐

氯酸钾收集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氯酸钾(KClO3)非常不稳定,日光照晒就会分解出次氯酸钾(KClO2),次氯酸钾非常不稳定,会接着分解。化学式:2KClO3-KClO2+O2 KClO2-KCl+O2
2024-04-28 19:00:192

怎么制作氧气????

氧气的制作方法如下:实验室中有三种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一、氯酸钾制取氧气;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三、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方法)。氧气,化学式O2,相对分子质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8.4℃,沸点-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氯酸钾制取氧气化学式:2KCl03==(催化剂MnO2写在横线上方)2KCl+302(气体上升符号)优点:利用率高
2024-04-28 19:00:294

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室制法   1.加热高锰酸钾,化学式为: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2.用催化剂-二氧化锰并加热氯酸钾,化学式为:2KClO3=MnO2催化并加热= 2KCl+3O2↑(部分教材已经删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反应实际上是放热反应,而不是吸热反应。2KClO3= 2KCl+3O2↑,反应放热25.8kcal(kcal这个单位已废弃,自行换算)   3.过氧化氢溶液在催化剂二氧化锰中,生成O2和H2O,化学方程式为: 2H2O2=MnO2= 2H2O+O2↑   另外,三氧化硫分解也可生成氧气,次氯酸分解也可生成氧气,还有就是电解水 工业制造氧气方法   1.压缩冷却空气   2. 通过分子筛
2024-04-28 19:00:474

次氯酸钾加热生成氯酸钾和氧气 是氧元素被氧化吗 得失电子情况是怎么样的

次氯酸钾加热怎么可能生成氯酸钾,生成氯化钾差不多,你这个反应不可能发生2K Cl O = 2KCl + O2 +1 -2 -1 0 氧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l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Cl得到2个电子,O失去2个电子
2024-04-28 19:00:542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如下:1、组装好设备,按自下往上,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组装。先放铁架台→放酒精灯→安装试管→安装导管→放入水槽。2、气密性检验(热胀冷缩法或微热法),组装好设备,要构成密闭系统,导管一端放入烧杯液面以下,试管塞要塞紧,然后用手捂住试管,观察烧杯中试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水会倒流到导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3、放入药品,用药匙从药瓶中取出氯酸钾固体粉末,并缓慢伸入试管,将样品放入试管底部,且药品要均匀铺设在试管底部,在试管口附近放一蓬松的棉花,再塞紧试管塞。4、加热,点燃酒精灯,在试管的底部和中部之间来回加热4~5次进行预热,然后再用外焰集中对固体进行加热。5、收集气体,待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当看到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外沿冒出,证明收集满,在水中用毛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氯酸钾简介:氯酸钾化学式为KClO?,为无色片状结晶或白色颗粒粉末,味咸而凉,强氧化剂。常温下稳定,在400℃ 以上则分解并放出氧气,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因此氯酸钾是一种敏感度很高的炸响剂,如混有一定杂质,有时候甚至会在日光照射下自爆。遇浓硫酸会爆炸。可与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由离子构成。氯酸钾绝不能用以与盐酸反应制备氯气,因为会形成易爆的二氧化氯,也根本不能得到纯净的氯气。有光泽结晶或白色颗粒或粉末。温度在熔点以上时分解为高氯酸钾和氯化钾,而几乎不放出氧气,温度更高时,高氯酸钾才分解放出氧气。1g缓慢溶于16.5ml水、1.8ml沸水、约50ml甘油,几乎不溶于乙醇。相对密度2.32,熔点356℃。与浓硫酸反应反应生成极易爆炸的氯酸与二氧化氯,与某些有机物、硫、磷、亚硫酸盐、次磷酸盐及其他易氧化物质研磨,能引起燃烧和爆炸。
2024-04-28 19:01:261

19.向试管中加入a克高锰酸钾,加热后试管中剩余固体b克,再往试管中加c克氯酸钾,继续加热后,试管中剩余

第二个答案是对的。因为在第一个答案中说【第二次氯酸钾全部反应后生成的氧气质量为c-d】,c是氯酸钾的质量,而d是ag高锰酸钾和cg氯酸钾加热分解后固体的总质量。所以c和d不属于一个范畴,不能乱减。另外c也有可能小于d,生成氧气的质量肯定不可能是负值,所以这种方法一定是错的。
2024-04-28 19:03:164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原理:2KClOu2083=2KCl+3Ou2082↑(MnOu2082催化加热)步骤:1、组装好设备,按自下往上,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组装。先放铁架台→放酒精灯→安装试管→安装导管→放入水槽。2、气密性检验(热胀冷缩法或微热法),组装好设备,要构成密闭系统,导管一端放入烧杯液面以下,试管塞要塞紧,然后用手捂住试管,观察烧杯中试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水会倒流到导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3、放入药品,用药匙从药瓶中取出氯酸钾固体粉末,并缓慢伸入试管,将样品放入试管底部,且药品要均匀铺设在试管底部,在试管口附近放一蓬松的棉花,再塞紧试管塞。4、加热,点燃酒精灯,在试管的底部和中部之间来回加热4~5次进行预热,然后再用外焰集中对固体进行加热。5、收集气体,待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当看到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外沿冒出,证明收集满,在水中用毛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2024-04-28 19:03:461

如何用氯气制取氯酸钾?

一个关键的化学方程式:6KOH + 3Cl2 = 5KCl + KClO3 + 3H2O注:在热水溶液中反应
2024-04-28 19:05:091

土法怎样制取氯酸钾

氯气和热的浓苛性钾反应可以生成氯酸钾和氯化钾,当然还是tb比较靠谱。望采纳
2024-04-28 19:05:402

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法

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问题描述: 为什么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盐酸反应制备 其实氯酸钾 高锰酸钾 次氯酸钙也可以和盐酸制备氯气的 解析: 1.用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氯气。 加热 4HCl + MnO2 == MnCl2 + 2H2O +Cl2↑ 2.高锰酸钾跟浓盐酸反应. 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3.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 KClO3+6HCl=KCl+3H2O+3Cl2↑ 但考虑到纯度和经济,安全性,制取的效率所以实验室一般用二氧化锰与盐酸反应制备
2024-04-28 19:06:091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氯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方法。名词简介:氧气(oxygen)是氧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化学式O2,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与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气反应。常温下不是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是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8.4℃,沸点-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占地壳质量的48.6%,是丰度最高的元素。研究简史:普利斯特里从布莱克煅烧石灰石对CO2的发现受到启发,利用凸透镜聚集太阳光使一些物质燃烧或分解放出气体并进行研究。1774年8月1日,普利斯特里终于成功地制得了氧气,成为化学史上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他的实验非常简单,把氧化汞放在一个充满水银的玻璃瓶里,然后,把玻璃瓶倒放在水银槽中,玻璃瓶完全被水银充满,空气全被排除掉,氧化汞浮在最上面。然后,他用凸透镜聚集太阳光,照射到氧化汞上,使氧化汞受热。主要用途:在炼钢过程中吹以高纯度氧气,氧便和碳及磷、硫、硅等起氧化反应,这不但降低了钢的含碳量,还有利于清除磷、硫、硅等杂质。而且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足以维持炼钢过程所需的温度,因此,吹氧不但缩短冶炼时间,同时提高了钢的质量。高炉炼铁时,提高鼓风中的氧浓度可以降焦比。
2024-04-28 19:07:051

如何由食盐制备高氯酸钾

食盐-氯气+KOH(浓)-氯酸钾
2024-04-28 19:08:031

实验室制高氯酸钾的化学方程式

复分解
2024-04-28 19:08:111

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法

1.用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氯气。 加热 4HCl + MnO2 == MnCl2 + 2H2O +Cl2↑ 2.高锰酸钾跟浓盐酸反应. 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3.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 KClO3+6HCl=KCl+3H2O+3Cl2↑ 但考虑到纯度和经济,安全性,制取的效率所以实验室一般用二氧化锰与盐酸反应制备
2024-04-28 19:08:204

氯酸钾和高锰酸钾

答案:D解析:因为高锰酸钾受热可以分解为二氧化锰和氧气,二氧化锰起到催化作用,反应速率加快,而又分解产生了氧气,使得产生氧气的总量增加。
2024-04-28 19:10:431

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加热生成物有几种

这里主要思想是高锰酸钾加热会分解生成二氧化锰,而二氧化锰又是氯酸钾加热产生氧气的催化剂(化学反应中不会被消耗,所以会留存下来),所以会有两个化学反应发生2KMnO4=△=K2MnO4+MnO2+O2↑2KClO3=2KCl+3O2对应的右边就是生成物。即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和氯化钾。
2024-04-28 19:10:521

把氯酸钾和高锰酸钾一起加热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1) 氯酸钾反应 2KClO3=MnO2=2KCl+3O2Mno2只是催化剂,不参与反应 ,来源于高锰酸钾的产物,但高锰酸钾并不是催化剂
2024-04-28 19:11:041

氯酸钾与高锰酸钾能制取氧气吗

能,反应非常迅速。高锰酸钾本身能受热很快分解出氧气,它的另一个产物二氧化锰也可以用来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反应很迅速的。
2024-04-28 19:11:312

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物制氧气,完全反应后,余下的固体物质有(  ) A.一种 B.两种 C.三

加热高锰酸钾知氧气的反应表达式: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表达式: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注意: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最后的固体物质有三种:锰酸钾、二氧化锰、氯化钾.故选C.
2024-04-28 19:11:381

在氯酸钾中掺入少量高锰酸钾也能使氯酸钾分解的速率加快,其原因是______

由于高锰酸钾在加热时能够发生分解产生二氧化锰,这样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在受热时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就能够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到催化的作用其中的二氧化锰改变了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故答案为:高锰酸钾加热得到的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加热制氧气的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
2024-04-28 19:11:482

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

高锰酸钾在较低温度下,就能分解产生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MnO2对氯酸钾起了催化作用,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产生氧气。 2KCIO3 加热 2KCI +3O2 ↑
2024-04-28 19:11:584

氯酸钾加入高锰酸钾反应后氧气质量和二氧化锰质量有影响吗

不相等,由于加入的不是二氧化锰是高锰酸钾.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高锰酸钾加热产生氧气,所以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也增多了.但氯酸钾本身产生氧气的质量不变.
2024-04-28 19:12:161

氯化钾和高锰酸钾

是氯酸钾、取同种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和适量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用)用天平称出来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氯化钾+氧气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根据以上化学公式实验操作(课本上有)操作完毕后,用天平称出生成物的质量,氯酸钾就是:氯酸钾的质量+二氧化锰的质量-生成物质量(包括二氧化锰质量,因为是催化剂,前后不变,严格地说,二氧化锰不是生成物,不过算在里面好算些)高锰酸钾就是:高锰酸钾的质量-生成物质量之后比较两个质量差。lz有兴趣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算一下。看看是否差不多(毕竟有误差) 采纳吖,我辛辛苦苦写的噢,谢啦
2024-04-28 19:12:401

某同学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混入氯酸钾内,反应速率是否改变?

反应速率会加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加。因为高锰酸钾高温分解出氧气、二氧化锰和锰酸钾,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分解。
2024-04-28 19:12:533

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有几种

情况有多种:1,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只有锰酸钾和氯化钾,二氧化锰2,如果氯酸钾不足,情况一样3,如果高锰酸钾不足,则有锰酸钾,氯化钾,二氧化锰和氯酸钾
2024-04-28 19:13:024

有人建议在用氯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时,可用高锰酸钾代替二氧化锰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其化学方程式

可以,因为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锰,可以作为氯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同时也生成氧气增加产量,方程式如下:2KMnO4=K2MnO4+MnO2+O2
2024-04-28 19:13:113

分别用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加热等量的氧气则参加反应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质量比是多少?

2KMnO4===K2MnO4 + MnO2 + O2 316 32 2KClO3====2KCl + 3O2 245 96 X=81.66 32 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质量比是:316:81.66
2024-04-28 19:13:212

如果将高锰酸钾与氯酸钾混合加热,其反应速度与单独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速度相比要______.高锰酸钾____

因为加热时高锰酸钾首先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又会起催化作用,改变了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速度,因此将高锰酸钾与氯酸钾混合加热,其反应速度与单独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速度相比要快;但高锰酸钾不是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反应的催化剂,而是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故答案为:快;不是.
2024-04-28 19:13:411

一道初中化学题(有关高锰酸钾与氯酸钾的)

1 小华的理由是 高锰酸钾受热会分解 2如何证明高锰酸钾不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将生成物溶于水后过滤,称量干燥的滤渣,其质量远小于加入的高锰酸钾的质量3 高锰酸钾能加快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原因是 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2024-04-28 19:13:503

氯化钾和氯酸钾两种不同物质组成一种混合物

根据KClO3,KCl的化学式,不管是KClO3还是KCl,每一个Cl原子都对应一个钾原子,也就是说有35.5gCl元素,就有39gK元素,所以根据氯的质量分数为35.5%,得到钾的质量分数为39%.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5%.然后设KCl质量为x,KClO3质量为y,然后列出氧元素质量分数的等式,即可求出x/y(注意KCl的质量分数是x/(x+y)).
2024-04-28 18:59:592

饱和氯酸钾溶液与碘化钾混合后 逐滴滴加硫酸

KClO3+6KI+3H2SO4==KCl+3I2++3K2SO4+3H2O因为氯酸钾是饱和的,那么氯酸钾就是过量的,所以会进一步发生氯酸钾把碘氧化的反应。2KClO3+I2=2KIO3+Cl2
2024-04-28 18:59:501

在化学中,氯酸钾和氢氧化钠会不会发生反应,如果有,请提供化学方程式

NaOH+KCLO=KOH+NaCLO我猜的...
2024-04-28 18:59:441

碘单质与氯酸钾和水反应怎么配平?

6I2+11KClO3+3H2O=6KH(IO3)2+5KCl+3Cl2,本反应氯元素得电子变成了氯离子和氯气两种产物,用氧化还原法配平有难度,建议用原子守恒法。过程如下:第一步,配平H(同时配平I)2I2+KClO3+H2O=2KH(IO3)2+KCl+Cl2第二步,配平O2I2+(11/3)KClO3+H2O=2KH(IO3)2+KCl+Cl2第三步,配平K2I2+(11/3)KClO3+H2O=2KH(IO3)2+(5/3)KCl+Cl2第四步,配平Cl2I2+(11/3)KClO3+H2O=2KH(IO3)2+(5/3)KCl+(1)Cl2第五步,乘以3倍6I2+11KClO3+3H2O=6KH(IO3)2+5KCl+3Cl2
2024-04-28 18:59:251

氯酸钾和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怎么反应

CLO3- + I2+ H+ -- cl- + H2O + I- (未配平)
2024-04-28 18:59:191

氯酸钾与硫酸锰在高温下反应有Cl2生成吗?

若加入KClO3,则反应Ⅲ为2ClO3-+5Mn2++4H2O===5MnO2↓+Cl2↑+8H+但我觉得KCLO3应该还原成Cl-,可答案就这么写的
2024-04-28 18:58:591

氯酸钾和碳能否反应?

撞击时,应该是氯酸钾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再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024-04-28 18:58:504

氯酸钾与碘化钾的反应方程式

KClO3+6KI+3H2SO4===KCl+3K2SO4+3I2+3H2O有紫色沉淀出现
2024-04-28 18:58:411

氯酸钾和次氯酸钾的转化

氯酸钾加热分解氧气和次氯酸钾
2024-04-28 18:58:331

氯酸钾和绿矾反映

KClO3 + 6FeSO4 + 3H2SO4 = KCl + 3Fe2(SO4)3 + 3H2O酸性条件下反应,方程式如上。
2024-04-28 18:58:131

氯酸钾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KClO3 + 3NaHSO3 = KCl + NaHSO4 + Na2SO4 + H2SO4生成氯化钾,硫酸,硫酸钠和硫酸氢钠。
2024-04-28 18:58:053

氯酸钾与浓硫酸反应为什么生成KHSO4而不是K2SO4

由反应方程式:KClO3+H2SO4=KHSO4+HClO3可知该过程实质是强酸生成较弱酸的过程,H2SO4酸性比HCl3强,但是HSO4-其实不能完全电离(但高考和中考还是当成完全电离)所以无法继续反应成K2SO4只能生成KHSO4
2024-04-28 18:57:571

中性条件下氯酸钾和碘化钾反应方程式

中性:KClO3 + KI = KIO3 + KCl酸性:KClO3+6KI+3H2SO4===KCl+3K2SO4+3I2+3H2O
2024-04-28 18:57:503

氯酸钾和氢气能反应吗

可以反应,举例说明先写出反映方程式: a.2H2+O2=(点燃)2H2O b.2KClO3=(加热)2KCl+3O2↑ 从方程式a可以看出4份氢对应32份氧,那么12克氢气就需要92克氧气。 从方程式b可以看出96份氧对应245份KClO3,所以释放96克氧气,需要245克氯酸钾。
2024-04-28 18:57:322

氯酸钾与草酸反应化学式

工业上可以在60℃时,用稍加潮湿的KClO3与草酸(H2C2O4)反应制取ClO2.方程式:2KClO3+2H2C2O4=2ClO2+2CO2+K2C2O4+2H2O
2024-04-28 18:57:233

氯酸钾与葡萄糖的反应方程式

氯酸钾与葡萄糖的反应方程式是,2C5H11O5CHO+KClO3=KCl+2C5H11O5COOH。氯酸钾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味咸而凉,强氧化剂。常温下稳定,在400摄氏度以上则分解并放出氧气。
2024-04-28 18:57:161

蒸汽和氯酸钾和水的反应。

KCLO3+H2O可逆生成KOH+HCLO3。1、氯钾易溶于水,形成氯酸钾水溶液。氯酸钾是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氯酸根离子(ClO3-)和钾离子(K+),即KCLO3+H2O可逆生成KOH+HCLO3。2、氯酸钾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咸而凉,强氧化剂。常温下稳定,在400℃以上则分解并放出氧气,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2024-04-28 18:57:091

高中化学

阴极和正极中氧气都的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降价,但是此题中氧气降到-1价,阴极得电子,题中说最终得到过氧化氢,阳极OH-失电子多出H+,所以阴极氧气会生成HO2-和H+结合形成过氧化氢。在碱性条件下用OH-和H2O使左右电荷原子守恒
2024-04-28 18:55:273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根火柴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燃烧的是石蜡蒸汽。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的物体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置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上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用灯帽,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1、装置图(见书P27)——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冒白色浓烟,有白色固体出现。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4、化学方程式: 4P + 5O2 点燃 2P2O5 5、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小,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不活泼。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氧气 ①动植物呼吸②医疗急救③金属切割④炼钢⑤宇宙航行等氮气 ①超导实验车②化工原料③作保护气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稀有气体 ①作保护气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③激光技术④液氦冷冻机等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课题2 氧气一、氧气的物理性质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法)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二、氧气的化学性质(一)与非金属(碳、硫、磷)的反应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文字表达式:碳(C)+ 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或: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O2 点燃 CO2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 2、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在空气中: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氧气: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3、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暗红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文字表达式:磷(P)+ 氧气(O2)点燃——→ 五氧化二磷(P2O5) 或:4P + 5O2 点燃 2P2O54、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二)与金属(镁、铝、铁、铜)的反应1、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文字表达式:镁(Mg) + 氧气(O2)点燃——→ 氧化镁(MgO)或:2Mg + O2 点燃 2MgO 2、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文字表达式:铁(Fe) + 氧气(O2)点燃——→四氧化三铁(Fe3O4)或;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注意: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三)与某些化合物(蜡烛、甲烷)的反应——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白色固体):文字表达式:石蜡+ 氧气(O2)—→二氧化碳(CO2)+ 水(H2O)(四)其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也放热。如:动植物新陈代谢,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等等。4、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是燃烧现象,如缓慢氧化。6、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可表示为:A+B+…… → E (简称“多合一”)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可表示为:AB→A+B+……。(简称:“一变多”)③: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如:氢气+氧化铜→水+铜,氧化铜是氧化剂。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石蜡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课题3 氧气的的制取二、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蒸馏)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三、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A、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双氧水H2O2) 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 2H2O2 MnO2 2H2O+ O2 ↑B、装置: 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双氧水的为一类)注意事项: 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②、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③、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④、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⑤、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C、步骤:连、查、装(二氧化锰)、定、倒(过氧化氢溶液)、收2、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A、药品:、高锰酸钾、氯酸钾B、原理: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MnO22KCl + 3O2 ↑ 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C、装置: 加热固体制气体(加热氯酸钾的为一类)D、操作步骤:(连)查、装、加、定、点、收、离、熄。① 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②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③ 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固定装置 。 ④ 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⑤ 收集气体:a、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防止气体逸出)b、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⑥ 先将导管移出水面⑦ 再停止加热 ⑧ 整理器材。E、易错事项: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b).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e).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F、收集方法: ①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 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大)——验满的方法: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G、检验、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证明已满。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加快或变慢),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二氧化锰在一些反应中不只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只有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催化剂可以用硫酸铜溶液、氧化铁、氧化铜、红砖粉末)。在氯酸钾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质量分数变大。第三单元 水的组成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 2H2O=== 2H2↑ + O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H2O=== 2H2↑+O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3、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其他 (1) 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2) 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 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 。 6、氢能源  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三、分子与原子 分子 原子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物质 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分类       混合物(多种物质)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一种元素)纯净物  化合物: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原子的构成。1.结构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由于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整个电子不显电性。 (2)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3)原子的核内电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不同原子的本质区别:核内质子数不同 3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1)以一种碳原子(含有12个质子和12个中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他相比较所得到的比。(2)Ar≈质子数+中子数。二.离子1.定义:带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2.形成:原子得到电子带负电荷,形成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形成阳离子。阴、阳离子互相作用可以形成稳定的结构。3.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三.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总称。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说种类,不讲个数;而粒子(原子、分子、离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也说个数。2.元素符号: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有的还要加上第2个小写字母。3.元素符号的意义:(以Cl为例)(1)一个氯原子 (2)氯元素4自然界的元素含量:地壳中含量在前4位的4种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生物细胞中含量在前4位的4种元素依次是氧碳氢氮四.化学式1.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2.意义:以CO2为例:(1)一个二氧化碳分子(2)二氧化碳由碳原子、氧原子组成(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4)二氧化碳气体3.写法:要尊重事实和遵守化合价规则。4.相对分子质量:(1)定义: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加。五.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2同一周期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同一族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这些规律是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3.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难点一.核外电子的排布。1.分布排布:电子在原子核是绕核运动的。2.排布规律: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4.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金属原子与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已失去电子而变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大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而变成阴离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二.化合价1.定义:化学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化合的数目2.一般规律:(1)金正非负单质零,氢正一,氧负二,正负总价和为零。(2)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还有铵根是正一。(
2024-04-28 18:53:374

高一化学所有的化学式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的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分离的物质 应注意的事项 应用举例 过滤 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 一贴、二低、三靠 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 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 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 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 所加试剂 现象 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 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 = 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 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CB = 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 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 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 能否通过滤纸 有否丁达尔效应 实例 溶液 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 能 没有 NaCl、蔗糖溶液 胶体 在1—100之间 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 能 有 Fe(OH)3胶体 浊液 大于100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 不能 没有 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 O 32-,HCO3-,SO32-,OH-和NH4+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 金属活动性Na>Mg>Al>Fe。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 A1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 五、Na2CO3和NaHCO3比较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色态 白色晶体 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 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 热稳定性 较稳定,受热难分解 受热易分解 2NaHCO3 Na2CO3+CO2↑+H2O 与酸反应 CO32—+H+ H CO3— H CO3—+H+ CO2↑+H2O H CO3—+H+ CO2↑+H2O 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 与碱反应 Na2CO3+Ca(OH)2 CaCO3↓+2NaOH 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 NaHCO3+NaOH Na2CO3+H2O 反应实质:H CO3—+OH- H2O+CO32— 与H2O和CO2的反应 Na2CO3+CO2+H2O 2NaHCO3 CO32—+H2O+CO2 H CO3— 不反应 与盐反应 CaCl2+Na2CO3 CaCO3↓+2NaCl Ca2++CO32— CaCO3↓ 不反应 主要用途 玻璃、造纸、制皂、洗涤 发酵、医药、灭火器 转化关系 六、.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 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 对比 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 == SiF4 ↑+2H2O SiO2+CaO ===(高温) CaSiO3 SiO2+2NaOH == 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 == 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 、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 :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 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四、硅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五、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结构: 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 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六、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 (浓) 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 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 ===(点燃) 2NaCl 2Fe+3Cl2===(点燃) 2FeCl3 Cu+Cl2===(点燃) CuCl2 Cl2+H2 ===(点燃) 2HCl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 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 == HCl+HClO 2HClO ===(光照) 2HCl+O2 ↑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 Cl2+2NaOH=NaCl+NaClO+H2O ,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七、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HCl+AgNO3 == AgCl ↓+HNO3 NaCl+AgNO3 == AgCl ↓+NaNO3 Na2CO3+2AgNO3 ==Ag2CO?3 ↓+2NaNO3 Ag2CO?3+2HNO3 == 2AgNO3+CO2 ↑+H2O Cl-+Ag+ == AgCl ↓ 八、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 ===(点燃) 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回水和SO2 SO2+H2O H2SO3 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 连接。 九、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条件为高温或放电:N2+O2 ========(高温或放电) 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在常温下遇氧气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 2NO+O2 == 2NO2 一氧化氮的介绍:无色气体,是空气中的污染物,少量NO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 二氧化氮的介绍:红棕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3 NO2+H2O == 2HNO3+NO 这是工业制硝酸的方法。 十、大气污染 SO2 、N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防治措施: ① 从燃料燃烧入手。 ② 从立法管理入手。 ③从能源利用和开发入手。 ④从废气回收利用,化害为利入手。 (2SO2+O2 2SO3 SO3+H2O= H2SO4) 十一、硫酸 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挥发,沸点高,密度比水大。 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氧化性。是强氧化剂。 C12H22O11 ======(浓H2SO4) 12C+11H2O放热 2 H2SO4 (浓)+C CO2 ↑+2H2O+SO2 ↑ 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 2 H2SO4 (浓)+Cu CuSO4+2H2O+SO2 ↑ 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 ,使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变红,与某些盐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碱中和 十二、硝酸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易挥发,沸点较低,密度比水大。 化学性质:具有一般酸的通性,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 4HNO3(浓)+Cu == Cu(NO3)2+2NO2 ↑+4H2O 8HNO3(稀)+3Cu 3Cu(NO3)2+2NO ↑+4H2O 反应条件不同,硝酸被还原得到的产物不同,可以有以下产物:N(+4)O2,HN(+3)O2,N(+2)O,N(+1)2O,N(0)2, N(-3)H3△硫酸和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钝化某些金属(如铁和铝)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保护膜,隔绝内层金属与酸,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因此,铁铝容器可以盛装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硝酸和硫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硫酸还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 十三、氨气及铵盐 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且快)1:700体积比。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O NH3?H2O NH4++OH- 可作红色喷泉实验。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3?H2O ===(△) NH3 ↑+H2O 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 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 == NH4Cl (晶体) 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都离不开它。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 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铵盐),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 NH4Cl NH3 ↑+HCl ↑ NH4HCO3 NH3 ↑+H2O ↑+CO2 ↑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干燥铵盐与和碱固体混合加热) NH4NO3+NaOH Na NO3+H2O+NH3 ↑ 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收集满。
2024-04-28 18:52:154

关于浓盐酸与物质反应生成氯气的问题

从根本上说,就是电极电位比Cl2高的物质都可以和浓HCl反应得到Cl2,一些电极电位与Cl2相近的物质(如MnO2)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其实就是要找一个强氧化剂,是不是离子化合物都无所谓,只要氧化性够强(至少不能比Cl2弱)就行ClO-、Cr2O72-、ClO3-的例子你给出来了,还有一个类似的,就是MnO4-:ClO-+Cl-+2H+=Cl2↑+H2OCr2O72-+6Cl-+14H+=2Cr3++3Cl2↑+7H2OClO3-+5Cl-+6H+=3Cl2↑+3H2O2MnO4-+10Cl-+16H+=2Mn2++5Cl2↑+8H2O还有一些分子型的强氧化剂,比如O3、H2O2、ClO2等:O3+2Cl-+2H+=O2+Cl2+H2OH2O2+2Cl-+2H+=2H2O+Cl2↑(反应可能需要加热)2ClO2+8Cl-+8H+=5Cl2+4H2O其他得到Cl2的方法:2Cl-+H2O=(电解)Cl2↑+H2↑+2OH-(NaCl溶液的电解,氯碱工业)另外,将ClO2、ClO3等通入水中,或向NaClO2溶液中加入强酸溶液(如H2SO4等),也会生成Cl2、O2、Cl-等的混合物,具体产物的比例与反应条件有关
2024-04-28 18:51:181

猜你想看

good 企业管理培训

大家在看

高中 高中 我兔 quickest entries ninth apartment friend guest question talk could this presenting 财政 审计 会计 nice 企业绩效薪酬管理培训